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青龙铜矿,其实是一个铜矿集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主要由四个矿体组成。
  除了主要的四个矿体之外,其他零星的小矿点,其实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后来公布的勘查信息来看,这四个矿体总体铜矿储量超过了两千万吨!
  更为诱人的是,主要的高品位矿体,就处在地表,非常利于开采!
  也就是说,扒开草皮,一铲子下去,那就是铜矿石!
  这才是青龙铜矿名震全国,乃至震撼世界矿产行业的地方!
  可是,有些话,他并不能够跟自己的父亲说得非常明白,也没法解释得通。
  “你这种做法,太大胆了!”
  李在强仔细捉摸了一下李唐话里的意思,有种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感觉。
  可是眼下的情况,他们面临的处境并不紧迫,紫色矿业也没有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
  “爸,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超乎你的想象!”李唐依旧是表情严肃,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昨天陈金河和姚振宇在场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出你的意见?”李在强觉得这种剑走偏锋的勘查方式,理应征询甲方的同意。
  昨天陈金河和姚振宇在场,就是最好的机会。
  李唐苦笑了一下,心想我还不是为了你的面子,不过言语中倒也是非常豁达:“咱们地质人,有时候也得有自己的想法,也得开拓创新!我认为我的想法很有针对性,当然,你才是勘查项目负责人,具体找矿方法,还得由你定夺。”
  李在强看向远处起伏的绿意盎然的草原,以及天际的蓝天白云,思绪顿时也变得豁然开朗。
  他扭头看着自己儿子那双清澈的眼睛,“我记得你以前挺楞的,现在脑子里怎么那么多想法?”
  从屈龙铜矿开始,他就察觉到儿子身上非常不一样的性格特征。
  按道理来说,二十一岁的年纪,整天都在做一些傻事,比如死命追一个拒绝无数次的女孩,跟狐朋狗友一起喝酒猜拳虚度光阴等等。
  自从儿子加入武矿集团之后,眨眼间,已经成为了武矿集团的中流砥柱,甚至能够跟紫色矿业老总陈金河成为朋友,影响数千万资金的项目归属!
  在屈龙铜矿实施过程中,李唐的观点,得到了彻底的贯彻,最终结果证明他的观点简直惊世骇俗,却又如此的正确,甚至以写进教科书!
  李在强为儿子感到骄傲,也很信任自己的儿子。
  “只能说我在地质方面的独特眼光,是经过咱们家庭耳濡目染的结果。”李唐嘿嘿一笑。
  这话很是中听!


第115章 只要眼睛不瞎就行
  李在强觉得儿子身上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完全褪去了叛逆的性子,变得很成熟了。
  “你是项目的技术顾问,代表的是紫色矿业的立场!”
  他心中窃喜,却故意露出严肃的表情,“你的意见,我们还是非常重视的!这样吧,我马上召集所有技术员,开会研究决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暂且按照你的办法,开展工作!”
  青龙铜矿东区有两个矿体,地表见矿很明显。
  在见矿较好的地方,挖开表层的风化层,看到了下面的铜矿的赋存岩石石英斑岩、石英砂岩等,能够在这些岩石中,看到黄铁矿包裹的铜矿物,以细脉状、网脉状的形态存在。
  肉眼都可以看得到这里的岩石含有矿物,仔细辨别,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细微的自然金!
  磁法测量结果显示,见矿点周围确实存在大面积的磁场异常。
  上马电法测量之后,也从反演结果中,在空间上,看到了含矿的侵入岩体,如同一大块烙饼,平铺在地面上,方圆数公里之内,都是含矿岩体!
  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含矿岩体!
  李在强和一零一地质队的技术员们,每天都在取得进步,每天都在发现新的惊喜。
  “直接上钻孔!按照详查的标准,布置钻孔网格,务必尽快查清这两个矿体的规模!”
  于是,不等李唐这位技术顾问的意见,李在强就擅自主张,做出了超前思维的决定。
  五百万的资金,当上了钻孔之后,就会发现花钱如流水。
  一个钻孔两百米左右,一个孔就是十多万,根本经不起折腾!
  没钱了。
  但是,也是用这五百万的有限资金,找到了矿,而且是大矿!
  李在强连夜挑灯奋战,编写了阶段性的找矿成果。
  不算不知道,把目前已完成的钻孔数据,简单一算之后,发现他们目前的工作,已经足以圈出五百万吨的铜金属量,以及金、银等贵重金属伴生。
  这还仅仅是在两个矿体的一角进行了钻探工程,如果把两个含矿岩体都调查清楚,那不得直接突破千万吨铜矿的规模!
