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跟秦建设通气一声,独自买票坐车,直奔华州省,远离纷争。
来到洛邑市,罗钦忠亲自开车来把李唐接到了今安县铁木镇的铝土矿项目。
在李唐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华州省地调院已经把探矿权申请下来,并且已经进入项目区开展地表填图工作。
与此同时,张中雨带领的学生队伍,拿着高精度重力测量仪,已经在漫山遍野的开始测量重力场。
洛邑市西部多山地,东部主要为丘陵地带,云上铝土矿项目区在洛邑市中部,处于丘陵和山地的交接处。
相比于吐蕃省的高原环境,这里的野外环境要优越许多。
至少在住宿方面,条件还是要好上不少。
不管是华州省地调院,还是张中雨带领的学生测量队伍,都住在铁木镇上。
铁木镇距离洛邑市也就是十多公里的路程。
李唐来到铁木镇,等到傍晚天黑了,才等到张中雨带领着十多名学生一身疲惫的从野外步行回来。
“李唐!”何润琦这些天一直跟着张中雨跑野外重力测量,看到李唐过来,也是颇为惊喜。
他们租住的老乡家门口有一个大水缸,张中雨卸下绿色帆布包,掀开水缸盖子,拿起水瓢就是一顿牛饮。
其他同学也都陆陆续续过来喝水,每个人身上都是汗流浃背,有些人头顶带着草帽,没戴草帽的人甚至头发上挂着草叶枯枝。
“同学们,”喝水解渴之后,张中雨连忙招呼所有学生,“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们说过的榜样,比你们大一届的优秀学长——李唐!”
第82章 重力异常
学生们这些天脸上都被太阳晒得黢黑,不过一双眼睛仍是炯炯有神,好奇的望着李唐。
看起来这位学长跟他们一样年纪不大。
“大家好,我叫李唐。”李唐笑着跟大家打招呼。
“学长好!”不少学生社会阅历不高,胆子比较小,只有几个较为活泼的学生互动了起来。
“学长,你们武矿集团今年招不招人?”
“你能不能把我们都招进去?我们听何学长说,跟你一起工作,一个月能挣上千块钱呢!”
“学长,你是不是武矿集团的大领导?”
“地调院的人为什么老是说你坏话?”
看起来李唐是一个容易亲近的人,有人带头说话,气氛渐渐热烈起来,那些胆小的学生也凑了过来主动询问。
人群中甚至有两个女生,小脸晒成了小麦色,站在后排好奇的张望。
“武矿集团每年都招人,有招人名额。我也不是什么大领导,我跟你们差不多大,去年才工作,对于人事聘任,没办法给你们做出保证。”
李唐和颜悦色的跟大家闲聊了起来。
没一会,在当地请的厨师,把饭菜端上桌,大家跑了一天,都饿坏了,这才离开李唐的身边,一窝蜂拿碗吃菜去了。
累了一天,每一个人都是胃口大开,都拿着大碗打了满满当当的米饭。
菜肴方面,也是非常丰盛,有肉有菜,味道很好。
吃过饭,张中雨洗了个澡,看到李唐坐在门口,也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
李唐听到动静,扭头看到张中雨,笑道:“张老师,辛苦你们了。”
“有钱拿,大家都有干劲。”张中雨笑了笑,“燕京的急事解决了吗?”
“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唐指了指屋里放置的三台重力仪,“我记得我在学校的时候,只有一台高精度重力仪,学校又买了两台新仪器?”
