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道失笑摇头,“不了,没兴趣,那这样的话,从明天开始,两个网吧就交给你了?”
“中!”
……
至此,徐同道从两个网吧抽身出来,终于不用他天天守在新网吧,他自由了。
自由的当天晚上,他去找了卜英惠。
陪她吃饭、逛夜市,还体贴地帮她搓澡。
再次见面,卜英惠问他新网吧的生意怎么样,显得挺关心。
听他说新网吧的生意很好,她又问徐同道什么时候准备开第三家网吧,她要不要现在就开始筹钱?
她还记着她入股第三家网吧的事。
徐同道没拒绝,只是说再等等。
他近期连开两家网吧,节奏已经很快了,他觉得自己该稍微缓一下步伐。
倒不是怕步子迈大了,扯着蛋,而是他目前手上的资金太少了,就算是通过表哥、表姐们再筹钱,他觉得也该再等一两个月。
至少要让他们看见他两家网吧的盈利能力,给他们充足的信心。
他这些表哥、表姐,家里毕竟都不是做生意出身的,在投资这方面的冒险精神没那么强。
尤其是在他们已经借钱的借钱、入股的入股之后。
徐同道估计他们身上已经没多少钱。
再想让他们拿钱出来支持他开第三家网吧,就得让他们自己想各种办法去筹钱了。
这对他们的勇气和魄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所以,他徐同道得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让他们看到他现在那两家网吧的利润很高、非常高。
高到他们抗拒不了大概率会有高回报的诱惑,如此,他们才有可能冒更大的风险,帮他筹钱。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年底之前,徐同道一直按兵不动,没再急着开第三家网吧。
尽管他知道如果能在年前把第三家网吧开起来,趁着春节这一波,应该能多赚不少钱,但他还是忍住了。
想指望表哥表姐们借钱来借给他开第三家网吧,即便是给他们三分的息,他估计难度也不小。
因此,他估计开第三家网吧的时候,表哥表姐们能借给他的钱,恐怕不会很多。
胆子稍微小一点的,可能都不敢再借。
也就是说,他想把第三家网吧开起来,第三家网吧的成本,得他自己拿大头,不能指望这次借到多少。
转眼,时间来到腊月二十。
这一天,葛良华和冯青花正式结婚。
徐同道去参加了婚礼,还参加了葛良华的接亲队伍,去冯青花的老家,把她接上花轿。
99年的沙洲县,特别是乡下,结婚还是流行用花轿接亲的。
抬轿子的人很辛苦,不管路有多远,四个汉子都要把新娘抬到新郎家,一路上可以换人,但花轿不能落地。
而且,一般情况下,还不允许换人。
这对抬花轿的四个汉子的体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尤其是本地的风俗——新娘坐花轿有折腾抬轿人的习俗。
怎么折腾?
性格好的新娘可能会比较乖,坐在花轿里不乱动,那样的话,抬轿人就会轻松很多。
但要是遇到性格跳脱、爱捉弄人的新娘,那花样就多了,一会儿坐到左边,一会儿坐到右边,一会儿可能还在花轿里颠几下……真能把抬轿人的肩膀磨破皮。
当然,按照习俗,新娘可以折腾抬轿的汉子。
抬轿的汉子也能捉弄新娘,比如故意像厨师炒菜一样,把花轿颠来颠去,还有故意把花轿底部浸入水中,浸湿新娘双脚的。
最离谱的是徐同道小时候听说过的一件事,因为新娘把抬轿的汉子折腾得太狠,几个抬轿的汉子狠狠的报复,一阵猛颠花轿之后,已经怀了孕的新娘,当场流产。
为了预防这种悲剧,葛良华的父亲,徐同道的大舅,特意请了四个忠厚的中年人帮忙抬轿。
并且好烟好酒的提前伺候,再三叮嘱、恳求那四个汉子不要捉弄新娘,好话是说了一箩筐。
前前后后,徐同道没帮上什么大忙,主要就是凑了个热闹。
多喝了几杯喜酒。
第314章 最漂亮 最聪明的表姐
葛良华和冯青花的婚礼办得……很简朴。
家里的房子没翻新,只简单收拾出一间卧室做他们的婚房,找木匠做了一张木床、一个衣橱,以及一个梳妆台。
床上铺了一床新被子。
好像就这么多了。
这是葛良华家这边准备的东西,据说都是葛良华爸妈东拼西凑,借钱搞的。
而冯青花嫁过来,身上也看不见什么首饰,就手指上戴着一只金戒指,就这只金戒指,据说还是徐同道的大舅妈(葛良华的母亲)熔了自己手上的戒指,给冯青花打制的。
冯青花身上的嫁衣,嫁妆……
徐同道听说也都是冯青花自己掏钱置备的。
今天徐同道陪葛良华他们一起去接亲的时候,都看见冯青花家里的父母、亲戚,脸色都不大好看。
也是!
