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纨绔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三一样护着那个孩子,他地脸就变得惨白惨白的,更是无奈地双臂拢着自己的脑袋。深深地压着身下的枕头。

长孙况心里一旦被妒火烧狂之后,他就很难平静下来思考问题。而且在这种事情上,兄弟通常比外人更有巨大的打击力。长孙况和长孙冲的性格不一样,老大从小通常都被大人教育要让着弟弟,而且长孙冲相对来说是比较软的一个人,因此在长乐地事情上他也只能是黯然远离他乡。

而长孙况就不一样,他的性格跟古代的士大夫差不多。毫无疑问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自古以来,在无数士大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当然。还有更多的书呆子发生过各种迂腐的糗事。

长孙况也就恰恰是这样的一个人,尤其他还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自小没吃过多少苦,在学业上也是深得先生的赞扬。因此一旦碰到这种事情,难免会钻牛角尖。

尽管这件事情上谁也没有对错。但总要有一个人负责,尤其是吃亏的人总要有一个目标撒气,而长孙凛这个负罪人则是被二哥给逮住不放成了出气筒。

一个人生了半天地闷气,长孙况这才缓缓地抬起了头,他像是下定决心一般咬了咬牙,自己给自己打气道:“不管大姐怎么说,我都不会回长孙家的,至少现在不会回去。”

正当他在胡思乱想之际。却听见外面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娘!”长孙况顿时脸色大变,他猛地站了起来,打开门往外面冲去。

长孙凛已是走到了厅堂正屋前,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跟在丫鬟后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窦凤正在房中和女儿依然说着这件事情,她的双眉紧皱如远山。脸色依然是黯淡。她叹了口气,对女儿说道:“不是娘不疼凛儿。只是在这事情上他做得太过分了,上回已经欠了冲儿地,这回虽然说他也不是主动去做的,但是事情已经发展成这样,娘也不能再像上回那样再一个劲地去劝况儿认命,而不给凛儿惩罚。这回娘起码要让小三知道,他这样做娘可是要生气地。”

“娘,你要罚三弟,也不用住到舅舅家来,在咱家里也可以训他的。你这一搬到舅舅家住,那不是连爹、大哥和我都一块惩罚了?”长孙凝一听到母亲这般坚定的语气,心中也是斥责长孙凛这坏小子让娘亲这般为难,然而她还是依然劝说母亲,毕竟这一家人总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分成两家。

“你和冲儿若是想住到舅舅家也无妨,反正这院子大得很,能住下咱娘几个是绰绰有余,不过不许让你爹和那个小坏蛋住过来,看把况儿气得,昨夜都哭了好几回。你爹上会还要揍凛儿,这会竟然还帮着他了。我这个做娘的若是不帮着况儿,那况儿不是太可怜了?”

窦凤摇了摇头,轻轻抚了抚女儿那乌黑柔软的秀发。大凡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尤其是做母亲的碰到这种情况,而且当爹的已经表明态度了,所以窦凤反而更坚定地站在况儿这一方。

“娘……”长孙凝薄面含嗔,还想试图要说些什么,窦凤摆摆手示意道:“凝儿,这事情你就不要再劝娘了,若是你亲娘还在世上,她也肯定会同意我这么做地。”

长孙凝见母亲把她九泉之下的亲娘都搬出来了,也知道无法劝服母亲搬回家里去住,心里不由地哀叹着,对这种状况感到十分不安。她已经习惯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即便当年离家习武学艺,最让她挂念的也是家里温馨而热闹的气氛,今天却是弄得一家人都不开心,长孙凝对此感到深深地担忧。尤其是现在京城朝廷又是多事之秋,长孙无忌和长孙凛得忙于公事,更是无瑕顾及家里这一烂摊子。

“娘……娘……”

然而这会儿却是让长孙凝来不及多想,只听见外面传来了长孙凛熟悉的声音。长孙凝的粉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喜意,她知道娘最疼爱三弟,只要三弟出马求饶,娘亲哪有不心软的道理。

“二哥……”

“你来这里干什么?!还嫌羞辱我羞辱得不够吗?你给我走,这里不欢迎你!”长孙况暴怒地声音。

“二哥,你先不要生气,先听我解释……“滚,我什么都不听!你不要来烦我!!!”

