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振中医-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那你准备面试,剩下四个人把名单交给我。”钟医无意在这上面跟庄国严交锋,他想要控制就控制吧,只要不耽误事情,对病人负责,一切好说。
  最后,钟医把目光落在了乐寿的身上。
  这一次,骨科招聘的人员最多,投简历的人也最多,
  不过乐寿极其无赖,他随便翻了翻简历,然后在庄国严诧异的目光中,他双手一推,将简历推回给了钟医。
  “钟哥,我资历浅,也不会看人。你帮我选了吧。”乐寿说道。
  “彭兴文,四十岁,经验丰富,在民间大药房工作二十年。对跌打损伤有高明的研究。
  宗高义,三十一岁。擅长骨折复位。
  万旺,二十六岁,家里三代骨科中医。
  金智志,二十九岁,内蒙古朝鲜族医生,对骨科有其研究。
  剩下的两个就选择路永贞和杜康。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力气大。能培养。”
  钟医很快的点出了六个人。
  “好的,钟哥,那就他们六个。”乐寿连看都不看,直接照单全收了。
  庄国严在一旁看得都快要气笑了,他不明白,乐寿这种人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才当上主任的?钟医选的这么人,至少有四个人都能在一年之内将乐寿给架空或者顶替掉。
  乐寿,你就准备被卸磨杀驴吧。
  庄国严阴暗地想道。
  可是乐寿却不这么看,他相信他钟哥。
  钟医选择完毕之后,又定下一个护士长——张冰梅,是一个从事了三十年护士行业的老护士了。因为工作的医院一直不给她转正,这一次她才来应聘中医院有编制的护士。
  钟医一见到这个张冰梅的简历,就决定是张冰梅了。他决定等张冰梅到岗之后,再由张冰梅去组建护士团队。
  等所有人都基本上确定的时候,钟医宣布散会。
  “彭林、乐寿你们两个留下。”钟医说道。
  “那我先走了。”庄国严气得牙痒痒,却也不得不离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两三个月,中医院他就被孤立了?
  钟医才没有什么心情去孤立庄国严了,他留下两人是有话说。
  “彭林、乐寿。这一次招聘,我特意准备两个副主任的位置,你们多观察李建国和彭兴文、宗高义。”钟医率先说道。
  “好啊。不过钟哥,我怕有了副主任之后,我管不下来骨科啊。”乐寿有什么说什么道。
  彭林在一旁听得直摇头,见过心宽体胖的,没有见过这么心宽体胖的。
  “就是要你们把一线的任务慢慢的分摊出去。”钟医说道。
  “你的意思是?”彭林也疑惑了,让他们两个把一线的工作分摊出去,这是又要搞事情的节奏啊。
  “自然拿你们还有其他的用途。”钟医说道。
  “干什么?能挣钱吗?能找女朋友吗?”乐寿可没有顾虑,直截了当地问道。
  钟医扶额,在乐寿面前想要装点神秘是真的装不起来。
  于是,钟医大大方方说道:
  “内外科中成药研制。”
  钟医说完,彭林率先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何止是搞事情啊?这是个搞个大大大大大大事情。


第三十章 快车道(二)
  西医强,强就强在西药强。西药强,强就强在有无数的公司、个人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制西药。
  “对,你们没有听错,就是中成药的研制。”钟医再一次确认道。
  “中成药?”乐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要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一类中药制剂。我们不仅要制作中成药,还要规定出作为供临床应用的中成药,具有的用法用量、规格和特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而且还要有确切的疗效,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钟医详细地解释道。
  “钟哥,我,我当然知道什么是中成药,可是仅凭我们几个人?制药?太天真了吧。”乐寿不敢置信。
  钟医知道制药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先不说前期的投入,就算是后期临床上实验的成本都高到离谱。
  就连乐寿这个钟医的无脑相信者,都不相信他们能搞成这个事情。
  “那你之前在骨科做的是什么?”钟医反问道。
  “膏药啊……膏药啊!”乐寿茫然地回答。
  “那我之前和彭林两人在做的是什么?”钟医又问道。
  “药丸啊,还有配置好的中药啊。”乐寿又回答道。
  钟医耸耸肩膀,你都已经回答了啊。为什么我们之前可以制药,现在就不能制中成药了?
