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埃里克跟勘探部的人咨询过,从连赢矿业公布的数据来看,没有猫腻,不存在虚假。
  他这么说,可不是夸赞,话锋一转,“从他们公布的钻孔数据来判断,这十二亿吨铁矿储量,高品位矿石不多,最多一半。大部分铁矿石,都是品位在40%以上的低品位矿石。”
  “一半的高品位矿石,也是六亿吨!”阿尔巴知道这样的铁矿山的潜力。
  这样的铁矿床,足以建设年产量一亿吨铁矿石的矿山!
  若是连赢矿业有资本投入建设,那将会对他们立拓和比和比拓的铁矿石地位,形成有力的竞争!
  之前媒体上经常鼓吹的,华夏企业的到来,就是向立拓和比和比拓发起挑战。
  听起来不自量力。
  很多媒体也都是以一种调侃的语气,在进行夸张报道。
  可是,阿尔巴现在忽然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危机感。
  “比和比拓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态不会收购连赢矿业,也不会跟连赢矿业展开合作。”
  埃里克放下了二郎腿,俯下身来,注视着阿尔巴的眼睛,“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跟连赢矿业联系,或许能够谈成合作。共同开发奇切铁矿,对双方其实是有好处的。”
  在没有比和比拓的参与情况下,想要开发奇切铁矿,外界普遍认为,连赢矿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跟立拓合作。
  除了两拓,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实力开发这样的巨型铁矿。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才有很多媒体打探立拓对连赢矿业的态度。
  若是立拓也像比和比拓那样,明确表示不会合作,那对于连赢矿业的前途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资本市场对连赢矿业的热情,肯定也就彻底消散了。
  “对我们来说,眼下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埃里克见阿尔巴沉思,又发表自己的看法。
  阿尔巴没有思考太久,抬头迎视埃里克的目光,意味深长道:“以我们对李唐这个人的调查了解,你觉得他会同意我们的合作请求吗?”
  “这里是南奥州,他别无选择!”埃里克觉得他们在这里铁矿石领域,几乎是有着说一不二的统治力。
  单纯从铁矿石贸易来说,比和比拓甚至都不如他们立拓!
  “你对李唐这个人,还是不够了解!”阿尔巴摇了摇头。
  “你见过他?”埃里克疑惑道。
  “我并没有见过他,但我听说过太多他的事情。”
  阿尔巴想起了维杜卡刚从猛国回来,跟他述说那里发生的事情。
  他们已经跟猛国的工业贸易部部长巴雅尔达成了亲密的口头合作协议,双方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但是,那个华夏年轻人,打了一场贸易战!
  甘愿损失上千万镁元,也要对抗到底,决不妥协。
  他的态度是如此的强硬!
  以至于巴雅尔不得不妥协。
  正因如此,他们立拓在猛国对塔勒戈铜金矿矿权的筹谋和计划,不得不胎死腹中。
  这样的人,他不会认为,对方会轻易地妥协。
  哪怕比和比拓和他们立拓都表态拒绝合作,他们恐怕也不会那么在乎吧。
  外界对那个华夏年轻人,完全不了解。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埃里克疑惑道。
  “他就像是硅石一样,坚硬,而且难以相处。”阿尔巴用了一个专业术语的比喻。
  铁矿石中都会存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属于杂质,含量高低,影响着矿石的品质。
  在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高,影响矿石烧结,不利于铁矿冶炼。
  而且二氧化硅坚硬,很难从铁矿石中完全去除。
  这是一种令他们头疼的坚硬石头。
  埃里克明白了阿尔巴的意思,“听起来确实不好相处。”
  “不要试图去跟这样的人合作,会麻烦不断。”阿尔巴下了定论。
  他们挑选合作对象,很多时候就是看企业领导人是否跟他们的文化和做事方式契合。
  如果两者性格相冲,总是很难融洽相处的。
  “既然不会跟他合作,咱们是否像比和比拓那样,向外界明确透露咱们的态度?”埃里克觉得既然不能合作,那就没什么好顾忌的。
  “不用召开媒体发布会,通过其他渠道,可以向外界放出一些风声,表达咱们的立场。”阿尔巴只是觉得大家对他们的态度感兴趣,不如就让大家满意。
  有媒体很快报道,根据对立拓高层透露的消息,力拓内部,确实已经研究过跟连赢矿业的合作可能性,最终一致认为不会采取行动。
  对于铁路运输,他们首先考虑维护自身利益,为股东和董事会创造价值,才是他们的关心的问题。
  短期内,不会向外界公开使用铁路运输。
  两拓接连放出消息,几乎是明确表达了不会跟连赢矿业达成任何合作。
  不得不说,这对连赢矿业的前景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这一下,资本市场彻底明白了连赢矿业的处境。
