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法∶踞坐,合两膝,张两足,不息两通,治五痔。 
一法∶一足蹈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急挽向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痔 
五劳三里气不下。 

卷之七十四痔漏门
灸法
属性:命门(一穴,在脊中与脐相对,灸七壮,治五种痔漏。)长强(一穴,在尾 上,随年 
壮灸之,治五痔便血最效。) 
一灸法治痔疾,大如胡瓜贯于肠头,发则僵仆,以荆芥汤洗之,次以艾灸其上三 
五壮。若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大泻鲜红血秽,一时许痛甚,后其疾乃愈。 
一治痔初起,痛痒不止,以旧布鞋底烘热,频频熨之痛痒处,冷则再烘熨,其 
痒立止。 

卷之七十四脱肛候
病机
属性:丹溪云∶属气虚与热。子和云∶此大肠热甚,或用润泻及用力过多,认儿叫呼并丸 
药大下及久痢努出肠头,故致脱肛之病也。治各有方,不可执一。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肺 
经蕴热,则肛门闭结,肺经虚寒则肛门脱出,久则下陷而滑脱也。 

卷之七十四脱肛候
治法
属性:《内经》曰∶下者举之,滑者涩之。此治脱肛之意也。故丹溪每治此证以人参、黄 、 
芎、归、升麻之类以升之补之,以五倍子、诃子之类以涩之,未有不愈者。 

卷之七十四脱肛候
药方
属性:(东垣)x补中益气汤x 治久久泻痢,及产后气虚下脱而肛出者。(方见内伤门。) 
x钓肠汤x 治肠脱风寒虚滑。(方见痔门。) 
(《集成》)x钓肠丸x 治脱肛。 
白术 黄连 甘草 白芍药 桔梗 人参 白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三因》)x 皮散x 治肛门脱出,或因洞泻,用力太过。 
皮(一个,烧存性) 磁石( 。各一两) 桂心(半两) 
上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肘后方》加鳖头一枚烧灰入。 
x香荆散x 治大人小儿脱肛不收。 
香附子 荆芥穗(各等分) 
上为末每用三五钱,水二碗煎五七沸,热淋洗。 
x一方x 用五倍子末三钱,明矾末二钱,水二碗煎沸热洗立收。 
x一方x 治脱肛出三五寸者,先用倍矾汤洗过,次用赤石脂为细末,以油纸托上,四 
围皆掺之妙。 
(《百一》)x紫蕺膏x 治脏热肛门脱出。 
紫背蕺(一大把,一名鱼腥草) 
捣如泥,先用朴硝水洗,次用此药坐肛门下。 
x一方x 用槐花、槐角等分为末,以猪膘去皮蘸药炙而食之。 
(《三因》)x圣散子x 治脱肛不收,用浮萍草为细末,干敷上。 

卷之七十四脱肛候
易简诸方
属性:x《道藏经》∶x治脱肛用乌龙尾(即梁上倒挂尘,同鼠粪为末,)烧烟于桶内令患人坐 
上薰之,数次即愈。 
x一方∶x用龙骨、木贼灰二味和匀为末托上。 
x一方∶x用桑叶、桃叶煎汤入矾末洗之愈,顶心上以蓖麻捣膏贴之,再不下脱。 
x《圣惠方》∶x治脱肛,用虎骨烧为末,汤调方寸匕日三服。 
x一方∶x用莲蓬壳一对,橡碗(二十个,)捣碎煎水数沸,入朴硝热淋洗。 
x《乘闲方》名黑圣散∶x治脱肛疼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重裹,线系定,盒子内烧 
令黑色存性,取出细研,入黄丹少许同研,每用葱椒汤入矾煎洗净,拭干后将末药掺软帛 
上托入妙。 
x一方∶x用锻石炒热,以帛包裹,令患人坐其上,冷即易之。 
x《集验方》∶x治脱肛年久不愈,以生铁二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去铁,以汁洗之,日再洗。 

