《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了?”彭德志大惑不解。
  “你看看这块岩心上面的岩性,仔细看!”李唐指着岩心。
  彭德志带上了老花镜,又拿出放大镜,瞅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他的地质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只是一时间难以判断出来这块岩心有什么不对劲。
  李唐本以为彭德志会认出这块岩心的不同之处,眼看彭德志满脸困惑,干脆把岩心拿了过来,用指甲在上面刮了刮,刮下来了一层黑漆漆的粉末。
  “这部分的岩石,硬度不大,像石墨一样,非常漆黑,透着光泽。”
  “这不是泥岩吗?”彭德志第一判断认为这是泥岩,含碳比较高。
  “不不不。”
  李唐摆了摆手,非常确凿道:“这就是辉钼矿!”
  “辉钼矿?”彭德志一听这话,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钻孔,当初中控验收的时候,他也来了,并没有发现有很好的见矿情况。
  “我看过历史资料,你们以前主要是以寻找铅锌矿为主,并没有关注钼矿。”
  李唐知道地勘局在这个项目上走错路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重视钼矿。
  等到他们转变思路,并且召集了全省的地质专家过来研讨,然后又到邻居华州省学习了辉钼矿的找矿经验,这才在确定了这个项目区内存在钼矿的找矿前景,然后转变思路,定了以寻找钼矿为主的调子。
  恰逢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大量的资金投入地质勘探行业。
  他们有了地勘基金提供的充足资金,又找到了正确的找矿思路,就此揭开了华夏第一大钼矿的面纱。
  “真是钼矿吗?”地勘局的地质技术人员,纷纷凑过来观望。
  他们以前都没往钼矿的方向去考虑。
  甚至于,彭德志这位老地质专家,都对辉钼矿感到陌生。
  “难怪你们公司愿意出资三千万过来找钼矿,原来你已经早就知道这里存在钼矿的矿化!”
  跟随而来的曾羽华,总是能够说出非常好听的话,“当初你们提出来要找钼矿,我们都有些奇怪,因为我们徽州省并没有已找到的钼矿大矿。”
  “你的意思是,我们脚底下,存在钼矿层?”彭德志显然是被李唐的一番话给惊艳到了。
  在此之前,他自认为在沙寨县项目区这片范围内,没人比他更了解这里的地质情况。
  然而刚到项目区的第一天,他就被李唐的见识给彻底折服了。
  “这里的钼矿层很薄,没什么价值。”李唐摇了摇头。
  “额?”彭德志满脸疑惑。
  “但是能够证明一点,项目区内,是存在钼矿的找矿希望的。”
  李唐朝何润琦招了招手,拿出了一份地质图,上面有一个地方,就是他之前特别标注出来要打钻的位置,“这里,根据你们以前的地表工作,有一条断层,从华州省穿越两省边界线,穿越到了徽州省这边,贯穿整个项目区。”
  “整个项目区构造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彭德志不知道李唐为何单单指明了这一条构造。
  “在这条构造的上面,大概在这个位置。”
  李唐的手指,越过了边界线,指到了华州省范围内,“与徽州省相隔不远的这里,就有一个钼矿,叫做汤山沟钼矿。”
  “啊,对,听说过。”彭德志点头。
  “我们之所以拿出巨资,来这里开展项目,并且我对打钻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因为这条构造!”
  李唐手指顺着断层,从华州省滑到了徽州省,“在这条构造上面,华州省那边找到了一个钼矿,那么咱徽州省范围内,一样有很大的钼矿找矿潜力!”
  他手指重重的敲击在了自己之前强烈建议打钻的地方,“这个钻孔打下去,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这一条构造的成矿作用!”
  一番话讲下来,可谓是条理清晰,见解独特。
  彭德志这样的老地质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思维都有些跟不上李唐的话音。
  可是听了之后,却又觉得非常有道理,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道理。
  “说得好!”
  曾羽华带头鼓掌,一时间掌声雷动。
  “难怪能找找到屈龙铜矿、塔勒戈铜金矿!”
  曾羽华是真的不吝赞叹,对着李唐就是一顿猛吹,反正不花钱,没准把李唐说高兴了,还能投入更多的钱,“今天听李老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简直是醍醐灌顶!”
  李唐看了曾羽华一眼,这位局长平常估计是听了太多别人对自己的马屁,现在一股脑全用在了他的身上,马屁功力不浅。
  彭德志也是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恍然间对这个项目有了更加清晰地勘探思路。
  “按你的说法,咱们直接在这条断层的四周,先开展工作?”
  “对!”
