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只是按部就班的玩法。
如果在利润上继续加仓,这个利润可能是无限。
不过,沈建南没兴趣按部就班,这样按部就班的人身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人这种生物,是一种很矛盾的生物。
他们总是在反复的创造和破坏。
这个反反复复的创造和破坏几乎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但有一点很有意思。
创造的速度永远没有破坏来的快。
就像一座高楼大厦,从挖地基到大厦建成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但要破坏它,只需要短短一瞬间。
这一点,在经济大厦的建成中同样适用。
天下一管理有限公司。
沈建南召开了一次临时的统战会议。
到场的只有四个人,沈建南,罗伯特约翰、托马斯托马斯康恩和一个可以忽略的家伙。
郑正,这家伙就像是没事人一样靠在凳子上睡觉。
事实上嘛,他也确实没事。
第一资本的统战会议,跟他有个屁的关系。
“托马斯,对于霓虹股市你怎么看。”
“从周线级别主趋势看,目前霓虹股市已经走空,但是以综合主趋势看,日经还是在多头趋势内。不过以日元目前的升势对于霓虹股市非常不利,现在就看霓虹市场最大的权重地产板块的升势什么时候结束,如果能够确认地产板块的升势结束,那预计日经大概率会下行走空。”
沈建南眼里闪过一丝异色。
托马斯的这个回答看上去就是模棱两可两头堵,升跌都有理。
但事实上,站在当下没人能够准确知道未来的市场会是什么走势,托马斯能够分析出日元和地产板块对于霓虹市场的关联就非常难得了。
股市价格依旧无法脱离资本和供需关系的逻辑,地产也依旧无法脱离这个逻辑关系。
所以在所有国家的股市中,每一次头部形成都会跟金融板块和地产板块的市场转变有关。
地产行业涉及的资金范围很广,巨额资本流出需要时间,这就导致地产板块往往会在股市走空后逆势上涨,为的就是掩护资本流出,同样,金融板块也是一样,巨额的资金沉淀让他们的资本流出需要打时间差。
便宜,也不是没有好货嘛。
瞅了瞅托马斯的酒糟鼻,沈建南笑了下。
“我可以肯定告诉你,日经还会继续下滑,霓虹地产撑不了几天的,你难道没发现最近东南亚市场的异动?”
“这个倒是没注意,最近我们的头寸都在香港市场,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香港和霓虹方面。”
“托马斯,我认为以日元目前的升势必然会彻底压跨RB经济。所以你需要去新加坡走一趟。”
“老板,你是想卖空霓虹?”
第七十一章 逃命吧!房奴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当下的人而言,受制于视角限制很难察觉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动向。
1990年初霓虹股市峰回路转开始下行,短短一年时间内其最大跌幅超过了两万点,之后霓虹股市中地产板块逆势崛起,带动了日经指数猛烈反弹近万点。
但很少人注意到,在地产板块权重的大涨中,霓虹地产价格却停滞不前。
正常人只会记得一条定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地产板块走高就等于之后房产价格也自然会继续走高。
事实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逻辑陷阱。
资本决定价格。
在这个真相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晴雨表定律。
在霓虹股市的反弹中,东南亚市场的房产价格和股市价格跟随同步走高,不过有一点不同,霓虹的地产价格未动股市的成交量也是大幅缩水。
很明显,霓虹资本市场的资金都在往东南亚慢慢转移。
霓虹本土的现象只是烟幕弹罢了。
沈建南身处棋盘外,他的三百六十度无限旋转视觉让他可以清晰察觉到全球任何资本的流动目的。
三个月之前,他就一直在观察东南亚市场和霓虹市场的具体走向,他记不清时间点,但变量结果他还是知道的。
当东南亚市场持续走高时就是霓虹民众的末日。
不巧,近三个月,以泰国为首的亚洲四小虎股市平均都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几。
这时候正是把霓虹卖了换小钱钱的最佳时机。
而想要卖掉霓虹换钱,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沽空RB股市。
也就是日经225指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霓虹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开放了其证券市场,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市。
但霓虹的股指期货合约却首先出现在新加坡。
因为按照RB证券交易法规定,证券投资者禁止从事期货交易被禁止。
