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新加坡199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归新加坡1995-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像Kingston金士顿项目,前世在1996年软银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公司80%的股份。接过金士顿之后,孙正义展开了他的硬件发展计划。
  他推动金士顿与东芝合作,为东芝个人电脑进行内存升级,这也是个人电脑OEM厂商首次和内存制造商合作制造联名产品模块。
  虽然金士顿一路向前发展,但是孙正义却接连遇到麻烦。
  前世,金士顿堪称是一家“非常奇葩的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内存公司,这家公司一反常态,不融资、不上市、无贷款。据说公司员工更不用打卡,不讲绩效,根本不说什么KPI……
  公司的日常管理还是交由杜纪川与孙大卫负责,他们不想Kingston金士顿上市,搞得老孙头也很无奈。
  这个时候,最核心的问题是软银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老孙头拍脑子的大手笔的投资,让八个坛子七个盖的他怎么盖也盖不过来,以至于无力按时支付给杜纪川和孙正义两位创始人余下的3。3亿美元收购款。
  当时,软银已因雅虎赢得互联网投资霸主荣誉,所投项目也大多是互联网公司。但金士顿的存在却让资本市场困惑,投资人担忧他们的战略不清晰。每当软银的股价上涨波动时候,这个问题就被竞争对手提出来拷打,对其互联网霸主形象形成干扰。
  到1999年,孙正义开始更彻底地反思软银的发展定位,结论是:当初收购金士顿是个错误的决定。看清软银的棋已经下得有点乱,而且得出收购金士顿是个错误决定之后,孙正义立马下定决心:卖掉金士顿,把火力重新聚焦到互联网。
  于是,孙正义又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以4。5亿美元价格把金士顿80%的股份卖回给杜纪川、孙大卫俩创始人。
  这笔买卖血亏10亿美元!
  所以,当下老孙头虽然与杜纪川、孙大卫俩创始人达成了初步的15亿美元收购Kingston金士顿股权意向,但是这笔巨款如何融资,如何兑现,孙正义并没有考虑得那么仔细。
  他就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资本江湖枭雄!
  现在,李晓凡来电说要与他合作一起跟投,可把孙正义给笑坏了。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李董,太好了,我等下就把我手头的几个备投项目资料发您邮箱。这里面,我最推荐的是Kingston金士顿项目,全球最大的存储产品制造商!”
  “好的,太感谢孙董了!那等您邮件发来后,我先拜读研究一下,再联系您!”
  李晓凡的内心:对于Kingston金士顿项目我肯定是不会去碰的!
  但是带领那些潜在的LP合伙人去考察一下Kingston金士顿项目,让他们去开开眼界,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而且,若干年之后,这些LP合伙人会感谢李晓凡没有盲目跟着软银集团去投资Kingston金士顿。
  1999年,他们会个个竖起大拇指说:李董,您太英明了!
第340章 拖拉机账户与HOTMAIL
  李晓凡与孙正义通完电话后,公司财务总监周晓晴进来李晓凡办公室汇报:公司向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申请的第一笔股权质押贷款已经到账,总共3000万美元。贷款利率给了九折优惠,目前市场上基准贷款利率是6。26%,新加坡华侨银行给怡凡公司的是5。63%。
  该笔贷款质押了新加坡怡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持有的75万股雅虎股权,周晓晴已经按照李晓凡的吩咐把相关资料发给了美国雅虎公司负责证券事务的秘书,由她们负责相关的报备工作。
  随后,李晓凡让周晓晴把负责投资事务的助理王丹蓉叫了进来。
  “丹蓉,这段时间你除了筹备首期的风投基金外,空了用我们公司的账户买入一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来自荷兰的叫阿斯麦尔的半导体设备股票。”
  然后李晓凡吩咐周晓晴:“晓晴,你先从账上划转500万美元到公司设立的美股账户上,让丹蓉去负责操作买入!”
  半小时后,王丹蓉过来李晓凡办公室汇报道:“李董,刚才我去电脑上研究了一下你刚才说的这支荷兰阿斯麦尔股票。最近股价在12美元左右波动,公司的市值不大,现在才五亿美元左右。如果我们买入500万美元的话,一下子就变成持有其1%的股东了,是不是买太多了……”
  李晓凡笑道:“丹蓉,没事,这支股票,你逢低建仓就是,你有空要玩高抛低吸也行。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买入并且长期持有!”
  “好的,李董,我明白了!”
