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堪青翻开资料的第一页,随便指向其中一个小段落,念道:“首先将矿石破碎到合适的粒度,将破碎的矿石堆积在聚氯乙烯的地垫上,堆高主要在10米到20米之间,视不同种类矿石而定……还有,地垫铺设通风的塑料管,连通充气泵,给细菌提供氧气……”
  随便念了两段,他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赵总,这份文件不得了!”


第41章 太出色了
  赵禾浦却没从这两段文字中听懂太多东西,大概是太累了,脑子反应有些慢,“听起来不像是很高深的技术。”
  “赵总!”
  陆堪青激动地都有些颤抖,“这份材料,几乎就是生物湿法炼铜厂的施工设计方案!如果这份材料完整,那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对照这份材料的内容,开始建设一个规模化的炼铜厂!”
  这就好比有人把道路已经建好,他们只需要在路上开车行驶就行了!
  这与其他专家对生物冶金还是模棱两可充满不确定性的论调不同,这份材料,已经把最好的选择方案,彻底定下来!
  赵禾浦也听明白了,一把夺过材料,仔细的查看,“要是这样的话,咱还跟紫色矿业合作个屁,直接开始建设冶炼厂,很快就能够投产了!”
  “只要这份材料完整,我想我们可以这么做。”
  陆堪青很激动,不过也有些遗憾,“这份材料,只写了一小部分就断了,核心技术并没有看到。”
  说罢,他和赵禾浦两人,不由自主的看向一旁的李唐。
  这个年轻人的手里,一定有一套完整的资料!
  对于他们的激动,李唐始终望着窗外飞掠的树影,神情平静。
  感受到他们的目光,他把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淡淡道:“确实有一份完整的资料,把生物冶金技术的整体框架已经整理清楚,而且我可以说,这项技术已经趋近于成熟。不过想要建设规模化的冶炼厂,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一个能够解读这项技术的专业团队。而且其中一些细节,根据不同矿山的不同设计,都需要进一步打磨。”
  他看到赵禾浦和陆堪青两人还是呆滞的表情,直白道:“所以说,我才希望矿冶公司和冶金研究所或者紫色冶金技术研究院达成合作。”
  “但你的这项技术,明显比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还要更加先进,我认为你并不需要他们的协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人多力量大……”李唐一连念了几句古言,“你看,古人都知道要集众人之力办大事。况且吕主任、郝院长等人,在生物冶金方面,真的是有非常高的造诣。”
  看得出来,赵禾浦和陆堪青已经把手里的这份材料当做圣经,都有些看不起郝院长等人,甚至有了撇开他们的想法。
  有这技术,咱直接就牛起来了!
  李唐笑了笑,“分享使我快乐。”
  他没有申请专利,从未想过独享这份技术。
  想要做的是,把这些技术拿出来,能够缩短一些科研的时间,那么人生就有了一定的价值。
  本身这项技术就不属于他。
  当然,通过这项技术,个人方面获得一些经济方面的利益,那就再好不过了。
  毕竟他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整理这份资料,一个人的脑海里能够容下这么多知识,也是通过很多刻苦努力的。
  “行吧。”赵禾浦有些遗憾的选择支持李唐的决定。
  他个人的目标不是什么技术,而是要把德门铜矿山的难题彻底解决!
  这一点,他心里很清楚。
  ……
  在前面的一辆车子里面,郝正志和吕丰年对于没能拿到那份文件,都表现得很遗憾。
  郝正志的年龄其实跟吕丰年差不多,只是因为染了一头黑发,与吕丰年一头银发相比,就显得比较年轻一些。
  他以前也是在公益性科研单位干了一辈子,后来收到紫色矿业的邀请,也感受到了陈金河的诚意,于是离开了老单位,来到了紫色冶金技术研究院。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在哪里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舒适的研究环境。
  对于真理的求知,已经融入血液,贯穿一生。
  “五号堆场失败了,不过我们还是获得了许多经验。尤其是今天,又有了许多重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听了那位年轻人的话,我觉得他的话非常的发人深省,受益匪浅。”
  他脑海里还在思考着今天接触到的许多新思想,恨不能立刻展开试验,立刻验证其准确性。
  相比于新的思路,其实他对那位年轻人,更加的好奇,“吕主任,你怎么看那位年轻人?”
  “李唐啊?”吕丰年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用一个词形容——amazing,他简直太出色了!”
