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的武学,或者说国术,分为筑基、明劲、暗劲、化劲和抱丹五个境界。
其中筑基就是入门,锻炼人体的肌肉和皮膜,学习基础的练法和打法,算是学徒级的。
明劲境界则以易筋、锻骨为主,达到这一境界的武者,两拳之力可达千斤,脊椎如龙、筋骨如铁,能炼化体内精元为内劲,只是能发不能收,也不会养,只称得上二三流的高手,也是武术界中的主体。
暗劲境界以增强内脏和打通经脉为主,将内劲遍布全身,能发能收,内外合一,达到这一境界的武者堪称大师,身轻如燕,飞檐走壁,筋骨收缩自如,周身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飞檐走壁,
无漏之体,飞花摘叶俱可伤人,
天人:传说,天人合一,吸收灵气,陆地神仙,窥见天道,
化劲境界也称先天境界,以换血、洗髓、通窍为主,能筋骨如雷鸣,踩水不过膝,甚至隔空伤人,吐气如箭
化劲高手调理气血,血如汞银,体察入微,治疗隐伤,对自身来说是最高明的医师,已能延缓身体的衰老,百病不生,达到这一境界的武者绝对是宗师级的人物,可开山立派,名留青史。
抱丹境界又称金丹,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将内劲转化为真元之气,在丹田之中炼出一颗金丹,能隔空伤人,履水如平地,还有先知先觉,寒暑不侵的种种神通,在古代就是真人、国师一级的大宗师,历史上能有这等成就的不超过十指之数。
相传,在抱丹境界之上,还有一个天人境界,突破这一境界的武者已经天人合一,能吸收天地灵气为己用,被称为陆地神仙,能将真气外显成罡、如刀如剑,身躯达到金刚不坏、百毒不侵、断肢重生的传说境界。
不过,这等境界不见于任何历史记载,在传说中,也只有少林祖师达摩和武当祖师张三丰,达到了这一境界,此后的数百年,从未有谁能触摸到这一境界。
每一层境界又分入门、小成和大成三个阶段。
武林中有一句俗语叫“筑基易,登天难”,只要有名师,肯吃苦,多数人都能完成筑基,但要达到明劲和暗劲却不易,想突破先天境界更是难如登天,至少,在叶泉的知道的圈子中,没有哪位高手能突破先天境界。
武学境界越往后就越难,许多人能在十多岁的年龄就完成筑基甚至达到明劲境界,但勤修苦练几十年也往往突破不了下一层境界。
像叶泉,自幼对祖传的游龙拳也极感兴趣,天资也算不错,十三岁完成筑基,但此后两三年内都毫无寸进,加上学习任务紧,又搬到了城市,失去了良好的习武环境和氛围,渐渐就放弃了。
整个叶氏家庭,凡是男子多少都学过传承数百年的游龙拳,叶泉曾祖那一辈,达到明劲修为的还有将近十人,达到了暗劲的也有数人;而到了叶泉这一代,成年的男丁近百,他还没有听说谁突破了明劲境界。
叶氏武学的衰落,几乎是近代整个中国武术界的缩影。
经过灵能空间强化了身体素质,让叶泉触摸到了一丝明劲的门槛,这也让他心中火热起来,相信等他完全契合了身体各方面的实力后,进入武学更高一层境界是十拿九稳的事,这也是弥补了他这十多年来的一大遗憾。
而且,空间的存在,使叶泉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直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强度,这就让他省去了易骨、易筋、洗髓、壮腑和换血等炼体强身的水磨功夫,差的只是拳意、气势和实战经验。
也就是说,别人要花十年的时间去夯实基础,而叶泉花了灵能值后,只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达到同样的功效
第20章 桃源蔬果店
第二天,自信心爆满的叶泉照常去农贸市场卖菜,即希望没事发生,又恨不得马上跟那几个混混打上一架,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
结果,昨天的那三个人并没有出现,穆开民也照常来买菜,叶泉向他道了谢,但该收的菜钱一分未少。
卖完菜后,叶泉开始考虑请人以及开店的事情,在农贸市场里就有几家店面要出租,位置不错的也有,不过叶泉并不满意。
主要是空间蔬菜与市场里卖的蔬菜,不管是品质还是价格都不在一个档次,而且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的蔬菜价格比别人高出五到十倍,也太容易惹人眼红了,还是避开了好,至于客流量,叶泉完全不担心。
最后,叶泉考察了两三天,在离农贸市场不远的西宁街找到了一个店面,这条街的附近都是高级住宅区,虽然没有农贸市场中买菜的人流基础,但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