卷之七十四脱肛候
灸法
属性:x长弦穴x(炙三壮愈) x脐中x(随年灸) x百会x(一穴,在顶中灸三壮,治小儿 
脱肛。) 

卷之七十五腋气证
病机
属性:腋属足厥阴肝经之分,肝气郁热于内而出于腋,其臭如狐,又曰狐臭。腋之下有窍, 
肝气盛则窍浸开,而其气泄于外,盖不可近,实由肝经邪气。虽外搓以枯矾、麝香,仅疗 
一时之急,不终日而气复如旧者,何耶? 
此皆不知治本也。治本者何?内以疏其肝脏之邪,则气自息,如泻肝汤、龙荟丸之类 
是也。 

卷之七十五腋气证
脉侯
属性:两关脉大而数而弦急而实大者,主有脏气。脉大实者,宜下之,脉小者易治。 

卷之七十五腋气证
药方
属性:x龙胆泻肝汤x 治气郁热腋气,及腋下多汗。 
龙胆草 生地黄 当归(酒洗) 木通 车前子 泽泻 甘草(减半) 栀子 黄 
芩(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 
x当归龙荟丸x 治腋气不可闻。(方见耳聋门。) 
(丹溪)x脏气神效方x 
密陀僧(一两) 白矾(七钱) 砂 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先用皂角煎汤洗净腋后敷药。 
(《直指》)x三神散x 擦腋气。 
明矾 黄丹(各一钱) 麝香(少许) 
(《纲目》)x治腋气除根方法x。 
凡腋气先用刀剃去腋毛净,用好淀粉水调擦患处,六七日后看腋下有一点黑者,孔如针 
大,或如簪尖大,其气则此而出也,用艾炷如米大灸之三四壮愈,永不再发。其内邪毒未 
除者,可服后药。 
青木香(三分) 丁香(三分) 檀香(一钱) 槟榔(八分) 麝香(少许真者) 大 
黄(三钱) 
上水煎以下为度,不下再加大黄二钱又服。 
(《三因》)x蜘蛛散x 治腋下狐臭不可近。 
大蜘蛛(一枚) 轻粉(一字) 
上以黄泥少加赤石脂,井盐杵为窝子,包裹蜘蛛,于小火中煨干,渐加武火 通红, 
候冷取蜘蛛细研,入轻粉和米醋调膏,临卧浩洗净,方擦腋下,来早洗下黑汁恶物为效。 
宜远僻处埋之,不可染人,不可穿旧时衣服,其旧衣俱重浣洗过。 
(《经验》)x田螺散x 治体气。 
大田螺(清水养之一枚,俟靥开以巴豆肉一粒,针挑内螺口中,仰放盏内,夏月 
过宿,冬月五七宿,自然成水,取水搽腋下,永绝其根效。) 
x蒸饼方x 治体气,以素熟蒸饼(一个),切作两半,各掺密陀僧少许,急夹在腋下睡少 
时,俟冷掷之除根。 
x一方x 用夜明沙为末绞汁调敷腋下。 

