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环境还适应么?是不是住在集体宿舍。平时你宋叔叔也不在,丹丹又在国外,要是不习惯,回头我跟学校打个招呼,到我家和我做个伴。唐校长和我们家关系不错,这点小事,他肯定愿意帮忙的。”
“谢谢阿姨。就不用麻烦了,学校环境,比我家以前强多了。”
“这孩子。还跟我生份啊,以后都是自家人了。”
“不是,阿姨”
“”
“”
何青青似乎真的挺喜欢沈忆梅,品着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她聊着,只有偶然,才出于礼貌和客气,才会和麻生织月还有卢新月聊上两句。
沈建南在一旁,听得是冷汗直冒。
沈忆梅根本没什么防备之心,说着老家的环境,房子,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两人睡在一起。
幸好。沈忆梅反应快,连忙又说到从小去地里干活等琐事,岔开了话题,也幸好,何青青没有往别的地方想。
“小沈毕业在华海,又做过老师,你也上了华海,兄妹两个都读同一所大学,既是学长和学妹,还是老师和学生关系,以后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
夜色,逐渐笼罩在整个城市。
陪着何青青在申城饭店一起吃了个饭,沈建南一行人回到了住的地方,推开门走进屋,这厮就一屁股瘫软在了沙发上。
也许是做贼心虚的缘故,虽然何青青言辞温和,也没有表露出任何的不满,但沈建南总感觉,她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不得不小心应对,禅思竭虑下来,简直是比打一场仗还要累。
忽然,一双温柔的手触及到了太阳穴,接着,一种舒适的感觉就从头皮和太阳穴上传了过来。
“主人。你也有害怕的时候啊,嘻嘻。”
“织月,你都敢笑我了。看我一会怎么收拾你。”
“嘻嘻。织月好怕怕哦。”
“”
“哥。你说何阿姨,有没有看出我们的关系?”
“”
“你和你哥的关系,她应该没有看出来,不过我和织月,我感觉,她是知道的。”
沈建南没有开口,卢新月放下拿着的内衣,沉思了下开口道。
“那可怎么办!”
怎么办?
凉拌。
随着麻生织月的按摩,沈建南疲累渐消,脑子也再次灵光起来,有些事,也许是受主管影响瞎猜的也说不定。
“梅子。下午差点被你害死了,看我今天怎么罚你。”
“”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
六月已过,七月的太阳,像是火炉一样,炽热的高温灼烤着大地,燃烧着世间的一切。
芬兰,赫尔辛基。
安宁看着桌子上报告,脸上尽是浓浓的疲惫之色。
他已经有三天没有好好休息了,但尽管他禅精竭虑,却依旧无法为现在的国家找到一条避免危机的道路。
证券市场在隔夜拆借利率的下调下出现了企稳迹象,但资本的流出,却一直都没有停留,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让芬兰损失了高达十亿外汇储备。
如果不能尽快改变国内的经济环境,资本的流出恐怕很快就会让央行的外汇储备消耗殆尽。
可要想留住资本,就必须来提高资本的收益,提高利率是最明智最有效的办法,只是,芬兰的经济,却又非常需要更低的利率来增加货币流通性来刺激通胀。
加息,经济会崩溃,降息,又会导致资本大规模流出。
难、难、难!
