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就成夏令营了,你们谁有这本事?
关键是,他特么还挣着钱呢!
听的唐小奕和吴小贱很是不爽,几天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石头的。
提醒小玟姐,“姐,当傻子是挺好,但你也得有那么一点点脑子,否则让人卖了还帮他数钱呢!”
“你们!”李玟玟气死,跺脚想打人。
我会被人卖了?老娘机智的一批!
……
徐倩来的有点晚,到夜市的时候,发现十几条大红条幅已经扯起来了。
正是齐磊和她去定做的那款标语。
只不过,摊位后面站的一个个大人是什么鬼?嘴里吆喝的夏令营又是什么情况?
徐倩发现,她得盯紧点了,一眼没照顾到,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呢?
到摊位的时候,李玟玟正抱着从李纲那顺来的第一代摩托罗拉掌中宝,冒着汗的叫人。曹小曦和于洋洋则霸占了电话亭,只有哥仨显的尤为清闲。
把一小盒樱桃塞到齐磊手里,却是不和他说话,显然是在为昨晚王尔德的问题使小脾气。
而唐奕和吴宁得知这盒樱桃来自政府大院那半棵树,顿时现了追忆之情,不着痕迹的把小盒子接了过来。
吴小贱往嘴里塞了一颗,“甜!得有个三四年没去祸害政府大院了吧?”
唐小奕塞了两颗,“真甜!可不三四年了?那还小学的事儿呢,看门大爷都得想咱们了。”
吴小贱三颗,“太特么甜了!改天去给看门大爷请个安,顺便让他陪我裤子。”
徐倩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猜想一定是有故事的,也一定是鸡飞狗跳的那种。
注意力还在齐磊身上,瞪了他好久,终于开口,“你怎么那么坏啊?”
齐磊装傻,“咋坏了?那都是唐奕干的,我负责放风!”
徐倩不说话,用沉默杀死他。
一分钟之后,齐磊终于招架不住,“哦哦哦哦!你说那王尔德那英国大爷啊?我跟他真不熟啊!”
“其实,更喜欢余光中的。”
“切!”徐倩不屑,余光中是谁?我怎么不知道?
成功被带跑偏,“理由呢?”
齐磊义正言辞,“你想啊,一个说英格力史的,能整出啥漂亮句子?这方面还得看咱们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多少名句佳作,那才叫精彩绝伦!”
这话放在二十年后有人信,放在二十年前却是有争议的。
徐倩想了想,“比如!”
知道齐磊对古诗词应该有一些功底,不然写不出那篇作文,补了一句,“诗词不算,要现代的!”
“比如……”齐磊思索片刻,现代的就难得住咱了?
突然昂首挺胸,眼神变得深邃,朗诵而出: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
“……”
“……”
“……”
“哦~~~~~!去啊!”
唐小奕和吴小贱头皮都炸了,太凶残了,这谁顶得住?
李玟玟在远处端着手机的姿势僵在那里,眼珠子瞪的大大的,一副不可思议的架势。
刚刚那一瞬,齐磊“又巴乔了”。
“怎么了怎么了?”曹小曦和于洋洋从电话亭里跑出来,“怎么了?”
“没事儿。”李玟玟满眼凝重,看着臭不要脸的齐磊,“被恶心到了。”
突然觉得巴乔不香了。
大庭广众,人来人往,齐磊同学居然念出了一段情诗,简直让人无语。
可是,身处其中的徐倩同学却是怔怔地看着他。
良久,“还行吧,算你过关。”
齐磊会心一笑,搞定!
回身去找樱桃,可是唐小奕递给他一个空盒子。
没了!
两个贱人!
……
等到众人闲下来已经是夜市散场之后,李玟玟今天没和哥仨起腻,陪着曹小曦和于洋洋走了。
只剩哥仨和徐倩,因为时间尚早的缘故,四人买了一大把羊肉串,蹲在马路牙子上边吹牛,边啃串。
徐小倩已经完全融入到哥仨的氛围之中,大剌剌的全然不顾形象。
其实,这反倒让唐奕、吴宁更高看徐小倩一眼。
出身好的姑娘哥仨也不是没见过,尚北就那么点大,比他们仨更有背景的多了去了,也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但是,像徐倩这样的确实不多。
怎么说呢?那些女孩要么都端着,要么和之前的李玟玟差不多,以为自己门儿清,其实啥也不懂。
要么,就是或高冷、或优雅的个性十足。
唯独徐倩这一款,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可甜可咸。正经的时候有正经的样子,玩的时候又有玩闹的样子,做事让人舒服。
只能说,石头命真特么好!
