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行禅师文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正念的生活方式来训练自己,才有足够的能力重建孩子之间的沟通。对孩子说:“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就是我,你就是我的延续。当你痛苦时,我也无法快乐。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吧!请你帮助我。”儿子也可以试着以这方式与父亲说话。当他经由正念的修行,深刻地体会到,当父亲受苦时,他也不可能快乐,了解到没有分离的个体,就能学习如何与父亲重新开始交谈,进而付诸行动。

    爱侣之间也可以用这种方式重建沟通。记得过去当你们决定生活在一起时,便已经发愿要成为生命的共同体,真心承诺对方,要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痛苦。所以,现在告诉你的伴侣,我需要他(她)的帮助来重新开始彼此的关系。而这个新的开始,只是为了延续你们过去的承诺。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温柔地与别人说话,如此深刻地倾听别人。

    情书

    有位法国女士,一直收藏着先生过去写给她的旧情书。在结婚以前,他曾经写了很多动人的情书给她。每次收到信,她都会细细地咀嚼这里的字句——他的信是那么甜蜜与贴心,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每当读完信,她总会幸福地把它们保存存在饼干盒里,但是她已经很久没有打开它了。某天早上,当她在整理衣柜时,突然发现这老饼干盒,其中的信收藏着他两年轻时最美好的时光。她记得他们曾经如此相爱,且相信如果没有对方,生命就无法继续。

    但过去几年来,他们都觉得非常痛苦,不愿看到彼此,也不想与对方交谈或写信。就在发现这饼干盒合的前一天,先生出差去了,他平日在家时一点都不快乐,因此非常期待能在旅途中找到一点乐趣。她很清楚他的想法,当他说要到纽约开会时,她说:“如果你有工作要做,就去吧!”对这样的情况,她已经习以为常了。结果他未照原定计划回家,打电话告诉她:“我得在这里再待两天,还有些事要处理。”她很快就答应了,因为即使他在家,她也一样不快乐。

    挂上电话后,她开始整理衣柜,结果她发现了老饼干盒。这是种很有名的法国饼干,她对里面的这信非常好奇,她已经许久未曾打开。她放下手的鸡毛撢子打开盒子,感觉到某些非常熟悉的东西。她打开其中一封,站在那里便开始阅读起来。多甜蜜的信啊!他的言词体贴,充满爱意。就在那一瞬间,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心仿佛是干涸的土地蓦然得到雨水的滋润,欣喜无比。她又打开另一封信,每一封信都那么美好。最后她把盒子拿到桌上,坐下来一封封地读,直到将里面的四十六或四十七封认读完为止。长久以来,她心中的快乐种子还在,虽然已被太多层的痛苦覆盖,但仍然还在。当她读者他年轻时因深爱她所写的信,内心深处的快乐种子又得到灌溉。

    当你有这样的体验,就灌溉了深藏在意识底层的快乐种子。在过去几年中,他未曾对她说过这样的爱语,但现在展读这些信,她再度感受到他过去的那些甜言蜜语了。对他们而言,快乐曾如此真实,但为何现在却活在痛苦的炼狱中呢?她几乎忘了他曾经如此和她说话,但这些都是真的,他曾那样温柔地对她说话。

    灌溉你的快乐种子

    就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那些信灌溉了她的快乐种子。她发现他们两人都不知如何善待对方,只是一直灌溉彼此心中痛苦的种子,却未灌溉快乐的种子。读完这些信后,她感动地想要坐下来写信告诉他,过去他们在一起时,她是多么快乐,而且希望一起再找回快乐的阳光。现在她又想真心地呼唤他一声:“亲爱的!”

    她花了四十五分钟写了一封真正的情书给他。信上写着:“这封信要寄给‘那个写下我饼干盒里的信的英俊男士’”。她花了三小时读完他的信,然后写信给他,对她而言,这三小时就是修行,即使她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修行。写完信后,她突然感到无比轻松,虽然还未把信交给他,但她已经觉得好多了,心中快乐的种子已被唤醒,获得灌溉了。她上楼,把信放在他桌上。此时,她觉得非常快乐,这些信已浇灌心中的正面种子。

    当她读着过去的情书,然后写信给他时,她脑海中开始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她发现两人都不太懂得如何处理彼此间的问题,也不知如何维持快乐,而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慢慢地给对方建造了一座地狱,虽然两人曾誓言要如家人、爱侣般相伴到老,但如今他们一点都不快乐。现在她了解问题的所在了,她相信只要两人一起修行,一定可以找回快乐。她内心充满希望,不再为过去几年来所受的苦而烦恼。