店铺面积约有42个平方,月租要4000元,与店主谈了几次,最终只谈到了3800元一个月,水电费另计。
与店主签定了合用,叶泉给陈浩打去了电话,这么大的事,不提前说一下,以后肯定会被埋怨的,再说,装修的事也要请陈浩老爸的装修公司帮忙。
接通后,叶泉还未开口,电话那头就叫道:“哈哈,阿泉,不愧是兄弟,咱俩太有默契了,我正想打给你呢。”
“有事你先说。”
陈浩道:“刚泡上了一个妹纸,晚上来夜猫子酒吧,我介绍给你认识。”
叶泉笑道:“你小子又换女朋友了以后再认识吧,你知道我不喜欢酒吧之类的地方。”
陈浩嘻嘻一笑,道:“我当然知道,但这次不来你就亏大了,你嫂子在一家内衣公司上班,公司里大把的青春妹纸,有十多个内衣模特,身材个个火爆,就连销售、设计和行政部门里的员工也是美女如云,今晚要来不少,这种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
“不去。”
“不去你小子不会还想着贝小敏吧与那种女人分手了是她的悲哀,是你的幸运。”
叶泉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道:“不是,我是真的忙。”
陈浩叹了一口气,道:“随你,对了,你找我有事有没有找到工作要不就干脆到我这来上班算了。”
叶泉笑道:“别,我可不想将来给你小子打工,我自己做老板不行吗我准备开一家高档蔬果店,找你谈装修的事。”
“行啊不声不响就给了兄弟一个惊喜,什么时候开业有困难吗要不要我赞助一点”
“暂时不用了,下个星期,等执照一到手就开业,小本生意没那么多讲究。”
“那好,有事就说,兄弟好歹是本地人。”
陈浩问了具体地点,两人又聊了一些装修上的事,才挂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陈浩便带着装修公司的人马上门了,陈浩长得眉清目秀,很有些奶油小生的味道,与叶泉在大学期间做了四年舍友,一向是死党关系,不过陈浩是标准的富二代,性子也活脱,比叶泉受欢迎多了。
叶泉将自己的要求略说了一下,具体的事便交给专业人士,自己撒手不管了,反正陈浩不可能坑自己。
搞定了装修的事,叶泉又订制了广告牌,店名就叫“桃源蔬果店”。
之所以叫蔬果店,是因为空间里的三亩西瓜比较大的已经快成熟了,最大的都有二十多斤,叶泉昨天摘了一个尝了尝,又甜又脆,实在是清甜爽口,他平时最爱的水果就是西瓜,当初买蔬菜种子时,见到有西瓜种子,忍不住就买了两包。
三亩的西瓜,照叶泉的估计,产量起码有两万多斤,这么多的西瓜,他一时没有销售渠道,就想把大多部分都分解了,留下一小部分在店里卖。
有了店铺,叶泉又备齐了各种资料,去工商局等部门进行登记。
叶泉开这个店,主要是为了应付那些一直光顾他的老顾客,当然,多一个收入来源也不错,他连每天两三个小时的卖菜时间,都感到不耐烦,自然不会自己守店,肯定是要聘请员工的。
叶泉想到每天只卖两趟车就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开了店后,哪怕只卖一个上午,营业额肯定有五千以上,倒是要找一个能信得过的人。
考虑了一下后,叶泉拨通了朋友丁雨秋的电话,说起来两人的认识过程,颇有些英雄救美的色彩。
半年前,还在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上班的叶泉去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在车站里看到了正蹲在路旁抹眼泪的丁雨秋,一时生了恻隐之心,上前一问,才知丁雨秋在下车拿行李拥挤的时候丢了钱包,偏偏她在省城这边举目无亲,寸步难行。
叶泉也不知是心软,还是真的救美心切,见她不像是行骗的,便留下了三百元和手机号码。
一个半月后,丁雨秋打来了电话,说她在一家商场里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而且已经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问了他的地址,见距离不远,便亲自上门将钱还了。
叶泉见她信守承诺,在这个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社会中犹为可贵,不由心生好感,两人都是在大都市里挣扎的年轻人,有着共同的话题,经常保持着联系。
还好电话打通了,这说明丁雨秋肯定下班了,因为收银员上班的时候是不准带手机的,叶泉开口问道:“雨秋,工作还好吧”
