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题她不会!
    冥思苦想去纠结没有任何意义。
    只祈祷来晚一些,多给一点时间筹谋储备,过两三年政策慢慢松泛,一些买卖就可以光明正大经营了。
    简宁又满血复活了,甩甩微僵的胳膊操持起早饭来,虽说三姐家务农活均是一把好手,但炒菜到底下不去手搁油,菜炒出来就少了几分滋味。
    先做了个油闷笋,蒜泥凉拌海带丝,煮上一块酱肉一截香肠,就着煮香肠的汁水,切一根大白萝卜扔进去煮汤。
    冬天蔬菜就那么几样,萝卜、白菜、土豆。
    昨天刚买了几斤白面本来想烙细面饼,转念想想门外漫天飞舞的白絮,简宁改为揉三合面烀饼,稍微节约一点。
    单独给江同志煮了两个白鸡蛋。
    锅里香肠熏肉的馝馞香气无孔不入。
    一到饭点,江熠华就会不自觉竖起耳朵,注意灶房的动静。
    江熠华觉得这习惯实属不妥。
    德利蹲在茅房外面涮着尿桶使劲吸了几下鼻子,试图把那肉香味吸进胃里。
    多香的味啊,飘走那不是浪费了吗,结果灌了一肚子尿骚味。
    肉香气满园子乱飘,简宁觉得老太太当初的决定委实明智。
    简家院傍着山丘,周遭附近就他们一户人家,周边山丘脚下零星有几户人家距离也拉得比较开,离着村街道就更远了。
    庄户人喜爱热闹,大部分人家都挨着村委大队街道排排修建院房,一是觉得邻里走动方便热闹,二来挨家挨户住着也安全,真要遇着啥事,吼一嗓子立马惊醒十几户人家。
    当时简家起新房子的时候,简国强他们几个儿子也劝了老太太挨着村委街道批地基,老太太死活不干,总觉得自己家这块儿风水好。
    屋舍背面一大片竹林,冬春两季挖笋别提多便当了,随吃随挖新鲜得紧,伐竹子编个家什也方便。
    秋夏天当口三不几时还能捡几个野鸡蛋,逮几只竹鼠打打牙祭,运气好了碰只兔子啥的。
    山坡上长满黄荆条,砍柴也近便,屋后还有一口天然水井,吃水也方便,就觉得哪哪都简便。
    且不说简家祖辈都是在这里生根的,老一辈的坟墓就在隔壁山丘,老祖宗庇护着呢,哪能挪地。
    此举,实实在在便利了简宁吃吃喝喝,正院有老太太坐镇,完全不用担心。
    上午,村委猪栏那边热火朝天赶肥猪出栏,寒风皑雪也难以阻止村民们喜庆的心情,一年就一回,家家户户全盼着这点肉过年呢。
    村里养了300多头猪,交了任务剩下四十几头,留下二十几头母猪下崽,今年可以杀二十一头肥猪过年。
    大队养猪往上交任务,单猪重量必须达到250斤,低一两公社都不收,缺了斤两的猪通通原路赶回去养到达标为止。
    所以,村委的猪养得比人还精细,使劲给猪坐膘,地里收上来的红薯藤、麦糠、豆饼、榨了油的菜籽渣、春夏秋孩子们出去割的新鲜猪草可着劲的喂猪。
    赶出栏的肥猪走路都晃着膘,瞧着喜人的紧。
    二十一头猪个个将近三百斤,粗算几千斤肉,但分到各家各户其实没多少,水磨村是个大村,300多户人,一家平均十几口人,总计四千多口人。
    和分鱼一样,大人两斤的量,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一人一斤,六千斤肉勉勉强强够分。
    也幸好不是每家都会买足量,不然分一回肉得打起来。
    分年尾猪肉比分鱼肉的阵仗大多了,
    一年中除了分粮以外的最大盛景,家家出一个壮劳力帮忙摁猪,磨刀霍霍杀猪,接猪血,烧滚水刮猪毛,清理猪下水。。。。
    村委坝场那叫一个热气腾腾,因着下雪,坝场上搭了好几个简易草棚子。