  这一家新兴矿业公司,像互联网独角兽一样的矿业公司,最近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不过在比和比拓和立拓这样的巨兽面前,终究是不堪一击。
  一个发言,几乎就把这家刚刚冒出头的企业,打落凡尘。
  连赢矿业的股价,连续几日上扬,从0。1奥元,直接飙升到0。14奥元。
  大家以为这样的上涨趋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却在眼下,陷入了停滞。
  0。14奥元的股价,倒也没有因为比和比拓和立拓的表态,而下跌。
  毕竟十二亿吨铁矿石储量,实实在在的在哪里,并不会凭空消失。
  只是资本市场对连赢矿业的热情,陷入了低谷。
  外界显然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想到比和比拓和立拓居然会对连赢矿业表明立场。
  比和比拓的态度,单位能够理解,毕竟在塔勒戈铜金矿的矿权上,可以说是跟连赢矿业有一定的恩怨。
  但是,立拓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要跟比和比拓联合挤压外来企业?
  这种做法,可不太友好,也不是大企业该有的气度。
  换个思路,大家忽然间对连赢矿业的反应,以及有可能的应对策略,充满了好奇。
  各路媒体,再次齐聚连赢矿业不大的办公楼门口,期望得到连赢矿业的回应。
  然而,连赢矿业大门,始终紧闭,偶尔有一两名员工进出,匆匆离去。
  连赢矿业的高层,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看起来他们根本不在意外界的纷扰。
  似乎也是对比和比拓和立拓的表态,无动于衷。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在大洋彼岸,连赢矿业在南奥州皮巴拉地区发现十二亿吨铁矿储量的消息,漂洋过来,传达到华夏土地,稍稍延迟好些天。
  海港财经报,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个重磅新闻。
  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尤其是钢铁行业,更是奔走相告,群情振奋。
  铁矿石是工业的食粮,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业产业,都离不开钢铁。
  曾有一段时间,最艰苦的岁月,为了支持国家的工业发展,老百姓砸锅卖铁,支援建设。
  可见钢铁在工业中的作用,可谓是顶梁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华夏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市场,俨然有赶超日苯的趋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苯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奥国、八西铁矿石贸易的蓬勃发展。
  到了新世纪,市场环境,已悄然变化。
  华夏钢铁协会,已经意识到铁矿石进口贸易的严峻形势。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已经大小会议开了许多次,召集了多家钢铁企业,磋商铁矿石进口贸易的策略。
  临近年关,2003年即将到来。
  他们必须为明年的铁矿石贸易,制定最合适的发展方针。
  钢铁协会会长,以及数位常务副会长,也都悉数到场。
  除此之外,海港钢铁、燕京钢铁、砂钢集团等等,几大进口铁矿石大户,也都悉数到场。
  “今年前三季度,以及到现在为止,我国进口的铁矿石,已经逼近一亿吨。”
  鲍言曜作为主讲人,神情严肃,“我想等到今年过去,统计数据出来,不出意外,今年铁矿石的总体进口量,将会突破一亿一千万吨!这样的数据,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进口的铁矿石总量,很有可能超过日苯,排在世界第一!”
  这一数据,在做的钢铁领导人,恐怕已经感受到了。
  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各家企业都是与日俱增的。
  而且在座的钢铁企业,都已经制定了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无一例外,都是扩大产能和产量。
  加足马力,生产钢铁!
  没办法,市场对于钢铁的需求,实在太旺盛了。
  一句话,供不应求!
  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催促着上游矿石供应,造成了铁矿石贸易的紧张局面。
  大家都争抢着巨轮运输过来的铁矿石。
  这无疑形成了竞争。
  有些企业,规模小,根本没法跟海港钢铁、砂钢集团等大企业争抢。
  不管是跟散打铁矿石供应商,还是港口管理人员,大型钢铁企业,总是更有关系,更能通过便利渠道,首先获取铁矿石。
  这就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今天钢铁协会召集大家开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商量出一个应对的策略。
  “现在可以确定,明年咱们对于海外进口的铁矿石,总量必然又会迎来一波大涨!”
