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南战争实录-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指挥部,但是,规定各方今后将随时在必要的时候举行最高级会议。声明并指出,3 国共同斗争的形势,比任何时候
都更加有利,印度支那人民已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团结;同时,他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印支人民最高级会议闭幕后,举行宴会,招待3 国4 方代表团。他说,美帝国主义在
印度支那3 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沉重打击下,内外交困,7 亿中国人民是印度支那3 国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
领土是印度支那3 国人民的可靠后方。
    毛泽东主席在5 月20日发表了一个历史性的国际声明。他在声明中指出:我热烈支持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
努克亲王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热烈支持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的联合声明,热烈支持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
领导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
    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及其明确规定的与会者的未来任务,为1970年5 月初在北京举行的柬埔寨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作了准备。代表们由柬埔寨境内的抗战领袖同海外的柬埔寨爱国者磋商后派出。这次大会拟出了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
的政治纲领,推举西哈努克为统一战线主席,选出由11人组成的统一战线政治局,任命以宾努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
团结政府。
    西哈努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从事抗战的3 位议员,已被任命为政府的重要大臣,这项宣布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
声。其中40岁的乔森潘担任国防大臣,42岁的胡荣担任内政、乡村改革、合作社大臣,41岁的符宁担任新闻、宣传大臣,
被任命为外交大臣的是48岁的沙林察,他是前任柬埔寨驻开罗大使,公共工程、邮电、建设大臣,则是42岁的胡森巴。
政府中最年轻的大臣是36岁的江裕朗,他担任人民教育、青年大臣,他是前任驻塞内加尔大使。政府中年龄最大的是64
岁的宾努首相。
    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内阁由12人组成,内阁的平均年龄是48岁,这刚好是西哈努克当时的年龄。这是一个年青而又
出色的政府,内阁成员绝大多数都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和进步人士。除了西哈努克以外,在柬埔寨威望最高的政治家,莫
过于宾努。宾努毕生致力于争取和保卫柬埔寨的独立的事业。全部12位阁员,在以前各任政府中都做过大臣或次官。其
中两位做过国防大臣,一位是杨森安少将,他在朗诺政府以前最后一届政府中任国防大臣;另一位是努呼中将,他兼任
过武装部队参谋长和空军司令。阁员中还有两位做过外交大臣,一位是44岁的秀木,任财经大臣,他是一位知名的进步
分子,曾经流亡法国。另一位是驻莫斯科大使谢桑,40岁,任司法大臣。42岁的周成,任特别使命大臣,他做过国民议
会副议长,而且一度是西哈努克得力的私人秘书。
    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规定,佛教仍然是国教,但是,同时保障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保护“尊重我国法律和习
惯的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纲领规定的一些社会改革,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其中包括“保障农民对自己所耕种的土
地享有所有权。公平解决了不合理的债务,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其他还有建立公平的地租和利息制度。这些改革,
在解放了的乡村,已陆续付诸实施了。纲领规定废除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规定男女平等;规定把银行和对外贸易收
归国有;同时规定采取措施,消灭过去使国营企业陷于瘫痪的贪污。
    政治纲领在有关外交部分,重申中立政策说:“柬埔寨准备和老挝、越南一起共同努力,使印度支那真正成为一个
独立、和平、中立的地区,使这个地区的每个国家都保持完整的主权。”总之,除了那些对柬埔寨有侵略野心的国家外,
政治纲领中没有什么引起别国焦虑的地万。
    为此,西哈努克对记者们说:“自从尼克松总统决定了‘保卫’我国的中立以后,柬博寨的中立便不复存在了,同
时,我国的独立也被一扫而光了。但是,为了对付美国及其附庸入侵者的干涉,我们最好是在金边而不在北京,实际上,
朗诺邀请了他们,并不是为了保护柬埔寨的中立,而是为了保卫他的摇摇欲坠的政权。”