“借的。我在班级里面说了一下有测量项目,不少学生都表达了参与的意愿,所以我多借了两台仪器,大家都能出来实践一下,对以后工作也有好处。”
“跟华州铝厂签合同了吗?华州铝厂有没有压价?”李唐关心道。
“签合同了,都是按照预算标准跟我们签的合同。”张中雨有些激动的说道:“罗厂长一听是你介绍过来的,当场就同意了我们的测量方案和预算。”
“那就好。”
重力测量速度很快,到了地点,把仪器放在地上测量几分钟,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就行。
因为测量面积比较大,而且测点密度较高,还是花了大半个月,才基本完成了项目区的所有测量工作。
数据分析、测量报告编写方面,张中雨也是连着熬夜好些天,以最快的速度赶了出来。
地调院的物探测量队伍,也同时进行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几乎是同步完成了工作。
罗钦忠把铝土矿方面的专家毕俊捷从其他矿山喊了过来,共同探讨云上铝土矿项目的物探测量结果。
条件简陋,一群人聚集在农家的一片院坝上。
“从目前我们亲自进行的野外填图来看,事实证明,前人的资料没问题,在项目区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铝土矿的踪迹。”
丁少鹰首先总结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地质工作。
到目前为止,地质手段的找矿工作,已经证明了他们之前的论断。
在李唐选取的这片项目区内,没有找到任何铝土矿的见矿特征。
按照传统的铝土矿找矿观点,成规模的铝土矿,必然是在地表经历过风化淋滤作用。
成规模的铝土矿,必然是在一百五十米以上的浅部。
没有人会在超过一百五十米的地下,寻找铝土矿。
专业的铝土矿勘探人员,要是这么做,只能说脑袋被驴踢了。
要么就是外行才会干这种蠢事。
丁少鹰一直坚持这种观点,所以面对李唐的时候,总是没有好脸色,“从目前的地表工作来判断,我认为项目没必要进行下去了。”
他又看向罗钦忠,“从华州铝厂的切身利益去考虑,继续工作下去,只会不停地浪费金钱。我们拿着勘查费,心里也不安宁。”
“理解理解。”罗钦忠苦笑了一下。
这段时间以来,他是没少被丁少鹰发牢骚。
他跟丁少鹰合作多年了,也确实知道丁少鹰真正的为他们说实话。
不过物探测量工作都做了,好歹也得有个结果。
他扬了扬下巴,朝李唐笑道:“李唐,你看过物探测量结果,你来分析分析,说说你的观点?”
李唐转身看向张中雨,“张老师,你先来讲讲重力测量结果吧。”
“好。”张中雨也没有拖泥带水,把一张硕大的米格纸铺在了地上,也没有任何手抄,直接讲解道:“这是一张重力测量的等值线图。大家都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得出来,在项目区内,出现了几处非常明显的重力异常区域。尤其是中央的大片异常区域,重力值很高。我们做出的推断是,在异常区域的下方,有密度较大的岩体,与围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重力异常值很高,高密度岩体的规模是比较大的!”
“能推测出来高密度岩体是什么吗?”李唐问道。
张中雨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我结合了地表地质情况,确实没有在地表找到相符的地层,很难判断地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重力异常。相对于异常的区域,重力值较为平稳的区域,地层岩性主要是灰岩、白云岩。”
“也就是说在重力异常值较高的地方,在地表找不到痕迹?”
“以地表出露的基岩来看,确实不会引起这么明显的重力值异常。”
“会不会是透镜状的矿体,比如说黄铁矿,密度还是比围岩高一些,造成了重力异常?或者说,造成重力异常的,会不会是铝土矿?”
“只能说有这种概率。但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铝土矿物理模型,很难反演得出结论说地下就是铝土矿或者黄铁矿。”张中雨有些无奈的摊开手。
物探测量有优点,测量快、测量深度深等等。
同样也有缺点,也就是物探解释的多解性,基本不可能根据测量数据就直接断定是哪一种岩性,最终还得是靠钻探来验证。
“好的,我明白了。”
李唐其实已经基本上确定了铝土矿的具体位置。
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脚底下这片土地,一定存在一个大型铝土矿!
之前唯一不确定的是铝土矿的准确坐标。
现在根据微重力测量的异常区域,已经找到了位置。
第83章 溶斗状铝土矿
“丁总工,地调院进行的大地电磁测深,由你来跟大家分享结果吗?”李唐看向了丁少鹰。
“可以。”丁少鹰虽然是地质专业,但是多少还是了解电磁测量。
他指挥着手底下的技术员,把许多张手画的电磁测深剖面图,铺在了地上。
所谓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就是在地面向地下放电,在远处接收。
不同的地层、岩性,视电阻率不同,接收到的信号就不一样。
控制放电的频率,从而测量不同深度的岩性的视电阻率。
根据测量数据,以此来反演地下的地质情况。
这就像是人去医院照CT一样,剥开表层,看到本质。
“根据你的要求,我们在项目区主要进行了200米到600米深度的大地电磁测深。”
他往地上的画得花花绿绿的剖面图一指,“你们也都看见了,地层稳定,甚至项目区内都没什么大的构造。”
他指向了一旁刚才讨论过的重力图,“我实在不明白地下有什么造成重力异常的岩体。”
李唐蹲下来仔细的看着一张张剖面图,因为不同的深度,代表着不同的地层,视电阻率也是有非常直观的变化,他们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了出来。
视电阻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深红色、红色、黄色、浅绿色、绿色等渐次变化。
因为地下都是沉积性地层,所以各种颜色都是近乎长条形,如同彩虹。
有些又是各种颜色的圆圈,如同名画《星月夜》。
“这是什么?”李唐指向红色的长条状区域。
“灰岩。”丁少鹰看了一眼资料,确认道:“灰岩视电阻率超过了三千。”
“这个呢?”李唐又指向灰岩下面一层绿色区域。
“泥岩,视电阻率三百到四百之间。”
“下面这层红色呢?”
