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会,相信我们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可持续性!”
  李唐哈哈一笑,一点都不担心,并且压低声音问道:“去年咱们就聊过,在金融危机市场低迷期间,要多生产铜精矿,咱们自己左手倒右手囤货,你们有没有去做?”
  “有。”
  说起这事,秦建设顿时对李唐佩服不已:“我们把能找到的仓库都租了下来,屯了不少货!说实话,之前还挺担心,生怕价格低迷太长时间,仓库租金都是不小的支出。万万没想到,铜金属价格恢复这么快!”
  “大赚一笔!”赵禾浦呵呵直笑,“说起来,感到憋屈的,也就是猛国那边的人了。”
  李唐也没问具体囤了多少货,反正这个事情,之前众城矿业的主要股东都开会通气了。
  运到国内囤起来的铜精矿,算是大伙儿的,按照持股比例来分账就行。
  对于他来说,也许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收益,已经不是太看重了。
  秦建设还是关心众城矿业接下来对塔勒戈铜金矿的发展大方向的决策,“既然这样,那我就恢复咱们铜矿的所有产量了。”
  “没问题的,甚至可以尽快把扩大产能的投资建设尽快落实,把那里主要的富矿体都优先开发了吧!”
  李唐很清楚未来的铜矿开采行情,有所震荡,但总提示快速上升的态势。
  要不了多久,铜金属价格就会突破一万镁元大关!
  对于国内稀缺的,以来进口的矿产资源,未来都不会衰败。
  毕竟华夏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状态。
  他们没有聊多久,也基本上了解到了李唐对未来铜矿市场的明确判断,那就是看好。
  李唐很快又跟海港钢铁的卢晨义见了一面。
  “刚从钢铁协会过来,跟会长聊了聊最近铁矿和钢铁的情况。”
  卢晨义似乎有些疲惫,“看来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了。”
  “怎么了?”李唐问道。
  “你也知道,咱们一直以来的铁矿石进口机制,都是所有钢铁企业,派遣谈判代表,统一定价,一年一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这种贸易形势。”
  卢晨义微微叹了口气,“这种进口机制,要成为历史了。以前是我们海港钢铁作为代表,为所有的钢铁企业去谈。现在是钢铁协会牵头去谈,但似乎不太乐观。现在两千家钢铁企业,都各自为战。哪怕钢铁协会正在跟国外铁矿石巨头正面激战,战况激烈。但咱们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私下已经跟铁矿石生产企业签订供应合同,私自议价,可以说,咱们国内的钢铁企业,已经是一盘散沙,没有了凝聚力。谈判桌上,钢铁协会其实腰杆已经不够硬了。最坚硬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呀!”
  “现在铁矿石的价格什么情况?”李唐问道。
  “现货价格已经超越了长协价。”卢晨义叹了口气,又补充道:“当然,我们是按照降价了40%之后的价格来作比较的。所以,现在很多钢铁企业都很担忧,所以着急忙慌的签合同。”
  李唐若有所思的点头。
  很显然,刺激经济的大规模发水的资金,已经涌入了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刺激了相应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上涨。
  低迷的矿业市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短暂的买房市场,也就出现了瞬间的扭转。
  在铁矿石谈判桌上,钢铁协会的代表,死咬着降价40%的条件,展现了强硬的态度。
  但现实情况,确实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更气人的是,又是日苯的钢铁企业,又充当了钢铁行业的叛徒!”
  卢晨义怒不可遏,“本来我听说咱们都已经把降价幅度谈到了35%,甚至是38%,结果日苯那边率先发布了首发价!他们的降价幅度,仅仅是33%!原本答应给我们更多价格优惠的企业,突然就不干了。”
  他长叹一口气,抬头看向李唐,恍然明白过来,面前这个人,就是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立拓的最大股东!
  “就是立拓和日苯那边干的好事!”
  “我没有参与其中!”
  李唐连忙解释,“说真的,我对立拓的经营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
  卢晨义知道李唐误会了,然后笑着缓和气氛:“还别说,你的投资又立竿见影了,立拓的股价暴涨!”


第456章 没有比现在更好地时代
  随着时间推移,全球各个主要经济市场的经济,在各种类型的经济刺激法案的作用下,逐渐开始复苏。
  尤其是华夏,经济复苏之迅速,令人咋舌。
  外国的经济分析师,纷纷刮目相看。
  比如镁国,他们也没少印钱,但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
  鸥洲那边,亦是如此。
  为什么偏偏华夏印了四万亿元,差不多就是六千亿镁元的样子,会有这么强的效果?
