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感到还是有高大叔帮衬的好啊,什么事都能想到而且经验十足。
最后两人商定,以十六文作为豆腐干最低售价,待高大叔从县城回来,就签订契约。
可是到了晚上,高大叔就将契约和定金拿了回来,当方晴看到银票时,与大家一样满脸愕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由于他急着要回县城,时间紧急,我没有回来跟你们商量就自己做了主,我将咱们商议的话说完后,他怕我去了县城再找到出价更高的人,所以,以三百两的价格,买断在县城的销售权,也就是在县城里豆干只准许他们一家销售,我觉得咱们需要扩大生产的本金,所以就同意了,剩下的五十两是定金,价格是以十七文定下的。”
051搬家
方晴激动扑过去,搂着高大叔的胳膊说:“大叔,您真是太厉害了,太会做生意了。”
方舒平用手指触了她额头一下说:“要是没有高大叔,你会做成这样的大买卖?咱们以后可要好好待高大叔啊。”
高保全笑呵呵地说:“平儿,你们现在就对高大叔很好啊,要不是你们,我们一家还不知在哪里飘零呢。”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饭,当晚,谢芳草带着方舒平和强儿,跟着高大叔一家一起去韩师奶家里,将五十两银子还了回去,还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而方晴在家一边将这一天的收支算一下,一边教小舅和二表哥怎么记账。
这时,门口响起敲门声。
耀宗嘟囔一句说:“姑她们这么快就回来了?”说完,就下炕去开门。
没有听到强儿的欢笑声,而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会,虎利跟在二表哥身后走了进来。
只见他愁容满面的,高高大大的个子低着头,蔫头耷脑的,不知遇到什么事情。
“怎么了这是?怎么变成蔫倭瓜了?”谢小亮逗着问。
“小舅,你跟方婶说说呗,也让我跟耀祖大哥一样去韩家学打铁吧,”虎利说着说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他用大手胡乱抹了一把说:“我爹的病更重了,奶奶着急上火也病倒了,每天只靠哥哥担着货郎下村里卖,只够一家人吃饱饭,哪有钱给爹爹和奶奶抓药啊,呜呜”看样子还是年龄小,对失去亲人的恐惧让他忍不住在方晴面前哭了起来。
谢小亮和耀宗上前一起劝慰,并答应跟谢芳草说说,他才慢慢收了声,这时才后知后觉的感到,自己这样大了,当着一个小女孩面痛哭有些丢人,马上讪讪地说:“那就麻烦小舅了,那我先回去了,”说完,逃一般的冲了出去。
谢芳草她们回来后,谢小亮就将这事说了一下,方舒平说:“正好韩师爷他们忙得人手不够,虎利哥又长得高大强壮,没准韩师爷他们见了能喜欢呢。”
“哎…这几个孩子命苦啊,他爹身体那样,这回他奶又病了,一家人全依仗着他哥挣那点钱,真是不容易,我看她娘的身体也不是太好…哎,”谢芳草没敢说下去,但是大家都明白,西边刘家的前景不容乐观,一旦大人出点什么事,对四个孩子打击可就太大了。
由于手里有了银子,家里人都觉得心里有了底,趁着大家都在,方晴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们用一百两银子买粮食,不需买细粮,只买粗粮,然后让二舅来一趟,雇车将三分之二粮食拉到姥爷那,以备不时之需。”
“啊?是不是要打仗了?那咱们还是买完粮食回家吧?”谢芳草有些慌张说。
方晴和方舒平对视一下,心里都在想:娘果然会这样做啊,方舒平忙说:“娘,跟咱们签订契约的福来饭庄都依然正常的开着,咱们小门小户的怕什么啊?再说,这要是就这么走了,契约怎么办?”
谢芳草这才不说话了,但是眉头紧锁,一脸担忧的模样。
“再拿出一百两去村里收购豆子,在村里收购,价格肯定还要便宜,院子大有的是地方储备,剩下一百两咱们在银庄换成现银存放,省的用钱的时候抓瞎,”她担心战乱银票失去作用,还不如现银来的实惠。
大家齐齐点头,现在已经慢慢习惯方晴当家做主,何况她的意见很合理很周全。
第二天,还没叫人带信呢,二舅就带着大表哥谢耀祖来了,同时大舅也跟着来了,怎么说拜师学艺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父亲不出面答谢就是太缺礼了。
大舅满脸笑容,看样子自己大儿子能学点手艺,那可是荣耀,就跟前世家长见到孩子考入重点大学一般。
简单的收拾一下,就带着耀祖去了韩师奶那里拜师,由于谢芳草走不开,就让高大叔将虎利之事说了一下。
韩师爷不是个随意收徒之人,他怕收图太多,难免良莠不齐,再给自己添麻烦惹是非。
过去拜师可是很严谨的事,师徒如父子,比收养一个干儿子还重要,所以,韩师爷这些年就一直没有收徒。
不过高大叔将刘虎利全家的事说了,韩师爷也动了心。
耀祖跟大胖叔行完拜师礼,又给韩师爷叩完头,就算拜了师,就在韩师爷家住了下来。
大舅和二舅没有马上回去,而是被方晴留了下来,将他们拉到偏僻处,悄悄的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大舅和二舅的脸都没了血色,二舅急急问道:“事态已经发展这么严重了吗?”