“白云岩,视电阻率两千五左右。”
“嗯。”
李唐站起来,托着下巴思考许久,疑惑道:“你们发现没有,刚才丁总工所说的泥岩地层跟灰岩的接触面很平稳,几乎是一条平直的斜线,但是泥岩与底板白云岩的接触面,却是波浪形。这些地方……”
他蹲下来指着好几处有疑惑的地方,“这些地方像是海沟一样的形状,有没有很诡异的感觉?”
“地下局部有构造发育,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负责大地电磁测深的技术员解释道。
“好,我清楚了。”
李唐面无表情的拿起那份微重力测量等值线图,往异常区域的地方点了一下,“第一个钻孔就放在这里吧。”
“这种情况还布置钻孔?”丁少鹰又站出来唱反调。
“为什么不打钻?”李唐面对丁少鹰的质疑,丝毫没有退却,气势上稳如磐石,“项目进行到这个程度,怎么可能不打钻进行验证!”
“打钻需要依据!”
“这些测量结果就是依据!”
“恐怕没人能从这些物探测量结果中得出打钻的依据!”
“这里!”
李唐的手指往大地电磁测深图纸上绿颜色的地层一划,言之凿凿道:“这里就是铝土矿层!”
“哦?”一直冷眼旁观的毕俊捷,不由得提起了兴趣,笑眯眯道:“你怎么就确定这里一定是铝土矿层呢?”
“重力测量、电法测量的结果,都证明了,这里就是溶斗状铝土矿!”
“溶斗状铝土矿?”
“这里的铝土矿,整体似层状。”
经过李唐的提醒,毕俊捷再次俯下身来,仔细的观看着地上铺开的几张如同彩虹一般的图纸,啧啧称奇道:“你们还别说,从这些测量异常的形状来看,还真就像是溶斗状铝土矿!而且规模还非常大!”
丁少鹰猛然一惊,再次仔细的查看图纸之后,又摇头否定:“溶斗状铝土矿怎么可能在两百米以下的深度!”
“什么是溶斗状铝土矿?”有不少学生在窃窃私语。
在实践中遇见的地质现象,瞬间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张中雨很高兴见到这样的情况,同时给学生们解惑:“溶斗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现象,一般是漏斗状、V字形状,灰岩、白云岩在地表水的溶蚀下,逐渐凹陷形成,有的比较小只有几平方米,有的比较大达到了数十平方公里。”
他简单了介绍了一下这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然后又接着解释刚才毕俊捷的话,“至于溶斗状铝土矿,铝土矿在地表风化淋滤堆积形成矿层,又在水流的裹挟下,流入溶斗里面,重新聚集形成铝土矿体。一般来说,铝土矿都在表层,溶斗状铝土矿也是埋藏不深,有的出露地表,有的会被第四系浮土覆盖。”
看到一大群学生兴致勃勃的汲取知识,毕俊捷也是主动开口讲解,笑呵呵道:“我们国家自1955年以来,总共发现了15处大型铝土矿,矿层全部都是在150米以上的浅层。浅层的矿产,肯定是很好找的,所以咱们国内已经许多年没有找到大型铝土矿了。”
“哦——”同学们纷纷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声。
难怪这段时间以来,地调院的地质人员经常在李唐背后说坏话,甚至有一次他们还听到丁少鹰说李唐还在叛逆期。
原来李唐决定在两百米以下寻找铝土矿,这么做显然是有违常识的行为。
有句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家都习惯于听从前辈的经验。
不听老人言,会被当成异类的。
看到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讲的样子,毕俊捷又多说几句,有一点卖弄见识的嫌疑,“全世界铝土矿储量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己内亚,那是建立在矿藏之上的国家,有着地质奇迹之称。同时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咱们国家有企业在那边开展铝土矿项目,我有幸过去做技术指导,有幸见到那里丰富的铝土矿!那里的铝土矿属于红土类型,品位很高,肉眼就可以看到地面大片大片的红色的铝土矿,一眼望不到头!只要能够把那些红土运出来,就能够卖钱!”
“我们是不是可以去那边挖矿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