  从李晓凡办公室出来,王丹蓉嘴上虽然说明白,但是心底里还是暗自嘀咕,老板为什么让买这么一只没啥名气的股票呢……
  晚上李晓凡结束一场与马来西亚过来客人的应酬后,回到排屋宿舍,客厅里穿着小睡衣的柳梦晨正兴致勃勃地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上网冲浪。
  去美国敲钟前,李晓凡让公司办公室帮自己宿舍申请了网络,上周日新电信工作人员过来帮助他们正式开通了上网功能。
  看到李晓凡回来,柳梦晨赶紧起身过来接过李晓凡手中的公文包,贴心地递上了凉拖。
  今天上午郭含月请假回国看望她那病重的老爹去了。
  现在照顾李晓凡的工作交到了柳梦晨手上。
  其实,以前柳梦晨照顾李晓凡的那些细活,柳梦晨也能干,不过她比较大大咧咧没有郭含月细心。而且看到郭含月比较主动以后,她就主动退让了。
  今天,月月不在,照顾老大的那些琐事,她责无旁贷。
  “老大,你这身外衣脱下来吧,我帮你去洗掉,你汗唧唧的快去冲个凉吧!刚才我帮你收进来的衬衣与西裤已经熨烫好了,放在那边柜子上面。”
  “老大晚饭吃过了吗,要帮你做一碗重庆小面啥的吗?”
  李晓凡被她一句一个老大给逗乐了:“梦晨,谢谢,我吃饱了!给你提个意见,你能不能还是跟以前一样称呼我啊?”
  “哦哦,你现在是我们的大老板,叫阿凡肯定不合适了,那还是叫凡哥吧?”
  “嗯,这个称呼听起来舒服多了!”
  柳梦晨贴心地帮助李晓凡脱去衬衣后,递给李晓凡一件干净的T恤与一条内裤:“凡哥,这是前面帮你收进来的内衣,你拿去冲凉吧。”
  “哦,好,谢谢!”
  李晓凡洗完澡出来后,柳梦晨又学郭含月的样子,把他换下的T恤与内裤拿去洗了。
  从冰箱里取来一罐冰可乐,李晓凡坐在沙发上用柳梦晨刚才用过的那台笔记本电脑看了一会儿的美国行情。
  今晚美国开盘后,雅虎股票延续昨晚的上升势头,突破了85美元,但是随后遭到了比较重的抛压,回落到80美元附近震荡。阿斯麦尔股价还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12美元上下波动。
  当前华尔街那些炒家们炒作的重点是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络科技股。
  看着美国行情,李晓凡突然想到了国内的A股。
  1996年的5月与8月国内连续两次降息。在政策的指导下,传递给市场宏观调控的口子已经松开。
  前世在1996年到明年1997年的上半年,国内A股也有一波科技股大行情,让他有印象的是那波行情中涨幅最大的是以深科技、四川长虹、深发展为代表的优质股票。当年这些股票业绩很好,后来除了深发展,其它两只都变成垃圾股。
  李晓凡有点印象的其中最牛的是深科技,1996年那一年里涨幅高达二十几倍!
  现在才4月下旬,是买入A股最好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立马拿出手机拨通了明州怡凡工贸公司总经理吴秀梅的电话。
  “李董,晚上好,这么晚有何纷纷?”
  “秀梅,我上次回国让你帮我办理的股票账户应该已经开通可以使用了吧?”
  “是的,已经开通了,李董,您打算要炒股吗?”
  “秀梅,你明天去明州国托公司找我一位叫朱俊达的同学,让朱俊达介绍他们公司证券营业部的负责人给你认识。就说明后天我们公司有一笔上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要进来炒股,让营业部提供一些拖拉机账户给我们!”
  “拖拉机账户,什么意思?”电话那头吴秀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简单而言就说一个资金账户下面下挂多个股东账号,业内俗称拖拉机账户,他们营业部负责人肯定懂的,只要我们自己规模够大,他们肯定会配合的!”
  当年,国内“拖拉机账户”的产生背景很特殊。
  九十年代,国内开立证券账户的关卡很松,只要客户证件齐全,只要有身份证原件,不管是不是本人来,都可以在证券公司开立账户。
  这样,当时有的股民为了申购新股,就把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拿来,开立了一堆账户挂在自己的资金账户下,好提高新股中签率。
  而庄家也利用“拖拉机账户”操纵股价,当时这样的例子曾比比皆是,例如当时的大鹏证券以402个资金账户所下挂的6449个股东账户炒作“五矿发展”,南方证券在操作“哈飞股份”的过程中,以289个资金账户,并下挂1611个股东账户,参与“哈飞股份”的分仓买卖……
  而当时的证券营业部为了做业绩,与其他营业部竞争,如果遇到大资金客户,会主动提供一些“拖拉机账户”给大客户来炒作股票。
  他们用的身份证很多都是去偏远山区农村的农民那里用一两百元一张收购过来的。那些穷苦农民可能一辈子也不懂什么是股票……
  九十年代在业内,“拖拉机账户”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后来直到了2006年7月1日,国内证券账户的开立采用了实名制,才确定了“拖拉机账户”的非法性。
  与吴秀梅打完电话后,李晓凡在网上的各大BBS论坛浏览。
  突然他发现一家叫HOTMAIL的网站已经在上个月的3月27日成立了,创始人SabeerBhatia萨比尔巴迪亚与JackSmith杰克史密斯俩人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BBS论坛上讨论如何通过Web访问的电子邮件服务技术……
第341章 点石成金与午夜小熏
  看到这个熟悉的“Hotmail”李晓凡不禁一阵惊喜!
