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中年人相视一眼,另外一人看了白三爷一眼随即说道。
“三爷,我说,你们白家是无人了还是怎么了?一个十六岁不到的娃娃竟然掌管着白家,这实在有些太不像话了。”
白三爷没有半点羞耻,反而无所谓地说道。
“谁管事,我无所谓,只要别挡着我发财就行了,可小兔崽子管事后,根本没我什么事了,我都一年没进项了,往年去安国办药,多好的差事呀,可今年,你们猜那小兔崽子怎么办的?”
几人看上白三爷,等待他的回答。
白三爷哼了一声说道。
“那小兔崽子今年直接派人在安国成立一个长期药材收购点,张贴告示,把所有的采购药材价格和规格全部张贴出来,那些供货的商人,直接按照告示需要的数量和规格送到收购点,多少钱,多少货,一清二楚,那些采购回来的药材,直接用镖局押送回京,根本没白家人啥事!”
三个中年人也是面面相觑,其实他们觉得这种方式其实挺好的,可想了想自己几人的目的,也只能无奈,没想到白家还真出了一个人才。
随即一个中年人问道。
“三爷,你们白家那个白氏制药厂,我听说,如今已经生产超过二十种药物?”
白三爷喝了一口酒,这才说道。
“不是二十种,而是二十六种,都是市面上非常名气的药物,其中有十八种是我们白家的祖传秘方,剩下的八种是收购过来的秘方,城南张家的金疮药,号称除断头不可治,其他刀伤都可治,你们知道吧?你知道白景琦那个败家子花了多少钱购买秘方吗?”
几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等待白三爷的回答。
白三爷哼了一声说道。
“五万五千两!现银!”
几人倒抽一口凉气,张家的金疮药的确在京城非常有名,可惜张家只是一个小药房,而且老张爷子年事已高,已经有十来年没制药了,市面上都已经快绝迹了。
而且张家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子嗣,张老爷子又是一个顽固的份子,今年都七十九了,宁愿把秘方带进棺材板,也不愿意把秘方传给女儿女婿。
这份张家祖传三百年的治疗刀伤的金疮药眼看就要失传,没想到最后还真卖了,而且还卖出如此高的价格。
不过听完白三爷的话,几人顿时贪婪更盛了,白家真正值钱的,也就那几十张秘方,现在又收购其他医药世家的那么秘方,这其中的价值,无法估量呀!
几人又齐齐碰了一杯,其中一人这才说道。
“三爷,您放心,我们绝对支持您夺回您那一份,白家三房,就算平分,你最少也得分到三成三的财产,所以那些秘方也得有您的三成三,这样,三爷,我们商量一下,想办法逼迫白景琦那小子分家,我们已经给您出好主意了,以后每天派人去制药厂捣乱,然后…”
几人正密谋着,白三爷也听得很认真,这几人身份可不简单,两人是王公贵族,有权有势,另外一人是和百草厅齐名的大兴药房管事人,几人早已经商量好了,一旦白三爷分家成功,就一起开一家药房,用白家的方子制药,一定能打响名气。
正当白三爷点头不止,觉得几人办法非常好,突然,门外突然传出几声惊呼。
“失火啦!!失火啦!!走水啦!!大家快来救火呀!!”
这几声惊呼,顿时打断几人的密谋,几人连忙站起身,大伙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们可不管救火的事,先跑出去再说。
可几人急急忙忙冲到房门前,可用力一拉房门,却是纹丝未动,几人顿时脸色大变,连忙呼喊外面的手下,前来救人,可大喊几遍,却是没半句都没人回应,这下几人脸都绿了,齐齐朝大门撞过去。
可桂花楼作为京城大名鼎鼎的地方,这装修质量妥妥的,为客人提供最私密的氛围,才桂花楼的宗旨,这房门全是货真价实的实木材料,足有小孩大腿粗,完全没反应。
几人这下是彻底慌了,特别白三爷,脸都白了,拿起房间的凳子朝门上砸了过去,门是没动,窗户是破了一个小口子,众人往外面一看,外面浓烟滚滚,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正当这时,突然门口出现两个黑影,几人刚想喊,就见两人转头正看上他们这,众人齐齐收声。
一看两人都是蒙面,手上提着一个罐装似的东西,朝大门倾倒某些物质,倒了一会,两人从怀里倒出火石,随手一划,就瞬间点燃白三爷这几人的门口。