  李唐很肯定的点头,“你们就按我说的,直接在这个位置打个钻孔下去,这一片区域的地层情况,一目了然。至于见不见矿,再说。”
  他说这一大堆的话,只有一个目的,说服地勘局的人,直接按他的意思打钻。
  没办法,他虽然是甲方,但是勘探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还得是地勘局的人来落实。
  虽然在会上,他们满口答应会按照李唐指定的位置打钻,但是还是要按照正常程序,先开展地表工作,然后再根据地表的矿化情况,布置钻孔。
  这么做,符合勘探流程,符合规章制度,也更容易通过项目审查验收。
  若是按照李唐的意思,完全不管地面工作,在一个完全没有矿化的地方,打钻下去,那就是瞎搞。
  在李唐那里是不担心收不到钻探工程的钱,但是在验收专家组那里,他们很有可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
  地质技术员,尤其是高职称,有名声的老地质人,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甚至有些固执、刻板。
  他们的做法没错,但是李唐等不起,也不愿意等。
  他来看过华夏第一大钼矿,知道准确的位置,根本不需要瞎折腾。
  很显然,彭德志被李唐的一番话给说服了,“既然李老板的找矿思路这么新颖,那么我们就听你的,现在你说的那片区域开展工作。”
  “如果你们对辉钼矿不太了解,可以驱车前往华州省的汤山沟钼矿,那里的成矿作用、矿石特性,基本上跟这边差不多。”
  从刚才地勘局诸多地质技术员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辉钼矿,并不是很了解。
  之前都是以找铅锌矿为主,辉钼矿手了解很正常。
  不同的矿种,有着不同的矿石特征、矿床成因等等。
  李唐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
  “让李老板见笑了。”彭德志感觉老脸有些挂不住。
  本来信誓旦旦的开口,说是这片区域没人比他更了解地质情况,结果第一天就发现自己连辉钼矿都认不出来,真是丢脸。
  李唐倒是善解人意:“这个钻孔的辉钼矿层很薄,而且我猜品位不高,这些矿石看起来更像是含碳较高的泥岩,不好判断,这很正常。”
  在李唐的一番强词夺理一般的说教之后,地勘局的勘探工作,硬生生的掰弯了道路,彻底推翻了之前的勘探方案,转而完全按照李唐的想法在开展工作。
  甚至于在李唐的催促下,直接通知钻机进场,然后在李唐的亲自带领下,在山上选定了机台的位置。
  柴油机的突突声,响彻这一片大山。
  钻杆飞速旋转着,一点点的伸向地层深处,取出地下的一层层岩石。
  地勘局的技术团队,在彭德志的带领下,痛定思痛,跨省前往汤山沟钼矿参观学习了好些天,总算对辉钼矿的矿石特征、矿床成因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然后在距离汤山沟钼矿仅仅数十公里之遥的徽州省地界,项目区范围内,开展地表填图、工程等。
  忙活了十来天,然后发现,根本没有任何辉钼矿的踪迹!
  也就是说,地表根本没有任何的见矿特征。
  那个钻孔怎么办?
  在没有见矿特征的情况下,直接就打钻,这完全不符合规范流程。
  彭德志琢磨勒很久,有时候都想去找李唐提建议,先让钻孔停了,免得越错越多。
  这天,他正在低头钻研项目资料,钻探技术负责人一路狂奔近来,脚步踏在地面噗噗作响,满头汗水的冲进来,喘着粗气喊道:“刚才李唐老板道钻机上视察,他看了一会儿新取上来的岩心之后,当场就说找到矿了!”
  “找到矿了?”彭德志吓了一跳,连忙摘下老花镜,“你没听错?”
  “没听错,千真万确!”
  技术负责人很是激动,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我们也看了岩心,黑不溜秋的,很软,很像我们在汤山沟钼矿山看到的辉钼矿!”
  “走走,马上到钻机机台看看去!”
  彭德志丢下老花镜,都没来得及拿起军绿色的外套,穿着白色的背心就往山上跑。
  到了钻机旁边,柴油机还在突突的响,震耳欲聋。
  显然刚才李唐过来市场,刚刚吩咐钻机工人把岩心箱摆开,长长的一排,整整齐齐。
  岩心箱里面装的,就是一根根圆柱状的从地下取上来的岩心。
  不同的地层,有不同的岩石,每种岩石又有着不同的岩性。
  这些岩石中,有没有含有矿物质,就是一个找矿项目成败的关键。
  “打到了两百二十米左右,就开始见到黑色的,类似炭质泥岩的地层。”
  钻探技术负责人连忙领着彭德志来到了后面一个岩心箱旁边,指着里面黑漆漆的岩心,“目前钻孔已经达到了两百六十米,下面差不多四十米的厚度,都是这种黑色的岩心!”
