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外在这个领域尽管起步也比较晚,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发展却一点不慢。
  而国内就不行了,本来就反应慢了,又是从零开始,都不说文化、政治层面吃了多少亏,光是一个舆论引导和斗争上,就受了多少罪?
  然而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依旧是无法直接表达的,没人会信,更没人理解。
  因为在这些搞新闻、搞国际关系、搞社会学的权威眼中,齐磊也是“外行”。
  话有道理,但不切合实际。
  还互联网普及呢?我国正处于,且长期处于发展中国的位置,我国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句话在这个年代,不是闹着玩的,是根深蒂固的。
  你别说未来的二十年是中国登上大国、强国舞台的崛起过程了,就算齐磊告诉他们,两年之后咱们申奥成功了。
  这几个老头儿都得觉得,你小子是不是太自信了?咱还没那么厉害。
  此时,齐磊低头沉默,他在想,在想哪怕有一点点的希望来说服廖凡义,这不是三十五十年之后的事。
  但是,最后齐磊放弃了,完全没有可能。
  那就……
  那就换一种方式吧!!
  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廖教授,庞教授,张教授,我无法证明信息爆炸来的有多快。”
  此言一出,廖凡义等人皆是相视一眼,突然有点轻松呢!?
  是的,轻松!
  这门学科,他们就没底,对研究价值没底,对研究什么更没底。
  即便上面大力支持,可是上面越支持,他们的压力就越大。
  而现在,齐磊说出自醒的话,他无法证明,等于是卸下了大伙儿肩上的担子。
  你没法证明,那以他们的专业角度来看,现在研究就是浪费时间,那就可以不研究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挺好?
  当然要松口气。
  “但是!!”
  却是没想到,齐磊话锋一转,差点没闪着大伙儿的老腰。
  把攥在手里的那个文件袋推向众人,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下,齐磊无比凝重。
  “但是,我可证明,这件事儿……什么时候干都嫌晚!”
  “……”
  “……”
  “……”
  廖凡义满脑门子问号儿,一把抓过文件袋,打开。
  然后……
  然后就傻眼了。
  文件袋里是一个厚厚的文案。
  “这……”
  把文案递给庞清方,庞清方也懵,看了一小段,“这……这是什么啊?小孩过家家啊?”
  张路臣此时也凑到庞清方那边,低头一看,调儿也变了。
  “这是个模型?”
  齐磊点头道:“对!是模型,但却不是过家家。”
  “这是个5000多人参与,花费数百万,且历时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大型社会模拟实验!”
  “……”
  “……”
  众人更懵了,社会模拟?你这是要疯!
  国外有这种类似的实验吗?有先例吗?考虑过人道主义后果吗?
  一个不好,这是要出大事儿的啊!
  瞎搞!
  “我不同意!”张路臣从庞清方手里把文案抢了过去,直接甩在了桌子上,“这太草率了!”
  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但已经有了结论。
  不是因为实验内容有多恶劣,而是只要涉及到人的问题就必须谨慎。
  5000多人的社会模拟?你要模拟啥?不是你一个十七岁小孩拿出几张纸来就可以的。
  “我也觉得要慎重。”
  庞清方倒没像张路臣那么激动,把文案又拿回来,仔细地看了一下。
  这上面写的是,用尚北二中高一、高二,一共77个班,5100多人,进行一场为期半个月的社会模拟实验。
  模拟的内容,暂时还看不出什么端倪,可是确实有点庞大,国内外没有先例。
  而张路臣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社会模拟,用人来实验。
  无论你是改变任何小生态圈内的任何一个基础条件,只要和真实世界存在差异,那就必然要对身在其中的人产生影响。
  而有些影响是可以恢复的,有些是无法逆转的。
  让一个少年设立一个5000人的实验,确实草率。
  然而,让张路臣没想到的是,齐磊居然没有反抗,点头承认,“确实草率了。”
  “可是,没关系,几位可以先拿回去仔细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做还是不做。”
  “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我只是提供创意。”
  “……”
  “……”
  “……”
  齐磊这么温和的反应倒是让大伙儿有点措手不及,他刚刚那么激烈,突然又配合起来,着实有点反常。
  张路臣突然有点好奇,“齐磊,如果我们看过之后,也讨论过了,最后还是不同意呢?”