  “我明白了。我会准备这方面知识,也会将内科的事情暂时放一放,看看李建国靠不靠谱,能不能带上路。”彭林首先首肯道,制药啊,想想还挺让人兴奋的。
  “那,那我跟钟哥你。”乐寿紧接着说道。
  钟医点头,他也不是立刻就要上线这件事情,只是让两人有所准备。
  制药,代表的不仅仅是麻烦,还代表着金钱、医学地位等等难以相信的东西。
  等两人离开,冯芬来到办公室中。
  “院长,我有几件事情想跟你说一说。”冯芬说道。
  “你讲。”钟医放下手中正在写的研究文章,认真的看着冯芬。
  冯芬最近真的忙得是满头的汗,杂事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她不敢相信的地步。
  之前她还在担心钟医会不会觉得她在要权力,现在冯芬一点都不担心了。
  谁要这个权力,她拱手奉上。
  实在是忙得她老公都以为她在外面有人了。
  “几件事情,医生这边的招聘面试名单我已经通知下去了,可是行政这边的招聘怎么办?还是不招聘?保安门卫要不要配置?扫地的至少也要一个人!还有养老科那边怎么安排?药房肯定是要添人的,还有收费室也需要人。行政上也需要人,以及之前说的财务到底找谁来做?院长,我这边缺人啊,太缺人了。”冯芬几乎快要崩溃了,一负责行政,才发现这里也缺人,那里也要安排一个人。
  比如说,有了养老科,那么医院晚上一定要留人,即便不是医生,那么保安门卫什么的,至少要有一个人吧?
  还有养老科那边,现在只有一个病人,之后了?护工找不找?
  随着中医院病人越来越多,让医生们自己打扫卫生显然是不现实的了,
  还有药房忙不过来,收费室忙不过来,行政上忙不过来,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她冯芬去跑吧?
  还有财务到底谁来接手啊?
  这些问题,冯芬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她不想要权力了,想要把这些烫手山芋给扔回去。
  钟医早就知道这个状况,本来后勤就很麻烦,所以才把后勤交给冯芬。
  “冯院长你说了算就是了。到时候选好人,给我说一声就好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财务要交给放心的人做。”钟医轻描淡写地说道。特意点出了冯芬副院长这个职位,选她上来就是负责这些事情的啊。
  “好。”冯芬同意道。
  招聘后勤意味着疲惫和杂乱,当然也意味着权力和很多东西。比如可以冯芬现在可以在不重要的岗位上安顿一些亲戚,比如说冯芬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做一些小事。
  当然,这都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你选择了有一些小特权,那么就必须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做事,还要把事做得漂亮。
  水至清则无鱼。
  钟医懂得这个道理。
  “还有第二件事情,县上来问我们医院的新楼的规划,要我们报上去一个计划。”冯芬说道。
  “我需要一栋不少于七层的住院大楼,一栋不少于六层的门诊大楼,以及在偏僻角落的两层楼的养老楼,其他的可以姑且先放一放,不过事先留出放射科的位置。当然家属楼可以再修两栋,不过得是我们医院自己的盈利。”钟医将自己的规划说出来。
  七层住院大楼、六层门诊大楼、两层养老楼。
  这可是大手笔啊,县里面会同意吗?
  冯芬担心地问道:“县里面会同意吗?这可是大工程啊。虽然现在全国都在加紧建设,不过这也……”
  钟医笑了笑说道:“冯院长,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住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楼里,有一天我想要在头顶开一个天窗,可是大家都不许让我开。直到有一天,我拿着一个锤子要把天花板给砸了,他们就会跟我商量,要不,给我开一个天窗吧。”
  得寸进尺?
  冯芬还是不太明白了钟医的意图,她道:“我想县里上面会有政策的支持的,我去可以跟他们商量商量。”
  “不必了,会叫的孩子有奶喝。你往县里报我们要十四层楼的住院大楼两栋,十二层楼的门诊大楼一栋,养老楼三栋。还要家属楼两栋,以及修建花园喷泉等等。”钟医说道。
  冯芬一愣,却又觉得钟医的方法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她告辞后着手去准备申请。
  冯芬离开,有人敲了敲钟医的门。
  “请进。”钟医将人请了进来。
  “院长好,我带我弟弟来了。”是孟若带着她弟弟孟闲来了。
  钟医将人请进来之后,问了问情况,发现孟闲的症状已经有所好转了,至少不随意的发脾气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不过还是要继续吃药,以及进行社会化活动。”钟医说道。
  “我这次来就是想给院长说这件事情。”孟若说道:“院长,我想过段时间就让弟弟住进养老科来。我知道没有护工和医生,所以我想了想,晚上就让我父母轮流陪床,白天的话,就请院长把我调去养老科吧。”
  调孟若去养老科?
