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其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中,将华南虎列为世界十大优先保护动物的头号濒危物种。
当然,也有许多组织和专家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在南方地区许多地方能找到一些大型猫科动物的活动痕迹,野生华南虎并没有消失。
叶明山道:“这几十年来,的确没听说过山里还有老虎,不过山里这么大,也不能完全肯定就没有,而且老胡这人xg子实在,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在山里转了几十年,说的话总有几分可信。”
叶泉笑道:“山里要是真有老虎,这是好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说有老猎人在南越岭发现了老虎的足迹,叶泉便留上了心,别的人也许一笑置之,但他却是有能力去证实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叶泉给还在游龙号上的龙二和龙三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们利用南越岭上空的天眼卫星,搜索是否有老虎活动的踪迹,同时对南越岭的动植物资料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记录,同时绘制南越岭的全息地图,方便他进山。
还没等到结果,第二天一早,叶泉就收拾行李,带上虎妞和两只杜高犬出发了。
第187章 深山采药客
已经是腊月,南越岭的山林依然郁郁葱葱,也有一些阔叶树木的叶子发黄或掉光了,但数量并不多,比起北方来,绿sè才是不变的主sè调。
不过,冬季的山里比其它季节安静多了,多数小昆虫过不了冬,只有短短的寿命,一些动物更是早早地储备过冬的食物,躲在温暖的窝里蛰伏起来,只有少数的动物还在为活命而奔走,让人惊鸿一瞥。
叶泉进山一个小时后,太阳终于露出了一丝笑脸,但山间的气温还是很低,路旁一些杂草还凝结着霜露,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有时一阵冷风吹过,浸透裸露的皮肤,让人感觉到一种彻骨之寒。
没人同行,叶泉自然空着双手,他以jg神念力探索周围环境,又有暗劲修为和超出常人数倍的体能,行进的速度就跟一阵风似的,好在虎妞和两条杜高犬都不是普通的猎犬,不然跟都跟不上。
走了两个小时,叶泉来到了一个叫野猪林的地方,这个地方自封山育林后,已经极少有人涉足,就连山道也不时被灌木杂草封锁,不时要用开山刀劈砍一下。
走到这里,叶泉开始偏离山路,专门朝偏僻的地方前进,一边前进一边“搜刮”着地皮。
只见叶泉用jg神念力锁定三棵水桶粗的马尾松,念力一动,那三棵大树连根带叶,包括地面上的一些菌类、树上的几只松鼠和小鸟等也全部被转移到空间里,原地只留下三块方圆数米的空地和一些小树、灌木和杂草等。
叶泉每前进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挑选一些成年大树,和空间里还没有的动植物收进空间,转移到森林规划地上。
不过,叶泉倒不担心自己会造成环境破坏,大树被移走后,周围还有许多小树,空地用不了一年时间就会长满。再过几年小树也会长大,填满这片山林的空隙,这也是森林中的自然循环。只有当一棵大树倒下后,才能让阳光直接照到地面上,给其它小树成长的机会。叶泉只是加快了这一过程。
同样的道理,人类对森林的砍伐之所以会给环境造成破坏,是因为许多砍伐的过程是推进式的,这会给环境带来毁灭xg的后果,恢复起来也要缓慢得快。
如果采用了空中集材,以择伐的方式,将成年大树砍倒后用直升机从空中吊走,留下周围的小树和完整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情况就会好上许多倍。
当然。这种方式的成本要高得多,只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势险峻的地区才采用。
南越岭周围的人口不算多,也没有大型的伐木场,山民们也许不懂“环境保护”这个名词,但自古就有类似的观念。加上南越岭在十多年前就成为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使这片山岭的生态环境和树木保存得极好。
叶泉这一路走来,不仅搜刮了上千棵成年大树和各种植物,就连一路上遭遇到的野生动物也没有放过,其中不乏野猪、水鹿、野羊、黄麂、小灵猫、果子狸、穿山甲、金环蛇和五步蛇等大型或珍稀的动物,甚至叶泉都觉得山里的野猪和野鸡。都开始有些泛滥了。