    西哈努克同时分析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说:“法国殖民主义者来到以前,所谓印度支那联盟并不存在。只是在
法国入侵这个地区后,我们越、老、柬3 国人民要求向法国人夺回我们祖国的民族独立。为了开展斗争,取得独立,我
们就必须彼此团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来到柬埔寨的时候,我们3 国人民也必须抵抗日本人的
这种入侵。因此,许多年以前,便开始形成印度支那人民的团结。肯定他说,美国人入侵印度支那,特别是入侵南越,
已大大加强了这种团结。但是目前,美国的侵略不仅是针对越南南方,而且是针对越南北方,针对柬埔寨和老挝。因此,
我们不得不奋起战斗,我们不得不解放我们的国家。”西哈努克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小国人民知道我们的弱点,为了
抗击一个大国——一个拥有巨大军事力量的非常庞大的国家,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密切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假如我们
希望胜利,我们就非这样做不可。”
    西哈努克亲王强调说:“加强同老挝和越南人民的团结,这是我们的神圣权利。”“我们是在印度支那自己的地方。
唯一外来入侵者,只是美国人及其帮凶。他们应当撤走,他们必须撤走。要不然我们就要把他们消灭掉。印度支那人民
最高级会议已正式宣布,柬埔寨不要外国军队,美国、澳洲、南朝鲜、泰国和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跑来我们的印
度支那制造战争。……同样可以预料,只要柬埔寨土地上、老挝土地上或越南土地上仍然存在一个入侵者,印度支那的
抗战,就一定会继续下去。”
    就在印支人民最高级会议召开前后,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美国局势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欲知详细情况,且看下文分解。
    第四十七章 反战怒潮美国火山在燃烧,反战运动似海涛;游行示威处处是,新任总统忧心焦。
    自从尼克松进入白宫那天起,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有增无减。新任总统深感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危机四伏,自己脚
下踩的是一座正在活动中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1969年11月3 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的电视演说中曾流露过这种忧虑
的心情。他说:“北越人是不能打败或屈辱美国的,只有美国人自己才能使美国战败或遭受屈辱。”
    尼克松在第一任期内,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美国各阶层人民群众,反对美国侵略印度支那战争的斗争,掀起过3 大
高潮,即1969年冬季的高潮,1970年夏季高潮,1971年的夏季高潮。这几次反战斗争的规模,包括参加人数之多,影响
范围之广,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尼克松的政治面目,他的向亚洲和印度支那侵略扩张和进行颠覆活动的一贯立场,
美国人民是非常熟悉的,也是深恶痛绝的。因此尼克松总统进入白宫,把美国人民的反战斗争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人民群众的反战运动是随着美国侵越战争的逐步升级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生运动最早发源于尼克松的故乡、
位于旧金山对岸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后来相继在反战运动中起过组织和推动作用的学生团体“学生争取民主
社会”、黑人学生团体“全国学生协调委员会”,都是在1960年成立的。肯尼迪政府在越南发动的“特种战争”由于真
相“掩饰不住而公开化以后”,特别是约翰逊政府把这场侵略战争大规模升级后,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反战
斗争的风暴便在美国日益广泛开展起来。
    1965年,全国学生协调委员会带头抵制征兵,焚烧政府颁发的征兵证,号召黑人青年不要去越南为美国侵略头目们
卖命。它成为第一个公开反对这场侵略战争的美国黑人组织。位于密执安州安阿伯大学城的密执安大学的几十名教师,
首创“暂停正常活动日”。他们联名发出呼吁,要求停课一天,以抗议这场侵略战争。第二天,密执安州立大学、哥伦
比亚大学、布法罗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师们,采取了同佯的停课抗议行动。这一年的4 月中旬,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带头组织了第一次“向华盛顿进军”。它从全国动员了两万名学生前往首都,在华盛顿纪念碑前
集会,并围绕白宫示威游行,高呼“我们决不到越南去作战”等口号,抗议约翰逊政府的战争升级行动。
    在这年的10月中旬,由一些学生团体联合组成的“结束越南战争全国协调委员会”,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组织了近10
万人参加的第一次“国际抗议日”活动。这一年的11月下旬,“越南日委员会”等团体组织第二次“向华盛顿进军”,
全国各地5 万人参加了这次进军。示威群众将白宫大院团团围住,约翰逊总统为了避开群众斗争的锋芒,不得不远离华
