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送走这位房东和大表哥吴长兴,看了看手上刚刚签好的租约,徐同道想了想,忽然对身旁的徐同林说:“林子,你在这里等着,如果我其他表哥、表姐正好也来给我送钱,你帮我招呼一下他们,让他们稍微等一下,我一会儿就回来!”
“哦、哦,你要出去吗?”
徐同林答应着,但也疑惑着。
徐同道点头:“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防止那个刘老板临时变卦,我现在还是尽快去跟他也签一份租约,给他也付一点定金,万一他今天晚上回家,跟他家里人一说把店面转租给咱们的事,他家里人不同意,或者不同意他跟咱们谈好的转租价格,那就麻烦了!”
徐同道说着,把手里的合约递给徐同林,抬脚就走。
徐同林怔了怔,下意识问:“小道,你不是说明天再跟他签约吗?这么着急啊?”
徐同道头也不回,丢下一句:“你傻啊?此一时彼一时,隔壁的店面咱们都租下了,刘老板那边咱们还拖什么?”
第135章 戏东阳:两成太少了!
和刘老板的签约很顺利,没多久徐同道就带着签好的合约回来了。
但走进小院的时候,他不仅看见表哥葛良华,还看见了戏东阳,这两人正站在门外的长廊里抽烟,不见徐同林的身影。
虽然意外戏东阳今天怎么来了,但徐同道还是露出笑脸对他们点点头,“表哥,你怎么来了?戏哥,来了怎么不进屋里?走!咱们进去坐!”
葛良华:“我是给你送钱来的。”
说着,葛良华伸手从裤兜里掏出一沓蓝色的百元大钞。
戏东阳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这几天不是天天下雨嘛,这天天都出不了摊,我在家里坐不住,就想过来跟你商量商量怎么办。”
闻言,徐同道狐疑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公鸡葛良华,心下怀疑是不是他俩一起在这里抽烟的时候,葛良华把他准备开店的事,顺口跟戏东阳提了。
在他印象里,葛良华是个大咧咧的性子,偶尔大嘴巴也是有的。
当着戏东阳的面,徐同道不方便问葛良华,就微微笑了笑,快步走过去,收了雨伞,招呼他们进屋。
一进屋,又看见大表姐吴静,还有徐同林,徐同林正在给吴静倒茶,吴静坐在床沿上,听见脚步声,目光向门口望来。
看见徐同道,她脸上露出笑意,起身往这边走来,边走边从随手携带的红色手提袋里掏出几只信封。
“小道,这里有一份是我借你的,另外两份是你谭雅表姐和你良才表哥借给你的,你点一下吧!”
徐同道刚刚进门的时候,接了葛良华递来的一沓钞票,此时见大表姐递钱过来,心里暗叹一声,脸上马上堆满笑容,快步走过去,一边道谢一边接过那三只信封。
他心里之所以暗叹,还是因为戏东阳在场。
这么一会儿的工夫,戏东阳就看见他先后从表哥葛良华,以及表姐吴静手里接过这么多借来的钱,就算之前葛良华没跟戏东阳说开店一事,现在戏东阳心里也肯定有所猜测了。
好在这事他本来就没打算瞒着戏东阳。
把钱交给徐同道之后,吴静没坐多久,喝了两口茶,就告辞走了。
葛良华就住在徐同道他们隔壁,此时倒是没有走人的意思。
徐同道坐在床沿上,给葛良华和戏东阳分别递了支香烟,他自己倒是没点,虽然他这两天开始抽烟了,但还是在尽量控制。
在葛良华和戏东阳点烟时,徐同道在心里斟酌了一下措辞,便对戏东阳说:“戏哥!你烦恼的事,这两天也困扰着我,因为我听说最近一个星期都会下雨,下半年几个月,还不知道有多少下雨天,你着急出摊挣钱,我也着急啊!然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
说到这里,徐同道顿了顿,看着戏东阳,他觉得正常情况下,戏东阳听到这里,应该会追问他做的决定是什么。
可惜,戏东阳就不是正常人的性格。
他竟然没问。
他就那么皱眉看着徐同道,等着徐同道的下文。
这一刻,徐同道有点无语,感觉如果自己和这家伙搭档说相声,就算他俩饿不死,双人相声也会变成他一个人的单口相声。
聊天没有捧哏的,你说得劲不?