中午,叶泉觉得一个人没意思,干脆没在外面野炊,而是进了空间,在城堡里享用了一顿美餐。
下午的时间,叶泉依旧到处是转移大树,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一个山脊上找到了十二棵银杉
银杉是新华国特有的世界级珍稀物种,与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也被植物学家们称为“植物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时至今ri,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只有新华国才有分布。
1955年,银杉在我国南岭省首次被发现的时候,和水杉一样,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轰动。
要知道当时植物学界曾认为,冰川时代曾经生长在地球上的银杉,除了在德国还保留两块化石标本外,已在世界上绝迹,因而被誉为“活化矿”。
50年代发现的银杉数量不多,而且面积很小,1979年以后,在其它地区又发现了一些,但数量依然不多。
叶泉发现的十二棵银杉有大有小,最大的一棵高近三十米,树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据叶泉估计树龄至少也有四十年,堪称“银杉王”了,如果被外界知道,肯定是一则不小的新闻,说不定会引来不少目光。
银杉的线形叶背面有两条银白sè的气孔带,每当微风吹拂,便银光闪闪,特别漂亮,银杉的名称想必就是这样得来的。
对于这些珍稀植物,叶泉倒没有动那些成年大树,而是选了最小的六棵银杉移进了空间,留下了六棵大树,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利用空间浓郁的灵气加速幼树的生长;二是银杉喜阳怕y,如果被大树荫蔽,就会死亡或生长受到影响,还不如移到空间;另外银杉是雄雌同株,用种子繁殖,留下的大树只要不被破坏,很快就能再长出幼苗。
冬季时ri短,山里比平原也黑得更快,刚过五点,太阳便下山了,若是要野营,这个时候就该寻找合适的地方,准备落脚了。
不过,叶泉有空间随身,又是独自一人,就懒得再去扎营,决定等天一黑就进空间休息,他想起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木屋,是山民们为了方便进山打猎、采药而修建的,叶泉以前曾跟人来到一次,但那次是十年前了,便存了故地重游的心思。
木屋建在一处开阔地,面积不大,但全部用腰身粗的原木建造,历时二十年的风雨霜雪依旧牢固,木屋的前方还有栅栏隔开了一个院子。
叶泉走到离木屋若一百米的距离时,jg神念力察觉到木屋中已经有两个人的存在,顿时有些意外,现在不比从前,随着青壮年的外出打工,进山的人已经很少了,碰面的机会就更少。
虎妞走在叶泉的前面一点,这时也嗅到了生人的气味,顿时吠叫起来。
虎妞这一叫,肯定惊动了木屋里的人,叶泉倒不好马上消失,只得从空间里将背包拿出,背在背上,并将身后的两条杜高犬弄进了空间。
一会儿的工夫,从木屋里走出两个人,一个约六十多岁,两鬓已见斑白,但jg神极好,从脸上的皱纹,就能让人猜到这是一个久经风霜的人,身上穿了一件陈旧的夹克衣,腰间别了一把柴刀。
另一人比叶泉年龄略小,个子不高,有两道浓眉,皮肤黝黑,手里握着一支鸟铳。
老者姓乔,是南山屯的人,一辈子以采药为生,在附近很有名气,老人面貌变化不大,叶泉以前见过数面,也算认识,当下打招呼道:“乔老爹,是你啊,身子骨还这么硬朗这个时节还进山采药。”
第188章 百年何首乌
叶泉这十多年来很少回老家,乔老爹只是觉得面熟,但认不出叶泉,只好笑道:“你这后生是谁老汉记xg差,都认不得了。”
叶泉只略略一说,乔老爹顿时就知道了,笑道:“原来是桃源村的大学生,都说你现在成了大老板了,还投了大钱在村里搞旅游,怎么一个人进山快进来歇着。”
经过介绍,那个年轻人是乔老爹的孙子,名叫乔平。
南山屯离桃源村只有二十来里,两个村子之间想到通婚,平时的来往也很密切,不过叶泉长年在外,只认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比他年龄还小的那一辈就极少认识了。
乔平话很少,倒是乔老爹很健谈,在深山里碰到了,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味道,十分热情。
木屋盖的是茅草顶,但四壁建得厚实牢固,面积很小,只有四五十个平方,却分隔成了两间,里面的一间略小,摆放了一张矮脚竹床和一张简陋的桌子,竹床上放着两个背篓;外面的一间略大,中间是火塘,两个角落分别摆放着一堆木柴、四个木桩凳子和一个陈旧的木柜。