卷之七十五
【附】腋漏
属性: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 
(《医林》)x六物汤x 
干枸杞根 干蔷薇根 甘草(各二两) 商陆根 胡粉 滑石(各一两) 
上为末,醋少许和涂之,微汗出易衣,更涂之,三次愈。或次年又发,根据法再治愈。 
x又方x 用络石(一名木馒头)煎汤洗腋及手足阴处,再以密陀僧末敷之,三日愈。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东南山泽湿气郁蒸不散,中人犹夫伤寒者,则亦不可不谨也。惟湿郁而为热,所 
以东南之地,冬不甚寒,雾多风少,阳气不固,冬不藏精,人因虚而感其邪,则病身热 
头痛,口干腹满,呕逆,状如伤寒热证,虽云山岚瘴气,其实内因而得之者也。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闽广岭南之地,虽有瘴气,其不病者居多,而所以感之者,乃因正气内虚,外邪乘 
虚而入也。不然则东南之人当一一病瘴而奚有暇他病耶?故治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是之 
谓知本。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 
湿之气常盛。二气相 
搏,此寒热之气所由作也。阳气泄,故冬无霜雪,四时放花。人居其地,气多上壅, 
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反本而然。阴气盛,故晨夕雾昏,春夏淫雨,一岁之间, 
蒸湿过半,三伏之内,反不甚热,盛夏连雨,即复凄寒,饮食衣服药物之类往往生醭。人 
居其间,类多中湿,肢体重倦,又多香港脚之疾。盖阴常偏胜而然。阴阳之气既偏而相 
搏,故人亦因之而感受其寒热不齐之病也。又阳燠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 
浮而上,故病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阴湿既盛,则使人下体多寒,阴不上升,常沉而 
下,故病者多腰膝重疼,腿足寒厥。予观岭南瘴疾证候,虽或不一,大抵阴阳各不升降, 
上热下寒者,十有八九。况人一身上本属阳,下本属阴,兹又感此,阳燠阴湿,不和之气 
自多上热下寒之证也。得病之因,正以阳气不固,每发寒热,身必大汗,又复投之以麻黄、 
金沸、青龙等汤发表,则旋踵受毙。甚者又以胸中痞闷,用利药下之,病患下体既冷,下之 
者十无一生。若此者医害之也。其年余染瘴疾,全家特甚,余悉用温中固下,升降阴阳正 
气之药,十治十愈。二仆皆病胸中痞闷,烦躁昏不知人,一云愿得凉药清膈。余审其证,上 
热下寒,皆以生姜附子汤冷温服之,即日皆醒,自言胸膈清凉,得凉药而然也,实不知 
附子也。翌日各与丹朱丸一粒,令空心服之,遂能食粥,然后用正气、平胃等药,自尔遂得 
平安,更治十数人皆安。盖附子用生姜煎,既能发散,以热攻热,又能导虚热向下焦,除宿 
冷,又能固接元气。若烦闷者放冷服之,若病烦躁不好饮水,反畏冷不能饮者,皆其虚热 
非真热也,宜服姜附汤。沈存中治瘴用七枣汤,正与此同,亦一服而愈,有用术附汤而病 
愈甚。盖术附相济,能固热气不能发散,惟附子一味为最妙。或有脉证实,非上热下寒,面 
目黄赤,不可用附子。脉若浮供而数,寒热往来,无汗,乃小柴胡汤证。若审证可疑,寒 
热不辨,宜服嘉禾散。若热多者冷服之,嘉禾散能调中气,升降阴阳,治下虚中满,疗四时 
瘟疫、伤寒,使无变动。虽伤暑及阳证,伤寒服之亦解。若或寒多服之,尤宜服二三日, 
即寒热之证自判,然后随证调治之,无不愈。大抵岭南之地卑湿,又人食槟榔,多气疏而 
不实,四时汗出不宜更用汗药,此理甚明,亦有当汗下者,终不多也,明者察之。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读书之余留意医学,幸得其传,颇识方脉,就辟入南研究此证,谓南人凡病 