就像是咽喉被卡到一样,安宁下意识撕了撕领带,汇价上的压力,让他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砰砰
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没等安宁在招呼,他的助手拉曼卡宁急匆匆推门冲了进来。
“不好了。美联储刚才公布了最新利率决议,自7月25号,提高基准利率百分之零点五个基点。”
“”
第四十二章 杀人,不需要见血
美联储基准利率提高百分之零点五个基点。
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安宁胸口,让他的脸色变得发白。德国的高利率,已经为芬兰马克带来了巨大压力,现在美联储又再次加息,用屁股都想的到,国内资本会加速流出,分流入美国市场。
这对于芬兰,简直是一场看不见的掠夺。
更可怕的是后续一系列反应,德国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以德国人的野望,为了保证德国马克在全球货币的地位,势必会和美元一较高下,如果德国选择跟随美国的脚步加息,必然又会对芬兰马克带来巨大的压力。
盛夏的阳光,带着炽热的温度,透过玻璃照在人身上,哪怕有着冷气机也会有一种灼热感。但安宁却感觉不到阳光带来的热量,只有深入心底的冰寒,比寒冬十月暴风雪之夜,更加冰寒。
虽然说,汇价的高低,并不存在对错,可是一旦汇价失控,将会是一场灾难。
“行长。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
安宁苦笑了一下,笑的比哭还要难看。
苏联已经倒下,美国、德国、曰本逐币争夺货币控制权,以芬兰现在的处境,就跟池水中的鱼儿一样,根本就没得选。
“希望英国人和法国人能够拖住德国人征战的脚步吧,我想,他们也不希望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
从某系方面来说,安宁猜对了。
作为欧洲古老的帝国,无论是法国还是英国,都不希望看到德国马克太强。
伦敦楼市岌岌可危,失业率在不断提高,非常需要低利率来刺激通胀,而对于法国来说,法郎的地位被马克一直压制,如果马克走强,在ECU核心的地位也必然会再次加强,成为ECU的绝对主导,这并不符合法国的利益。
但很遗憾,安宁猜错了一点,或者说,他还是低估了德国人的强势和执着,他根本就不了解赫尔穆特科尔所背负的伟大理想和志向,他也完全不知道,赫尔穆特施莱辛格对于德国央行的独立有多么看重。
UTC2,上午十点。
德国,法兰克福。
赫尔穆特科尔背负双手,站在中央银行不远处的莱茵河畔,眺望河面的美丽风光。
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蓝天和白云,帆船和游轮漂浮在水面上,随着阳光照射,反射着明媚的色彩,四周的树木遮天蔽日,为青翠欲滴的枝叶倒影在河面,伴随着河水的流淌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望着在河里嬉戏着的年轻人,赫尔穆特科尔的记忆不由飘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战争刚结束,他加入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后来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再后来,来到法兰克福上大学,学习法学,再到转修历史、社会科学,憧憬中,度过了最美好的热血光阴。
但遗憾的是,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战后留下的一切却依旧在破坏着这个国家,日耳曼帝国,也被分割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亲人,只能隔着墙,和自己的亲人亲吻,饱受着分离的痛苦,朋友,只能遥遥相对,以烟草来缅怀那曾经的友情。
战争,不会令德国更强大,只会带来伤痛。
他错了。
资本虽然导致了不公,导致了自私,导致了各种犯罪,但资本,也是公平的,自私让人类更加努力,对财富的追求,也改变了人类的进程。
人是具有劣根性的,但这种劣根性在资本下,却又具有好的一面。资本令经济变得繁荣,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人类历史上的战场从未断绝过,无数的人,在战争中死去,但资本,却能够将这种流血战争变得更温和。犹太人在财富上的成功,证明资本确实是对的,既可以以更温和的战争来改变世界,又何必要以更惨了的结局,来破坏这个世界的美丽。
他真的错了。
国家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得以统一,苏联在没有太多伤亡中分崩离析,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利益并不是一定要用杀戮和生命才能够达到的,只要利益足够,在人类基因里对利益的追求下,完全可以以更温和的手段,来改变这个国家。
这一点,犹太人做的就很好。
而残酷的战争,却充满着破坏,会让人变得疯狂而又迷失自我。
赫尔穆特科尔身侧,一身整齐西装的赫尔穆特施莱辛格,拿着秸秆烟袋锅,和他并排站着。
如果被外界看到,一定会大吃一惊,施莱辛格抽烟的姿势很自然,完全没有因为赫尔穆特科尔的总理身份而感到拘谨,两人站在一起,一点都不想是上下级的同僚关系,更像是朋友。
其实,也不算奇怪。