叶泉刚放下背包,乔老爹从背篓里取出一只山兔、一只野鸡还有一只白sè的大鸟,又打开墙角的木柜,只见里面放了五个大瓷碗、几双筷子、一包干辣椒和一包用过的粗盐,还有一个用来煮饭的锡锅和一口用来煮汤的铁锅。
乔老爹道:“我们也是刚到,正准备升火呢。阿平,你去后面的泉眼里打水,再割些茅草回来。”
靠近水源是宿营的必备条件,木屋之所以建在这,也是靠近水源原因,不过也不能挨得太近,以免遭遇过来饮水的野兽。叶泉依稀记得离木屋约三百多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口全年不断的泉眼。
到了山里,你就是主人。万万没有客气的道理,叶泉见三只野味还不够明天早餐的分量,便从背包里取出猎弩。道:“乔老爹,我再去打点野味回来。”
乔老爹看了看天sè,劝道:“天快黑了,还是别去了,我们带了一斤米,路上还挖了几窝山药和葛根,够三个人填饱肚子了。”
叶泉笑道:“没事,我就去半个小时,打不打得到都回来。”
叶泉这般自信满满当然是有底气的,即使打不到猎物。大不了就去弄几只空间里的动物出来,总会满载而归的。
他养在空间里的七彩山鸡、肉鸽、斑鸠和兔子等动物,即使有劳工和一些肉食动物的祸害,数量依旧越来越多,如果不是空间升级了。面积大了十倍,恐怕都要泛滥成灾了。
不过,有jg神念力进行搜索,又有虎妞这个大帮手,加上运气还不错,只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叶泉就用猎弩打到了两只环颈雉,如果不是怕引起怀疑,叶泉甚至想捉两条冬眠的蛇来打打牙祭。
回到木屋时,火塘已经升起了火,乔老爹淘好了米,正准备用锡锅煮粥,乔平在外面正给山鸡和野鸟拨毛。
叶泉见锅里的米不多,连忙从背包里找出一袋两斤左右的响水大米,递过去道:“乔老爹,我也带了米,你往里面放一些。”
乔老爹也不推辞,打开米袋,见里面的响水大米颗粒丰满,质地坚硬,sè泽青白如玉、透明纯净,不由点头道:“这米真好看,想来味道也好,正好多煮点,明天一早热一热就行了。”
说完往锅里加了半斤,这响水大米是空间出产,品质比真正的原产地贡米还要好上数倍,即使加了其它的米,煮出来的粥依旧浆汁如ru,清香诱人。
乔老爹本来还想往米粥里放一些山药,闻到米粥的清香味后,顿时改变了主意,什么都没加。
煮好粥后,大家留了山兔和一只野鸡准备烧烤,剩下的砍成块,都用铁锅炖了,乔老爹还往里面加了几味中药,叶泉只认得其中一种是鸡头姜,也就是黄jg,这种中药有补气养y,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可壮筋骨、补jg气,对糖尿病也有奇效。
因为东西够吃,煮好的粥准备明早热一下当成早餐。
但响水大米非同凡响,吃起来柔软适口,味道鲜美,香味扑鼻,乔家爷孙本来准备只吃半碗,但品尝到味道后,实在按捺不住,吃了两碗后才动锅里的山鸡肉。
叶泉平常喂虎妞都是用牛肉或整只鸡,现在有外人在,只好委屈一些,负责消灭大家吃剩的鸡骨和兔骨。
乔老爹活了几十年,眼力自然不错,见虎妞神态机jg,又乖顺听话,连连称赞。
填饱肚子后,时间还早,三人就围着火塘聊天,叶泉对采药十分感兴趣,听乔老爹说了许多进山采药的经历。
住在山里的人,大多能认识一些觉的草药,像乔老爹这样的采药客甚至能认识一两千种草药,采来的药除了出售之外,自己也配制一些草药,给乡亲们治疗常见的小病小痛,算是民间的草头医生,在农村医疗系统没有完善之前,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医的发展,即使是在偏远的山区,进山采药的人也少了,但近年来,随着人民对健康的重视,野生草药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一来许多草药还无法进行人工种植;二来人工种植的草药在药效上比不上野生的,许多野生名贵草药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
普通的中草药在南越岭随处可见,但一些值钱的名贵草药,却只能在深山老林里寻找。
采药不分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进山,但什么季节采什么药,采哪一部分都有讲究,例如chun天采枝叶,夏天采花,秋天采果,冬天采根等。
南越岭的采药客们,在千百年的采药实践中还形成了许多规矩,比如对于那些稀有名贵的草药,向来只采药不采根,即使用根的草药,也只挖一些须根或老根,而留下主根,防止药源断绝。
不过,对外来的人,或急功近利的人来说,根本不管长远利益,能挖多少就是多少。
叶泉翻开两只竹篓,见里面分类存放了上百种草药,植物的枝、叶、根、果等样样都有,叶泉以前耳濡目染,偶尔还看看本草纲目之类的书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