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未来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未来空间-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新龙一口咬定事情的真实,还拿出了另外几张不曾公开的老虎照片,并证明自己每个月的收入达万元,根本不是为名利,也知道造假后果的严重。

    仔细查看了虎照的原件后,随行的动物专家和摄影师就更有把握,不需要专门的仪器就能断定照片的真实,当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如果不是叶新龙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人,单凭这些照片就足以让新华国向全世界宣告:“华南虎这一珍稀物种在野外并没有灭绝。”

    这次,玉阳县林业局和保护区管理局,也吸取了上次政府部门在“周老虎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在没有完全证实事情的真实性之前,并不急于向媒体宣布,而是低调地组织了一次科学考察队。

    由省林业厅和保护区管理局牵头,一支由动物学专家、管理局平江站工作人员、摄影师、报纸记者和本地向导组成的队伍将进入南越岭,这次科考活动还吸引了研究华南虎的权威专家纪昆教授。

    纪昆已经年过六十,一生致力于华南虎的研究和保护,听说这次科考行动发现华南虎的希望极大,顾不得自己年老体弱,坚持要上山寻虎。

    实际上,新华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寻找野生华南虎的行动,纪昆就至少参加过近二十次,几乎走遍了有可能存在华南虎繁衍生息的所有地区。

    科考队还有一个领头人就是保护区的动物学专家闫学川,虽然不是专门研究华南虎的,但对南越岭野生动物资源的了解不作第二人想。

    作为这次虎照事件的主角,叶新龙自然要跟着去指出拍摄老虎的具体地点,叶明山和上水村的老胡等几名护林员也在队伍中。

    老胡名叫胡德,今年五十多岁,在南越岭一带也是有名的老猎人,当初还是他最先在百丈崖发现了老虎的踪迹,这才引起了叶泉的重视。

    南越岭自然保护区虽然成立了二十多年,但保护区内地形十分复杂,基本上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要论对保护区内地形的了解,还要属由当地原来的猎人或采药客组成的护林队员。

    每年自然保护区都会组织或大或小的科考活动,少不了要聘请叶明山等人做向导。

第293章 进山寻虎

    

叶泉本来不想跟着科考队一起进山,不过虎头山面积太大,而华南虎的狩猎活动范围极广,没有天眼卫星的追踪定位,这些人未必能找到那只华南虎,除非运气逆天,否则短期内绝不可能。

    而且考虑到将来要在家乡建立珍稀动物野化繁育基地的事,肯定会跟这些动物学专家接触,叶泉不得不站出来以争取这些人的支持。

    叶泉找到纪昆和闫学川,首先将自己的身份表明,解释道:“纪老,闫教授,其实照片上拍摄到的是一只年轻的雌虎,那几张虎照是我拍摄的,只是不想面对媒体,这才假托给叶新龙。

    我本人对珍稀动物的保护事业十分支持,也想为家乡做一些贡献,这次科考行动结束后,我将投资10亿在家乡建立一个珍稀动物野化繁育基地,第一步就是引进数只华南虎进行野化,然后放生到虎头山,保证这个族群的繁衍生存,并且还将成立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基金,承诺每年捐献至少10亿以上的资金,用来保护各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纪昆平常也不关注商界,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消息,并不知道现在的东方集团已经整合了数家分公司,拥有数十家工厂,资产已经达到了数千亿人民币。

    闫学川就在平江县工作,自然知道桃源村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当下向纪昆解释了一下,不说叶泉的身份,单是每年10亿元的资金捐助。就让两人一万个重视。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保护区建了一个又一个,但大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研究、考察、保护等方面同样如此,而且私人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捐助少之又少。

    别的不提,单是每年因野生动物毁田伤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各省基本达到了上千万,一些野生资源丰富的省份甚至近亿,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林业部。每年拨下的专项资金少之又少,补偿率不足10,缺口大得惊人,许多地方只能依靠社会各界的捐助。

    想到叶泉承诺的大笔资金,纪昆心中激动起来,想了想道:“叶先生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尽一分力,我是十分赞赏的,不过华南虎的野化过程十分艰难,国家这些年投入这么大,至今没有太大的进展。南越岭在这方面还没起步,叶先生不如将资金投入到国内其它几家已经取得不少成效的野化基地”

