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军切断了。解放军战士高呼着“决把美国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口号,勇猛冲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有的战士猛冲到
距离美军不到10米处开枪、射击。解放军炮兵扛起无后座力炮穿插进来了。炮位地势低洼,又有橡胶树挡注视线,不好
瞄准。“来!”炮手武世跃到高地,把炮身架到自己肩膀上射击。解放军发动的攻势如此之猛,美国侵略军完全吓昏了。
连爬带滚地躲到了装甲车底下,胡乱放枪。那些坦克、装甲车、卡车,一辆辆瘫痪在地上。正是这样的解放军勇士,在
3 小时战斗中,把吹得天花乱坠的美军“大红一”师的两千多人马报销了。虽然战场距离西贡极近,但美军也毫无办法,
最后竟派出200 多架次飞机,把战场炸翻了个儿,图谋灭迹。
保邦战斗是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在南部战场上对美国侵略军的第一次沉重打击。英勇善战的解放军,用自己的行
动证明:他们不仅能彻底粉碎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罪恶的“特种战争”,而且能够打败亲自出马的美国侵略军。保邦战斗
写下了大规模痛歼美国侵略军的光辉的篇章。
活动在越南中部广南省先福县M 乡的一支游击队,是农村人民武装发展的典型。这个乡距美伪集团盘踞的县城只有
5 公里,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以后,在1964年8 月份全部解放的。这支游击队在1961年8 月建立的时候,只有13
个人和从伪保安队缴获来的两支步枪和5 支猎枪,在以后3 年多艰苦的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终于成为一支能攻能守的
战斗部队。到1965年初,这支游击队在单独作战和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中,共消灭敌人400 多名,打落打伤敌人直升飞机
3 架,缴获了很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支乡游击队3 年多在战斗中的成长壮大,反映了南越人民武装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一支打击美国侵略者的强大力
量的艰苦而光辉的历程。游击队员们告诉记者说,10年以前,日内瓦协议的墨迹未干,美伪军队就侵占了我们的家乡,
建立了伪政权,并进行血腥的大屠杀。“敌人的恐怖统治,逼得全乡人民坚决起来同他们进行斗争,保卫自己的家乡。”
许多人愉偷地跑到山区去参加了解放军部队。许多人秘密组织起来,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有一天,全乡人民切齿痛
恨的大恶棍潘胡带了手下的一帮人到村子里来捉人,群众立刻拿起木棍和锄头围上去,吓得这些匪徒狼狈逃窜。被美伪
匪帮杀死了父亲和叔父的青年阮嵩拿着木棒躲在路旁的芭蕉树下,乘潘胡夺路逃走时,猛力一棒,便结束了这个大恶棍
的生命。
1961年8 月,广南省一支解放军从山区打进平原,解放了大片的土地,这个乡的群众斗争进一步展开了。在解放军
的帮助下,建立了第一支13个人的游击队,用从伪保安队缴来的破烂步枪和猎枪武装起来。他们在当地群众的积极参加
下,到处伏击敌人,打死过伪军的连长;埋设地雷,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组织对空射击,打落过敌人的直升飞机。不久
这支游击队发展到包括10多名女队员在内的六七十人的队伍。全乡也组织了有500 多人的民兵队,其中40名是妇女。很
多的家庭祖孙三代或父子两代都参加了民兵。
1963年2 月到12月,美伪集团集中了16个营的兵力,对这个地区的革命武装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企图把他们
赶回山区去。敌人反复对人民武装进行攻击,在全乡建立了伪政权和军事据点,并修筑了“战略村”。在这极端困难的
日子里,满怀着仇恨的游击队穿插在敌人的据点之间,伏击和袭击敌人。游击队副队长阮篾,在其他同志的掩护下,单
身冲进了第三村,一枪打死了一个恶棍,放火烧掉了敌人住的20间营房。不久以后,5 个游击队员又袭击了第三村伪政
权的办公处,打死打伤8 个敌人。后来,游击队又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摧毁了第三村的“战略村”,全部解放了这个村
子。
经过10个月的艰苦战斗,完全粉碎了敌人重占这片解放区的阴谋。残余的敌人龟缩在一个孤立的大洪山据点里。1964
年6 月,这股敌人到附近的乡去“扫荡”。游击队侦察到了敌人的计划,就巧妙地在这条路山头上的一棵大树下,埋设
了从“战略村”里缴来的一颗地雷,又在附近的芦苇地里埋下了一千多根锋利的竹蒺藜。中午时分,烈日当空,这股敌