    这场大雪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如简宁经历过的那场浩劫,一开始偶尔天气失常鲜少有人放在心上,在网上没扯几句很快就被别的新鲜事转移了注意力。
    帮忙杀猪的汉子故意使坏甩甩脑袋,冰冰凉的雪屑子洒了周围人一身,人们嘻笑打闹,只听有人在说瑞雪丰年。。。…
    场面雀跃欢腾。
    村里好些个妇女人揣着鞋底子,结伴跑来坝场凑热闹,看着案板上排列整齐的肥猪,纳着鞋底子,侃着八卦,那心情舒畅的要上天。
    有猪肉吃下雪算啥,砸冰雹子都难以妨碍她们欣悦的脚步。
    周冬玲心情却糟糕透顶了,她被她奶撵来杀猪场,冒着风雪干等着大队长吹响哨子,好排队领号。
    号排在前边还是后边,差别老大了,前面可以适当挑肥一点的,肥肉顶事又能出油。
    这几天又是分鱼又是分肉的,都抽不出空去看望江大哥,刷刷存在感,周冬玲瞅着那些妇人对着生猪肉谈论吃食就差流口水了,十分鄙夷不屑。
    攀上擎天大树,这点猪肉算个啥。
    但她在家里没有半点话语权,一个懦弱的娘,一个一手遮天的奶,外加一个重男轻女的爹。
    要不是怕一会号排到后面,回家没饭吃还要挨一顿扫帚肉,周冬玲早撂脚去简宁家了。
    心不在焉听了几句东家长西家短,周冬玲探头四望搜寻简宁的身影,找半天没瞧见人。
    是了,人家命好,就算分了家,简老太太和几个叔伯也没忘了拉拔他们二房,就像前天分鱼,她家大伯早早就帮忙领了号。
    命好的人捡现成就行。

第四十五章 村委分肉
    今儿大雪纷飞,老太太也没来,支使三个儿子过来的,一个帮工,两个抢号。
    正正好。
    反正村里的汉子找不出几个抢得赢她家的娃。
    为啥呢,因为简家有三个儿子都遗袭了祖辈的莽力。
    简家日子过得不赖,与那遗传来的气力不无关系,老二和宁丫头尤为显著。
    家中老大和老四相比老二略逊两筹,但也不差,至少在村里排得上头几名。
    除了体弱的老三,全是挣满工分的料,老五凭脑子吃商品粮去了,一样值得炫耀。
    遥想当年,他家老头用一根木棍子敲死了好几个倭鬼子,那家伙当时血浆子就迸出来了。
    老头子英武的样子,被老太太一眼就相中。
    ***
    正午时分,雪渐渐偏小,老太太才慢悠悠喊上简宁一道去村委分肉。
    上午简宁在家一刻不得闲,手工制作弹弓,又削了一筒子尖尖的竹箭。
    路上听老太太炫耀儿子老公,简宁一心二用在一旁扒拉着小九九。
    寻思一会要靠老太太分几斤猪肉,是以很给面子,不时唱和两句捧哏,老太太脸上的嘚瑟意藏都藏不住。
    在简宁看不见的角度,老太太得色的表情泄露出一丝抱憾。
    这辈子唯一的缺憾就是老二了……
    祖孙二人到了坝场,出乎意料简宁这次居然不用靠老太太,大队长王安庆额外多拨了四斤猪肉的量给简宁,另附几斤猪血下水,二十斤大骨,四根猪蹄。
    连带老太太都多得了几斤猪血。
    骨头压死秤,还没肉,畅销程度连下水也比不过。
    王安庆乐得做人情送了。
    生产队大队长,这个职位经营的好了,地位堪比土皇帝,再说他又没偏心过头,比起其他生产队那些以权谋私的大队长,他就是一股清流好吗。
    说穿了就多拨了四斤猪肉,骨头啥的大伙本来就不爱买,王安庆选择性忘了大伙都喜爱吃猪血这茬,农村人讲究以物补物。
    王安庆突如其来的热情把老太太整得两眼发懵,打道回府的当口还在思量自家啥时候入了大队长的眼?!