  经过汤山沟钼矿的考察行程,回来后又查阅了许多辉钼矿的相关资料。
  可以说,彭德志现在对辉钼矿有了非常深得认识。
  拿起黑色的岩心,简单的查看之后,他就确定了一点,这就是辉钼矿!
  他蹲在地上,每一块岩心都拿起来看一眼,仔细的分辨。
  毫无例外,每一块岩心,以他的经验和辨别力来说,全都是辉钼矿!
  “怎么可能?”
  他发出了惊叹声,“超过四十米的辉钼矿层!到底是我的认识出错了,还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到这么厚的辉钼矿层,他忽然间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眼前这一幕,实在是眼中的超出了正常人所能够认识的范围。


第229章 找一个乘龙快婿
  钻探技术负责人在一旁提示道:“李唐刚才临走之前,又叮嘱钻机机长,要不停的继续往下打,直到打到没有看到这些黑色岩石为止!”
  恰好这时,钻探工人完成了又一轮取芯工作,把更深层的岩心依次摆放在岩心箱里面。
  “还是辉钼矿!”钻探技术负责查看了一下,发现新取上来的岩心,全都是黑漆漆的模样,再次惊叫了出来。
  “这个矿石厚度,简直离谱!”彭德志及时惊喜,又是困惑。
  他们在距离这里二三十公里的汤山沟钼矿,也见过厚层的钼矿,但是没见到这么厚的!
  四十多米的厚度,而且还没打到位,难以想象地下的钼矿层,到底还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怎么办?”钻探技术负责人问道。
  “按照李唐刚才吩咐的,继续往下打,打穿矿层为止!”
  彭德志情绪激动莫名,“只有打穿了矿层,把岩心取样送去化验,希望钼矿的品位不要太低。”
  厚度是很厚,但是具体品位如何,肉眼是难以分辨的,只能看出来是含矿层。
  “我们有仪器测量了一下,基本上都超过了0。1%的品位。”
  “是吗?”
  “刚才来的匆忙,我就没来得及拿上仪器。”
  “0。1%的钼矿品位,几乎是工业品位的两倍了!”彭德志再次被惊喜冲击的头晕目眩。
  这是妥妥的见到矿了!
  “比汤山沟钼矿的见矿情况还要好,但从这一个钻孔来说。”
  “这个钻孔,专门安排一个钻探技术小组,每天就在这边盯着,没取上来一点岩心,就跟踪编录,决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矿层!”
  彭德志现在是激情澎湃,有着十足的干劲,“钻探的事情,还是有你亲自负责。我们现在就马上回去,召集所有技术员,开一个会,讨论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钻探每天都在飞速的取得更多的进步,每天都在刷新矿层厚度的记录。
  同样的,也在刷新着地勘局地质队伍的认知。
  钻孔深度打到了六百米,干不下去了。
  彭德志再次来到了钻机机台上。
  “从两百二十米开始,一直见矿,每天取上来的岩心,都是矿层。”钻探技术负责人最近一直在机台上盯着,很是了解情况,“现在钻机打到了六百米,还都是矿层!也就是说,现在的矿层厚度已经达到了三百八十米左右!”
  “三百八十米的钼矿厚度……”
  “品位很稳定,基本上都超过了工业品位0。06%。可以说,这个钻孔的见矿情况,在咱们国内,绝无仅有!”
  “品位高,而且稳定!”
  彭德志在内心里仔细回味着这些信息,仿佛能够品出甘甜的滋味,“我专门询问了华州省的钼矿专家,他们告诉我,咱们国内最大的钼矿,也就是洛邑钼业旗下的矿山,都没有这么好的见矿情况!”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钻机型号偏小了,设计的最深钻探深度是四百米,现在打到六百米,已经是超负荷运行,带不动了。”钻探负责人喊彭德志过来,就是解决问题的,“现在的情况就是,钻机动力不行,钻不下去,而且继续勉强开干的话,有很大概率会断杆、卡孔。”
  “还没打穿矿层?”彭德志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没有打穿矿层,看样子矿层是没完没了的样子。”
  “我们还是严重低估了这片区域的钼矿找矿潜力!”彭德志不禁喟然长叹。
  “何止是低估,我们之前根本就不认为这个地方有钼矿。”钻探技术负责人一路跟踪钻探的进度,每天都觉得差不多该打穿矿层了,可是直到目前为止,却还没真正摸清矿层的厚度,“钻机工作的安排,之前一直是我在负责。在调度钻机进场的时候,李唐老板当面给我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直接上马大型钻机,能够打一千米那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