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适应女子的修炼,加上桃源村历来都有“传子不传女”的说法,所以叶婷小时候虽然跟着练过一段时间基础,但很快就放弃了,不过对国术有基本的认知,也知道一名暗劲高手的厉害。
当下说起了另一件事,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之情:“昨天,村里又组织了一些人去打野猪,爸爸带着狮王、大黄和小青一起去了,听说咱家的狗最厉害,咬死了三头野猪,今天早上村里还把最大的一头野猪分给了我们。”
叶泉一听,叹道:“可惜,这次围猎我又没有赶上。”
野猪的食xg极杂,能吃的几乎都吃,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一头母猪一年能产两窝,每窝大约十来只,生存和繁殖能力极强。
野猪在南越岭分布的数量也就十年代少一点。很多时候可以说是泛滥成灾,近年来,因为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和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野猪的数量更是呈每年上升的趋势,山民种植在最边远的农作物经常会遭到祸害,一群野猪下山。只要一个晚上,往往数亩甚至数十亩的农作物都被糟蹋。从前年开始,桃源村就恢复了每年冬季打野猪的传统。
说起来,野猪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报纸报道说,有人因猎杀野猪而坐牢的,但没人认为这种动物会有灭绝的危险,不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养殖。许多地区也和南越岭一样,因为没有了老虎等天敌存在,野猪已经成为了农业害兽。
所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只要以村委的名义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林业局提出申请,确认野猪的数量以及猎杀方式后,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在十月份,玉米成熟的时候,村里就组织了一次围猎,那时叶泉正好在外地没有赶上。这次又不凑巧。
叶泉想打野猪十分容易,心里感到有点遗憾主要是因为怀念那种场面,桃源村的人打野猪十分传统,甚至称得上彪悍,既不用土枪,也不用电网、陷阱和兽夹之类,除了用猎犬外,就是手中的大枪和弓箭。
在以前。桃源村的猎人甚至用单独猎杀成年野猪的方式,来向其他人证明自己。
那种刺激紧张的场面,叶泉以前只见过两次。还是十多年前的时候。
叶泉从另一个方向往回赶,这一趟进山他转移了近万棵成年大树。加上通过飞播的树种和草籽在空间泉水的作用下,迅速发芽,升级后的空间终于不再荒凉,有了一丝绿意,就连灵气浓度的平均值也上升了一点,从25升到26,虽然离下次升级的要求还很远的距离,但总算前进了一步,也看到了希望。
回到村里,虎妞和两只杜高犬跑在前面,还没到门口,正在龙眼树上嬉戏的鹦鹉花花和八哥丑丑飞了下来,落在门檐上,嘴里叫道:“主人,回来了,主人,回来了。”
叶婷、叶妮两姐妹随后从院子里迎了出来。
叶泉见到叶婷,问道:“怎么还没回校。”
丫丫抢着答道:“姐姐想骑马,她又不会,只好等哥哥回来。”
叶泉笑了笑,指着站在叶婷肩膀上的花花,道:“听你说,花花下个星期在拍两个广告,不会耽误你学习吧”
叶婷连忙道:“怎么会我跟广告商说不想请假太久,他们答应派人来越安这边拍摄,我最多请两天假就行。”
丫丫道: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花花了哥,丑丑也能拍广告吗”
叶泉笑道:“这个难说,丑丑在许多人眼里可一点都不漂亮。”
丫丫很不服气地道:“才不呢,丑丑是最漂亮的,也最聪明。”
丑丑连忙点点头,脑袋在小丫头脸上蹭了蹭,道:“丑丑最漂亮,丑丑最聪明。”
走进院子,叶明昌和叶光祖还在料理野猪肉,将里脊附近的肉用粗盐腌好,再用竹条串起来挂在火塘上方,这是南越岭农村制作腊肉的方法,就是用平常烧火的烟来薰制,如果想将过程加快点,就在煮完饭菜后,在火塘里放些木屑来制造烟雾,松木、桂木最好。
野猪肉比家猪要jg瘦得多,叶泉道:“这头野猪有多重”
叶光祖笑道:“超过两百斤,今年你们不用杀年猪了。”
曹淑芸正好端着一盆水出来,有点埋怨地说道:“这个难说,家里养着十来只大狗,还餐餐要喂肉,一天至少要二三十斤,这一百多斤肉没到过年就没了。”
叶光祖愣了一下,村子里养的土狗一般就喂些剩饭和骨头,哪见过餐餐喂肉的不过他也知道叶泉养的这些狗都不一般,听说光是那只大藏獒就花了几百万,总不可能也喂些剩菜剩饭吧。