这等于霓虹证券市场并不具备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条件。
所以在1986年9月3日,日经225指数期货在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而按照霓虹证券交易法,霓虹本土基金是被禁止投资SIMEX的日经225指数的,只有美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利用SIMEX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对其投资于RB的股票进行套期保值。
股指期货是衍生与资本市场的衍生产品,在市场系统性风险下,是为对冲风险而生的。
在缺少了头寸风险对冲下,霓虹的机构投资者明显处于不利位置。
基于这样的原因,1987年6月9日,霓虹推出了第一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50种股票期货合约,但受证券交易法禁止现金交割的限制,50种股票期货合约采取现货交割方式,以股票指数所代表的一揽子股票作为交割标的。
1990年后,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也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形成三家共同交易日经225指数的局面。
但由于新加坡推出股指期货时间早已经在全球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其成交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
这种情况下,卖掉霓虹自然首选去新加坡了。
在托马斯康恩的疑问下,沈建南点点头。
“有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
作为下属,自然要有下属的觉悟。
康恩耸耸肩道。
“我只是交易员,决策的事情还是老板您拿主意。”
“没什么问题的话卢树带人回来后你就动身。”
“OK。”
敲定霓虹方面的问题,沈建南朝李大笑说道。
“老李,最近你可能需要加下班,写一份东南亚投资报告和霓虹投资报告给我,有没有问题?”
“这个”
李大笑感觉鸭梨山大。
到目前,他连香港股市都只是一知半解,哪里有资格写国外的投资报告。
“不要有压力,霓虹的投资报告,只需要看空就行,可以随意发挥你的采,东南亚么,你主要针对泰国就好,泰国是四小虎之首,以看多市场为主,跟香港这边差不多套路。”
“套路?”
“就是泰国只管看多,霓虹只用看空,理由你任意发挥就行。”
“那我试试。”
“回头把报告给我。”
“是,老板。”
十分钟后,托马斯康恩和李大笑相继走出了办公室。
“罗伯特,你在渣打工作了十五年,苏联境内渣打那边有朋友么。”
“有。莫斯科渣打和乌克兰有我的老伙计。”
“有一份很重要的工作需要你去办。”
“”
“”
天生我材必有用。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出生时就注定了是不是天才。
李大笑就是一个天生的天才。
下午四点,禅精竭虑的李大笑拿着一份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放到了沈建南面前。
和往常的形式一样。
有标题,有实名撰写人名字。
霓虹投资分析报告。
标题:逃命吧!房奴君,逃命吧!接盘侠们。
作者:李大笑。
“咳咳!”
抽着烟的沈建南被呛的不轻。
人才,这真的是人才。
“物极必反是华夏千年的老话,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无不在反复验证着这句话的正确性。
从来都没有千年的王朝,这句话在经济上一样适用。
霓虹地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霓虹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可以有近几年霓虹地产价格走势看到,十年的时间里,霓虹房价涨幅高达十倍,但是在房屋价格的上涨中,霓虹人均收入严重滞后。
这是一种极限反差。
在近几年,霓虹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最低
霓虹作为出口型国家,在日元快速升值下霓虹出口业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在经济传导机制下,相信很快就会传到到霓虹各行业。
可以肯定,霓虹房地产和霓虹股市在不久之后将会回归正常价值。
逃命吧!房奴君!
逃命吧!股市的接盘侠!
”
不算很专业的分析报告。
可这么一篇很不专业的章沈建南却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不是无力吐糟,他是真的无力吐糟。
忍着笑,忍着肚子疼。
沈建南深深吸了一口气。
“大笑。很好。真的很好。”
五一劳动节。
星空下第一财经分别在六个国家的周刊刊出了一片章。
名字为,逃命吧!房奴君!逃命吧!股市的接盘侠!
