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金融霸主- 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资液压动力,打造重型工业卡车,轮胎公司,这种大手笔,实在是太适合现在的华夏市场了。
    如今华夏工业建筑犹如春笋,各地都在投资基础建设和房地产项目,抓住机会的话,重型工业很快就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随后的几天。
    曰本多地出现了群众拉横幅抗议活动。
    因为曰本央行和其他几家私营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的TKB,很快开始接手东京协和以及安全金融的债务,结果就是这两家银行的储户避免了巨大亏损命运,存款没有按照银行法规定而蒸发。
    这意味着,央行成为了不良坏账的最终接盘侠,按照金融基本原理,最终的风险将会转嫁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身上。
    但东京协和和安全金融的问题,在于银行本身追求利润,在于金融杠杆,在于储户不惜代价融资借钱,却要有其他无辜的人承担。
    这等于,别人犯错,却要自己承担责任。
    也因此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以及大学高校开始抨击央行对于金融机构纵容的行为。
    虽然,曰本央行立马解释,成立TKB是引用银行法第二十五条,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引用银行法第二十五条令经济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
    曰本经济表现的问题在于,当利率从持续多年的2调整到325,又把利率调高到425,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突然感到迷糊和不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都疯狂地抛售股票,股市大跌,股市的跌势又造成了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市值严重萎缩。
    也因此,银行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最终债权人。
    而作为债权人,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强烈要求债务人企业和投机者个人增加保证金或是还清贷款。
    债务人只能把股票和房地产当作抵押物抵押给银行,进行卖出还债行为,但因为加大卖出,又造成抵押物的证券资产、房地产资产或者企业资产再次大幅度贬值,最终形成无数难以抹平的坏账。
    也因此,继东京协和和安全信用金融信用社问题爆发后,相继有三十多家中小型银行受到彼此牵连,也陷入到了财务困境。
    大阪府第一工业株式会。
    沈建南拿着有关第一劝业银行的债券资料,挑了挑眉毛。
    第一劝业银行是曰本最大的商业银行,于1971年10月由第一银行和日本劝业银行合并而成。
    而第一银行在1873年根据国立银行条例成立,主要业务是发行纸币和经理政府公款。1896年改称第一银行股份公司,成为普通商业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7年金融危机期间,吞并许多中小银行,成为日本九大城市银行之一。
    1943年曾与三井银行合并,改称“帝国银行”,1948年分开。
    劝业银行则成立于1897年,是专向农业和工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受日本政府严格控制的半官方性质的银行。
    合并后的第一劝业银行,立马晋升为曰本最大的商业银行,并接受大藏省半监管和控制。
    现在,第一劝业银行与其他中小银行同样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是由于之前给住友金属一百亿美元引发的连锁反应。
    由于住友金属在伦敦市场持续亏损,欠的钱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换上,加上央行对于金融监控越来越严,银根不断收缩,第一劝业本来能掩盖的债务问题,也全部都摊到了面上。
    负债一兆八千亿,净资产一兆亿。
    也就是说,第一劝业银行,要破产了。
    当然,这事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除了大藏省,第一劝业以及一些财团,外界并不知道第一劝业银行所遭遇的危机。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这种级别的银行破产,那种震撼,不亚于海啸山崩地裂,完全可以摧毁曰本的金融体系。
    什么概念?
    假设美国银行破产,什么概念?
