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暖婿-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李小婵不好意思地笑了,看着姚怀瑾眼中的不高兴,极为诚恳地道歉道:“只是我这样做,不免将让他们登记自己罪证的责任,都推到了二公子的身上。对于这一点,二公子,真是对不住了。我是想,你是身份尊贵,村民们只会觉得是自己不小心触犯了律法,跟你的误导无关。到头来,村民们只会感激二公子宽容大度。”
而事实,确实如此。
姚怀瑾见李小婵如此坦诚,他反倒不好意思责怪了,便无奈地大度一笑,说:“既然你思虑得如此周到,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言下之意,他不会再跟李小婵计较推诿误导村民责任这件事了。
李小婵听了,也终于放了心,先前她之所以主动先离开,一是她留下来确实帮不上李小龙的忙,二是,她心里有些忐忑,不跟姚怀瑾将话都说明白,生怕姚怀瑾对自己有了隔阂,将来自己做什么都不方便。
姚士卿对姚怀瑾的重视和栽培,以及姚怀瑾的能力,李小婵是看在眼里的,想来她将来和姚怀瑾共事的机会不会少,所以,提前把话说开了,也是给自己未来的路清理障碍。
两个人把心结揭开,彼此都觉得亲近轻松不少,便又一路闲聊地走了下去,直到李小婵到了自家门口。
原本,两人是要辞别分手的,谁知文娴正巧赶了出来,一看见姚怀瑾,立刻两眼放光地慌忙迎了上来,又是行礼问安,又是极力挽留地说:“二公子好长时间没有来了,今天就在家里吃饭吧!”神色极为诚恳,言辞极为恳切热情,只差没有用双手拽住姚怀瑾,不让他走了。
姚怀瑾面对文娴的热情邀请,神色却有些为难,立在门口,踌躇不定,似乎他要决定不是留下来吃饭这么一件小事,而是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似的。
 第八十九章 暴风雨前夕(二更)
要是搁在以前,姚怀瑾担心李名远和文娴一门心思地要把李小婵嫁给姚怀礼,怕他们夫妻俩将来会拖累姚怀礼,那自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而且如非必要,是绝对不会给李名远和文娴两个人好脸色看的。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姚士卿有心让李小婵嫁给姚怀礼,以便李小婵能在将来,用她的聪慧懂事帮助鲁莽的姚怀礼一生平安和顺。自打明白姚士卿的打算之后,姚怀瑾便一直自觉主动地代为考察和关心李小婵,跟李名远和文娴也在不知不觉间亲近不少。
所以,现在面对文娴的热情邀请,姚怀瑾一时有些迟疑了,不知道自己是该留下来,和他们姚家未来的亲家培养培养感情,顺带考察一番,还是该离开,依旧坚决保持双方的距离,不给文娴以可乘之机。
姚怀瑾不知道的是,姚士卿因为他和李小婵露宿密林,尤其是姚怀礼的月余未归,早就气得忘了这茬事,哪里还想着撮合姚怀礼和李小婵。
就在姚怀瑾犹豫不定的时候,李小婵干脆地说:“娘,二公子可是个大忙人。他还有一堆正事等着忙呢,哪里有空在咱们家瞎耽搁工夫。”
见李小婵如此干脆地“撵客”,姚怀瑾心里反而因为自己的犹豫而不好意思了,一瞬间,还有一丝被李小婵毫不留情“撵走”的尴尬和愤怒。不过,转瞬,姚怀瑾就明白,不知道他内心的纠结的李小婵,此举其实是在替他解围,免得他想要离开,又不想伤了双方的和气,十分为难。
毕竟,以前的姚怀瑾,确实会有这样的心思。
这么想着。姚怀瑾心里便一下暖了不少。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小婵都那么干脆地“撵人”了,姚怀瑾就是想要再开口说自己留下来。似乎也不太合适了。
收起心里的那些复杂纠葛,姚怀瑾微微一笑,恭敬有礼地还了文娴一礼,婉辞道:“真是对不住了。府衙中确实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我回去处理,所以,文夫人的美意,我只能心领了。改日再来叨扰。”
文娴得了姚怀瑾“文夫人”的美称,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儿,眉眼都止不住地笑,忙说:“那一言为定!二公子改日一定要来我们家坐坐!”
姚怀瑾最后一句“改日再来叨扰”不过是客气话。文娴倒是当了真,这让一旁的李小婵真是哭笑不得。
“娘,二公子还有重要的事要忙呢,咱们就别耽误他了!”李小婵劝说文娴。
文娴还想再劝说什么,可惜姚怀瑾再次委婉辞别了。文娴无法。不能强留姚怀瑾,只得万分遗憾地说:“既然二公子贵人多忙,那我就不好强留了。二公子好走,有空一定要来家里坐坐啊!”
姚怀瑾这回倒是笑开了,说:“那是自然。等到文夫人你们全家搬到瞻远院之后,我少不得叨扰。”
文娴一听,顿时想起来还有这茬美事来。顿时喜上眉梢,但很快又沉下了脸来,担忧地问:“那王大小姐,上回被知府大人送回家之后,不知道有没有又去府中闹腾?”