  “他居然是武矿集团的人。”
  郝正志有些想不通,也感觉这样的人才在生产单位着实是浪费天赋,“他今天所讲的内容,你我都听得出来,他很专业,极其专业!而且对于我们的试验方法、实验过程,简直了如指掌!如果他只是通过眼睛,在实验厂看了一圈,就推测出我们的技术手段,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只能说他肚子里真的有墨水。”吕丰年如是说。
  “曾经我一度怀疑是你们泄露了我们科研技术。”
  “绝对没有!”吕丰年一身正气,从来都不愿意承受这样的污点,“我还以为他跟你们研究院内部人员有联系呢。”
  “都是老同志了,咱们都不可能做出泄露机密的事情。”
  郝正志扭过头来,看着吕丰年,“赵禾浦等人是你介绍过来,对于他们提出的合作开展研究,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其实不重要,你们怎么看才是重点,决定权在你们那里。”
  “其实我不愿意跟武矿集团合作。来自燕京的大企业,看我们的眼神都是居高临下,有他们加入,时间长了,肯定会有矛盾。”
  郝正志很清楚,这个事情,他本人的意见非常重要。
  如果他同意跟武矿集团合作,当面跟陈金河说一声,以陈金河对他的信任,肯定会尊重他的意见和决定。
  话虽如此说,他却又纠结了起来,“说老实话,我特别想把李唐这个年轻人拉拢到咱们科研团队里面来!”
  “那么你还是跳不过武矿集团。”
  “你说李唐手里的那份技术资料,到底写了哪些内容?”
  “说到底,你还是想要李唐的技术!”吕丰年笑呵呵起来,“其实我也很好奇他能够拿出怎样的东西。我想,以他对生物冶炼那么高的造诣,拿出来的技术,一定不会差。”
  “先吃晚饭吧,看看李唐愿不愿意把资料拿给我们看看。”
  “今晚喝点酒?”
  “必须跟李唐多喝几杯!”


第42章 验证法
  晚饭在县城的一家饭店,一桌子的菜肴中,海鲜占据了大半。
  建安省靠海,但是这个小县城距离海边还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现在海鲜长途运输还很麻烦,所以能在这样的小县城吃到新鲜的海鲜,价格是非常昂贵的。
  有酒有肉,餐桌上推杯换盏,气氛还是比较热烈的。
  郝正志和吕丰年本着尊敬人才的想法,跟李唐多喝了几杯,时不时用言语试探李唐的背景。
  没成想,李唐酒量太差,很快就摇头晃脑,说话都不利索了。
  赵禾浦作为考察团的领导,自然是要撑起场面。
  而且一路过来,听李唐说了一番话,也明悟了许多。
  德门铜矿山能否起死回生,现在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跟紫色冶金技术研究院展开合作,共享技术成果。
  所以这一顿酒局,他清空所有杂念,态度非常热烈。
  技术方面李唐一骑绝尘,可要是坐上酒桌,他可就一点都不困了。
  郝正志和吕丰年是科研人员,同样也是管理层,平常免不了参与酒局,酒量差不了。
  可是在赵禾浦这位千杯不醉的久经沙场的海量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酒足饭饱,离开之前,李唐把手里的资料,递给了郝正志。
  天刚蒙蒙亮,昨夜的酒精还未完全散去,郝正志还感觉到有些头晕,不过还是喊上司机,拿着从李唐那里得来的资料,早餐也不吃,急匆匆赶到了实验厂。
  他现在一门心思只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根据这份资料上面提供的方法,做几组数据,验证其准确性。
  如果最终证明李唐提供的技术,是对的。
  那么,实验厂现在正在进行的许多组试验,都可以停止了。
  未来计划开展的许多试验,也可以抛弃了。
  那将会节省许许多多的过程和经费!
  甚至可以把这个项目,大跃进式的推进到下一个步骤。
  乃至于直接建设规模化的实验厂!
  他现在一点都不想浪费时间,一点都不想大家继续在黑夜中摸索,一次次失败,撞得满头包。
  “立刻把这份资料复印人手一份,马上阅读,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资料上提供的各项数据!”
  “所有人,马上过来开会!”
  “还没开始的试验,或者刚刚开始的试验,从今天开始,全部暂停!”
  “马上联系矿山,送一批经过严格洗矿工序的矿石过来!矿石粒径方面,碎石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尽量做到统一。尤其是李唐提到的50毫米粒径的矿石,多送一点过来!”