    不过,沈建南并不感兴趣第一劝业银行破产会为曰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在针对住友的时候,他就知道,第一劝业银行一定会被拖下水。
    问题是,现在第一劝业银行的价值,有多大。
    而这个价值,就体现在第一劝业是多少家公司的债权人。
    和光精密,百分之七十二股份,三百亿日元。
    大阪电气,百分之六十八股份,一百亿日元。
    川崎重工,百分之十八股份,一千六百亿日元。
    松下电器,百分之二十一股份,七百二十亿日元。
    东芝电子,百分之五十六股份,一千三百亿日元
    看了一下第一劝业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沈建南只想说好家伙。
    这是凯米特尼克黑进第一劝业银行弄过来的一些资料,沈建南想拿下第一劝业银行,除了第一这两个字,主要也是看中第一劝业银行在曰本的地位,肯定会是不少公司的最终债权人。
    但他也没想到,第一劝业银行居然是这么多大型曰本支柱企业的债权人,一旦第一劝业银行破产,就意味着,整个曰本经济都得被毁灭一半。
    这就意味着,第一劝业银行绝对不会破产。
    “怪不得住友这么着急想跟我合作,恐怕这帮家伙也打着一样的注意吧。”
    看着资料,沈建南在心里嘀咕着。
    和光精密不是上市公司,但在曰本精密技术领域,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就等于和光精密的技术,在世界都是一流水准。
    看看这家公司合作的对象就知道,川崎、索尼、丰田、川崎。
    全都是世界级的公司。
    至于川崎重工,就更是令人眼馋了。
    这家公司在二战之前,是曰本军工的基地,而且获得了当时来自德国的最先进技术支持,最巅峰的时期,甚至比美国。苏联都强。
    要是能拿下这种公司,那就真发财了。
    不过,肯定是不可能的。
    川崎对于曰本,就跟通用对于美国一样。
    有钱可以买下一百个苹果,但一百个苹果的钱,却买不到这种公司。
    这是国之根本所在,谁都不会拿出去卖钱的。
    但这些债权公司依旧很有价值,一些电气公司,电子公司,都是钱也很难买到的东西。
    研究了下手头的资料,沈建南走到窗户幕墙前,眺望着远处的大海。
    之前他有些不明白住友为什么会放着第一劝业银行这么大一块肉不吃,反而要找自己合作。
    说想借自己之手,在华夏站稳根基,有点勉强。
    但此时,他什么都不明白了。
    后来,三井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为三井住友银行,而当初合并的原因就是这两家银行也要破产了。
    也就是说,住友被自己这次坑了一波,根本无力吃掉第一劝业,而曰本央行,面对着全国都烂掉的屋顶,想要救助第一劝业也是有心无力。
    这样的情况下,和一个有华资背景的人合作,总比跟美国资本合作要强的多。
    此时。
    曰本央行。
    由于连续有三十多家中小型银行破产,三重康野不得不亲自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议该怎么度过这次危机。
    到场的除了央行高官,还有大藏省财政部门的官员,除此外,还有三菱、三井、住友、芙蓉、三和以及第一劝业银行的社长。
    既令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说,六大财团本身就是政府意志的体现。
    劝银社长宫本难之二将第一劝业银行目前的情况说了一遍,表面上看,劝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财务问题,缺乏流动资金周转,如果有足够的资本注入,盘活下来,第一劝业要面临得问题并不算很大的问题。
    但由于央行近期在三十六家倒闭的中小型银行投入了太多支持,有些力不从心,这次会面,就是希望其他几家银行能够出手,帮助第一劝业银行渡过难关。
    曰本财团,在对应危机的时候,某些方面确实令人佩服。
    在场各大财团的人,都纷纷出招帮第一劝业银行想办法,并愿意出资帮第一劝业银行渡过危机。
    但出资的金额,却听的三重康野只皱眉头。
    三菱出资八百亿日元,其他几家合计出资一千两百亿日元,这些钱,对于挽救第一劝业银行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五大财团的人看到三重康野皱眉,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心里有苦说不出。
    并不是他们不想帮第一劝业银行,而是几家的建设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之前投入的比例很大,现在根本抽不出来,如果强行帮第一劝业,恐怕自己也很快就会被拖入深渊。
    所以,最近这一年多,各家都在加大海外投资,为的就是避免在国内地产里越陷越深。
    在场都是少数掌握真理的人,到这种时候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三重康野皱着眉说道:“两千亿日元对于劝银来说,目前只是杯水车薪,相信诸君也清楚,劝银如果倒下会对金融系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希望诸君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第三十四章 收购第一劝业银行
    在场都是少数掌握真理的人,到这种时候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三重康野皱着眉说道:“两千亿日元对于劝银来说,目前只是杯水车薪,相信诸君也清楚,劝银如果倒下会对金融系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希望诸君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听到这话,山田尻丸二心领神会,犹豫了下说道:“并非我们不想出力,但问题是,劝银目前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财务上的问题,劝银目前地产方面的坏账率在持续攀升,谁也不知道需要多少资金填补。并且,劝银风险投资部门在伦敦交易所还有大笔头寸在持续亏损,我们想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岸水幸之助接过话说道:“山田君,那你的意思是,就放任劝银破产了?中国有一首古诗相信你也听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山田君有没有想过,劝银今天破产无人肯施以援手,假以时日,住友也遭遇相同困境,我们是不是也该放弃?”