聊到夏令营的事儿,吴小贱抹了把嘴上的油,“你到底怎么想的啊?怎么弄着弄着,弄出这么大个摊子来?”
其实之前生意不好的时候,哥仨聊天齐磊就说过,就算不分摊儿,不搞夏令营,他也有别的招数起死回生。
结果,这货偏偏选了个最操心的。现在看来,那么麻烦,还那么多人,闹闹哄哄的。
更要命的是,回头一看,齐磊先是搞定李玟玟那仨,又用那仨招来一群不着调的货,又是印条幅又是打血鸡的洗脑。
你图啥?
哥仨消消停停的把钱挣了,到时开学之后,还能在小伙儿伴面前吹个牛B,多好?
真没那个必要。
对此,唐奕其实也是有意见的。
“石头,你不觉得有点做作吗?挺不爷们儿的。”
唐小奕的想法是,挣钱就是挣钱,玩就是玩,两样得分开。
为了挣钱,还打着什么夏令营的幌子,有点脑子的一看就明白那是装B。
丢人不丢人?
唐小奕本来斗志挺高的,结果让齐磊这么一弄,倒兴趣缺缺了。
对此,齐磊也坦然做答,“夏令营确实是个幌子,拉李玟玟下水也是另有所图。”
哥俩皱眉,“图啥?”
“想玩把大的。”
“啥?”哥俩挑眉,“有多大?”
齐磊,“跟咱爸那事儿有一拼。”
“噗!!”两人直接喷了满地的羊油,瞪着眼珠子看齐磊。
“吹的吧?”
……
……
第64章 省台的采访终于来了
三个爹现在干的事儿可是不小,把三家的老底都掏空了。
听吴爸说,这次连贷款再加上投资,两千万都不一定够使。
吓的唐小奕还嘱咐老唐,“你可轻点折腾,给我留点。”
结果,齐磊张嘴就来,和咱爸有一拼。
“你卖袜子还能卖出个两千万来啊!?”
只见齐磊瞪了他一眼,“这事儿和钱无关。”
事大事小,不一定要用钱来衡量。
他现在确实干不成挣一两千万的大事。可是,他可以干点别的,不一定就比三个爹的事儿小。
其实,说起来挺奇妙的,小哥仨用卖袜子的事儿,激发了三个爹的潜能,决心二次创业。
而三个爹那股不服老的雄心壮志,又反过来激发了齐磊。
是的,齐磊想过他的小日子,享受流年的点滴,可这并不代表他一味的只追求平淡。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谋划。现在已经走完了第二步,马上就要发起总攻。
只是暂时没法和唐奕、吴宁说,敷衍道:“等着吧,快了!”
“啧啧。”唐小奕也没兴趣追究,齐磊一向神神叨叨的。
目光越过齐磊,看着徐倩,“再给我两根儿,你又吃不了。”
……
撸完串儿,齐磊送徐倩回家。
之前全程没参与哥仨话题的徐小倩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终于开口,“你说的那件大事,不会就是夏令营吧?”
齐磊一听,没来由的蹦出一句,“收敛点!”
“???”
“再这么机智,我都觉得要配不上你了。”
“哼!”徐小倩在后坐一扬下巴,我本来就很机智。
可是再也一想……不对!!
啪!给了齐磊一下,“又占我便宜!”
齐磊只是嘿嘿嘿的傻乐。
“所以,夏令营,省台的采访,你说的大事儿真的就是这个?”
“嗯。”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半个月就过去了,已经到了七月下旬。
夏令营搞的如火如荼,已经成了夜市一景。
徐小倩自从知道齐磊已经稳入二中之后,就冷淡了很多,不像一开始那么愿意和齐磊腻在一块儿了。
说是白天要上补习班,晚上也是时来时不来。
这让齐磊很是埋怨郭丽华,大嘴巴了吧?多瞒两月多好?
人啊,一旦得到就不知珍惜,简直卑劣!
当然,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放在以往还能算是精彩,可在98年的夏天真的不足道哉。
因为此时此刻,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生死考验。
这是自五十年代之后,中国人民打过的最大、最硬的一场战争。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战近30万人,民兵预备役更是高达500万人,战场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
师团级军官高达5000多位。
兵力部署也仅次于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规模。
这场战役名叫——抗洪抢险!