赫尔穆特是德国最大的姓氏,有着同样的志向,科尔和施莱辛格在很早的时候,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有着同样的理想,相同的志向,和同样的抱负。
让日耳曼再次回到曾经的强大,并且,不需要流血和战争。
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几片树叶从两人面前,飘飘荡荡落在了河水中,随着河水的流动,缓缓朝着远方飘去。
赫尔穆特科尔看着远去的树叶,朝着施莱辛格开口道。
“约翰梅杰昨天给我来电,希望我们可以延缓加息的步伐,但是,我很不喜欢他傲慢的态度。”
约翰梅杰,新任保守党党魁,也是前两年被接替撒切尔夫人的英国首相。对于这位喜欢搞街头竞选演讲的首相,施莱辛格一点都不感冒。
在他看来,梅杰的口号还沉迷在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中不可自拔,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的欧洲,谁才是真正的无冠之王。
不敢对此,施莱辛格是不会说出来的,他相信,科尔也和自己是一样的看法。
拿着烟袋锅弹了弹烟灰,施莱辛格挑了挑眉毛道。
“毕竟是他批准英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你怎么回答。”
“我说,这是央行的职责,我并不方便太多干预。”
施莱辛格无奈耸耸肩。
“好吧。你果然还是像读书的时候,一样喜欢踢球。不过,我喜欢你这个回答。”
“”
日至正午,陪科尔吃了一顿便饭,施莱辛格回到了中央银行大厦,等他刚走到大厅,助力戴安克鲁格就踩着高跟鞋急匆匆迎了上来。
“拉蒙特刚才来了电话,我告诉他您刚才去就餐了,但他的电话一直没有挂断。”
赫尔穆特施莱辛格的眉头不由皱了皱。
诺曼拉蒙特,英国财政大臣,如果说英国人的傲慢让人讨厌,拉蒙特的傲慢和自大,就更加令人讨厌。
他总是颐气指使的态度,让人每次听到都感觉厌恶。
莱茵河自然风光带来的轻松被破坏了,不过,政治联系,作为央行行长又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赫尔穆特施莱辛格只好忍着厌恶,朝着办公室走了过去。
果然,办公室里的电话还放在一旁。
赫尔穆特施莱辛格有心挂断,但想了想,还是拿起了电话。
“喔。拉蒙特,真是抱歉,让你久等了。”
“赫尔穆特。我不想听你说废话,现在,英国的困境我想你也知道,我需要德国放松现在的货币政策。”
草!这个傲慢自大的蠢货。
你以为英国还是曾经的那个日不落帝国么?
现在是英国需要德国的帮助,却摆出一副老子得配合你的样子。
傻X。
赫尔穆特在心里骂着,被拉蒙特一上来的咆哮就气得想骂人,见过蠢货,就没见过像英国人这么既傲慢又自大还又愚蠢的家伙。
以经济实力对比,现在的德国,一巴掌就能拍死腐朽的英国,居然还敢这么狂妄嚣张。
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住骂娘的怒火,赫尔穆特黑着脸,语气也冷冽了下来。
“拉蒙特。我想你也知道德国现在的处境,我们需要来安稳国内的通胀,也需要安抚地区经济差异。”
“喔,上帝啊。赫尔穆特,你难道没听懂我在说什么?德国必须要放松现在的货币政策,必须要。”
拉蒙特!你信不信,德国现在一只手就能拍死你们英国?不对,你信不信,老子一根手指就能按死你?
诺曼拉蒙特的语气和态度,一下子就激动了赫尔穆特。
“拉蒙特。我会考虑英国的请求,但不是现在,我现在的责任,是压制国内的通胀。就这样,我还有点事,抱歉。”
嘟嘟
“这不是请求”
“该死的混蛋,居然敢挂断我电话。”
7月16号,德国央行宣布,为了抑制通胀,将基准利率提高百分之一五个基点,经过调整,执行利率为百分之七点六个基本点。
一次性提高百分之一点五个基本点。
什么概念?
一百万存进银行,可以稳定而又凭空多出一万五钱块,并且不会有任何风险,有德国中央银行兜底,根本就不存在风险。
就像是一颗炸弹,扔在了水里,瞬间炸死了满池的鱼虾。
第四十三章 趁你病,要你命
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
六米多长的LED液晶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疯狂闪动着,随着数字以肉眼无法全部捕捉的速度闪烁,通红的颜色,就像是鲜血一样刺目。
交易所打听到处人头攒动,但却再也没有了往昔的疯狂叫喊和兴奋,一种叫做绝望的气息在四处弥漫着。
HEX,跳空低开了百分之五。
EisaCorporat061565
OrionB319
斯道拉恩索0290771
诺基亚0103626
密密麻麻的血红色,像是一大桶狗血,淋在了场内投资者和交易员的脑袋上,连续不断的跌幅让许多人眼里都全是茫然之色。
为什么会这样?
米卡瓦西宁望着大屏幕上的数字,空白一片的脑子里,全是这个想法。
他真的不明白,股市为什么会跌成这个样子。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已经跌了百分之四十了,为什么还会继续跌。
都跌了这么多了,怎么还跌?
怎么还跌?
钱没了。
自己的钱没了。
迷迷糊糊中,米卡瓦西宁走出了大厅,他只想在股市里多赚点钱,去偿还那十五年的房贷,顺便补贴一点因为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如果财务自由,那就更好了。
可现在,房子贷来的钱没了,钱也亏没了。
七月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二十五度的天气,沐浴在阳光里,简直是一种最极致的享受,让人可以清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