第七十二章 李大笑火了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一个人在生命黄金时期中二十到到三十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这就是房奴。
在霓虹,由于全国各地的房产价格一路节节攀升,十年时间均价上涨了近五倍,很多人都成为了房子的奴隶。
当然,也不能说是奴隶。
就像经济专家说的那样,这是刚需。
刚性需求。
霓虹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人口密集国家,土地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在刚性需求下普通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住房大概需要三十年来偿还本息。
所以李大笑火了。
火的匪夷所思、火的出人意料。
霓虹,东京。
一本名不经传的财经杂志突然在整个东京都市圈流传着。
星空下第一财经。
日语版。
封面,一栋高楼崩塌,下方,无数穿着西装男人扛着崩塌的楼房。
标题:逃命吧!房奴君!逃命吧!接盘侠!
作者:李大笑。
“相田君,这个李大笑是白痴吧,居然说我们霓虹的房地产价格到了顶部。”
“谁说不是呢。事实早已经证明说这种话的都是白痴。”
“李大笑,这名字一看就是华人,肯定是连厕所都买不起才会说这种话。”
“怕是也只有穷鬼才会说房屋价格到顶了。”
“可能是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能力,你知道的,华人都是穷光蛋,他们国家的生产总值还没有我们国家住友集团一年的销售总额高呢。”
“可怜的家伙。”
“又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家伙。”
“这种白痴实在是太多了。”
“喔,我们去喝酒吧,这种白痴的话没必要看的。”
“这种家伙一看就是连当房奴都没资格的可怜虫。”
“”
“还股市见顶,怕是踏空狗一只。”
“他能买的起股票么?”
“穷鬼才会有这种想法!”
“”
火分很多种。
被无数人骂也是一种火。
逃命的房奴几个字就像是一把手术刀触动了霓虹人敏感的神经。
在这几个字下,背负着巨大压力的霓虹人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样嘲讽着、辱骂着。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
从实际心理角度来说,其实人人都知道房价会有到顶那一天。
但知道不代表可以公然说出来、知道也不代表可以去想。
因为如果拥有了自己的房产、如果背负着巨额的银行负债,没有人希望房价会见顶。
因为希望所以不想,因为害怕所以不能。
在这种奇怪的心理下,李大笑很莫名其妙就突然成了霓虹人口中的名人。
辱骂者有之、嘲讽者有之、无视者有之。
逃命吧!房奴君!
一时之间,整个东京都市圈都是对李大笑的辱骂之声。
受民间舆论影响,霓虹五大电视节目之一潮日电视台特邀了霓虹知名经济学家宏本真一点评了星空下第一财经的周刊内容。
宏本真一肯定表示,霓虹地产面临危机纯属无稽之谈。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是众所周知的定律,作为商品房,价格是有需求决定的。
根据数据统计,霓虹适婚青年对房屋的需求数量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五,其中有超过两千万人和父母同居,这种刚性需求支持房价根本就不存在价格下行的可能。
宏本真一还指出,星空下第一财经主编李大笑未曾有任何经济领域的学术章,在香港经济领域也从未听过此人的大名,他本人只在香港的色情杂志中写过一些风月章。
宏本真一不愧是霓虹知名的专家,为人还是很有气度的。他真心肯定赞叹,李大笑在色情杂志方面确实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李大笑所经营的风月周刊龙虎豹第一财经的销量一度居于香港色情杂志前二十。
不过宏本真一也表示,虽然李大笑在色情方面有着特殊的能力,但经济研究终究是一项专业领域,外行人不能凭着猜测就一厢情愿就写出不负责的言论。
众所周知,千金难买牛回头。
当下的股市是在主升浪走二浪回调阶段,每一个下跌都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李大笑个人资料被爆后,顿时成为了笑柄。
每当霓虹各种圈子在一起闲聊时就会提到李大笑这位色情家。
香港,天下一。
沈建南看着潮日新闻上写的那些日语狂笑起来。
好不容易忍住笑,沈建南将手里的报纸丢给了一脸懵逼的李大笑。
“老李、大笑,你火了。”
李大笑拿过报纸看了一眼,依旧懵逼。
他不认识日语。
沈建南好心解释道。
“大笑啊,你在霓虹现在是名人了,他们说你是色情家哈哈”
说着,沈建南再次忍不住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