姚怀瑾笑道:“文夫人只管放心。家父已经做好了一切安排,不但那王梅香。就是王大富,想要进府寻衅,也是万难的。到时候,文夫人你们只管安心住下就行,万事家父都安排妥当了。”
文娴听姚怀瑾这么说。又复欢笑起来,连声道:“知府大人就是想得周到,真是爱民如子啊!多谢知府大人,多谢二公子!”转头,文娴又吩咐一旁的李小婵:“小婵,你去送送二公子,千万别有失礼之处。”
李小婵见文娴说得坚决,当着姚怀瑾的面她又不好拒绝,只得强笑着点点头,亲自送了姚怀瑾到了村口。
辞别之时,姚怀瑾犹豫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开口问道:“李姑娘,关于搬入瞻远院的事,我还希望近日无事多多考虑考虑,尽快拿定主意。”
姚怀瑾明白,李小婵打心眼里,并不希望搬入瞻远院,这一点,从他上次来传达姚士卿的邀请时,李小婵故意拿王梅香来吓唬李名远和文娴,让他们打消尽快搬入瞻远院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姚怀瑾也明白,要想尽快展开庄稼杂交育种的计划,必须得赶紧劝说李小婵同意搬入瞻远院。
姚怀瑾看得分明,在李小婵家,虽然名义上当家作主的人是家主李名远,但其实真正能拿主意的,却是李小婵。所以,搬入瞻远院这件事,必须得先得到李小婵的首肯,才能顺利实施。
其实,姚士卿并没有嘱咐姚怀瑾此行,除了帮助李小龙验收秋收秋种的成果,进行奖惩之外,还要劝服李小婵一家尽快搬入瞻远院。但是姚怀瑾一向是个孝子,更是个做事一定要完成的人,所以,他才自作主张,趁机将这件事提了出来。
说完,姚怀瑾就有些忐忑地看着李小婵,期待着她的决定。
李小婵倒是没有姚怀瑾预想中的犹豫不决,反而爽快地笑道:“二公子请放心,等到家里农事一了,我们全家就立刻着手准备搬家这件事。到时候还要请二公子多多照拂。”
其实,李小婵早就想明白了,要是真的想在农事上有所作为,搬入各方面都条件便利的府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尽管李小婵不喜欢刘氏和姚馨母女,更不喜欢府衙的种种规矩的束缚和寄人篱下的不自在,但是,她也理智地做了决定,等到秋收秋种一结束,就尽快搬入瞻远院,开始杂交育种的实验。
李小婵的干脆让姚怀瑾愣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李小婵同意尽快搬入瞻远院了!
姚怀瑾顿时很开心,连忙点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姑娘只管放心,等到你们全家搬入瞻远院,家父和我,定会尽力安排好一切的!”
李小婵点点头,又笑着谢过了姚士卿和姚怀瑾。
二人又说了两句闲话,这才辞别,各自回家去了。
李小婵一到家,文娴就立刻追问她和姚怀瑾聊得怎么样。李小婵无心应付文娴,便敷衍了几句,就自己去灶房找吃的去了,任凭文娴再怎么追问,她也只管“嗯嗯啊啊”地敷衍了事,一个劲儿地催做饭。
文娴见实在问不出什么来,只得悻悻地住了口,做饭去了。
李小婵的耳根子,这才得了清净。
文娴和李小婵母女俩这边说不到一块儿去,那厢,姚士卿和姚怀瑾父子却是相谈甚欢。
“如此看来,那个李小龙,倒是个值得托付之人。”听完姚怀瑾述说李家村发生的“受贿风波”,姚士卿笑着赞道。
“那可不是。”姚怀瑾也笑了,说:“先前李姑娘向我推举他的时候,我还只当是李姑娘的私心所在,顾念着李家老两口对她的照拂之情,着实担心了一回。没想到,她的眼光倒是不错的,算得上是知人善任了。”
姚士卿也满意地点点头,说:“李家村出了一个李小婵,那是他们的造化!”
姚怀瑾想想和李小婵结识的过往经由,也赞同地点点头。
要不是李小婵在何氏一案和王大富一案上沉着冷静,帮了姚士卿的忙,又怎么会有李名远的荣任李家村农监一事?要不是李小婵提出杂交育种,并且实地考察各个村子的庄稼情况,又怎么会有李名远升职西川府农监的事?要不是李小婵举贤不避亲,推举李小龙,李家村又怎么获得秋收秋种的胜利,姚士卿又怎么能够得到一员干将。
论起其中因由来,李小婵对于李家村来说,确实是功不可没。
只可惜,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女子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的先例,所以李小婵的一切聪慧能干,都归功到了李名远和李小龙的身上。
姚怀瑾想到此处,不禁唏嘘。
姚士卿却是没有这么多感慨,反正只要能利国利民,干出政绩来,把荣誉归功于谁,他都无所谓。
“对了爹,我总觉得,李家村的这件事,看似和王有财无关,但总是蹊跷。”说起正事,姚怀瑾不禁正色起来,问:“爹,您看看,是不是要彻查一下这件事?”