    叶泉也知道国内还有其它两家大型的华南虎野化培育基地。地理条件极好,已经培育了数十只华南虎,只是野化工作一直没有突破。

    叶泉耐心解释道:“虎头山自古就是华南虎繁衍生存的宝地,又是野生华南虎最后的发现地点,于情于理都应该重视这里,而且我对动物的驯化和野化方面极有天赋,有把握在一年内成功野化数只华南虎,请纪老拭目以待,如果不成功我再将资金投到其它方面。”

    闫学川自然一百个赞同,如果南越岭自然保护区内有10亿资金投入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中,那他这个动物学专家无疑是最大的获益人之一。

    纪昆虽然心存怀疑,大型肉食性动物的野化工作是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华南虎更是如此,但对叶泉肯大力支持动物保护事业还是十分高兴的。

    27日一大早,多达二十二人的科考队伍出发,叶泉带着虎妞随行,一行人都背了不少东西,从各种考察仪器、对讲机、红外线摄影机、摄影充电设备到帐篷、睡袋、食品和药物等。

    叶泉也背了一个背包,带着虎妞走在前面,叶明山、老胡等向导各带了一条中华田园犬。

    以叶泉的脚力不停的走,赶到虎头山也要一天一夜,队伍因为负重和体弱者的拖累,再加上还要沿途考察一些动植物资源,直到第三天的下午才进入虎头山地界。

    一路上,众人并没有发现老虎的身影,甚至连虎毛、虎爪、粪便等踪迹也搜寻不到,倒是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鳄蜥;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水鹿、野羊、斑林狸、黄麂、金猫,还有果子狸、苏门羚、华南兔、松雀鹰、红隼、银鸡等种类众多的野生动物。

    发现如果这次不是为了专门寻虎,而是一次综合的野外考察,大家一定十分开心。

    当晚,众人准备在驼背岭的山腰处宿营,叶泉带着虎妞在前面开路,经过一处灌木丛时,虎妞似乎察觉到了前方有什么野兽,回头望了叶泉一眼,然后箭一般地窜了过去,身后还跟着其它三只田园犬。

    叶泉的念力能搜索六百多米的半径范围,自然知道前方有一头一百多斤的野猪正经过这里,这头野猪被四只猎犬的叫声惊起,有些慌张,转了一个方向奔跑起来。

    这一百多斤的野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两颗獠牙已经初露锋芒,真要有人被撞上了,非得受伤不可。

    叶泉担心有人受伤,看准了野猪的逃跑路线,上前十数步,突然挥出一刀,干净利落,将奔跑中的野猪的头颅斩了下来

    叶泉手中的开山刀不再是以前从网上订购的产品,而是用超级合金钢制造而成,用削铁如泥来形容也不算夸张,加上他的蛮力,斩下水桶粗的野猪头颅,当真是轻而易举。

    因为有灌木的遮挡,一行人都没看清事情的经过,待猪血流尽,叶泉拖着野猪回到队伍当中后,众人都有些吃惊。

    队伍中一个叫张昱的博士生,见了站出来大声指责道:“你这人是怎么回事我们进山是保护动物的,谁叫你杀死野猪的你知不知道这是违法”

    叶泉的身份,除了三个本地向导,队伍中只有纪昆和闫学川知道,张昱是另外一名动物学家带来的研究生,初出茅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以为叶泉是队伍雇来的山民,态度颇为恶劣,手指差点戳到叶泉的脑袋上。

    队伍中大半数人都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也带足了食物,作为以保护野生动物为己任的科学考察队,除非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否则肯定不会去猎杀动物。

    叶泉行事自然不需要看他人眼色,拨开张昱的手指,冷冷道:“我们桃源村在这里打猎打了四百多年,在半个世纪前,村里任何一个成年男子若不能单独狩猎,连上酒桌的资格都没有,即使这样,却从来没有导致动物灭绝的事情发生,要论保护动物,你还不够资格指责我。”

第294章 深山闻虎啸

    

对于野生动物人们想杀就拼命杀,想保护就拼命保护的做法,叶泉一直不屑为之。

    就以野猪为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后,许多地区都恢复了不错的生态环境,但因为禁枪禁猎和没有虎、豹等天敌的原因,野猪在许多地方都泛滥成灾,毁坏田地甚至伤人的事件层出不穷,致人死亡的事件也发生过数起。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经谈不上保护了,人类虽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主人,但也不用委屈到只能挨打而不能还手的地步。

    只因为野猪身上有一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身份,各地都不敢动手,好不容易有的地方政府想猎杀一部分野猪了,结果召来了许多人的反对,还搞出什么“万人签名、保护野猪”的反对示威活动,反正受损失的、受伤的都不会是这些签名的人。