“二哥——娘——”

兄弟俩地对话让屋子里的母女俩都是娇颜失色,她们赶紧匆匆往门外地厅堂走去,只是还是晚了几步。她们走出来时见到的只是长孙况狠狠地把厅堂的门闩给插上,甚至怒气冲冲地往门上顶了两把椅子,使出的力气是又大又猛,唯恐外面的人又突然闯进来。

长孙凛在门外无奈地摇摇头,论力气武力两个长孙况也未必能比得上他,只不过现在长孙况正在气头上,使出的猛力是用尽了内心的愤怒。而且长孙凛也不可能跟二哥对着干,那只会让对方更是怒火攻心,他只能按照长孙况的意愿,退出了门外,嘴上还在呼唤着母亲。

院子里的数个角落探出了几个脑袋,窦家的下人们也有八卦的爱好,只不过长孙凛环顾一圈大声假咳三声后,这些下人们顿时一哄而散。

里面的长孙况见母亲和姐姐走了出来,脸色更差,他恼怒而粗暴地说道:“娘,你要是想跟他回去,就跟他回家吧,不用管我!”说完他便怒意难消地返回自己的卧房内,走路的动作很大,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声刺痛着两个亲人的心。

窦凤望着二儿子的背影,连连摇头,她这两天都不知道叹了多少气。长孙凝见到这种状况更是忧虑,她那淡淡的眉,那粉润的脸,无不透出浓浓的忧心。

窦凤别过头对女儿说道:“凝儿,这种情况你也看到了,娘暂时还不能回去,你先把那凛儿劝回家去,免得你二弟再受到什么刺激。”

 245。往事

残阳夕照,青山茫茫,蘼芜杜若般的芳草随着冬季的到来在不断枯萎凋零,整个荒野唯见落叶萧萧。在郊原野外的大道上镶嵌着金丝花纹的马车,钿车闪着耀眼的金光在几乎已掉完树叶的老槐树下穿过,涂着丹红油漆的车轮轻轻地辗过衰败的野草。

长孙凛坐在马车里,极目远眺,前方的路径曲折辗转,时而看见栖树归鸦,冬日的萧索苍茫已初现荒原。长孙凝则是坐在他身边,秀气的黛眉蹙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之前在窦家的时候,窦凤在给女儿做出一番交代之后,便立即转身匆匆往房内走去。即便当长孙凝把顶在门上的椅子和门闩都撤走,长孙凛冲进门来站在母亲房外叫唤,直到贴在门边偷听的长孙况也跑出来把长孙凛再驱赶出去,窦凤都没有再露面。

大概娘是怕见到小三之后心软,所以才不愿露面吧?长孙凝心里想着,只是想到刚才兄弟俩像孩提时候那样推来桑去,让她心里颇为难过,毕竟大家都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

对于长孙况像小孩赌气地霸着母亲,长孙凝倒也是能够理解。毕竟在这样一个难过的时期,更让长孙况有一种争胜的欲望。大凡人的心里在输了第一轮后,总希望赢回一轮,而这一轮的被争夺者便是母亲。“姐,咱们现在到哪儿去?”长孙凛没有见到母亲,和二哥也是处于这样冷战的状态,自然是心情很差。他发了半天的呆。这才意识到马车并没有往家里走,而是越来越偏向长安地郊原,便不由地好奇问一句。

“带你去见一个人,你别问那么多,去到自然就知道了。”长孙凝一双翦水般的眼眸望了弟弟一眼,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玉面含霜。眼神里带着忧郁和伤感。若是以往发生这种事情,长孙凝恐怕会替二弟出头管教管教老三,然而现在不知为何她也不愿再去训他。

长孙凛“哦”了一声。习惯性地双手搓了搓两鬓的头发。他也是心不在焉,大概心里还想着窦府的事情。母亲、二哥、窦旖,大概一个两个都在生自己的气,可是这件事情又能有什么办法去回避呢?又该怎么回避呢?缘分之事都乃冥冥中注定,他既然被上天安排到这里来,那也只能是按照这条路走下去。

姐弟俩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不知不觉马车已经偏离了长安城距离相当远。当长孙凝见到远方熟悉的山林时。她地眼神飘渺不定,似乎陷入了往日的沉思。

“姐……姐……黄大说久南山快到了,咱们现在该往哪走?”长孙凛听到车夫在外面大声禀报,便摇了摇发呆的长孙凝,问她方向。

长孙凝这才回过神来,从马车地车窗往外看。看到了一条曲折小径正通向前方的山林,便点了点头说道:“让黄大停下车来,咱们到那边走走吧,你跟我来。”

长孙凛默不作声地跟着站起身来,走在了长孙凝的身后跟着下了马车。让车夫黄大在原地等候,他们姐弟俩便沿着那条弯曲的小路往山林里走去。

久南山靠近九山和终南山,但距离长安更近一些。长安一些富贵人家通常会把家人之墓葬在此处。而长孙皇后的昭陵也同样葬在附近的九山。此时的久南山横卧在整个黄昏地天空之下,一片静谧。树山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峰形成一垛天然的绿墙。播撒着微妙的神秘气氛。

一群乌鸦被突如其来的两人惊动了,纷纷散开飞向天空,在半空中发出嘈嘈杂杂的噪音。而时不时山头冒出地修饰华丽的山坟,更是给这种气氛增添了一丝诡然色彩。而长孙凝身着一身质料上乘的纯白宽袖衣裙,纤秀的身材加上冷然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宛若“疏影暗香胜雪”的寒梅。