  只见齐磊露出一个灿烂无邪的笑容,“我会说服你们的。”
  语气之中,有诚恳,也有坚定。
  这个回答让张路臣大为震撼,又开始搞不清,这小子到底是个什么心理呢?
  其实,齐磊的心理很简单。
  第一,这个实验必须做!
  这是他能想到传递信息最好的手段,可以把未来直观的演示给众人看。
  第二,做是该做,但他不是神,他也不了解这种大型的社会实验有什么危害和禁忌。
  所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擅长的领域就别逞能。
  他只提出一个框架、一个设想,剩下的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让他们去完善就好了。
  此时,该说的都说完了,齐磊也没必要再留下来,也要留点空间给几个老学究。
  只是临走前,提醒众人,“说起来,各位都比我要专业,但是,请相信我的逻辑能力,一个实验,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说完,齐磊转身欲走。
  可是,走到门前顿了顿,又折了回来。
  迎上众人疑惑的目光,齐磊说了一句,“为了让各位对我多一点信心,我可以多说一句。”
  “什么?”庞清方疑惑。
  齐磊,“上面之所以信任我,是因为我帮着解决的那件事,和南联盟有关。”
  说完,齐磊再不回头,大步而走。
  “!!!”
  “!!!”
  “!!!”
  屋里这几个人脑袋嗡的一声,瞪着眼珠子,视线无法从会议会的门口移开。
  尤其是庞清方,别忘了,他是研究国际关系的。
  南联盟那件事?和他有关?
  真的假的啊?
  ……
  ※※※
  这一夜,几个人几乎是彻夜未眠,坐在一块儿,把齐磊的那个社会实验文案,从头到尾研究了个通透。
  廖凡义一条0。8的中南海没够抽,你就想像一下屋里得什么样儿吧!
  而最后得出的结论更回的让人头疼,那就是……更加的云里雾里了。
  是的,齐磊毕竟不是专业的,所以他这个文案上只是概括了实验的过程,没有实验预期,更没有假象结果。
  仅仅是一个过程,一个让人犯迷糊的过程。
  但是,依照文案上的字面描述来看,这个实验目前又确实看不出什么人文危害。
  属于做了就做了,成不成都不会有什么社会后果的那种。
  那么问题来了,做还是不做呢?
  已经是后半夜三点多了,廖凡义依旧端着文案,“咱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预估一下,他到底要什么实验结果?”
  张路臣则道:“现在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啊!”指着其中两个环节,“按说,这两个小项目是有一点厉害的。”
  “就比如,这个侵占公有财产的模拟。还有这个,他居然要把篡改历史?把岳飞和戚继光打成负面形象。”
  “可是,他的限定条件也太苛刻了吧?”
  “几乎不可能成功!”
  “那怎么办?”庞清华失去了耐性,“到底做还是不做?”
  廖凡义思量再三,“要不……做吧!”
  廖凡义是与齐磊接触最多的,虽然他对这件事本身的立场和大伙儿是一样的,但是,他始终觉得,齐磊有点东西。
  “做?”
  张路臣却是瞪眼,“你可想好了,从这几张纸上来看,基础经费就得200万!”
  “还不算配套的工作人员和其它成本。再说,这种大型实验,国际都没有先例啊!”
  “真的要做?”
  众人沉默了半晌,突然北广新闻学的一个教授问向庞清方。
  “庞主任,齐磊说南联盟那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有参与?他参与什么了?”
  这话让庞清方陷入了沉思。
  良久,突然一拍大腿,“做了!”
  抬头看众人,“那件事,我确实知道一些,但是不能说,机密!”
  “我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能给咱们一个什么结果!”
  做为搞国际关系研究的,庞清方确实知道很多。
  去年在那件事发生之前,上面就组织了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过讨论。
  预设的场景,几乎和后面发生的一模一样,并且提前制定了后面施行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当时组里的几个老家伙,包括庞清方还好奇,怎么突然就冒出炸使馆这么一个荒谬的想法来了。
  而上面的回复是:来自一位战略高手的预演。
  当时庞清方就很好奇,一位?不是哪个相关的调研组,更不是哪个部门的集体智慧,是一位!?
  那这一位……简直就是神了!
  “做了!就当是开个先河了!”
  国内还没有过这么大型的社会模型实验,就当是填补空白、积累经验也不亏。
  一大早,几个人就又来到了二中。
  此时,齐磊还在班里疯狂做题呢!