    是不是要再接再厉,力争上游,老太太砸摸,不行我得家去好好捋一捋,找出原因所在,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简宁心里明镜似的。
    托了家里那尊大佛的福。
    不提老太太搁家冥思苦想,简宁回来就忙活开了,先敲碎两根大骨,一根猪蹄,浸泡上一碗豆子。
    一会猪蹄炖豆子,慢火烀上几小时,晚食煮一锅麻辣猪血,炒一盘清脆土豆丝,蒸一帘高粱米,又是一餐美食。
    汤骨煨小炉子上,调制一盆鸡蛋面糊,炸柳条鱼。
    家里母鸡产的两个蛋不够,简宁知会江同志一声,获得同意用了三姐帮他买回来的鸡蛋,一共打了五个鸡蛋。
    另外买回来两只不下蛋的抱窝鸡,下蛋母鸡社员们是舍不得卖的。
    这几天家中食材丰富,母鸡囤在家里慢慢补。
    小鱼裹满面糊,一条条梭下锅,油锅嗞拉沸腾,油渣食品的香味瞬间窜了出来。
    满满一簸箕炸鱼,待稍凉在复炸一遍,小鱼干口感酥脆,鱼骨头嚼在嘴里脆脆响,既补钙又美味。
    德利守在灶台旁,尝了一条,当时就疯了。
    就是现代人也有一部分人无法抵御油炸食品的诱惑,遑论从来没吃过油炸食品的德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这回简宁没拿小鱼分给正房的娃,只江同志得了一盘,德利和三姐分食一盘,留了一碗给老太太,其他的炸鱼用油纸包起来放布袋里系紧,明天带去农场。
    小鱼炸干水分,冬天可以放一两个月,简振军起码能吃到开春。
    天快黑的时候老太太过来了,咂摸一下午硬是没理出点头绪,给老太太愁的哟~眉毛生生揪掉了几根。
    眼见天色暗了才想起孙女明儿要去农场看望老二这茬事儿,忙忙打开柜子舀了几斤花生,割下两斤肉叫孙女做肉酱和炒花生给老二捎去。
    老二天天在农场吃苦咽粗粮,农场的粗粮干饼那是一点细面不掺,人咽下去硌得嗓子眼生疼,抹点子肉酱夹那粗粮饼好歹容易下咽些。
    “奶,肉酱下午我已经做好了,花生留下,肉你一会拿回去。”家里不差肉,简宁把小鱼干献宝端给老太太:“我给爹炸了一大袋鱼干,味道好着呢,你尝尝,我专门给你留的。”
    “哎哟喂~你个败家精费了多少油啊!”小鱼干香老太太一嘴油,忍不住念叨起来:“你爹憨人有憨福,媳妇缘浅,得亏摊上一个孝顺闺女。。。。”
    嘴巴絮絮叨叨,脸上却是笑眯眯的。
    “三姐也孝顺的,买鱼买油都是三姐出的钱。”简宁不忘帮三姐刷刷好感值。
    摸清老太太的真实性子,简宁现在很少怼她了。
    “好好好,你们都孝顺。”老太太欣慰道。
    晚饭老太太在二房吃的,正房今天吃猪血和一些边角料,买回家的二十几斤肉一部分过年吃,一部分腌了留着春耕时节隔三差五沾点荤腥。
    老太太咬了一口烀得酥烂的黄豆猪蹄,瞅着简明玉日渐丰盈的脸颊:“玉丫头啊,你四妹经了一场事,如今全心扑在你爹和你身上,可着劲的贴心你们,往后你可不能忘了宁丫头的好。”
    黄豆炖猪蹄,又香又滋补,咬一口黏一嘴胶原蛋白。
    简明玉抿抿唇瓣上黏糊糊的胶原蛋白:“四妹一直就待我好,我记着呢。”
    以前四妹也没苛待她,只不过好东西全喂了白眼狼,四妹并不是自己偷偷吃细粮给她吃粗粮,一家子都在嚼粗粮喝清汤,着实跟苛待扯不上边儿,简明玉如是想。
    “还有你,一天肚儿吃的溜圆,脸冒油光,别一泡屎拉了就不记你堂姐的情。”老太太瞅瞅只顾闷头猛吃的馋嘴孙儿,拿筷子敲了敲他脑袋。
    “奶!吃饭呢,整啥屎啊尿的。”简宁服气的。