  这里的矿床,比屈龙铜矿还要更加恐怖!
  紫色矿业技术部部长陶明智,全程跟随一零一地质队一起,监督了整个勘查工作。
  他最近一直接收各种见矿的好消息,耳朵似乎都已经听麻木了。
  可是看到李在强递交过来的一份阶段性找矿成果的时候,他还是惊得下巴几乎掉在地上!
  “你们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圈出了五百万的的铜矿?”他的语气颇有些质疑。
  “没错,以目前已完成的钻孔情况,确实能够圈出来五百万吨的铜矿储量!”
  李在强自己计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而且平均品位很高,铜矿含量高品位部分达到了0。64%,完全超过了工业品位!”
  “这也太神奇了!”
  一时间,陶明智惊讶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感觉到不可思议。
  “含矿的斑岩体就裸露在地表,所以我们的工作很顺利,进展也很迅速。”李在强回忆起来,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恍惚间有种错觉,那就是寻找超大型铜矿,如此简单!
  以前总觉得找到一个五十万吨的大型铜矿,是一件集合资金、技术、合作,加上祖坟冒青烟等条件,缺一不可,才有可能实现。
  找到一个大型矿,难如登天。
  现在从青龙铜矿这个项目看来,找矿这种事情,只要眼睛不瞎就行!
  “我现在马上拿着这份成果报告,返回建安省,当面跟董事长汇报!”
  陶明智惊喜过后,很快理清了思路。
  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第一时间跟公司高层汇报!
  对于他个人来说,那就是一次很好地表现机会!
  他激动地看向李在强和李唐父子,“你们跟我一起前往建安省吧,有你们跟董事长一起汇报,更有说服力!”
  “也好。”李在强点了点头,“项目进行到现在,员工们都已经连续在营地上很长时间,平常都是轮流出去买菜,才能见一见外面的世界,感觉一个个都与世隔绝了。这段时间,正好给大家放个假,回家也好,或者在吐蕃省休息也罢,大家确实需要调整一下。”
  李唐却摇头,“我就不跟你们去建安省了,不过我跟你们一道回到省城,然后我坐飞机前往华州省。陶部长可能有所不知,华州省那边有个铝土矿项目,我也参与了其中。这段时间一直在这边,电话打不通,也没其他联系方式,现在那边的铝土矿项目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我确实很想跟你们一同前往建安省,一起跟大家分享这边见矿的好消息,一起庆祝。”
  “也好,咱们今天收拾一下,大家一同回去吧。”
  安排了几名当地向导驻守营地,李在强领着地质队的大部分人,返回了省城,舍得花钱的人,就坐飞机返回黔州省,看望家人,舍不得花大钱的,要么坐汽车,连续颠簸很多天,要么就在省城原地修整,洗洗澡,吃点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李唐到达省城第一天,正好有航班前往华州省,于是就坐飞机走了。
  李在强和陶明智马不停蹄联袂来到了紫色矿业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紫色矿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这是公司历史性的一刻,为了这次改革,他们忙了很久,付出了很多。
  然而他们却还不能松懈,公司依旧坚定的往前发展,制定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就是要在香江成功上市!
  为了上市,公司每一个人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财务业绩、矿山绿色可持续方案、公司矿产保有储量等等,关乎上市成功与否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事无巨细的重新梳理,甚至很多工作要重头再来。
  陈金河忙坏了,有时候甚至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听说李在强和陶明智过来汇报工作,他疲惫的精神顿时振奋起来,放下手头工作,推迟了马上开始的会议,首先接见李在强和陶明智。
  看到他们连忙晒得漆黑的脸庞,以及风尘仆仆的模样,陈金河站起来迎接,然后亲手给他们泡茶。
  “是不是过来汇报青龙铜矿项目的事情?”