  当得知同意做这个实验,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廖凡义,“我们商量过了,这个主意是你出来的,那就咱们一起试一试?”
  齐磊,登时笑了,“光咱们可不够。”
  “哦?”廖凡义不解,“你还需要什么?我去上面申请。”
  齐磊沉吟了一下,“我需要一个即时的统计团队,今天可是实时处理5000乘以3乘以5的反馈信息量。”
  廖凡义心算了一下,惊了,“一天就是七万五?”
  没想到齐磊摇头,“不一定够,按十万算吧!”
  庞清方瞪着眼,“那得多少人!?”
  齐磊,“两百人的统计团队差不多了。”
  “……”
  “……”
  “……”
  然而,齐磊还没说完呢,“我还要一个经济学家,绝对权威那种。”
  “……”
  “……”
  “一个法学团队!也必须是权威,随时提供法律咨询的。”
  “……”
  “……”
  “……”
  “一个熟知中外历史的史学家团队。”
  “……”
  “……”
  大伙儿有点麻木,你还要啥?
  廖凡义实话实说,“有点难度。”
  他们只是一个新学科的奠基,没有那么权利,也没那么大的面子。
  “这些我们只能试着和上面商量,能不能要得来,说不准。”
  结果,“算了!”齐磊来了句,“这事儿你们别管了,我想办法。”
  “?????”
  你想什么办法?
  殊不知,齐磊转头就去找电话了。
  第一个打给林晚箫,“林叔,来啊?”
  林晚箫想骂娘,“滚!”
  齐磊,“说正经的呢!你来呗?带着你的团队过来。”
  我……我还带着团队过去?
  林晚箫怎么那么想掐死他呢?
  强忍怒气,“好啊!那去之前,咱们能把律师费先结一下吗?”
  齐磊,“我当多大点事儿呢!你来了,我就给你结!”
  “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这回可是好事儿哈!露脸的机会,你看着办。”
  说完,齐磊就把电话挂了,弄的林晚箫又有点上头。
  什么事啊?你特么倒是说清楚啊!?
  琢磨了办天,我应不应该再信他一次呢?
  而齐磊挂了和林晚箫的通话,便打给了老秦,“老北啊,他们同意了,你带人过来吧!”
  对面的老秦一皱眉头,“真同意了?”
  “真的!”
  “那好吧,明天到!”
  这事儿,齐磊之前就和老秦沟通过的,只是老秦不确定。
  第一,有没有做的必要。
  第二,有没有社会危害。
  不能齐磊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确实有本事,可同时也是熊孩子。
  所以,老秦在等,等廖凡义、庞清方这些专业人士最后拍板。
  这也是齐磊昨晚为什么低声下气的原因,这几个“老家伙”不点头,老秦是真不听他的啊!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实验代表着什么。更不会想到,这个被世后命名为“洞察模型”的实验,到底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
  而齐磊……也借着这次实验,第一高效率的向2000年传递着信息。
  “对了!”挂电话之前,齐磊又对老秦道:“法律团队你不用带了,我自己找了一个。”
  老秦一听,登时无语,笑骂道:“小子,你真是贼不走空哈!哪回都得给自己捞点好处!”
  “这次实验要是成了,你就是一个国家级研究单位的奠基人,还不满足?还给你那一小撮人捞资本?”
  齐磊一听,“诶诶诶!?咱可把话说清楚,这个奠基人是你硬塞给我的!”
  “我的本意是,在廖凡义下面挂个学生身份,可没要露这个脸。”
  这回老秦笑了,“都一样,都一样。”
  确实是硬塞给他的。
  主要是,他知道齐磊似乎有留学的意向,怕他跑了,得找根绳子拴上。
  放下电话,齐磊去找廖凡义,“搞定了,明天就位。”
  “我……”
  这回廖凡义都不淡定了,这小子到底什么背景?能量不小啊!说搞定就搞定了?
  与庞清主、张路臣对视一眼,皆是苦笑。
  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意识到,他们已经不是在验证一个学科的可行性了,而是在见证一个大学科的诞生。
  而未来几十年,国内在网络媒体科学方面的领先地位,还有研究方向,全部都在接下来的实验之中!
  ……
  ※※※
  老秦是四月四号到的尚北。
  带来了两百人的统计团队,以及经济学、史学的专家。
  为了这个事儿,二中新校舍的建筑工作都推迟了。
  本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