    当他回到家时,走上楼,看到桌上那封信。信上写着:“我应该为我们所受的痛苦负一部分的责任,我们都失去了应得的快乐,让我们重新开始沟通吧!把和谐与快乐再变为可能吧!”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把信读完,深入地观照信上写的每句话。虽然他完全未意识到自己正在禅修,但这就是他正在做的事。因为当他读着信时,内心快乐的种子也得到灌溉。他在楼上待了很久,深入地观照,慢慢地,也领悟到与太太相同的想法。由于这件事,他们都有机会再重新创造幸福。

    现在许多的情侣们都已不再写情书给对方了,他们只会拿起电话说:“你今晚有空吗?可以一起出去玩吗?”就这样一通电话,你们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件很可惜的事。我们都应该学习如何再开始写情书,写一封信给你所爱的人,他可能是父亲、儿女、母亲、姊妹或朋友,花点时间写下对他(她)们的爱与感激。

    微笑的魔力

    你有很多方法可以重启沟通之门。如果你觉得与儿子沟通十分困难,那么,你不妨先花一、两天练习念念分明地走路与呼吸,然后坐下来写封信给他。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他说话:“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身为你的父亲,我实在应该负一部分责任,因为我不懂得如何将自己最好的一部分传给你。我知道你一直无法告诉我所受的痛苦,但我希望这样的情况可以开始改变,我很想给你我全部的支持。让我们帮助彼此,试着一起改善我们之间的沟通吧!”你必须学习以这样的方式与所爱的人说话。

    慈悲地倾听与爱语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痛苦困境,这就是身为修行人所能展现的奇妙之处。你也一定做得到,在你的意识深层里就有足够的宁静、慈悲与了解,能帮助你脱离苦海,你必须让心中美好的特质来帮助自己,要呼唤心中的佛陀。只要有个深爱你的朋友可以帮助你,就能重建与他人的沟通。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六章 你的“心经”

    第六章你的“心经”

    感恩的一刻,觉悟的一刻

    有时我们会特别感激生命中的某人,深深地感谢他(她)的存在,那时内心会充满慈悲、感恩与爱。我们都曾在生命中经历过这时刻,非常感谢他(她)还活着,一直与在我们在一起,在我们生命最困难时仍陪伴身边。我建议你,当这一刻发生时,要好好地把握。

    为了真正地享受这时刻,你要到一个可以独处的地方,而非只是走到对方面前说:“我很感谢你能与我同在。”这是不够的,你可以待会儿再做。这一刻,你最好到房间或安静的地方,让自己沈浸在充满感恩的心情里,写下你的感觉、感谢与快乐。在半页或一页的纸上,尽情地表达所有的感觉,也可以录音下来。

    这充满感恩的一刻,也是觉悟的、正念的、智慧的一刻,这是你从意识深处所显现出来的。原来在我们内心深处就有这样的智慧与洞察,但生气时,感谢的心与爱突然消失,仿佛不曾存在。所以,要将它写在纸上并保管好,时常拿出来再读一遍。

    《心经》是一部佛教徒日常念诵的经典,是佛陀所有关于智慧的教导中最精华的部分。而你刚才所写下的字句,其实就是一部“心经”——它来自你的内心,而非菩萨或佛陀,是“你的”心经。

    每天念一遍自己的“心经”

    在那位把情书放于饼干盒时的法国女士身上,我们看到那些信拯救了她。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都可以有所学习,当你也用“心”读这样的信时,你也获得了拯救。你的救主不是来自身外,而是内心,你有能力去爱、欣赏与感激别人,这是一种福气。你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能遇见伴侣;又是多么幸运,有缘在生命中遇见心爱的人。为什么要让这真实的感觉飞走呢?它就在你心里啊!所以,每天要念一遍螅怕“心经”。每天读它一次,每当你感受内心的爱与感恩时,就会再次感到喜悦,再次珍惜他(她)的存在。

    你必须独处,才能真正地感谢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如果你们形影不离,你会开始把他(她)视为理所当然,而忘了他的美好。所以,偶尔有三至七天的时间离开他一下,可以让你更加珍惜他。虽然相隔遥远,但是他对你而言,会比你们一直在一起时更加真实。在分开的这段时间里,你将重新体会到他是多么珍贵且重要。

    所以,请写下你自己的“心经”或别的经典,把它保存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试着常常念诵你的“心经”,当愤怒占据内心,而你还未有足够的能力拥抱它时,你的“心经”会给你莫大的助益。把你的“心经”拿出来,深呼吸,然后一字一句地读出来,你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痛苦便减轻许多。当好好地读过你的“心经”后,就会知道应该如何回应,采取什么行动。最大的挑战是你是否愿意这么做,你必须创造那样的情境,去准备、计划、安排,才能从自己的智慧中获得真正的利益。请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安排创造如此的修行方式吧!