    叶泉跟野猪没仇,更不是想吃野猪肉,保护就保护吧,偏偏政府部门又拿不出专项资金来赔偿农民的各种经济损失。

    实际上,只要不人为的大规模搏杀、不破坏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就是想灭绝也很难。

    根据史书记载,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数量应在10万只以上。

    直到上世纪中叶,华南虎数量还保持在4000只以上,如果不是六七十年代的疯狂捕杀,绝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濒临灭绝。

    像野猪这种繁殖力、适应力超强,只要有食物就能存活下去的动物,早该重新考证调查。撤下保护名单。换上其它更需要保护的物种了。

    叶泉想保护动物。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世界,但谈不上是动物保护主义者,更不是在保护自然方面有 “心理洁癖”的偏执狂。

    说到底,生老病死、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而人类正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肉食者。

    闫学川常年呆在南越岭自然保护区,与当地山民打交道的时候很多,也很开明,当下制止住张昱。道:“南越岭保护区内现在的野猪数量至少超过六七千头了,每年都要猎杀一定数量的野猪,这是得到了上级部门批准的,谈不上违法。”

    像桃源村这样没有搬迁,传统活动离不开保护区的村寨,保护区管理局的许多工作都需要村民配合和支持,如果按照法律完全禁止打猎、采药等活动是行不通的,更何况在成立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前,保护区内有上百座山岭是属于桃源村集体所有。

    一百多斤的野猪,除去内脏、头部等。也就几十来斤肉,刚好够队伍里二十多人吃个饱。

    纯正的野猪肉有点粗糙。腥味也重,不精心烹制,单是烧烤的话谈不上什么美味,但队伍里已经吃了三天的压缩饼干,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能改善一下伙食自然乐意,就连那最先反对的张昱也受不了肉香的引诱,吃了不少。

    科考队第一个目的地是百丈崖,附近林地、盆地、坡地、悬崖等地形多样,老虎最喜食的野猪、黄麂、野羊、水鹿和苏门羚等偶蹄类动物资源丰富,这些都为野生华南虎的生存条件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还是上水村的老胡最先在这里发现考虑的踪迹,他带着众人循着一条兽道进步,果然找到了几处老虎的脚印,印痕呈梅花形的,长约十六七厘米,这与华南虎的脚印特征完全吻合。

    一般的猫科动物不会有那么大的脚印,老虎的足迹形状与豹子的足迹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发现让众人十分振奋,纪昆老人差点落泪,此前他在其它地区的几次科考行动中也曾发现过老虎的种种踪迹,但因为始终没见到真正的老虎,也就没有办法证明华南虎是否真的没有在野外灭绝。

    百丈崖的脚印不算重大发现,但与叶泉拿出来的数张虎照联系在一起,就几乎可以断定南越岭是真的有虎

    在老虎脚印的激励下,众人搜集着一切与老虎有关的证据与信息,如老虎足迹、卧迹、虎毛、挂爪和食物残迹等。

    而结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随后又有人发现了老虎留在树上挂爪痕迹和一堆老虎粪便,有旧的也有新鲜的。

    可惜发现了虎踪,并不代表老虎就在百丈崖

    果然,队伍在这里呆了一天一夜,从大范围的搜索到各种仪器的应用,始终没有找到华南虎。

    叶泉没时间与大家在山里呆上十天半个月去慢慢找虎,他再不管事,也不能离开太久,与纪昆等人商量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后,便按照天眼卫星的定位,带着大家直奔老虎的藏身之处。

    四月1日晚上,队伍宿营在虎头山北侧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

    入夜后,几乎所有人都累得躺下休息,长途跋涉加上地形复杂难行,许多地方甚至要借助绳索前进或攀岩,除了叶泉和叶明山,其他人的体力基本都耗尽了。

    不过,今晚大家注定要渡过一个难眠之夜。

    叶泉选择的宿营地离华南虎的所在地已经不远,晚上约十一时左右,从西方传来了一声低沉的虎啸,若非叶泉五官敏锐,还真难听清,他顿时将众人叫醒。

    众人正睡得香甜,被叫醒后自然不爽,待过了快半个小时也没听到什么虎啸声,有几个人不由怀疑是不是叶泉听错了。

    叶泉见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他,起了一丝玩童之心,双手合拢在嘴边,发出了一声穿云裂石般的虎啸

    叶泉不会模仿什么口技,只是仗着丹田之气浑厚,口中发出的虎啸声震四野,霸气十足,倒也惟妙惟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