  作为地质人,他有时候会觉得公司管理、资本运作都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负担,可是对于矿山的管理,对于勘查项目的开展,却是他的热爱。
  每次听取矿山技术方面的汇报,都会是一种放松。
  “是的。”
  陶明智脸上难掩激动的神色,“项目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


第116章 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给你的任务是一个月小汇报一季度大汇报。看看时间,从上次我去项目区看过一次,到现在差不多快要三个月了。”
  陈金河对于前段时间前往阿狸地区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以为是陶明智到了汇报时间所以才返回公司总部,也没多想,看向李在强的时候,露出一脸质朴的笑容,“李老哥,好久不见,劳烦你跑这么远过来。”
  “坐飞机过来,也挺快。”李在强一身疲惫,但是精神却是很亢奋。
  从盖折县到吐蕃省城一千多公里的汽车路程,又从吐蕃省到建安省数千公里的飞机,长途跋涉是一件很疲惫的苦差。
  “你们稍等片刻,我把公司管理层都叫过来,听你们的汇报。”陈金河对待青龙铜矿项目很重视。
  从立项之初,落实资金,公司高层、董事会成员都感受的出来他那坚定的想法。
  县国资办的胡申戊、地质局的姚振宇接到通知,匆忙赶来。
  “不是说矿山产能扩建的研讨会推迟到下午吗?”
  姚振宇一开始往这边坐车过来,走到半路接到通知会议推迟,然后往回走,走了大半个小时,结果又通知过来参加紧急会议。
  “大家都到齐了,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吧,咱们都来听一听青龙铜矿的项目进展汇报!”陈金河严肃的主持会议。
  公司高层、董事会成员,一个个都见怪不怪了。
  但凡是碰到跟找矿相关的事情,董事长总是如此兴师动众!
  “李总工,我来汇报还是你来?”陶明智客气了一下。
  “你来吧。”李在强这把年纪了,没有出风头的想法。
  “那我就来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青龙铜矿勘查项目这段时间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一个简短的汇报。”
  陶明智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在董事长办公室内回荡,“根据这段时间我们艰苦卓绝的奋斗,青龙铜矿见矿了,而且找到了大矿!根据目前钻孔的结果,以及地表槽探工程、坑探工程的结果,计算得出,青龙铜矿目前已掌握五百万吨铜金属量,以及数吨金、银等伴生的贵重金属……”
  “多少?”陈金河以为自己耳背,忍不住打断了陶明智的汇报。
  “五百万吨!”陶明智抬起头,声音洪亮,话音中情绪颇为振奋。
  果然如预想一般,公司高层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不相信的。
  就跟他一开始看到这个数字一样。
  “你们才在那边干了多久,三个多月?”陈金河仔细回想了一下,有种被人忽悠的感觉,“找矿工作,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那,找到这么大的矿!”
  姚振宇坐在陈金河旁边,一听这话,不由得嗤笑出来,“陶部长,你这话说的,跟开玩笑似的。”
  “我没开玩笑!”陶明智连忙澄清。
  “咱们紫色铜金矿山,虽说是以金矿为主,但是铜矿的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姚振宇拿出一组数据,跟陶明智刚才说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咱们紫色铜金矿山现在探明的储量,铜金属量为215万吨!按照你刚才的说法,青龙铜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找到了五百万吨铜金属储量,也就是两个紫色铜金矿山!”
  这么一对比,就知道能够找到五百万吨铜储量,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紫色矿业的根据地紫色铜金矿山,随着多年的开采,高品位金帽消耗殆尽,只剩下低品位的边缘金矿,如今矿山的生产已经逐渐步入以铜矿开采为主的阶段。
  这也正是他们这几年来大力投入资金进行生物湿法炼铜技术研发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基于紫色铜金矿山资源逐渐枯竭的现状,他们才非常迫切的想要走出建安省,找到更大的矿产资源作为根据地。
  如果继续坐吃山空,最多二十年,紫色矿业会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看到陶明智想辩解,又不敢顶撞董事会领导的憋屈样子,陈金河露出一丝微笑,缓缓道:“你不要着急,慢慢说。主要是你一上来跟我们说找到了五百万吨铜矿储量,着实是把我们吓一跳。我们管理层最近也没少讨论青龙铜矿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这个项目会是一场持久战,没有两三年恐怕是完不成任务。”
  他看了李在强一眼,继续开口:“根据李唐给我们提交过来的可研报告,青龙铜矿项目的找矿目标超过两千万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找到多少矿,就说找到多少矿,不要夸大其词。”
  “董事长,这数据是李总工提供给我的,而且我一直在项目上,知道这些数据都非常准确,没有水分的!”陶明智苦着脸,然后向李在强求救。
  陈金河看着李在强笑道:“我们之前视察项目的时候,李总工跟我们说的工作计划,完成项目区的地表填图、地表工程、物探测量,范围太大,恐怕今年的工期就过去了。要是地表见矿情况良好,要上钻孔,那也得是等到明年开春了。李总工,我没记错的话,是这样吧?”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