    离开愤怒的此岸

    你一直站在痛苦与愤怒的此岸,为什么不离开到无嗔、祥和而自由的彼岸呢?那里比这里要快乐多了。为什么要发几个小时、一个晚上或几天的时间,让自己在愤怒中受苦呢?这里就有一条船,可以帮助你很快地到达彼岸。这条船就是练习如何回到自己,透过念念分明地呼吸,让我们能深入地观照自己的痛苦、愤怒与绝望,然后对它们微笑。当我们如此做时,便克服了自己的痛苦,到达彼岸。

    别再停留此岸吧!别在继续做愤怒的受害者吧!你可以决定不生气,不生气是可能的。你就渡河到没有愤怒的彼岸去吧!那儿是清凉、喜乐、让人神清气爽的地方。不要再让愤怒压迫你了!给自己自由吧!让自己解脱吧!让老师、修行的朋友与自己的修行帮你渡河。就靠着这些船,向彼岸划去吧!

    现在你可能正站在困惑、愤怒、怀疑的此岸,但是别待在这儿,到对岸去!靠着你的师父、师兄、师姊们,以及走路与呼吸时的修持、深入地观照,每天念诵自己的“心经”,可能只要花几分钟,你很快地就可以过河了。你有权利让自己快乐、发挥慈悲,并去爱别人。觉悟的种子就在你心里,藉着修持,你可以立刻让它变成花朵,可以停止痛苦,佛法是当下就能发挥效用的,比阿斯匹灵还要有效。

    生气时,送给对方一份礼物

    有时你对某人生气,即使用尽各种方法转化愤怒,还是毫无用处,这时佛陀建议你送礼物给他。这方法听起来有点幼稚,但非常有效。当我们对某人生气时,会想伤害对方,但如果送礼物给他,正可以将愤怒转化成想使对方快乐的情绪。因此,当你对某人生气时,就寄礼物给她,寄出去后就会立刻停止气生气。这方法简单却有效。

    但请勿等到生气才买礼物,你应该在对他(她)充满感激、爱意时就去买。先把它留着,甚至可以奢侈地在抽屉里留着两、三份礼物。以后当你生气时,就拿一个送给他。这方法非常有用,佛陀是非常有智慧的。

    你明白了,就解脱了

    当你生气时,会想减轻自己的痛苦,这是很自然的心理倾向。虽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化解痛苦,但最大的心理解脱是来自于了解。当我们了解时,怒气就会自然消除,当你了解对方的处境与痛苦的本质后,愤怒必然会消失,而转化成慈悲。

    深入地观照是最常被推荐为治疗愤怒的药方,如果你好好地观照,你会了解别人的困难,与他们从未实现的常常渴望。这时,慈悲就会你从内心深处生起,而它正是治疗愤怒的解药,如果能以慈悲滋润内心,怒火便会立即熄灭。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是源自对“没有独立自我”的真理缺乏了解洞察,其实,别人就是你,你就是别人。当真正发现这个事实,愤怒就会消失。

    慈悲是从了解中绽放出来的花朵,当你对某人生气时,能练习念念分明地呼吸,试着深入观照当时的情境,了解自己或别人痛苦的本质,就能从痛苦中解脱。

    发泄的危险

    有些心理医生会劝告我们,为了让自己觉得舒坦一些,应该把愤怒表达出来。他们建议以言语或行为发泄愤怒,例如拿棍子打轮胎,或以全身的力气甩门,或搥打枕头,他们相信“发泄”是移除愤怒能量的方法。

    想想看,当你在房间抽烟时,得先让房间通风,烟才会散出去。愤怒就像一股烟,一股让你受苦的能量,当愤怒的烟产生时,打开门与电风扇,愤怒才能排出。

    愤怒的出现也需要能量,当你为了发泄愤怒,用力敲打某个东西或搥打枕头,大约不出半小时,就会感到疲劳,无力再给愤怒补充能量,于是你便以为自己不生气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只不过是因为太累而无力生气罢了。

    事实上,真正使你生气的是心中愤怒的根。它潜藏在无知与错误的认知里,也在智慧与慈悲中匮乏中。当发泄愤怒时,你只是帮愤怒找到补给的能量,其实愤怒的根仍在,当以这种方式表达愤怒时,你正在强化愤怒的根,这就是发泄的危险。

    一九九九年三月九日的纽约时报有篇关于愤怒的文章,题目是〈学者认为发泄愤怒是种错误的建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