  他们研究之后发现,原来这些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领域,不但把钱注入了市场,也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很有可能在将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循环速度。
  相比镁国、鸥洲等地印完钱,给那些金融企业、机构发放救济贷款,相当于是直接发钱。
  把钱投入工程项目,显然更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尤其是工业经济,刺激效果真是非常强劲。
  但他们深入合计之后,发现就算他们也采取这样的策略,显然也不太可能成功。
  以为每个地方的工程建设成本,是不一样的。
  不管如何,华夏经济的强势抬头,带来了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正常化。
  铁矿、铜精矿等矿产领域的商品贸易,也从一片萧条的糟糕境地走了出来。
  虽说价格方面,还是跟去年同期没法比,但好歹在需求量方面,贸易总额方面,不至于太凋零。
  对于企业来说,商品能卖出去,有生意做,有钱赚,就不怕经营困境甚至是破产。
  年前还频繁传出破产危机的立拓,忽然间,形势一片大好。
  资本市场上,到处是增持立拓股票的呼声和操作。
  “铁矿石销售忽然间变得供不应求起来。”
  阿尔巴忙了很长时间,终于抽空来到了杜力实的办公室,坐下之后,看起来心情有些郁闷,“我已经吩咐旗下的所有子公司,迅速恢复产量。但这需要时间,因为我们之前减产,裁员了一部分人,现在矿山上人手突然变得很短缺。”
  “尽快恢复金融危机前的产量!”杜力实也看到了目前国际上对铁矿、铜矿、铝矿等商品的迫切需求。
  尤其是来自华夏那边的合同,都在告诉他们是一切都在变好,市场依旧很疯狂。
  昨日那场彻骨的金融寒冬,仿佛是梦幻一场。
  立拓,依旧是曾经的立拓!
  各个矿山成产的矿石,只要能够卖出去,立拓就能够持续赚大钱,因为他们拥有全球产量最大的铜矿山,也拥有奥国最大的铝土矿,也拥有哈莫里铁矿公司这样全球首屈一指的铁矿石生产企业!
  他们也需要尽快赚钱,因为三百多亿镁元的债务,需要在今年内,想办法彻底解决掉。
  只要能赚钱,他们不用担心,债主也不会成天催债。
  “经济复苏的太快了!”
  阿尔巴因为经济复苏,总算松了一口气,立拓的经营压力没那么大了。
  但与此同时,也是心有不甘。
  “这一切的发生,似乎都在李唐的预料之中!”他怅然若失。
  “确实变化的太快了。”杜力实也是幽幽长叹,但隐约也能明白各种理由,“这波市场复苏,主要是有华夏市场带动起来的。目前看来,咱们旗下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的订单,主要来自于华夏。准确的说,其实真正复苏的,是华夏市场!”
  “是啊!”阿尔巴很赞同这一观点,“华夏那边的经济计划很有针对性,把低迷的矿产贸易彻底带动了起来。”
  杜力实点点头,沉吟道:“你说是不是李唐早就预料到华夏那边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驱动力?”
  “一定是的。”
  阿尔巴虽然这么说,但心底还是有些佩服李唐的判断力和胆量,“我们专门了解和调查过,这项经济刺激计划,其实早在去年十一月初就提出来了,只是效果过了大概半年,才显现出来。但不得不说一点,我们其实都没太把这项大约六千亿镁元的经济方案当回事,不认为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像镁国那边,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刺激方案,效果也就那样,有些企业强行救治,但还是没办法。但华夏那边,确实效果出奇的好啊!”
  “有时候外界关于李唐的背景的猜测,确实也是有迹可循。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没有获取更加可靠地内幕信息,他怎么可能敢拿出四百亿镁元来投资!”
  杜力实佩服李唐的胆量,对此项投资的背后企图,有了更多的猜测,也有了更深的忧虑。
  “咱们的股价近段时间上涨了超过50%了,一部分原因是四百亿镁元资金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最近矿产贸易的逐渐火热。”
  阿尔巴真的是对李唐充满了无限的羡慕嫉妒恨,“他们对咱们立拓的投资,溢价部分已经不存在了,甚至账面上已经出现了相当客观的收益率!”
  杜力实露出苦涩的笑容,“李唐是一个伟大的地质学家,正因为这一点,人们容易忽略了他的投资本领,同样冠绝全球!”
  ……
  “干杯!”