皆谓之瘴,卒不服药,惟事鬼神。夫瘴之为病,犹伤寒之病也,岂可坐视而不药耶?为中 
医每每荏苒而致不救者有之。人过桂林以南无医药,且居南方之人,往往多汗,上盈下 
空,不可用汗吐下三法。其业医者,既鲜又庸,或妄汗吐下,是谓虚虚。方书皆谓南方天气 
温暑,地气郁蒸,阴多闭固,阳多发泄,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 
病,是为之瘴。轻者寒热往来,正类 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沉沉,昼夜如卧 
灰火中,谓之热瘴。最重者,一病便失音,莫知其所以然,谓之哑瘴。冷瘴必不死, 
热瘴久而死,哑瘴无不死,此方书之说也。然以愚意观之,所谓哑瘴,非伤寒失音之证 
乎?又岂中风失语之证乎?治得其道,间亦可生,安得谓之无不死耶?若夫热瘴乃是盛 
夏初秋,茅生狭道,人行其间,热气蒸郁,无林木以蔽日,无水泉以解渴,伏暑至 
重,因而感疾。或有饮酒而不节者,或有食煎炙而积热者,偶成此证。其热昼夜不止,稍 
迟二三日不治,则血凝而不可救矣,南方谓之中箭,亦谓之中草子。然挑草子法乃以针 
刺头额及上下唇,仍以楮叶擦舌,皆令出血,徐以草药解其内热,应手而愈,安得谓之久 
而死耶?至于冷瘴,或寒多而热少,或寒少而热多,亦有叠、间日之作。及其愈也,疮发 
于唇,验其证即是外方之疟,本非重病,每因误而致祸,亦不可以必不死而忽之。但诊其 
脉息极微,见其元气果虚,即与附子汤而愈。若误投寒药,所谓承气入胃,阴盛乃亡。若 
脉洪盛证候实热,且服和解药,而徐治之。若误投热药,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要在 
切脉审证之虚实寒热,治之无不愈也。人谓岭南,水泉草木地气之毒,则凡往来岭南之人及 
宦而至者,无不病瘴而至危殆者也。又谓土人生长其间,与水土之气相谙,外人入南,必一 
病,但有轻重之异。若久而与之俱化则免矣。说固有理,但备之以将养之法,解之以平易 
之药,决保无病,纵病亦易愈矣。且瘴之为病,土人反重,外人反轻者多,盖土人淫而下 
元虚,又浴于溪而多 
感冒,恣食生冷酒馔,全不知节,所以重也。然则病瘴不可全咎风土之殊,皆人自 
失节养有以致之耳。君子之居是邦也,当慎起居,节饮食,适寒温,晨酒夜食切忌太过。 
间稍身上不快,即服正气一二剂,则脾胃自壮,气血通畅,微邪速散,何瘴之有?故 
下文有云∶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夫劳役伤饥,则内伤不足者也,所谓邪气伤虚不伤实,同一理也,然则居斯土者,可 
不知所慎哉?每每病此,则未必非劳役而得之。故《卫生方》云∶北人寓居广之地者, 
往来广之途者,俱有阴阳相搏之患,居者十病二三,途者十病八九。盖居者安静,途者 
劳伤,正《活人三昧》论瘴疟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邪气不能为害。然道路崎岖, 
人烟疏阔,水浆不洁,酒炙多腥,饮食起居,未免乖度,况复有阴阳相搏之气乎?故曰∶瘴 
气惟染劳役伤饥之人者,此也。 

卷之七十六瘴气门
病机
属性:岭表之俗食槟榔,甚者日至十数枚。盖瘴疟之作,率因饮食过度,气滞痰结,而槟榔 
最能下气消食去痰,故人狃于近利而暗于远患。此颇类北人之食酪酥,故肤理缜密,一旦 
病疫,当汗则塞,塞而不得出。岭南地热食槟榔,故脏气疏泄。然一旦病瘴,当攻发,则 
虚羸而本不能堪。所以土人多瘠而色黄,岂全是气候所致?盖亦槟榔为患,殆弗思耳。 
《本草》载∶三人晨行触雾,饮酒者独不病,故北人度岭率相勉以饮酒,且迁客羁士 
往往醺酣以自适,而岭外酒价尤廉,败夫役卒俱得肆饮,咸谓可以辟瘴,殊不知少则益 
而多则滋瘴之源也。何以言之?南土暑湿,嗜酒则多中暑毒,兼瘴疟之作,率因上膈痰饮, 
而酒尤能聚痰,岭外谚云∶莫饮卯时酒,莫食申时饭,诚摄生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