  钟医想了想,其实也不是不行,养老科大部分还是内科的毛病,不过是更加严重罢了。现在养老科没有医生,等于全靠钟医一个人撑着。
  调孟若过去,至少有个懂行的能想撑着。
  “好。那孟姐你就辛苦一下,明天过来,我跟你交代一下杨老太爷白天需要的注意事项,当然用针这些还是我来负责。”钟医说道。
  “好。谢谢院长。谢谢院长。”孟若连忙感谢道。
  或许是被姐姐的情绪感染,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
  “谢谢……谢谢……”孟闲也拍着手跟着说道。
  “不用谢,你要早点好起来,才对得起你姐姐和父母哦。”钟医善意地对孟闲说道。
  孟若听到这几句话,眼泪都在眼眶里面打转了。不过她一咬牙,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弟弟,她只能坚强。
  ——
  中医院在这之后,陷入一场每个人都忙疯了时期。
  每个人走路都像是带着风一样。
  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中医院中。
  医生方面,内科最终还是招聘了三人,钟医和彭林在问清楚李建国的情况后,还是决定将李建国招聘进来。
  外科方面最终确定了,招聘周泽、吴前东、王学齐、张国方四个人。
  骨科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护士长张冰梅也来上班了,去到职业学院招聘了十五个新人,去到其他医院找到了四个一样被编制困扰的经验护士。
  杂事方面,冯芬一件件的处理下来,人很快就招聘足够了。
  至于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如同钟医所说,上面来人跟钟医通知,决定给中医院建设一栋十层楼的住院大楼,七层楼的门诊大楼,以及三面养老楼。
  远远的超出了钟医的计划。
  ——
  等人员慢慢到齐,钟医准备就在这两天组织一个全员会议。给大家讲一讲目标和以后发展的方向。
  钟医手头上还有几份要交给杨国栋的文章正在写,还要将医院发展计划列下来,以及要整理中成药研究方向,还要思考何如让才来中医院的人更好的融入中医院。
  总之,就是一句话,忙到飞起。
  彭林快步走入了钟医的办公室,神情比较紧张。
  “怎么回事?别急。”钟医抬头看了一眼彭林,彭林很少这么失态,连敲门这件事情都忘了,那就说明彭林心里比较着急了。
  “院长,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的,江州县经常在这个时期发生小规模的痢疾吗?”彭林着急地说道。
  额!忘了。太忙了。
  钟医对着彭林歉意的笑了笑,然后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是我们这一周的接待的病人的病例,你看一看。”说完,彭林将手中十几份的病例交给钟医。
  “这么多?”
  “这还是少部分的。县医院和其他西医院,只会更多。”彭林说道。
  钟医将病人的病例翻开。
  “向卢,男,六十一岁。主要特征,发热,便血,腹泻。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头质红,脉象滑数。”
  “江言,男,十一岁,突发高热,惊厥,面色苍白。腹部隐痛,下痢赤白清稀,无腥臭,口淡不渴,舌淡,脉象细弱。”
  “刘蓝,女,二十一岁。发热,四肢冷麻,腰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芍,腹部疼痛,口淡乏味,头身困重美,脉象濡缓。”
  钟医将每一个病例看了下来。抬头对彭林问道。
  “是痢疾,每个人因为自身的情况,所以痢疾的症状表现不一。现在有病人在内科吗?”
  “有,戴高老师正在诊断。还有新来的李建国也在上诊。”彭林回到道。
  钟医将病人的病例拿到手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走,我们去看看。一边看,一边再想办法。”


第三十一章 香连丸
  钟医快步的走到内科门诊,内科中每个人门前都不得闲着,病人围满了医生。只有极个别新到的医生,比如王丽和杨伟站在戴高的背后学习,连李建国门前都坐着病人。
  钟医走到李建国的旁边,立足观察李建国看病的方式。
  李建国见钟医到了,连忙给钟医打招呼道:“院长,你来了,我这有病人,你看有什么事情等会说,如何?”
  “你忙你的,我就是来看看。”钟医连忙让李建国看诊。
  李建国对钟医笑了笑,又把目光投在了病人的身上。
  “姓名?”
  “邱志国。”
  “年纪?”
  “五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