即便是亲姐姐,长孙凛心里也不由暗中赞叹一番。虽然这位姐姐和长孙凛前世的夫人在长相上很相似。但是性格是迥然不同。尤其是长孙凝平日里总是一副冰山美人地表情。因此长孙凛也就从没有把她和自己以前的妻子混淆在一起,甚至还暗中庆幸。毕竟人有时候不免会犯糊涂,若是万一**成为禽兽那他在心里是很难接受的。

长孙姐弟二人在黄昏的余光下行走在山路当中,他们并非往深山处走,没有什么攀爬的动作,所以对于两位武林高手来说,也能保持着潇洒自如的行走姿势。

这时山谷吹过来一阵旋风,树梢簌簌地响着,吹动了万山松涛,驱散了涧上的烟云。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地时候,这片山林奏起了大自然地雄浑乐曲。

长孙凛正在疑惑他们在这时跑到这深山老林究竟是寻找那位高人之时,两人竟然转到了一座建造华丽的坟前。这坟墓土堆上虽然长了一些杂草,但并不显得杂乱,前边地青石砖台也只飘散着几片落叶,可见这座坟墓间或会有人过来打扫。

长孙凝走到坟前,一双亮丽的眼眸闪着伤感的泪花,她盈盈地蹲下跪拜在坟前的石砖上,带着颤音低低地诉说道:“娘……我带小凛来看您来了……”

长孙凛闻言顿时是丈二摸不着头脑,他看看姐姐,然后又看看墓碑,只见碑上赫然写着“陈高氏”三个篆体刻字。他心中正在琢磨着难道他姐弟二人是另有生母,而窦凤实则是他们的继母?可是这活着的娘可是打心底疼他们的?

长孙凝则是转过身来伸出玉手把弟弟拉到了自己身边。死者为大,无论葬在此墓的是何人,长孙凛还是恭敬地跪了下来。而长孙凝看着弟弟莫名其妙的表情,竟然露出一丝怜爱的淡淡的笑容,她转首望着墓碑,低低地叙述着埋葬在历史,埋葬在长孙凛遗失的记忆中的曾经的往事。

原来这墓里面埋葬的是长孙凝的亲生母亲,也是长孙凛自出生以来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姆妈。这位高氏乃是当年李渊起兵时攻下第一个隋朝城池西河城郡丞高德儒的女儿,虽说高德儒因为立场与李渊不同,被李世民给斩杀。**但其已嫁到陈家的女儿高氏却因为是高士廉之族人,后来还是被长孙无忌给保了下来。

后来因为丈夫在战乱中丧生,无奈之下高氏不得已只能带着遗腹女投奔到当时已是秦王府第一幕僚的长孙无忌,就这样隐姓埋名地以姆妈的身份在长孙家住了下来。而且高氏本人也是性情温婉,逆来顺受,对长孙家的几个孩子都和自己女儿一般疼爱。尤其是当小凝儿长大了自己学会走路的时候,她更是把所有宠爱都投向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少爷。

尤其这时长孙凛的奶奶已经开始修佛,窦凤也还是年轻没什么经验,没有婆婆的帮忙照顾,面对着三个精力十足的淘气包,窦凤这个做娘的也感到束手无策。恰好高氏顶了上来,也让窦凤松了一口气。

甚至由于窦凤分身乏术,高氏与小凛儿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小长孙凛对这位高姨也是越来越粘,两人的感情也是越来越好,几乎就等同了母子关系。而且即便是到秦王府或者窦家,长孙凛也嚷嚷着要高姨陪着去。而窦凤因为有了三个儿子,对于小凝儿这个粉妆玉琢的小姑娘也很是疼爱,把她当作自己亲生女儿一般对待。

就这样,两位母亲带着四个孩子在长孙府上过着融洽而平静的日子,直到出事的那一天。玄武门事变——这个影响了中华历史走向的重大血案,印在史书上的,留在人们记忆中的,都是李世民弑兄夺嫡的成功,却不知道内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絮。

其中有一条悲惨的花絮,影响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孩子,他就是长孙凛——曾经的长孙凛。事变的前夜为了保护好天策王府的家眷们,李世民已经留下几个猛将带领士兵守护着秦王府附近。

然而玄武门事变因为是密谋造反,所以不可能有太多人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因此小长孙凛也就更不可能知道会发生什么。活泼好动的他对于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必须乖乖呆在屋子里似乎很有意见,于是便想了个法子能够满足自己想要出去玩的欲望,于是就发生了让他悔恨莫及的事情……

 246。喋血之伤

小长孙凛的确如大家所称赞的那样:聪明伶俐、天纵之才。至少他在如何在大家的眼皮底下逃出到王府外面去玩,想出了有效的办法。当玄武门外李世民使出百步穿杨的绝技,大羽神箭一箭正中李建成的后心穿透前胸之际,小长孙凛也是真地遛了出去。

而当李元吉在树林里勒住了李世民,却被尉迟恭利剑斩首之时,秦王府里的窦凤和长孙无垢这才发现小家伙的失踪,这下大家可是心里紧张,王府里是乱腾腾地四处寻找长孙凛,而小长孙凛已是在离家五里之外的一棵大树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