“哼,当然要彻查!”姚士卿当即也没了好脸色,一脸厉色道:“这些人,眼见着王大富倒下了,还是贼心不死,妄图在死水里翻出波澜来!要是不狠狠地惩治他们一番,只怕他们还以为整个西川府都是他们的天下呢!”
发泄了一通怒气,姚士卿转头问侍立一旁的廖云清道:“云清,我让你查的事你可都查清楚了?”
廖云清笑道:“一切都如大人所料。”
姚士卿点点头,又问:“那可都安排妥当了?”
廖云清又是一笑,说:“只等大人一声令下。”
姚士卿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是一副只等着收网大丰收的惬意。
姚怀瑾被姚士卿和廖云清之间打哑谜似的对话给弄糊涂了,但是这些事既然姚士卿没有告诉他,那他也不想追问。
 第九十章 着手搬家
静下来心,想了片刻,姚怀瑾似乎有些明白了,姚士卿等着收的网里,只怕是西川府一群和王大富狼狈为奸、为富不仁的奸商,还有他们的爪牙们。
想着西川府的商贾即将迎来一场除旧布新的暴风雨,姚怀瑾不觉期待起来,连带着也忘了向姚士卿禀报,李小婵打算等到她家里的农事一了,就搬入瞻远院的事来。
不过三日,整个西川府的秋收秋种事宜就已经全部处理完毕,而姚士卿,也开始清洗西川府的奸商和他们的爪牙们。
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抓捕行动在西川府展开,在王大富之流反应过来之前,姚士卿带着他们的罪证,迅速将他们抓捕归案,并且将他们在各地的暗桩也一一拔出。
王大富等人就是想要做什么困兽之斗,也没有机会了,只能愤愤不甘地接受了惩处,各自被判刑,抄没了家产。
至于在农村的那些暗桩,诸如牛岭等地,姚士卿也借由奖惩秋收秋种的事,一并该罚的罚,彻底断了他们妄图依附王大富等人鱼肉乡里、为非作歹的可能。
一时间,几家欢乐几家愁。
但是这些,跟李小婵都没有关系,她此时正忙着搬家的事呢。
关于李小婵一家要搬入府衙后院的瞻远院,与姚士卿一家同住这件事,李家村的人并没有多少知道的。毕竟,在村民们看来,这是一件天大的幸事,难免会遭人眼红妒忌。传扬开去,只会为自己无端找来祸患。
不过,李小龙一家是个例外,李小婵就是隐瞒谁都不会隐瞒他们。所以,一大早的,李大娘就来帮文娴和李小婵收拾东西了。李名远则自以为是前辈,正在院子里尽心教导李小龙。
虽然以李名远的个性。他未必真的能教什么实用的东西,但是多多少少也能将西川府府城近郊的农事情况以及府衙里的一些动向告知李小龙。再加上两个大男人在收拾琐碎的事上,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李小婵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小婵啊。你们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李大娘说着,声音哽咽了起来,“这往后咱们要见面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大娘哪里的话。我们一家只是暂住府衙后院罢了,又不是不会来了。别的不说,就是一年夏秋这两个忙季,我们总得回来收拾自家的田地不是?”李小婵连忙劝慰李大娘,虽然她心里也不舍,但是害怕万一她再流露出伤感来,把气氛弄得凄凄惨惨的。反倒是更不好了。
李大娘强忍着眼泪,点点头,又说:“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总没有咱们住在隔壁,日日相见的方便。而且。你住进了府衙后院,大娘我们就是想要照拂你,只怕也够不着。往后,你住在那里,自己可得小心点。我听说,大户人家的规矩多,有个言差行错的。就要受罚的!”
一旁的文娴闻言不悦了,插话道:“大嫂子,我们一家三口能够搬入瞻远院,跟知府大人一家同住,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这话说得,倒像是我们是去受罪的一样。再说了。我们又不是去白住着,寄人篱下的。我们家小婵爹是正经领了差事的。还有我们小婵,那也是……”
“行了娘,大娘这么说,还不是关心我们吗。”李小婵慌忙打断文娴。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说出自己担着杂交育种的重责来。
姚士卿思虑深远,怕杂交育种不成功,到时候只是让满怀期待的百姓失望,便嘱咐了知情者一定要保守秘密。要是今天这件事从文娴口中散布开去,只怕会惹得姚士卿对他们一家人失望不喜。
再者,李小婵也清楚,在这个时代,除了闺阁后院,哪里还有女子一展抱负的地方。文娴今天要是真的不小心说出来,自己在姚士卿那里正经领了职事的,将来要是传扬开去,还指不定给自己招来什么祸患呢,李小婵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种种未知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好在李大娘一心放在李小婵即将离开的忧伤里,并未多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