  鲍言曜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在保障钢铁生产供应的前提下,尽量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我们过去一直坚持长协机制,那就是各家钢铁企业,在今年,就必须为明年制定一个准确的生产计划,跟各大铁矿石供应商签订一整年的铁矿石供应合同,明确供应量、供应价格。”
  一位常务副会长,阐述了过去的做法,同时概括道:“但是这样的做法,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机制下,显得比较死板。”
  这一点,大家都有所了解。
  过去大型企业,确实是按照长协合同,跟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做生意。
  虽然在价格谈判方面,从来没有直接谈过,都是按照日苯、寒国跟三大铁矿石生产商谈判的结果,来制定长协价。
  这就是有计划地生产经济。
  这么做,有好处,省去很多麻烦,也少很多的变化。
  但弊端也很明显,每一家企业一年的铁矿石生产量,几乎是定死的。
  “我们这几年一直想中途提高产量,但是没办法,铁矿石供应跟不上。”有企业领导人发表了看法。
  “现在是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深入,我们钢铁企业,不能抱残守旧了,必须做出变化!”
  一位常务副会长满脸笑容,做出了重大的宣布:“经过研究,我们认为,铁矿石进口贸易,也要进行改革,更加符合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怎么改革?”有人不禁问道。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家企业,可以各自与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商量,给铁矿石进口,临时定价!”常务副会长大声的宣布道。
  在他看来,这么做,完全是替各家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着想。
  毕竟这样做,他们的经营,才能够更加灵活。
  不需要所有钢铁企业把一整年的进口量,全部汇集,然后共同向三大铁矿石生产商谈判,签订一个巨大的合同。
  说白了,以后大家可以各自跟铁矿商做买卖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
  以前明面上,只有长协机制。
  铁矿石现货交易,基本上是不正统的。
  但是现在提出的改革,可以说,现货交易和长协交易两架马车并行,正式迈入市场。
  他们一定不会预料到,这一决定,将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未来炒铁矿,能够产生巨大的暴利,就是这一机制催生的。
  “这项改革,我们内部讨论之后,觉得非常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所以召集大家过来,征求意见。”常务副会长作出解释。
  又有人提醒道:“这项决定的实施,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规范条款,大约在明年上半年,就能够推广实施!”
  “我同意!”有人举手表决。
  其实近些年来,随着各家企业对铁矿石需求的强劲增长,大家在长协供货合同之外,也会购买现货铁矿石。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生产出来的钢铁供不应求,大家当然都想多生产一些。
  长协合同供应不上,只能买现货产品。
  就算钢铁协会不出台这样的机制,他们也会这么做,只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罢了。
  现在看来,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顺应时代,顺应市场,这是必然的。
  大家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正式会议,已经结束了。
  鲍言曜却没有宣布散会,而是双手撑着桌面,满脸笑容的看着大家,神态轻松的闲聊:“各位企业领导人,各位同僚,跟大家聊聊题外话。最近有个新闻,在奥国那边讨论很热烈,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
  “连赢矿业发现了十二亿吨的铁矿床!”有人发出了惊叫声。
  “最近跟比和比拓和立拓在海港这边办事处的人聊过,他们还挺关注这件事情。十二亿吨的铁矿床,确实是重大发现!”
  “奥国是铁矿石生产大国,也是储量大国,不过近些年在勘探方面投入很少。这样一个超大型铁矿床的发现,也是多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奥国那家叫做连赢矿业的上市公司,今年刚刚被人收购,也就是年中的事情。在完成收购之后,直接宣布投入一亿奥元,在皮巴拉地区开展勘探项目,这才发现了十二亿吨的超大型铁矿!”
  “收购连赢矿业的背后买家,其实就是我们国内的企业!”
  “是吗?”
  “国内的企业投资铁矿石上游,哪家钢铁企业?”
  “卢董事长,是你们海港钢铁的海外投资手笔?”
  “这件事情,我是提前知道的,但是没有参与。我们海港钢铁,没有参与其中。最近一直在忙产业升级的事情,跟三景和新日钢合作比较多,没在奥国那边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