人果然从这条路上走过来。他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头,就挤到林荫下乘凉。突然,一声巨响,地雷猛烈爆炸,炸死了伪
军连长和其他许多官兵,侥幸活命的敌人慌张地向芦苇地里躲藏,又被竹蒺藜刺得乱喊乱叫。这时,游击队乘机进攻,
打死打伤了许多敌人。在人民武装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大洪山据点里的敌人终于在1964年8 月狼狈地逃走了。这个乡又
全部获得了解放。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南南方还涌现出一支由少数民族人民组成的游击队。他们经常穿过密林,涉过溪流,冒着黑
夜,袭击敌人的据点和哨所。他们摧毁一个又一个的“战略村”,打退了美伪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这支部队中,有赫
莱、巴纳、西登、卡容等少数民族的战士。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们参加了这支部队,拿起武器同美帝国主义
进行英勇的战斗。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学习,非常融洽地生活在一个革命的战斗的大家庭里。
这支部队的每个战士的经历,都是一本对美伪集团血腥暴行的控诉书。在日内瓦协议签字以后,美伪集团在他们的
家乡建立了恐怖统治,对他们的乡亲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美伪集团对西原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一再进行了大“扫荡”,聚
居在广义省茶曲河畔的赫莱等少数民族人民,有一次竟被美伪集团活埋了100 多人。在美伪集团的血腥统治下,具有英
勇斗争传统的各族人民忍无可忍,拿起武器跑到高山密林中去,成立了这支抗美救国的少数民族部队,展开了广泛的游
击战争。
这支部队自1961年成立以来,他们同美伪军进行了近两百次战斗,消灭了很多的敌人,解放了许多乡村。他们在战
斗中缴获了许多武器装备自己,提高了作战本领,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不仅能打游击战,而且能打运动战。
1966年春节前,这支多民族部队在15个乡的游击队的配合下,围困了广义省山河县的敌军移灵据点。这个有4500多
人口的“战略村”,驻守着400 多名伪军。在这个据点的周围有好几个小据点,附近还有一个简易飞机场,可以进行空
投。但是,在军民重重围困下,敌军粮食吃不到了,水也喝不上了,敌人出来抢粮、挑水,就成了解放军和游击队的
“活靶子”。这样,他们只好整天缩在乌龟壳里。最后,敌人决定逃跑。当他们慌慌张张逃到风岩村时,就遭到了这支
英勇部队的猛烈围攻,被打得落花流水。漏网的敌人急忙逃跑到附近的据点去,这支部队就乘胜追击,向这个据点发动
猛攻。他们在炮火掩护下,冲进了据点,全歼了将近200 名守敌。参加过31次战斗的赫莱族战士丁巴,在这次战斗中被
3 个敌人围住,他毫不畏惧,机智勇敢地打死了这3 个敌人。
这支年轻的各民族人民的子弟兵,不论走到哪里,都受到各族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全力支援。他们同解放军的其他部
队一样,在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为最后打败美国侵略者而奋斗。
南越人民武装,不仅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而且战术水平和歼敌能力也大大提高。
1965年12月5 日,越南南方解放军在西贡西北的油汀地区痛击了美国第一步兵师的部队,全歼其中一个营,重创另
外几个营,共打死打伤美军800 多人。这是解放军继保邦大捷之后在上龙木省给号称为“大红一”的美国第一步兵师的
又一次沉重打击。
油汀之战是一次十分漂亮的运动战和歼灭战。当天早晨,解放军某部接到战斗命令后,马上整装出发。他们迅速地
穿过热带的丛林,越过溪流,通过曾经被美国飞机野蛮轰炸和扫射的村庄,朝目的地前进。许多战士在帽子上、衣服上
和枪托上贴上了小标语,上面写着:“身怀深仇大恨,见美国鬼子就歼!”“用美国鬼子的鲜血染红刺刀!”对美国强
盗不共戴天的仇恨,激励着解放军战士快步前进,他们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阵地。
与此同时,带着笨重装备的美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沿着第十三号公路进行“扫荡”。游击队的冷枪和他们在
保邦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使他们胆战心惊。
10时45分,当他们进入油汀地区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炮火从正面朝他们打来。怕死的美国兵吓得掉头就跑,