叶明昌不以为然,他现在天天跟两只高加索犬呆在一起,也爱上了养狗这件事,最近又开展了批发观赏鱼的业务,平均下来,每天都要卖出数十尾高档观赏鱼,只能用ri进斗金来形容,也不在乎十多只大狗每天几百块的伙食费,说道:“这野猪肉平常难吃到,留着自己吃,平时喂些其它肉就行了。”
叶泉听了这话,心里又有了主意,现在已经他有了蔬菜种植基地、果园和山羊养殖场,倒可以再办一个综合养殖场,养些牛、猪等家畜,别的不说,光是家里养的十多只大狗每天就要不少肉食。
桃源村以前每家每户都有养猪,但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养,大多是养到过年才杀的年猪,桃源村的村民平时要想吃肉,都是村子里的屠夫从养殖场买来的,或者碰上赶集ri去集上买,很不方便。
而且,将来桃源村要搞农家乐,食物一定有绿sè有机,其它养殖场出来的猪,在品质上显然不太可靠。
不过,现在已经快过年了,又没有提前准备种些饲料,至少要等开chun后再说吧。
第194章 找上门的教授
叶婷下午就要返校,迫不及待地想去骑马,叶泉只得答应了,白龙马xg子高傲,只准叶泉一个人乘坐,但越光、飞鹰等几匹母马还是比较听话,像每天负责给马匹洗刷、喂食的叶新龙等人,也经常会在沙洲上骑一骑,只不过叶婷没有一点骑术基础,叶新龙自己也半懂不懂,不敢答应,才要等叶泉回来。 欢迎来到阅读
兄妹三人走到马厩,却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着两个年轻人,在马厩门口徘徊,叶泉也没在意,倒是叶婷上前打了个招呼:“乔教授,你好。”
那个被叫做乔教授的中年男子点点头,道:“你好,你是叫叶婷吧现在要溜马吗”
叶泉奇道:“这人是谁”
叶婷小声解释道:“听说是个大学教授,专门研究马匹的,前两天你不在的时候,来到了我们桃源村,说是要研究白龙马,新龙哥不让他进马厩,他就每天守在外面,只要白龙马一出现,就会围在旁边看个不停,还做各种记录,昨天因为靠得太近,还被白龙马踢了一脚,摔了个跟着,好在没事。”
叶泉不由讶然,没想到这人的鼻子还挺灵,居然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一个大学教授,快过年了还从金陵跑到桃源这个山村来,不过,白龙马来历不可告人,叶泉实在不想与这些打交道。
打开马廊门,叶泉正要进去,中年男子突然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连忙跑上前道:“等等,你就是马主叶泉先生吧,我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习广田,专门研究马种,我们能不能谈谈”
叶泉听了脑袋不由一痛,这龙马是新华人三百多年后才培育出来的马种,当时地球已经进入了三级文明。运用了先进的生物培育技术,花费了将近极长的时间。
即使以当今的科学水平,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也涉及到血液、细胞和基因等高新科技的研究和分析,不是一般人能够玩转的。
一个新的品种,特别是像马这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大型运动物。是不可能突然出现的,需要通过数代甚至十数代的保种和选育。
对于龙马,叶泉也许只能用“基因突变”之类的原因,勉强解释过去。
叶泉道:“乔教授有什么事”
习广田道:“叶先生,你的那匹白马是一个全新的马种,这简直不可思议,我想知道这匹马的来历,并想得到你的允许,对它进行全面的研究”
还未等他说完,叶泉打断道:“抱歉。龙马目前还属于商业机密,我有自己的研究人员,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
说完就进了马厩。
习广田心中大急,想跟着进去,却被虎妞张牙舞爪般地拦了下来。只好不甘心地大喊道:“叶先生,根据我的观察,龙马不论体格、外形、速度还是智商,都超出了当今著名的马种,只能用无价之宝来形容,我们金陵大学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对龙马将来的繁育有极大帮助,如果能够合作,这将是双赢的事。”
叶泉没有理会习广田的建议,现在社会上,虽然各种“砖家”到处飞,但他对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教授还是心怀敬意的,不过龙马过于特殊,已经属于灵兽范畴,光是表面的一些东西就足够让人震撼的了,对习广田这类喜欢追根究底的人,还是能避则避。
习广田叹了一口气,他当初从论坛上看到白龙马的图片时,根本就不相信,认为是经过电脑软件s的,因为抛开白龙马那如“天马”般神骏的外形,单是有些特征,就与他熟知的其它马种对不上头。