自六月下旬开始,由嫩江流域率先发难,爆发150年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洪灾。
直至七月下旬,已经连续两次危及警戒水位,并酝酿着第三次更加凶险的冲锋。
受嫩江影响,松花江流域灾情亦不容乐观。
龙江省,包括省城哈市皆在洪灾波及之下。
老哈市人都应该知道,这一年,用沙袋垒起的堤坝已经退到了防洪纪念塔下,情况万分危机。
而远在南方的长江沿线,也同样经历着比北方更为严峻的洪灾威胁。
最大的一波洪峰虽然还没有到来,可是无论电视还是广播,铺天盖地皆是灾情。
解放军战士们日夜坚守大堤,真的是用命在筑起一道长城,用命在围堵着滔天洪水。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齐磊的那些胡闹都已经微不足道。
现在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上下一心,共赴艰难!
而主角,无疑是奋战在抗洪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们。
反倒是他那篇上了省报的作文,更有机会成为振奋一个时代的强心剂。
……
如果用重生者的眼光来看,国人意识的觉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浪潮:
第一次是,97年到01年这个阶段。
香港回归、98抗洪、索罗斯狙击港元的失败,让一部分国人意识到祖国正在强大。
但是,这种思维还不是主流的。毕竟,这个时期公知还是褒义词,带路党也没有名词解释。
总的来说,除了官媒,唱衰祖国的声音大有人在,而且甚嚣尘上。
第二次是,08奥运、汶川地震,让国人以及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自08年之后,大多数国人已经不再怀疑,祖国终将有一天超越前人,再现辉煌。
这个时期的公知带路党,依旧活跃,但是已经开始慢慢的转为侧面抨击,不敢太过嚣张了。
第三次,就是抗击新冠了。
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国人已经相信,我们不是正在复兴,而是已经复兴。爱国情绪也是无比高涨。
但是在97。98年之前,国人的爱国情绪其实是含蓄的,不敢张扬的。
一来,别人确实比我们强;二来,自己又太弱。
包括我们的人民军队,给一些人的印象也没有后世的高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不明所以的国人质疑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很多从这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大概都听过一句话:
〖“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都是老爷兵,没有战斗力的。”〗
更有甚者,把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歪曲成人海战术以及我党的夸大宣传。
这种思想直到98年的夏天才有所改观。
当那些稚嫩的面孔跳入洪流,用血肉之躯筑成堤坝……
当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当亿万国人在电视机前见证了一场人定胜天的奇迹……
很多人才意识到,解放军从来都是那个解放军,不曾有半点褪色!
所以,别看齐磊那只是一篇中考作文而己,却是正中时事要点。
毕竟当下的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角度还是从解放军战士入手,主要报道抗洪一线的事迹。虽然震撼,但视角依旧单薄。
对于民间百姓视角的展示,除了喊一喊口号,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成果,更没有好的素材。
一个初中生,可以在考场上发出这样的声音,就已经算是很有新意的新闻点了。
……
对于省台来采访这个事儿,齐磊只对徐倩正面表过态,却也是含混不清。
身边的唐奕、吴宁,包括李玟玟他们虽然知道,却也没咋咋呼呼的说三道四。
其实不是不在乎不关心,而恰恰相反,是太在乎了,在乎到没法做出任何正面的评价。
这个时代还没有普及互联网,更没有智能手机。民众可以开阔视野的渠道,除了报纸,就是广播和电视。
二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从八岁到八十岁,几乎人人都看新闻联播、听天气预报的生活方式。
这年代,可不是发几张照片,写一段文案,请几个刷子就能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甚至有损公德的社会事件被拍到现形,就能成社会热点的时代。
被省台采访,还是正面的教育形象,别说齐磊一个十六岁的小屁孩,就是唐成刚那种成功的企业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唐成刚也只是上过尚北电视台,之后还得意了好久。
唐奕他们不是没意见,而是评价不了,更不好拿来开玩笑。
因为太高了,根本摸不着,做梦一样。
至于齐磊,他虽然经历了二十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对这种略显刻板的宣传方式不太感冒。
但是,人在九八,那就得干九八年的事儿,而且要充分发挥重生者的前瞻性。
所以,齐磊很重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采访做准备。
只是你咋还不来呢?这都快进八月了啊!
……
※※※
省台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