    “奶,你放心,我就是做鬼也不会忘记四姐的好。”德利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连连保证。
    简宁:“。。。…”速赓獾模
    吃饱喝足,老太太趁简宁收拾灶房的功夫,跐溜蹭到江同志房间唠了会嗑。
    慰问几句,画风一变,转头加足马力变着法儿的猛夸一顿孙女,然后才拎着孙女孝敬的香肠熏肉心满意足回家。

第四十六章 许家母子作妖
    次日。
    简宁和三姐蹲在堂屋有条不紊收检东西,
    熏肉、香肠、小鱼干、炒花生、熏鱼、卤肉、肉酱、棉衣、手套、棉鞋、毛袜子……装了两麻袋。
    昨儿个下午简宁手工diy制作了一台简易雪地滑板车,以她在冰天雪地生活十几年的经验,捣鼓一个滑板车驾轻就熟。
    就是雕磨木头滚子轴承花了一点时间。
    有了滑板车,六十里地一天打一个来回绰绰有余。
    把鼓鼓囊囊的麻袋绑在板车两边,简明玉往车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垫子。
    简宁戴好自制口罩、帽子、手套,全副武装拖着板车就准备出门。
    此时,院门口却传来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宁宁你在家吗?”
    饱含深情的呼唤声,不但简宁听着刺耳,就是简明玉也狠狠皱起了眉头。
    简宁嘭地推开院门,扬起门上的雪溅撒许荣祖一身。
    “宁宁,”许荣祖脸色苍白避开几步。
    简明玉骤然怒喝:“我妹的小名是你能叫的吗!”
    许荣祖置若罔闻,只怔怔凝视简宁:“宁宁,你瘦了……”
    除了觉得有点恶心反胃,简宁很平静,目光扫过他的手,两手空空不是来还粮的,最近几天比较忙,没腾出手去收债。
    许荣祖皮肤白白净净,模样秀气精致,头发三七开,抹了一层发油,雪光一反射显得亮锃锃的,发了迹穿了一身得体的新衣,捯饬的人五人六,乍一看确实具备几分恰软饭的姿色。
    不过,以简宁的眼光,丫的就一弱鸡,一拳能锤飞的软脚虾,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是长在她审美观上的。
    平生最不喜油头粉面小白脸一挂的男人,堂堂一男人柔弱的一批,根本经不起夯。
    灾难时期活过三个月算他命大。
    简宁审视他的光景,许荣祖不免觉得自满怡悦,她果然舍不得自己。
    “你欠我的粮呢?”简宁冷然开口。
    “嗯?”深陷自满的人一时理解不能:“宁宁,我听说你收留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男人,此举委实不妥,会败坏你名声,影响你清誉,你……”
    “停!”简宁冷嗤道:“你是个什么东西,我的事何时轮到你一介外人指手画脚。”
    许荣祖怔了怔,随后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眼神有一瞬茫然和刺伤:“宁宁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气?你能不能理解一下我,我是有苦衷的,这些天我不是故意在躲你,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忙,今天终于抽出空来,我们认真谈一谈好吗。”
    得,还是一个戏精呢……
    简宁堵在门口默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