  “马上做一组中等嗜热菌和极端嗜热菌混合搭配使用的试验,严格按照资料上说明的操作顺序,先中等嗜热菌,后极端嗜热菌,时间一定要把握准确!”
  “另外,喷淋时间,着重研究一下,喷淋三天停一天的手法,是否是最优选择!”
  “把以前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整理一遍,与你们手中的这份资料里面的数据做一个详细的对比!”
  ……
  郝正志来到实验厂,接连下了许多道命令。
  以前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排除法,今天却突然改变了策略,进行验证法。
  操作手法都一样,只不过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了。
  以前是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然后不断缩小研究范围。
  现在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然后只需要进行多组对比分析,证明对或者错,即可。
  大家拿到了资料,都看到了资料上面许多新颖的说法。
  其中不乏许多他们还在摸索的技术点,资料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如果最终证明这份资料是对的,那么他们以后的研究工作,将有一个严格的参照物,甚至可以当做操作规范来运用!
  想想就激动不已,大家的研究热情一下子都点燃了。
  他们都很想尽快弄明白一件事情,李唐这个人,到底是超级学术骗子,还是真正的技术大神?
  时间一天天过去,每一项工作最终都变成了密集的数据。
  郝正志和吕丰年联手完成了最近这段时间各项试验数据的汇总归纳,并且进行整体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他们拿着实验结果,联袂走进了紫色矿业总部大楼总经理办公室。
  等到公司改制变成股份制,这里就变成董事长办公室了。
  办公室大门敞开,里面却没人。
  “陈总怎么还不出来?”郝正志不停地翻起衣袖看时间。
  之前问隔壁办公室的人,早就知道陈金河正在会议室开会。
  “稍安勿躁。”吕丰年稳稳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很是能够沉得住气。
  配上那一头银白头发,颇有一股子仙风道骨的气质。
  “天都要黑了,我可等不及了!”郝正志站了起来。
  “你干什么去?”
  “我去会议室找陈总去!”
  郝正志等了一个多小时,早已经等不耐烦了。
  他从来没有这么着急过。
  “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都熬过来了,你着急这几分钟做什么?”吕丰年知道老伙计担忧什么,他何尝不是如此。
  “你说万一李唐要是把这么重要的资料拿给别人,那就是咱们科研项目的巨大损失,也是紫色矿业的巨大损失!”
  “李唐要是有这个打算,在过去这段时间,已经把资料交给别人了,也不差这个把小时。”
  “我是必须马上见到陈总!”
  郝正志着急忙慌的就往外走,迎面差点撞上一个正要走进来的人。
  他定睛一看,连忙惊呼:“陈总,你可总算回来了!”
  在陈金河的身后,几名公司高管拿着文件,也是一脸焦急:“陈总,这边有个文件,已经拖了很久了,需要您过目签字。”
  陈金河看到郝正志,头也不会的朝身后跟来的人摆手,“你们的事情先放一放,明天再来找我。”
  明天找你?
  您现在忙得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人,这事已经拖了好几天了!
  几名高管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陈总一直都是这样,技术问题永远优先。
  “什么事这么着急?”
  陈金河丢下手里的公文,连忙坐到郝正志和吕丰年的对面。
  “陈总,你看看这份资料!”
  郝正志没解释太多,只是把之前李唐提供过来的资料递了过去。


第43章 技术就是生命力!
  陈金河拿起资料一看,没有封面,没有扉页,而且看起来这份资料还是残缺的。
  不过看郝正志和吕丰年都是一脸凝重的表情,也不废话,拿着资料就静静开始翻看。
  随着视线的下移,他的眼中,越发的绽放出光彩。
  这是一个理工男本能的反应,当一项新技术出现在面前,总是能够激起内心最澎湃的热血。
  技术男的快乐,就是如此的奇特。
  按捺着激动地情绪,他翻到了只有十多页的资料的最后一页,连着翻了三次,最终才确认没有了后续的内容,意犹未尽的放下了文本。
  “郝院长,吕主任,这是你们最近取得的试验成果?”他抬起目光,激动地望着对面的两位老人。
  他虽然已经是紫色矿业的最高领导人,但是血液里的技术基因,却依然存在。
  对于技术,他依然敬仰,当做图腾一样崇拜。
  这一点,正是他的人格魅力。
  也正是基于共同的追求,当年郝正志接受陈金河的邀请,离开工作多年的科研单位,来到初创的紫色冶金技术研究院任职。
  三个老男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