老百姓对于战事都心生厌恶,一生没有太多的需求,只希望天下太平,一家人不生病能吃饱穿暖。
听方晴所说,战事马上临近,他们怎不能着急紧张。
“没有,还没到那步,不过一旦大批军队来到篦子镇,粮价将迅速提高,所以咱们需要在这之前买些粮食做储备,”方晴沉稳的说着,大舅的眼睛不断的闪着,还是不是扭头望着二舅。
二舅明白大哥的想法,外甥女这样小就操持这种大事,自己起初也很惊讶,想必大哥也一时难以接受。
最后还是将谢芳草喊了过来,听到妹妹也是这个意思,才放下心来,大舅二舅这才拿着银子买粮食。
粮食这个时候已经在悄悄涨价,只是涨幅还不明显,毕竟篦子镇只有那两天过来两小船的难民,以后就再也没有过来,不知是这边封渡口的缘故,还是此处过江位置过于偏僻,许多人都不知道的缘故。
篦子镇依然沉浸在平和安详中。
下午,装了几大车粮食,大舅和二舅押送着回沟那沿村去了。
方晴正带着强儿在炕上算账,就听西院刘婶在院子里抱着娘放声大哭,高婶在旁边劝说着,估计可能虎利学徒之事定了下来,刘婶这是激动的哭声。
果然,高兰走进来,小声对她说:“韩师爷已经看了虎利,还算满意,就决定让大胖叔收为徒弟,刘婶听到信后,这不来这里感谢呢,可是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了。”
高兰是高大叔的二女儿,今年十二岁,由于原来生活很安逸,所以跟她姐姐高梅一样,都长得细皮嫩肉的。
虽说是过去生活条件很富裕,但是高大叔家教好,她们并没有养成一般富家小姐那目空无人恣意妄为的样子。
起初干活不是很熟练,但是两个姐妹深知自己一家人的处境,就放下身段认真的学着,不懂还虚心地问。
韩师奶很喜欢这两个姐妹,照着韩师奶的话:她们过去是在福窝里出生长大,现在却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上,没有任何怨言不说,还极力的帮衬家里,懂事谦和,这样的女孩真是难得。
虎利的拜师礼很顺利,然后也搬到韩师奶家余大表哥耀祖一起住着了。
西院刘家少了一个半大小子吃饭,困境也算是解决许多,自从那天在院子里大哭过后,谢芳草、高婶、刘婶就变成亲密闺友,三个人常常在一起边干活边说着悄悄话。
后来方晴提议,让刘婶每天来家里帮忙,每月跟高婶一样,发五十文工钱,这样又让她家生活宽泛许多,她脸上也增添更多的笑容。
二舅回去第二天就又回来了,他知道这边活计多人手少,所以主动承担盖房的监工,这样,高大叔就可以带着耀宗专心致志的往乡下收豆子去了。
大院的房屋没用两天就修缮好了,韩师奶让人帮着看着黄历,挑出最近可以搬家的好日子,就来这告诉谢芳草。
然后又讲了一些老例和注意事情,这才放下心来回家去了。
搬家对于过去人来讲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尤其里面还增添许多的迷信成分,老例,也就是传统、传承,可是这老例更多的却是迷信和风水之说,当大家知道了,谁也不想破坏,搬新家总不能心里有什么膈应或是阴影吧,所以,只能将老例延续下来。
方晴则认为,所谓的风水,是不是布置合理设计更人性化,然后加上传统的一些观念?
谢芳草又将这些老例跟二舅和高保全说了,然后大家就开始分头准备。
吴家宅院被大家认为风水不是很好的地方,要不怎么会出现被流放的后人。而且子嗣少,好不容易置下财产,结果又破败了,所以,搬家前要先请仙姑做法,将宅子里面的邪气驱驱,还要准备一间作为供奉各路神仙的专门房间,供奉的时间是一个月,说是这样就可以打动各路神仙,将此宅护住,邪魔就不会侵犯,方家也就不会沦落吴家后尘。
方晴撇了无数次的嘴,翻了无数的白眼,依然得拿出银子按照有道行人说的,让二舅和高保全去购买所需做法和供奉的东西。
仙姑不知怎么在大院折腾,方晴本想着去看看,毕竟这样的事,在前世很少见,可是,由于她年龄小,容易被驱赶的邪魔侵袭,所以,她和强儿都被命令老实呆在家里。
前期事项终于折腾完了,仙姑拿着银子批准:可以搬进去了。
…^_^…^_^…
今天加更索票,要是能超一千张推荐,女人再加更一章…
这几天风很大,天气很冷,大家注意身体哈,O(∩_∩)O~
052增加人手
第二更送到,大家投票鼓励一下女人呗O(∩_∩)O~
…^_^…^_^…
方晴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因为马老板要来取豆腐干的时间快要到了,在这个小院实在做不出那么多的豆腐干,她担心刚开始合作就给人留下不能按时供货的印象。
现在这个小院,就留给高大叔一家搬进来住,毕竟高大叔是个外人,总不好与谢芳草一家住在一起,省的惹出什么流言蜚语。
大院一进是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二舅一家人住富富有余。
二进也是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还挂有两个耳房,想必吴家是指婢唤奴的人家,要不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需要这么多的房屋呢?