叶泉也是通过对方,才知道收银员这个工作的不易,每天都要站上个小时,精神力要十分集中,要是少收了顾客的钱,又或者收到了假币,都要自己垫付的,有时还要面对无理顾客的种种刁难,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
丁雨秋正走在下班的路上,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实在有些累,正想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躺上一会,听了这话,不由笑了:“还好,我现在对收银已经熟练了,上个月再也没被扣钱了。”
“我这儿有个工作,想问你愿不愿做”
“泉哥,是什么工作我会做吗”
“也是收银员,不过肯定会轻松一些,工作时间从早上七点到中午一点左右。”
“是商场吗”
叶泉道:“不是,我下个星期要开一家蔬果店,想请你帮忙。”
“啊,你做老板了那恭喜你。”
又聊了一会,丁雨秋也没问具体的待遇,答应辞去现在的工作,过来上班。
第21章 姐妹花
店铺装修的进展很快,第六天就差不多完工了,因为打的是高档蔬果的旗号,叶泉没有在装修上惜钱,有陈浩这个太子爷在监工,装修材料上也是货真价实,整个店铺以绿色为主色调,风格简约大方,走进门口后能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效果相当不错。
制作完成的广告牌也挂了上去,用各种蔬菜和水果作背景,“桃源蔬果店”五个大字特别显眼。
叶泉马上又开始购买货架、空调、电脑和扫描仪等设备,以及胶带、食品袋、扫把、拖把之类的工具。
店里打算雇用两个人,一个负责收银,一个是杂工,收银员已经有了,还差一个杂工,叶泉写了几份招聘广告,开出了不低的工资,贴在自己店铺的周围。
为了证明店里蔬菜的品质,叶泉还特意去找了蔺若静,弄到了那份蔬菜检验中心权威的品质检验证书,上面给出的数据和评价让店铺增色不少。
倒是营业执照短时间内还未拿到,叶泉心里急,政府部门的办事员可一点都不急,最后也顾不得许多,等一切就绪后,叶泉干脆打出了试营业的旗号,就在店里卖了起来。
新店离农贸市场有一公里左右,没了市场的人流,买菜的人少了一些,至少没有再出现排除的现象了,但这几天叶泉在农贸市场卖菜时,已经将开店的消息,和新店的地址告诉了所有来买菜的老顾客,所以专程找上门来买菜的人也有不少,甚至有些住在这边顾客还更加方便了。
刚刚辞去工作的丁雨秋也过来帮忙,叶泉让她在附近租个房子,先搬来住下,免得上下班要来回赶半个多小时。
叶泉给丁雨秋开的工资是2000元一个月,这对社会上绝大多数老板,严格执行江宁市最低工资900元一个月的标准来说,薪资不低了,叶泉还立了个食宿补贴的名义,每个月多发300元,若是再加上每个月销售奖金的话,就更可观了。
丁雨秋在商场里底薪是900元,加上各种奖金和补贴才刚刚超过1300元,对叶泉开出的工资已经不是满意不满意的问题,而是有些受宠若惊了,她们商场一个正职主管的工资也才两千多。
“这个工资太高了,你的店铺不会亏本吧”
叶泉安慰道:“亏不了,我这差不多是独门生意,价格比同类蔬菜贵五六倍以上,又不愁销路。”
在见了店面里各种蔬菜标出来的价格,又帮叶泉卖了一个上午的蔬菜后,看着那高达四千多元,还是打八折的情况下达到的营业额,丁雨秋总算不再担心了。
到了十二点,叶泉见蔬菜已经卖得差不多,便准备请丁雨秋一起去吃午饭。
关上店铺门后,丁雨秋见到外面张贴的招聘广告,不由问道:“泉哥,你店里还要招人吗”
叶泉点头道:“是啊,我要忙其它的事,以后可能顾不上店里的事,必须要两个人才行。”
“那找到了吗”
“还没有。”
丁雨秋顿了顿,才鼓起勇气开口道:“泉哥,我妹妹也来了江宁,找了快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你可不可以招她进来。”
这段时间曾有几个人前来应聘,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妈,条件都不太合适,被叶泉拒绝了,他的打算是招一个性格本分、比较可靠的男性,年龄最好在三十岁以上,能吃苦耐劳,负责给店里送菜和一些体力活。
见叶泉迟疑了一下,丁雨秋连忙又道:“泉哥,你放心,我妹妹在乡下什么农活都做过,做事也勤快,工资只要900块就行了。”
叶泉一听这话,倒笑了,道:“你明天一早带她来店里,我看看合不合适。”
*************************
第二天早上,丁雨秋带一个只有十六七岁,面貌与她有三分相似的女孩走进店铺,叶泉这才想起丁雨秋本人只有21岁,她的妹妹能大到哪去
“泉哥,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