华夏历史上的帝王名将,许多都与绝世骏马结缘,并以此为荣,周穆王的八骏、秦始皇的七名马、汉文帝的九逸和唐太宗的十骥,再到吕布的赤兔、刘备的卢和曹co的绝影等,每当读到描写这些名马的描述,令人无限向往。
虽然认定了图片有假,但习广田心中又忍不住好奇,找朋友检验了一下,结果得知图片居然是真实的。
这下,习广田再也按捺不住了,带了两个学生,立即从金陵飞到了越安市,再转车来到了桃源村,结果让人欣喜若狂,像白龙这样全新而又完美的马,对于研究了一辈子马种的习广田来说,简直比脱光了的绝世美女还要有吸引力,偏偏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最“亲密”的一次接触,还是被踢了一脚,这让习广田情何以堪。
叶婷骑了一小时的马,就跟着叶明昌回越安市了。
叶明昌经过深思熟虑,放弃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观赏鱼分店的打算,转向了批发和合作,生意越做越大,离开一久心里就不太踏实。
*****************************
桃源村的人,每到腊月就要酿一缸糯米甜酒,也就是醪糟。
叶泉从小就爱喝,不管是用来配鸡蛋、汤圆还是糍粑,都是一种美味,现在他有了空间食品,又有了空闲,肯定是要自己动手酿造的。
糯米酒虽然名为“酒”,但度数低,味道甘甜芳醇,放点糖加点水,再烧开一下,以前在没有可乐、果汁和汽水的年代里,是妇人和小孩们在酒席上最好的饮料。
糯米酒能增进食yu,有助消化,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老人、孕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的佳品。
另外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等功效。
叶泉从前见过父母酿造糯米酒,明白大致的过程,但有些经验是用肉眼观察不出来的,所以曹淑芸也在一旁指点。
酿糯米酒,原料只要两种,就是上等的糯米和甜酒曲,比例大概是100:1,甜酒曲用时要碾成粉末。
叶泉选用的自然是空间大米,他这次没用鸭血糯,而是普通的白sè糯米,不过只要是空间出品,必属jg品,品质和口味上甩开普通糯米几条大街。
叶泉估计了一下酒缸,称了三十斤糯米,粒粒饱满细长,一粒就比得上普通糯米两三粒大,看得曹淑芸啧啧稀奇,好在她这段时间天天吃着叶泉提供的“天价贡米”,总算有点心理准备。
先把糯米用清水淘洗一遍,在空间泉水里泡上两三小时,直到用手能捏碎后,叶泉将米倒入簸箕里把水沥干,然后装在专门的木桶里,放在灶上进行蒸煮。
用旺火烧了大半个小时,叶泉掀开桶盖,等滚烫的蒸汽少了些后,用筷子夹出一团糯米放进嘴里尝了尝,感觉差不多了,便熄了柴火,把木桶端了下来,走到门口,向在院子里玩耍的丫丫喊道:“丫丫,快去洗手,吃糯米饭了。”
第195章 安全防护用品公司
酿糯米酒用的米饭既要完全熟透,也不能太软,要恰到合适,叶泉用手揉了两团糯米饭,一团给自己,一团给丫丫,两人就抓在手里,吃得津津有味。
糯米柔软清香,鲜美可口,蒸出来的糯米饭,又比煮出来的更多了一些韧xg和嚼头,加上这些米受空间灵气的滋润,味道更佳,就连曹淑芸也吃两团。
蒸熟后的米饭倒入一个大盆,趁热将米饭弄散开,等凉到30多度左右后,再倒入适量的凉开水与甜酒曲,用手将糯米拌匀,糯米酒要利用中温发酵,米饭太热或太凉都不行,会影响酒曲发酵的程度,具体就要看各人的酿酒经验了。
将拌匀的糯米倒入缸内,再把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凉白开水,洒在米饭的表面,并在中间掏一个小窝,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密封,剩下的程序就是等待糯米发酵了。
因为糯米酒要在30度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发酵,所以在气候寒冷的时候,要把酒缸放入草窝或旧被子里面保暖,两三天后便能尝到可口的糯米酒了。
种植基地旁的小型冷库完工了,叶泉让人检验完施工质量后,爽快了支付了余款。
等到了明年,果园就有一些出产,还要再建一个养殖场,加上蔬菜基地和桃源村数千亩的果园场,冷库有足够的用途。
不过,叶泉倒没有闲着,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家的院子,现在住的祖屋是他曾祖父一辈在民国年间修建的。虽然还能住人,但不论是环境、格局还是祖屋本身,都跟不上时代了。
叶明昌夫妇虽然在越安市住了十多年,但根子还是在桃源村,以前是受子女教育和就业的影响,现在则放不下观赏鱼和花店的生意,不得不留在城市里。但随着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