  吕才清卸下了大部分的压力,特意带了一瓶红酒,来到了李唐的办公室。
  他们往茶杯里面倒酒,然后轻轻地碰了一下。
  “干杯!”李唐今天正好没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喝点小酒,下午睡个午觉,也挺好。
  工作和享受,一個都不耽误。
  “我是没想到矿业市场恢复这么快!”
  吕才清喝了三杯酒,心情畅快无比,“之前咱们的投资成功之后,舆论方面,对此有不少的质疑。现在看来,咱们的投资,赚翻了!你看了这几天的报纸和电视、网络媒体没?全都是清一色的夸咱们好!那些质疑的声音,全都沉默了!”
  “还早得很。”
  李唐哈哈一笑,“矿业市场刚刚复苏,立拓的股价还处在低谷。”
  “还低谷呢?”吕才清一脸不可置信。
  “将来会赚的更多!”李唐眼神坚毅,显然对于自己的说法,充满了底气。
  也不知道他的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
  “要真是这样,咱们不得起飞了!”吕才清难得的笑得如此开心。
  “起飞是必然的!”
  “光顾着喝酒高兴了,差点忘了正事。”
  吕才清虽然喝了点小酒,但思绪还很清醒,“立拓那边发来了消息,近期召开董事会,讨论开发新矿山和把旧有矿山扩大产能,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的投资计划。你也知道,立拓去年原本计划的资本支出是九十亿镁元,因为经济状况糟糕,砍到了四十亿镁元。”
  “嗯,我知道。”李唐点头。
  “他们那边,从咱们这里拿到了大笔的资金,有钱了,而且市场状况不错,所以想着,把去年耽搁的投资计划,今年重新启动,甚至是加速启动,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吕才清看着李唐,“这些资金计划,都需要董事会投票通过。咱们这边,拥有两个董事会席位,你看你要不要亲自过去?”
  “两个董事会席位,你们华铝集团一个,我们这边一个,都安排了人担任董事,没必要咱们亲自去掺和。”
  “主要是立拓那边的人,其实就是杜力实和阿尔巴,想听听你对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产未来的发展判断。”
  吕才清嘿嘿一笑,“你看看,立拓的人都学聪明了,知道向你取经!”
  李唐想了想,简简单单的说道:“我同意投资计划,放心大胆的去干。”
  “你依旧看好矿业市场前景?”
  “当然!”
  李唐用力的点头,“对于矿业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好地时代了!”
  听了李唐这话,吕才清顿时也是备受鼓舞,对于华铝集团的经营,也是更加的有信心了。
  “既然这样的话,咱们统一意见,两票投赞同。咱们这边,也就不提出新的开发方案了。”


第457章 巧合而已
  看起来铁矿石的前景,又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各家铁矿企业,几个月前还在忙碌着闭坑、减产、裁员,转眼间形势大变,又要忙碌着恢复生产,招募熟练矿工。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佛雷特笑歪了嘴。
  因为他之前在金融和矿业环境最为恶劣,外界最为悲观的时候,跟李唐有过一次电话长谈。
  从李唐的口中,他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绝不裁员,随时做好矿山满负荷运行的准备!
  哪怕有段时间,仓库已经堆满了铁矿粉,港口码头货物堆积,几乎堵塞,他们也几乎没怎么减产。
  那些卖不出去的铁矿粉,怎么办?
  仓库、码头实在堆积不下,就到华夏这边,租了一些仓库,储存铁矿粉。
  仓储费说实话,一点都不便宜。
  但好在,低迷的市场环境,运费、保险费等支出,降价了不少,运营成本相比以往要低一些。
  持续了近半年,租用的仓库实在也是装不下了,这才不得不减少了产量。
  纵然减产,他们也没有辞退任何一名员工,更没有降低公司内部任何人的薪资。
  反倒是给了一部分人放假,带薪休假。
  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仁慈,多么的良善!
  反观比和比拓和立拓,这两家世界级的矿企,多少兢兢业业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老员工,不得不下岗回家,一片唾骂。
  在西奥州这边,乃至整个奥国,这段时间以来,这两家矿业巨头的风评实在是不太好。
  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啊。
  当一些媒体报道了连赢矿业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策略之后,迎来了一致好评。
  佛雷特率领连赢矿业,即赚钱,又立牌坊,实在是不亦乐乎。
  这天他直接来到了燕京,要面见李唐。
  “有什么事情,不能电话里谈吗?”李唐问道,“或者你跟爱丽丝谈谈,资金方面,她比我更加专业。”
  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