“我打算开店!今天已经定下了两个店面,正准备找个时间问问你的意思呢!既然戏哥你今天自己来了,那我就趁现在正式问你一下,戏哥!这次我开店,你还有兴趣继续合伙吗?”
说完,徐同道半眯着眼睛看着对面坐在凳子上的戏东阳。
其实,加上他表哥、表姐们借给他的钱,他租两个店面开店的本钱,已经绰绰有余。
已经不需要戏东阳出钱合股。
但徐同道还是决定给戏东阳一个选择的机会。
同情戏东阳家里的困难是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徐同道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如果戏东阳愿意入伙,也有好处。
好处在哪儿?
人才难得!
戏东阳是人才吗?
如果以文凭学历那些标准来评判,戏东阳肯定不算是人才。
但话又说回来,以他徐同道目前的小生意,世俗意义上的那种人才,谁会愿意给他打工?
而如果以别的标准来判断的话,在这条街上能镇得住场面的戏东阳……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才。
他徐同道如果想把生意做大,以后还想有更大的成就的话,那就需要人才!并且越多越好!
很久很久以前,徐同道就领悟到一个道理:一个家庭,终究是人在过日子,所以,家里人丁兴旺、亲情和睦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便这个家里某个人挣再多钱,取得再大的名声,也没什么意义,全家人的幸福指数都不可能很高。
这也是他重生后,份外珍惜家里的每一个人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他从上面那个道理推衍出另一个道理——事业想做大,帮手就越多越好,独木难支、只凭他自己一个人,未来的成就终究有限。
此时,他眯眼看着戏东阳,心里其实是希望戏东阳同意入股的。
只是……
戏东阳皱眉叭了两口香烟,沉思数秒,抬头看着徐同道,问:“需要我拿多少钱?能给我多少股份?”
这个问题徐同道早就考虑好了。
“总投资大概两万块,等新店开业后,我还会开发新的菜品,以后开发新菜品的事肯定也还是我来做,所以,你要是没意见的话,你投5000块,我给你两成的股份!怎么样?”
葛良华和徐同林此时都保持着安静,没有掺和徐同道和戏东阳的交谈。
戏东阳听完徐同道开出的条件,眉头皱得更紧了。
低下头,又叭了两口香烟,烟雾吐出后,他抬头又看了看徐同道,微微摇头,“算了!两成股份太少了,而且,你让我一下拿出五千块,我手上也没有。”
说到这里,他抿了抿嘴,忽然起身,“那就这样吧!既然我们没办法再合伙,那我就先回去了!以后咱们还是各做各的吧!走了!”
话音未落,他已经抬脚往门口走去。
徐同林张嘴想要挽留,但看了看徐同道,他又闭了嘴。
葛良华抽着烟,笑了笑,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徐同道也没有挽留。
虽然他希望戏东阳能入股,但既然戏东阳嫌两成的股份太少,并且也没有足够的钱入股,那他还挽留什么呢?
只是心里略有遗憾。
等戏东阳走了,公鸡葛良华轻笑一声,“不入股最好!小道,那家伙又没什么手艺,你以前都不该跟他合伙!”
第136章 买书
闻言,徐同道看了葛良华一眼,微微笑了笑,没有反驳。
不是觉得葛良华说的对,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反驳,反正都是过去的事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初为什么会决定和戏东阳合伙,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暂时稳住可能会铤而走险的戏东阳?
“瘦虎”戏东阳……
好大的名气。
他徐同道只为求财,不想与那种人玩命,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跟戏东阳低头,要么……就用一时的利益先稳住戏东阳。
他选了第二个。
而今天,他们的合作结束了,戏东阳走了,戏东阳走的时候,徐同道没从他脸上看到怒气。
所以徐同道判断戏东阳之后,应该不会再跟他玩命。
何况,如今他表哥公鸡葛良华就住在他隔壁,也在跟他学烧烤手艺,有葛良华在,他徐同道已经无需再忌惮戏东阳。
只是……
他刚刚是希望戏东阳愿意继续合伙的。
……
“小道,你看今天也没什么事了,要不……我现在回老家一趟吧?我想尽快回去把入股的钱拿来。”
下午2点多的时候,徐同林跟徐同道说了这么个想法。
徐同道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然后徐同林就简单收拾了下行李,走了。
傍晚时分,葛良华也走了,说是去冯青花那里吃晚饭,还问徐同道要不要一起去?