    岸水幸之助是劝银社长,自然不希望劝银被进行破产清算,那样的话,他这个社长算是到头了。
    当然,他这话其实也非常有道理。
    到了五大财团的地步,彼此之间合作很多,都是息息相关的,金融市场又具有强烈的传导机制,一旦劝银被破产清算,必然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全面恐慌。
    信心,是比黄金更重要的东西。
    打仗适用这条法则,在金融领域同样适应这条法则。
    一旦劝银破产,以劝银的地位,曰本一亿多人会全部都对国有银行失去信任,到那时候,不用想都知道,所有人都会拼命兑换手里的钱存到外国银行。
    哪家银行能顶得住挤兑?
    发生这种事的话,住友也一样难逃毁灭。
    只是岸水幸之助却不知道,山田尻丸二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岸水君,你误会了。劝银必须尽快摆脱财务危机,这是我们此次讨论的唯一目的。我的意思是,现在除了劝银,还有其他地方银行资金链也断裂,情况比劝银更加糟糕,而住友目前的情况,也并不是太好。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试试寻求外国资本的帮助呢。”
    听到这话,在场人神色微妙。
    有的大皱眉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是满脸怒容。
    曰本企业,有一个不成的潜规则。
    关系到国家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给外国人控制,无论是技术、还是金融。
    这一点,是自唐代以来从唐人身上汲取到的经验。
    唐代时期,曰本派出使者到大唐学习冶金和织布技术,而现在,世人皆知曰本刀,又有几人还知道唐刀。
    再或者茶道、医道、武道。
    每一门技艺都是无数代人的心血,倘若被人用金钱买去,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金钱这么简单。
    做人,目光不能太短浅。
    财团世家、国家,目光更不能太短浅。
    倘若为了一时之利或者一时之困,就卖掉关乎到国本的东西,那就等于是引狼入室。
    偌大的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关岛长河是右翼在央行的代言人,听到山田尻丸二的话,看到没人发言,于是冷冷说道:“山田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昔日的住友也是右翼,但随着军方势力消散、隐藏,如今的住友并没有太明显的政治意识,何况,对于住友来说,这次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听到关岛长河的严厉质问,山田尻丸二同样冷冷说道:“关岛君,请注意你的言辞。我们这次来是商量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你发号施令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我一定会支持,但我想你也知道,劝银如果破产会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关岛长河语塞。
    由于地方银行许多都面临破产危机,甚至还有许多中小券商,也一样破产在即。
    大藏省、央行,如今都抽不出太多资金来周转,所以才请来五大财团,希望他们能够出手。
    知道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关岛长河冷哼一声说道:“山田君,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在这之前,从来没有银行出售给外国资本的先例。”
    山田尻丸二暗骂了一声白痴。
    说到底,目前金融系统出现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利率政策的一个强势爆破点。
    而这个爆破点,是自三重康野继任后对央行大刀阔斧进行的改革和强硬的加息政策刺破泡沫引发的。
    虽然目的是为了给美元让路,但执行者,却是三重康野,也是大藏省。
    关岛长河说在这之前没有这个先例,就等于在骂三重康野愚蠢造成了今天的结果,也等于在骂大藏省不懂金融瞎指挥造成的战略错误。
    这样骂顶头上司,将央行和大藏省的矛盾摊到明面上直接对垒,不是白痴是什么。
    在座都是曰本真正的顶级精英,几乎都是出自各大家族,谁都不是傻子,听到关岛长河这话,顿时都看向三重康野,想要看看这位最强势的大藏省代表有什么反应。
    结果,自然是没什么反应。
    从战前活到现在,三重康野在血与火之中洗礼过,看过生死,看过核弹,早已没有什么能够再令他动怒。
    孰是孰非。
    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他自然知道央行、民众对于他的所作所为都很不满。
    不满戳破经济泡沫,不满收缩银根,不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