这年头谁家嫁女儿,不是风风光光的?
轮到他们家嫁女儿,却如此寒酸,就算他们知道亲家那边其实是给了彩礼,今天这个日子,他们也不可能高兴,脸上肯定是无光的。
对此,徐同道有点无奈,也有点佩服葛良华,特别是冯青花这个女人。
因为他们结婚前,他几次提出借钱给他们把婚礼办得像样一点,但葛良华和冯青花都婉拒了。
其实,一开始葛良华是有点意动。
但晚上去冯青花那里过了一夜回来,他就改了主意。
为这事,葛良才找了徐同道几次,希望徐同道能劝葛良华改变主意,劝葛良华接受借钱把婚礼办得好看一点。
但已经得了冯青花嘱咐的葛良华一直没同意。
即便他徐同道再三表示是他徐同道借钱给他们,与葛良才无关,葛良华也还是婉拒。
徐同道记得葛良华说:“冯青花跟我说了,婚礼简单一点就简单一点,她不在意,我们不借钱结婚,没道理我们自己把彩礼钱拿去入股你的网吧,回头再来找你们借钱结婚,事情没这么办的。”
无论徐同道怎么劝,葛良华都是这个态度。
被劝得狠了,葛良华呼了口闷气,又说:“小道,你真别劝我了!真的,你以为我不想把婚礼办得风光一点吗?我这个人从小就爱面子,什么事都想出个风头,我也想把这次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啊!人这一辈子能结几次婚啊?你说是不是?
但你嫂子她不同意,她发话了,我拗不过她,所以就这样吧!你就别再劝了,大喜的日子,她还怀着孩子,我不想惹她不高兴。”
毕竟不是徐同道自己的婚礼。
既然葛良华一直是这个态度,徐同道只能选择尊重。
心里其实也为葛良华感到高兴。
因为葛良华和冯青花在一起之后,徐同道早就发现葛良华在一点点改变,和一年前相比,简直像变了个人。
变得上进多了,早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着调。
“嘿,小道!”
酒席快散场的时候,徐同道忽然听见左后方有人喊他,挺耳熟的一个女子声音。
刚刚正在出神的他,闻言回头望去。
看见笑颜如花的谭诗。
她手里端着一只酒杯,笑容灿烂,一双桃花眼笑成了两道月牙。
她是他表姐。
他二姨家的小女儿,谭雅的妹妹,他所有表姐里长得最好看的那个。
可能也是最聪明的那个。
因为徐同道所有表姐里,只有谭诗初中念完后,念高中,高中念完后,上大学。
现在应该是在读大四。
瓜子脸、柳叶眉、唇红齿白、一头披肩的柔顺长发,给她增添了几分柔媚的气质。
大概是读过大学的缘故吧!她的气质和乡下姑娘区别很大。
打扮得很清新,有很明显的书卷气。
比一般女孩要高一些,白皙的瓜子脸,苗条的身段,蓝色的牛仔裤、红色的毛衣,外罩一件短款的白色羽绒服。
让她成为今天婚礼现场最靓的姑娘。
其实徐同道之前就看见她了。
但那时她跟几个长辈在一起聊天,他就没凑上去。
主要也是因为原时空,他俩来往不多。
这也正常,毕竟他俩学历相差悬殊,家庭也相差越来越大,一年到头也难能碰见一次。
甚至几年都见不着一次,也是常有的。
而且他俩还是一男一女,性别上的不同,本来就不容易玩到一起。
“姐,你今天打扮得这么漂亮,大舅和大舅母骂你了没?”
徐同道露出笑容,跟她开了句玩笑。
谭诗满脸笑容地走过来,在他身旁坐下,随手放下酒杯和碗筷。因为酒席要散场了,徐同道这一桌已经有好几个人下场,正好他旁边就有空位给她坐。
“你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甜了?我又没特意打扮,大舅和大舅母才不会骂我呢!再说了,新娘子今天也很漂亮呀!”
谭诗笑吟吟地说着,亮晶晶的一双妙目上下打量着徐同道。
没等徐同道接话,她惊讶道:“啧啧,这一年多一直听说你变化很大,最生意也特别厉害,好像做什么都赚钱,今天一见,你真的变化不小呀!”
徐同道微微失笑,“姐,自己人,别这么吹捧!我会脸红的。”
谭诗咯咯一笑,伸手指了指他,“你看你看!我就说你变化大吧!还不承认,你以前嘴巴可没这么会说,对了,我听说你现在在市里开了两个网吧?都在哪儿呀?快把地址告诉我,我什么时候抽空去你那里玩玩!怎样?欢迎不欢迎?”