  前世,他98年回到国内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过Hotmail免费邮箱账号和相关联的msnmessenger,当年这两样互联网工具几乎是国内白领们的标配。
  那时候魔都的白领们是不屑于用qq的,大家几乎都在用微软Hotmail账号登录msnmessenger作为工作和私人之间的聊天工具。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陌陌和微信,msnmessenger可以说是泡妞的最大利器。
  前世,李晓凡在魔都的第一个女床友就是在msnmessenger上勾搭认识的……
  Hotmail的创业故事与被微软收购案例李晓凡在前世读MBA时候比较熟悉。
  斯坦福大学真是个神奇的地方,Hotmail的创始人萨比尔巴迪亚也毕业于硅谷的这所知名大学,而且与杨致远一样都毕业于电气工程专业。
  萨比尔巴迪亚与另外一位创始人杰克史密斯当时都在苹果公司工作,是工作同事和伙伴关系。他们最早开始的时候想通过Web软件来远端管理资料库。按照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最平常不过的“云端管理”,可在1996年还没有这个技术。
  但是萨比尔巴迪亚与杰克史密斯俩人发现由于公司内网设立的防火墙,让他们的Email软件根本无法连结到外面的伺服器去发送与下载私人邮件,这让他们之间的档案交换十分困难,常常要磁盘拷贝传输,才能够让对方收到自己写好的程序,或是把资料打印出来,才能交给对方,很不方便。
  有一天他们突然灵机一动,何不用利用浏览器来收发邮件?用网页做一个Email系统,就不会被公司的防火墙阻挡了。
  于是俩人后来成功开发出了免费的基于Web的Email系统,这就是后来著名的Hotmail。
  两年后的1998年3月Hotmail被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以4亿美元代价收购。
  当下,来自北美的一家知名创投德丰杰DFJ公司天使投资了这个Hotmail项目。德丰杰DFJ公司对这个项目估值200万美元,第一期天使投资了Hotmail项目30万美元从而拥有了15%的股份。
  德丰杰DFJ于1985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的风险投资基金,也是全球最顶尖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前世德丰杰公司于2000年进入中国,投资了包括像百度与分众传媒等一批知名项目……
  后面要到今年1996年7月,Hotmail免费web端邮件软件才正式对全球用户发布。发布的第一个月就拥有10万名用户,到了第二年的年底猛增到了1200万用户,随后被比尔盖茨相中用4亿美元收购……
  而现在才4月底,自己还有三个月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晓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凡哥,什么事那么高兴?”洗完衣服回来客厅的柳梦晨看李晓凡捧着手提电脑在哪里傻笑,好奇地问道。
  “哈哈,梦晨,托你这台笔记本电脑的福,我又找到了一个好项目!如果下周我去美国能够谈妥的话,2年后可能又是上亿美元的收益!”
  “哇塞,一亿美元,太不可想象了!凡哥,我怎么感觉最近你好像练成了点石成金的神功?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一百万美元已经很吓人了。你这动不动就上亿美元的,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呵呵,一百万美元就很吓人了吗?”李晓凡笑道。
  “嗯!一百万美元可以差不多换到国内的八百三十万人民币。上周日我汇款回去给我家里后,打了一个电话过去,老妈告诉我现在国内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高达10。98%。如果有一百万美元的话,光一年存款利息收入就有90万人民币,每个月有7万多人民币的收入。感觉这钱好几辈子都花不完了……”柳梦晨在那里扳着手指头算道。
  李晓凡笑道:“梦晨,你和月月好好跟着我干事业,实现这一百万美元的梦想不会太遥远!你还记得我上次跟你们俩提到,雅虎上市以后要送一个小礼物给你们吗?”
  “嗯,什么小礼物啊,我们很好奇?”
  “为了感谢你们帮我代持雅虎股票,我打算给你们每人一百万美元,但不是一次性给你们。这一百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