徐同道认为他这个邀请纯属礼貌,口是心非。
他也没兴趣去当电灯泡,就拒绝了。
但等葛良华一走,徐同道忽然发现屋里好安静,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本杂志、一张报纸都没有,只有煤炉上的水壶发出微微的声响,估计壶里的水快烧开了。
这让他感到有些孤单。
莫名的……他突然想到一首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一首曾经很火的歌。
他已经忘了怎么唱,但这并不妨碍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昨晚刚和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吴亚丽。
可惜现在天还没黑,而他们的关系见不得光。
找点什么事做吧!
点了支烟,低着头想了半支烟的工夫,徐同道叹了口气,起身拿上雨伞,锁上屋门,出去了。
他打算去找个书店,去买几本书回来。
两世为人,他的学生生涯都在初中之后,戛然而止。
他心里没有遗憾吗?
当然会有。
只是生活所迫,即便他中考的分数比很多人都高,足以让他上高中,他也只能选择放弃。
但他心里明白——多读点书肯定是有好处的。
学校是去不了了,那就买点书回来自己看吧!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有自信的。
去找书店的路上,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算没有老师教我,我也一定能学会。
他不知道98年的现在,这座县城哪里有书店,但他知D县一中、县二中的位置,他相信学校附近一定有书店。
县一中距离他住的地方有点远,县二中不太远,他步行出门,去的自然是县二中方向。
他估计学校门口的小书店里卖的应该都是学习资料,所以他选择的是通向县二中的那条主路,他记得几年后,那条主路上就有两三家规模还行的稍大书店。
比如三味书屋、比如新华书店等等。
反正今天下午也没别的事,他就走得不疾不徐,一边打量着98年的这座老县城,一边往前走。
大概半个小时后,他的视线里出现了新华书店。
他嘴角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有多久没有摸过书本了?
十几年?还是二十几年?
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这家书店,徐同道先在一楼转了转,看见的不是学习资料,就是一些文具、体育用品,没他想要的书。
于是,他就上了二楼。
书店里很安静,包括二楼,楼上除了售货员,没几个看书、买书的人,徐同道觉得挺好,他喜欢这样清静的书店,闻着四处散发的纸墨香气,他脚步不知不觉就变慢了。
他看到了不少自己感兴趣的书。
比如各朝各代的史书,看到这些书的时候,他记起学生时代历史老师跟他们说过的一句话——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比如一些菜谱类的书籍,有华夏的八大菜系,还有专门的冷菜菜谱、面点、西餐等等,这些他也都想买。
还比如摆在一排书架上方的高一语文教科书,他也想买,以前他学的最好的就是语文了,小学的时候,他语文总是考全班第一,初中三年,他语文也考过两次全年级第一,他喜欢读那些名家写的文章,比如鲁迅的,感觉虽然不是古文,却也有韵味,还有那些古代诗词,以前每次读的时候,感觉就是一种享受,读完一遍,仿佛有一种唇齿留香的错觉。
还有很多书,他也都想买。
比如围棋棋谱,虽然他从来没学过围棋,但他从小就向往有一天自己能学会下围棋。
他听说围棋如兵法,学会了能锻炼自己的心智。
还有笛子……
他也想学,多少次一个人寂寞的时候,他觉得如果自己会吹笛子,应该会很应景,能排遣心里的寂寞。
但……
他最终还是控制了自己的购买欲。
没有把自己想买的都买回去,因为他清楚自己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学那么多东西,那就必须有所选择。
最终,他买了一套二十四史,以及一本高一的语文课本。
临走,准备去结账的时候,他犹豫了数秒,忍不住又去拿了一本《孙子兵法》,这也是他一直想看的一本书。
他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自己没有带兵打仗的机会,但他觉得《孙子兵法》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
结了账,捧着买下的这些书走出书店的时候,徐同道低头看了看怀里的这些书,微微笑了下。
因为这一刻他已经决定了,从此以后的每一天,他都会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多看看书。
没机会继续去学校读书,不要紧!来日方长,只要他有水滴石穿的恒心,他想学的东西,早晚都会一一学会。
没有文凭也不要紧,但不能还像上辈子那样没什么文化!
第137章 没头发的男人
晚上一个人,徐同道随便煮了点面条,煎了个荷包蛋。
他对自己的伙食向来不讲究。
吃面的时候,他脑中闪过以前不知道在哪儿看来的一句话:我下面给你吃……
然后就想到吴亚丽,有点想今晚还去她那里,毕竟昨晚真的很愉快。
但这个念头在他脑中转了转,就被他自己打消了。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