谢芳草安排:方舒平住一间,给方晴留一间,等方晴在大些才可以自己住,现在还是跟她和强儿住在西胯间。
房间按照大户人家所造,一进正房是会客厅,没有大炕,只有胯间才有大炕,而大炕取暖都在旁边的耳房中烧火。
三进院是谢小亮带着耀宗住着,四间正房,他们俩只占了一间,说是冬季快要到了,没必要烧那么多的炕,浪费柴火。
县城马老板要的第一批豆腐干是三百斤,每六天供货一次,已经让人带信过来,必须按时交货,因为他在县城已经跟好几个饭店签约,不能误了供货时间。
在家里做豆腐做豆干就是几个女人,谢小亮得盯摊,耀宗则跟着高大叔收购豆子,家里人手真是不够。
方晴想了想,将做豆腐和做豆干分了出来,豆腐由刘婶带着她的大儿子刘正利和刘秀英负责,也就是将这一块包给她家,豆腐的原料由方家提供,他们只负责加工工艺,但是需谢芳草掌控火候和点卤时间,这样可以保证豆腐的质量。
刘正利已经不去做货郎了,跑一天卖不上几个钱,就让刘婶将他拉到方家来挣钱了。
豆腐干则由高婶负责,她没有帮手,两个女儿她都舍不得让她们太参与,毕竟女儿大了。不好跟这些半大小子混在一个院子里,所以,自从有了自己家,高梅高兰就不长过来了,看样子不管生活多艰难,过去一些习惯很难改变,不过高梅的刺绣手艺很好,方晴见过她绣的帕子,看着那上面的逼真的梅花感叹半天,想必在家绣花也能挣不少钱吧。
要不怎么说,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呢。
豆腐干这边怎么也要增加五六个人,才能忙过来,二舅的意思想着让大舅母跟二舅母过来,二舅母本是要带着孩子过来的,可是再让大舅母来娘没有同意,姥爷姥姥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怎么行。
最后,方舒平给出主意,可以去小岗村找二祖爷,从方家招人,这样不仅拉扯一把亲戚,还对人知根知底了解底细。
方晴心里不愿意,都是亲戚很难管理,给多给少的都有意见,见到你赚钱眼红不说,还有可能因妒忌捣乱。
可是高保全很赞成,毕竟以后许多事还要靠家族的力量,何不这时拉扯一番,也抬升在家族的地位和话语权。
方晴了解他的心思,他就是吃了没有家族的亏,要是身后有强大的家族,也不会被当成第一个开刀打击之人。
她没有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毕竟现在社会背景和风气就是如此,如果自己家富了,没有帮衬家族,以后在家族里受拿捏的地方会很多,爷爷方会全不就是一个例子,平时对家族扣扣索索,到了关键的时候,大伯爷和三伯爷就没有替他说话,要不是都是姓方,恐怕连出面都不会,另外,娘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小孩,就是有娘家依仗,也会有外人打豆腐干的主意,眼热的人一定很多,拢住家族,在外人眼里也算是有背景之人。
第二天,高保全驾车,拉着谢芳草和方舒平去小岗村了。
谢芳草去见的只能是大伯奶后院的女人,而说到正事,还得是长子方舒平,要不古代孩子都成熟的早,因为他们从小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从出生到长大的传统教育和周边环境影响中,知道娘和妹妹要依附于自己生活,而自己作为男人有挑门立户何养活家里女人的责任。
事情办得很顺利,谢芳草和方舒平回来后,满脸喜气,看样子在小岗村受到热烈的欢迎,就连高保全也带着一荣俱荣的兴奋。
二祖爷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来了三辆牛车,由玉海大伯娘带队,将三对小两口送了过来,方晴惊叹二祖爷周全还很人性的安排。
假如来得都是女人,一个院子住着,二舅和小舅就会很不方便,假如都是男人,娘会惹上不好的传言,而这三对小两口,都在十六七的年龄,能干不说还年龄不大,而且在娘面前都是晚辈,小舅虽比他们都小,但在他们面前也是长辈,也都要跟着叫一声亲家小舅,与方舒平一样的辈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