但是,迎面也有密集的炮火射来。他们逃到公路的东面,挨打;逃到西面,挨打。大批美军随着枪声倒下去。美国侵略
军这时才发现已经完全落入解放军的包围圈。解放军战士从四面八方跳出来,猛虎般地直插美军队伍,把敌人分割包围,
展开激烈的白刃战,杀得美国鬼于乱成一团,尸横遍野。这时,有6 架美国喷气式飞机飞到战场上空,企图配合美军地
面部队作战。但由于双方地面部队距离太近,这些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敢向阵地投弹。正当双方激战的时候,驻扎
在莱溪的美军急速从第十三号公路开来救援,但中途遭到解放军的伏击,伤亡近百名。战斗在当天下午3 时结束,但直
到第二天早晨7 时,解放军还控制着阵地。
油汀之战再一次证明,不管美国统治集团向南越增派多少美军和运去多少新式武器,敢于战斗的越南人民是一定能
够把美国侵略者打败的。
经过战斗的洗礼,南方各支人民武装队伍都涌现出一批“政治好、思想好、军事好”的战斗英雄。他们英勇顽强,
敢打敢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其中被称为战斗“标兵”的达姆就是千百个中的一个。
战斗英雄达姆,出身于昆嵩省加姆县M 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父亲被帝国主义走狗逼债气死。他从小没吃没
穿,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参加人民武装后,他像所有南方解放军战士一样,炼出了一颗为革命为人民为祖国的红心和一
套过硬的作战本领。1965年2 月7 日,指挥员向战士们下达了进攻美军基地的战斗命令。达姆担任主攻组长,任务是进
攻美军军官住房和营房附近的一个飞机场。他们沿着一条小路,趁着夜色,躲过巡逻兵,直插美军军官住房。这时已经
是午夜,美军军官住房里还亮着灯光。达姆只身敏捷地潜进了第一幢住房,屋里没有美军。达姆急速退出,跃进第二幢
住房,又没有找到美军。一直到第五幢住房,还是不见美军。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大粒大粒的汗珠顺着达姆宽阔的面
额淌下来。
他暗暗着急。达姆多次袭击敌人,没有一次不成功,但这次却遇到了没有料到的情况。他焦急万分:“同志们正等
待这儿的爆炸声,这是总攻击的讯号啊!”他用猎人般锐利的双眼向四处搜索了一遍,见前面有住房,立即快步穿插过
去。靠近住房,往窗户里一瞧,房间里的软床上躺着美军。达姆熟练地安好炸药,屏着呼吸,点燃了引火线。轰然一声
闷雷般的巨响,美国侵略者的住房顿时在硝烟之中被掀上天空。
达姆点燃的炸药的爆炸声是总攻击的讯号。埋伏在军事基地四周的解放军战士一听到爆炸声,像一阵旋风似的一齐
飞奔出来。解放军炮兵把成批的炮弹准确地射向美军营房。霎时,基地的飞机场、美军营房、碉堡、岗楼,一处接一处
连续响起了爆炸声。硝烟冲天,响声震地。
达姆炸了美军军官住房之后,立刻和战友们一起执行第二个任务:进攻飞机场。此时,3 架直升飞机在混乱中腾空
升起,朝达姆头顶低飞过来。直升飞机喷出一道道火舌,曳光弹拖着一串串火亮的尾巴在达姆和战友们四周乱飞。他们
趁着黑色,一跃一跳地穿过硝烟和弹雨织成的帷幕,插进机场。机场上停着14架美军飞机,直升飞机螺旋桨耷拉着。这
时,过去那种种美军飞机扔凝固汽油弹,庄稼和果园在燃烧和乡亲们被炸死的景象,一一在达姆脑海里闪出。一股仇恨
的怒火霎时涌上心头。“我们天天见,但从来也没有离得这样近,现在,可落在我们手里了。同志们为人民报仇,狠狠
地打!”达姆目光炯炯地盯着敌机,发出宏亮的声音。只见他和战士们对准飞机扔出手榴弹。飞机中弹,当即着火爆炸。
不一会儿,14架敌机全部炸毁,粗笨的机身东歪西倒地瘫在停机坪上。望着大火,望着一架架飞机的残骸,达姆和他的
伙伴们高兴得笑了。
被称为“钢铁战士”的赖文宁也是一位出色的战斗英雄。他21岁,是嘉定省平新县人,从小当放牛娃。家乡解放后,
1964年自愿参军入伍。
1965年7 月东帅战役之后,他负了重伤,被送进医院。这是他第三次负伤进院了。这次伤势较重,可是像前两次一
样,他刚被抬进医院,就想着出院,想着参加战斗。
1965年初,赖文宁参加了平也战斗,这是他入伍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大战斗。美国空中强盗成吨成吨地扔炸弹,伪军
疯狂地射击。赖文宁在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猛打猛冲。战斗中,他的头上、手上、脚上、胸前虽然受伤5 处,但是坚
持不下火线,直到全歼敌人。后来,他被送进医院治疗。
赖文宁住院3 星期,三处伤口治愈了。一天,一支解放军部队来医院挖防空工事,这正是赖文宁所在的连队。赖文
宁见到自己的战友,问长问短,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部队在挖工事,赖文宁却偷偷地收拾自己的背包,随部队又英勇
地参加新的战斗了。这次战斗,全歼了守敌。赖文宁又受了伤,第二次被送进医院,又住院两星期。这时部队正在准备
打东帅战斗。赖文宁躺在病床上想,打大仗,自己不参加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