谭诗的嘴皮子特别利索。
说话的声音又好听,语速很快,但却很清晰。
徐同道自忖不是她的对手。
“嗯,是开了两家,不过有一家,我也只是占了小半的股份,良才表哥和公鸡都入了股的,对了,你姐谭雅也了股,地址嘛,也都好找,一家在水师大旁边,一家在水鸟大学旁边,名字都叫西门道网吧,你要来玩,那我肯定欢迎啊!”
顿了顿,徐同道觉得自己该掌握话题的主动,就扯开话题,“哎,姐!你现在大四,应该在实习了吧?现在在哪儿高就呢?”
谭诗赏了他一记白眼,“嘁!看来你是一点都不关心我呀!什么叫我还在实习呀?我实习都结束了好不好!毕
第315章 除夕
“你都毕业半年了?”
徐同道很意外。
谭诗带着笑意的双眸又白他一眼。
“来!咱俩难得见一次,姐敬你一杯,恭喜你生意做得这么红火,也祝你的生意越做越火!”
谭诗端起酒杯,找徐同道喝酒。
落落大方,有一股爽利劲。
徐同道笑了笑,举杯跟她碰了一下,见她一口喝干,他也就把脖子仰得高了些,一口喝干杯中酒。
谭诗很健谈,徐同道陪她聊着,慢慢从她的话里得知她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目前正在市里一家公司做会计。
还得知她大学就是在水鸟大学上的。
这些信息,他重生前并不知道,因为重生前,他和谭诗来往不多,逢年过节都难遇到一次,偶尔见面,一般也都有其他亲戚、长辈在场,他们没什么单独聊天的机会,而且,那时候他也不关心她大学学的什么,在哪里上班,等等。
今天他俩聊得挺多,也一起喝了几杯酒,交换了联系方式。
并说好以后多联系。
当然,这可能只是一句客套话。
……
参加完葛良华和冯青花的婚礼,没几天就是除夕。
与去年不同,徐同道今年终于能抽时间回家过年,至少能过个除夕。
其实除夕这天,他的烧烤店,两家网吧,都在正常营业,生意摊子铺得比去年大了不少。
但今年无论是烧烤店还是两家网吧,都不需要他亲自盯着。
都有人帮他负责管理。
市里的两家烧烤店,有郑青帮他监管。
沙洲县城的烧烤店,也有徐同林、葛良华和戏东阳帮他打理。
当然,作为这三家店的老板,除夕这天他肯定要有所表示,他上午在市里,给包括郑青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发了红包,顺便说了几句暖人心的话,临走的时候,交代郑青今天晚上给大家加餐。
两个网吧的员工加起来也没几个,也费不了多少钱。
下午,他开车回到沙洲县城的烧烤店。
又给烧烤店里的每个人发了红包,发红包的时候,同样说了几句感谢、鼓励的话,临走前,也交代表哥葛良华晚上给大家加餐,让葛良华帮他多敬大家两杯酒。
傍晚,他开车回老家徐家村。
以前他都是坐船往返于徐家村与县城之间,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开车回去。
路况说不上好,从县城到徐家村就一条四五米宽的土路,路上被各种车辆轧出一条条深浅不一的车辙。
像一条条交错在一起的火车轨道。
不同的是,火车轨道是凸起的,而这条土路上的车辙是凹下去的。
好在五菱神车不是浪得虚名,他这辆五菱面包车,虽然半旧,但走这样的路,也没什么压力,就是颠簸得厉害。
本来这个新年,他是打算在县城的新家里过的。
毕竟新家的环境、条件都比老家强多了。
但他前些日子回家跟老妈商议的时候,被老妈说服了。
老妈的理由不复杂,主要是三点。
一是过年他们家肯定要祭祖,这是每年除夕的习俗,不能变,而祭祖的话,不在老家祭,她觉得不大好,怕祖宗们找不到去新家的路。
二……葛玉珠明年6月就要中考了,所以,就算他们今年在新家过年,过完年她和玉珠也还得回老家,搬来搬去,她嫌麻烦。
三,则是为了方便小辈们来他们家拜年,如果今年他们搬去县城过年,到时候小辈们拜年的时候,如果跑到他们老家来,就肯定要跑空了。
有这三点,而且她那么坚持,徐同道也就打消了今年全家在县城过年的念头。
他开车回到徐家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村里很多人家门前,都有了鞭炮燃放后的残渣。
家家户户的门上,也都贴了春联。
大部分是红色春联,也有几家贴着明黄、灰色或者紫色的串联。
这都是本地的习俗,家里近三年死过人的,春联颜色就不是红色的。
因为之前和徐恒兵结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