通过窗户看到这一幕的几人,全都脸色狂变,脸色惊恐和绝望,无法掩饰,大门瞬间就点燃了,炽热的火光把几人逼得连连后退,最后退到屋内靠墙壁的位置。
白三爷此刻已经满脸绝望,嘴里念念有词,仔细听,是求求上帝和如来他们老人家来救救自己,其他几人神色也是绝望和痛苦地呼喊,可就算声音喊哑,也没人来救他们,火势越来越旺,大门终于被大火烧穿,最后发出吱呀一声,倒了下来,大火随着地板已经朝几人扑来。
几人见到大门已经烧穿,这时候,是他们最后的求生机会,最后面面相觑,大喊着冲进大火中。
白三爷是最后一个冲进去的,哭喊着,闭上眼睛,在绝望的惊呼声中,冲出房门,身上的衣服也被瞬间点燃,到了门外,白三爷连忙就地打滚,终于算是把身上的大火滚没。
浓烟滚滚,但是隐隐约约还是能看清周围,白三爷睁开眼,咳嗽两声,朝四周张望,这一看不要紧,他吓得惊恐变色。
只见先前出来的三人,正被两个蒙面人拿着不知名的罐子,正倒朝头上浇不知名的液体,这液体遇火遍疯狂燃烧,三人顿时被火光掩盖,其中一人受不了烈火燃烧的痛苦,爬起身,在外面大厅中乱窜,不一会儿,便烧成干尸,倒地而亡,其他两人也早已经成为一团焦炭。
白三爷这一望,正看到两个蒙面人正拿着罐子,在浓烟中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着看着他,缓缓朝他走了过来。
白三爷刚刚身上的疼痛还未散去,此刻已经是精疲力尽,下身的尿意已经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哀嚎着等待最后的命运审判。
一人缓缓走到他身前,把罐子放在他身边,也不朝他身上淋,一人弯下腰,朝他耳边喊道。
“白三爷,七爷要我待你问个好,他说希望你以后老老实实遛鸟养花,别在蹦跶了,你这把老骨头,也经不起第三次折腾了!”
说完,这人便站起身,和另外一人缓缓消失在浓烟中,白三爷看到这一幕,愣了半响,被烈火烤得皮肤疼痛难忍,终于彻底清醒过来,连忙跌跌撞撞爬起身,冲出大门……!
第310章 :百年耻辱
百年耻辱时间到了一八九七年,清王朝的局势是越发溃烂,老百姓的日子是越发艰难,各地每年冬天逃荒进京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
大街上的流民乞丐大多骨瘦如柴瘦,衣不蔽体,满大街都是,人流的增多,这到形成一种畸形的繁荣,各种集市热闹无比,卖艺卖身的,做点小本生意的,挑街走巷的货郎也多了起来。
各地的官老爷收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小地主,家里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各地的田赋、矿税、盐课、茶税及各种工商杂税,甚至采用借税、厘金、义谷等手段横征暴敛层出不穷,王朝危在旦夕。
没办法,清王朝欠款太多了,八旗子弟又多,养那些饭桶,也要粮食和银两,各国列强又虎视眈眈,上层盯上老百姓的口袋,列强盯上清廷的口袋,一环接一环。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清王朝的国门是彻底打开了,全国各地的口岸就建了几十个,这些口岸,基本都控制在列强手上,把清廷的白银和其他原料运回国,再从国外运送破烂玩意卖给清廷,这一套他们玩了几百年了。
去年清廷开始筹借第二期对小倭子的赔款,如同争抢交配权似的,各国列强争先恐后要求清廷必须向他们借款,其中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大英帝国宣称,如果清廷不向英国借款,大英帝国的军舰开到清廷家门口,不惜动用武力,让清廷来借钱。
这些列强为啥这么热情借钱给清廷?
原因很简单,就拿借英国的钱为例,清廷借一亿白银,到手只能有九千四百万两,剩下的六百万两是手续费,另外利息五厘,分三十六年还清,不得提前还,当然,你借钱,总得有担保的东西是吧?
没事,英国已经为清廷想好了,那这三十六年的借款时间内,你们的海关税收就当保证金吧,为了怕你清廷赖账,你们清廷的海关就交给我们大英帝国管理吧。
就这样,清廷的海关行政权落到英国手上了,清廷的海关总税务司就是英国人,从一八六三年到一九零九年,控制了华夏海关半个世纪之久。
后世互联网那些高利贷应该就是借鉴祖师爷的,资本家的传统嘛!