盛顿,回到自己的老家得克萨斯躲藏起来。
    1966年3 月下旬,“结束越南战争全国协调委员会”在全国许多城市组织了20多万人参加的第二次“国际抗议日”
活动。
    1967年4 月中旬,它第三次组织了这种活动,参加的群众达50万人以上。
    1967年10月下旬,这个学生团体又组织了一次“向华盛顿进军”,各地有十几万人参加。他们把五角大楼层层围困,
同武装军警展开激烈搏斗。许多著名的教授、学者和作家也参加了,这就是美国社会上盛传的“五角大楼之战”。这次
斗争虽然遭到官方的残酷镇压,但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尼克松政府上台后,一面声称要结束越南战争,一面又采取了轰炸柬埔寨这一新的军事升级步骤,更加激怒了群众。
    1969年10月至11月,接连两次爆发了有100 多万群众参加的全国性的反对侵越战争的大示威。美国的学生运动接踵
而起,席卷了美国的主要大学和大批中学,到处都出现了罢课、示威、占领校舍等斗争。据美国报纸透露,在1969年这
一年中,美国就有524 所高等学校爆发了学生运动。
    美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也不断高涨。
    面对着美国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战运动的镇压和迫害,美国人民的斗争也日益摆脱“非暴力主义”和“改良主义”的
束缚,而采取了以暴力对暴力的激烈斗争方式。在1968年4 月,在短短1 周内,黑人武力抗暴、反战的斗争席卷了一百
几十个城市,使美国许多大城市陷于一片混乱。这场斗争严重打击了美国政府的对外侵略政策。美国头目们惊恐不安,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吓得夜不能寐,并且被迫推迟去檀香山参加侵越头目会议。美国国防部也被迫宣布暂缓执行向南越增
兵的计划。
    在美国黑人武力抗暴斗争的影响下,美国的学生运动也越来越富有战斗性。1969年4 月纽约州康奈尔大学和南卡罗
来纳州伍希斯学院的黑人学生,在大批白人学生的支持下,持枪占领了学校大楼。在一些学校里,学生还放火烧掉了
“后备军官学校训练队”的建筑物,在工人斗争中,罢工工人也曾多次同武装军警展开激烈搏斗。
    通过一系列斗争的实践,美国一些工人、学生逐渐认识到:美国的对外侵略和对国内人民的压榨、迫害,是出于同
一根源的。1968年11月,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有成千上万学生、工人举行示威,号召美国人民抵制美
国统治集团玩弄的“总统选举”。
    1969年1 月,在尼克松上台的时候,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
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这些情况在美国历
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镇压学生的反战运动,1969年2 月下旬,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州长会议。全国50个州的州长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讨论镇压反战学生事宜。加利福尼亚州长罗纳德。里根在会上发言说,有证据证明,校园骚动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协调、
组织的举动,并非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现象。因此,里根州长建议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此种骚乱进行追查。威斯
康星州长沃伦。诺尔斯在会上要求联邦政府的民政和军事当局以及联邦调查局对威斯康星大学发生的多起骚乱事件进行
专案审查。其他一些州长也就此议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阿格纽副总统和司法部米切尔部长,在会上大讲学生闹事的严重性及对学生们的“无法无天的行为”予以镇压的必
要性。他们向州长们表示,联邦政府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对各地反战学生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正予以密切的注意。就这
样,在尼克松政府的活动之下,这次州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决不容许一小部分学生的无法无天的行为,干
扰大多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决议表示各州政府全力支持联邦政府为此所作的任何努力。这是尼克松政府为镇压反战
学生而作的一次重大安排。
    为了给镇压反战学生制造根据,米切尔部长绞尽脑汁,为学生罗织罪名。3 月18日,他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表电
视谈话,罗列了学生反战运动的两大罪状。一是一口咬定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反战群众同“某些外国政府”有来往,也就
是“里通外国”。二是说一些“职业煽动家”跨越州的界限,“按照一项阴谋的规定制造骚乱”,也就是与国内的某
“阴谋集团”有联系。米切尔说,这就是触犯联邦法律的罪行。另一步,以联邦调查局的材料为依据,由米切尔为首的
司法部出面派人到各有关的联邦地区法院递交诉状,对学生反战运动领袖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