去年借英国的钱,英国要了海关税收,前年借了俄国的钱,俄国开的条件更黑,更阴险,不但侵占了大量华夏国土,还要求修建一条贯穿东北的铁路,俄国对东北的野心,那是刘瞎子都能看清,可恰恰清廷看不清。
或许就算看得清,也无力改变现状,清王朝如今已经对列强跪下唱征服,如同一个张开大腿的表子,谁都可以上那种。
只从甲午战争后,小倭子狠狠抽了清王朝耳光后,其他列强已经彻底不把清廷放在眼里了。
一八九七年,列强已经肆无忌惮,正月,英国要求清廷,承认大英帝国取得缅甸的管辖权。
以后你这个小弟就跟我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你小弟的地盘也是我的了,以后这里就是英属缅甸了。
而英国这种霸道行为,让德国也不甘示弱,直接派军舰占领胶州湾,强签九十九年的租约合同,并且德国还很不要脸地表示,两国友谊基础扎实,只租你九十九年,留一年给你,算给你面子了,虽然说是租,可整个合约中,没看到租金半个字,你和我谈租金?
我和你谈友谊,你和我谈租金?我还要不要面子了?
实际上,德国之所以要租胶州湾,因为这里可以直接从华夏华北产区的棉花、煤炭、铁矿等原材料通过铁路转运到海洋上供给德国。
而且胶州湾是华夏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这里完全可以停靠大型军舰,以后如果要运兵到华夏,这里就是最佳的登陆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小倭子直接从德国手上抢走胶州湾,都他妈不是好东西。
德国强占胶州湾,的确也引起了国人的愤慨,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可惜如今的清王朝已经是一个破烂货,还有老妖婆在背后搞幺蛾子,清廷是真扶不起来了。
相对于清王朝的溃烂,白景琦的白氏制药公司发展迅速,从一八九五年,白景琦接手白家后,一八九六年,白氏制药成立建立三个制药生产基地,分别在吉林,太原,建立新的分部。
有了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各种药品都能大量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白家的药品,从来都是品质的保证,疗效好,价格也不贵,从前一些偏方治疗一次需要几百两,还得请大夫天天上门问诊,现在有了说明书,对症下药,轻松简便。
从前百草厅的药,都是自产自销,必须得百草厅才能买到,而现在,都是靠批发为主,全国各地的药房直接花银子,就可以直接从各省销售点购买成批的白氏制药生产的药品,这种现代销售模式,第一次出现在清朝。
当然,这个年代走南闯北,可不容易,为了铺设这些销售点,白景琦同时成立了大量卫士镖局的分部,黑家军精锐也成批开始进入卫士镖局,好在这几年,清廷越来越溃烂了,不然如果真有心人去调查,还是能查到白景琦身上。
而且白景琦这两年也低调行事,他要闷声快速发展,积累足够的资本。
光一八九七年,白氏制药销售各类药品的总金额共达一百四十余万两白银,毛利润在六十余万两,这远超当年白老大掌控白家的时期了,甚至超过当年白老爷子掌权的事情。
不过去年开销更多,建设生产基地,还有招募人员,培训,最关键还有研究院的各类器材进口采购,各种要药方收购等等一些列支出,花费甚至超过百万两白银的支出,不过这一切,白景琦相信未来会物有所值,因为现在他一切都在布局。
同年,一所白氏制药技术学校在京郊成立,这名字就很怪,这所学校也不对外招收学生,全部都是贫穷子弟,甚至大量孤儿乞丐,年龄在七岁到十二岁之间。
入学前,会进行长达三个月的筛选,包括智力,体能,甚至反应能力,等一些测试,三个月后,通过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学校学习,学校采用全封闭教学,所有衣食住行,白氏制药都承包了。
学校采用五年教育制,这五年会从学认字,再到药物辨别,最后药物学习等等,当然,少不了体能训练,当然,这里不是训练黑家军,这里的体能训练,会轻松许多,但是一些有体能天赋的学生,会秘密送到其他地方学习,那里才是真正的黑家军训练营。
这所学校对外的介绍是,这里是白氏制药,内部培训制药工人和制药学徒的培训机构,未来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将从事制药行业,从学习到工作,白氏制药一条龙承包了。
这些孩子,本身就是乞丐和快饿死的穷人家孩子,这也为社会减轻负担,官府自然没什么意见,何况有啥问题,现在用银子完全可以打发他们。
白景琦创办这个学校的目的,还真是为未来白氏制药培养人才,除了制药,还将培养医生,这里才是白氏制药真正的人才培养基地。
就连白家的孩子,从今往后,也将在这所学校读书,一视同仁,当然,他们生得好,因为他们姓白,未来如果成绩优秀,自然会有特别的照顾,谁叫白景琦的白氏制药,暂时只是一家家族企业。
总之这几年,白景琦都在慢慢布局,黑家军的训练也没落下,随着黑家军的规模渐渐大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下兵工厂了,购买了大量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枪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