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和胃汤治呕吐频,陈皮半夏缩砂仁,苍术浓朴藿香叶,香附甘草山楂神。
卷三吐证门
夹惊吐
属性:食时触异吐清涎,身热心烦睡不安,截风观音散极妙,止吐定吐丸可痊。
【注】夹惊吐者,多因饮食之时,忽被惊邪所触而致吐也。其证频吐青涎,身体发热,
心神烦躁,睡卧不宁。先用全蝎观音散截其风,次用定吐丸止其呕,而病可痊矣。
x全蝎观音散x
人参(三钱) 黄 (蜜炙) 扁豆(炒) 茯苓(各五钱) 莲肉(去心,三钱) 木香(煨,
一钱五分) 白芷(二钱) 羌活 防风 天麻 全蝎(去毒,各三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姜枣煎汤调服,量儿大小与之。
x定吐丸x
丁香(二十一粒) 蝎梢(去毒,四十九条) 半夏(姜制,三个)
上为细末令匀,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丸,煎汤化服。
卷三吐证门
痰饮吐
属性:痰饮壅盛在胸中,痰因气逆呕吐成,眩晕面青吐涎饮,香砂二陈六君宁。
【注】痰饮吐者,由小儿饮水过多,以致停留胸膈,变而为痰,痰因气逆,遂成呕吐
之证。其候头目眩晕,面青,呕吐涎水痰沫也,宜用香砂二陈汤。虚者,香砂六君子汤治之。
x香砂二陈汤x
即二陈汤加藿香砂仁。
x香砂六君子汤x
藿香 缩砂仁 白术(土炒) 人参 茯苓 半夏(姜制) 陈皮 甘草(炙)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香砂六君虚痰吐,藿香缩砂共白术,人参茯苓及陈皮,半夏甘草同煎服。
卷三吐证门
虫吐
属性:虫吐胃热或胃寒,色变时疼呕清涎,寒热当以阴阳辨,化虫加减理中痊。
【注】虫吐之证有二∶有以胃经热蒸者,有以胃经寒迫者,皆能令虫不安,扰乱胃中
而作吐也。其证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属寒属热,当从阴阳之证辨
之,热者化虫丸主之,寒者加减理中汤主之。
x化虫丸x
芜荑(五钱) 鹤虱 苦楝根皮 胡粉 使君子肉 槟榔(各一两) 枯矾(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量儿大小与之。
x加减理中汤x
人参 干姜 白术(土炒) 川椒
引用乌梅一个,水煎服。
【方歌】加减理中寒吐虫,人参干姜白术从,川椒乌梅伏虫动,煎成服下即安宁。
卷三吐证门
虚吐
属性:虚吐多因胃弱成,神倦囟动睡露睛,自利不渴频呕吐,丁沉四君药最灵。
x丁沉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炙甘草 丁香 沉香
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胃虚呕吐不思食,丁沉四君治最宜,参术苓草补其胃,丁香沉香温其脾。
卷三吐证门
实吐
属性:小儿实吐腹胀满,二便不利痞硬疼,发渴思凉吐酸臭,三一承气可收功。
【注】实吐者,小儿平素壮实,偶而停滞,胸腹胀满,二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
寒凉,吐多酸臭也。宜用三一承气汤下之,二便利而吐止矣。
x三一承气汤x
芒硝 生大黄 枳实(麸炒) 甘草(生) 浓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三一承气治实吐,涤滞通塞功最着,芒硝相配生大黄,枳实甘草同浓朴。
卷三吐证门
寒吐
属性:朝食暮吐为冷吐,乳食不化不臭酸。四肢厥冷面唇白,姜橘丁萸理中煎。
【注】寒吐者,皆因小儿过食生冷,或乳母当风取凉,使寒气入乳,小儿饮之,则成
冷吐之证,其候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吐出之物,不臭不酸,四肢逆冷,面唇色白,治
当温中定吐。胃微寒者,姜橘散主之;寒甚者,丁萸理中汤主之。
x姜橘散x
白姜(二钱) 陈皮(一两) 炙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枣汤调服。
x丁萸理中汤x
即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胃止呕)。
卷三吐证门
热吐
属性:食入即吐因胃热,口渴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加味温胆汤可痊。
【注】热吐之证,或因小儿过食煎爆之物,或因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遂令食
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治宜清热为主,加味温胆汤主之。
x加味温胆汤x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麦冬(去心) 枳实(麸炒) 生甘草 竹茹 黄连(姜炒)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热吐须用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良,麦冬枳实生甘草,竹茹黄连水煎尝。
卷三泻证门
泻证总括
属性: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注】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
惊邪外触,或脏受寒冷,或脾虚作泻,更有飧泻、水泻之证。致疾之因不同,而调治之法亦异。医者详细辨之,或分消、
或温补,因证施治,庶不误矣。
卷三泻证门
伤乳食泻
属性:乳食过伤泻酸脓,噫臭腹热胀满疼,口渴恶食溺赤涩,保安平胃奏神功。
【注】伤乳食泻者,因乳食过饱,损伤脾胃,乳食不化,故频泻酸脓也。噫臭腹热,胀满疼痛,口渴恶食,小便
赤涩,须用保安丸消其滞,次用平胃散和其脾,庶积消而泻止矣。
x保安丸x
香附(醋炒) 缩砂仁(各一两) 白姜(炮) 青皮(醋炒) 陈皮 三棱 莪术 炙甘草(各五
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量儿大小与之,白汤化下。
x平胃散x(方见 乳)
卷三泻证门
中寒泻
属性:过食生冷中寒泻,肠鸣胀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懒饮食,理中诃子散堪行。
【注】中寒泻者,因过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结,肠鸣腹胀,时复疼痛,所泻皆澄彻清
冷,面色淡白,四肢逆冷,饮食懒进也。温中理中汤主之。止泻,诃子散主之。
x理中汤x(方见不乳)
x诃子散x
诃子(面煨) 肉豆蔻(面煨) 白术(土炒) 人参 茯苓 木香(煨各一两) 陈皮
炙甘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姜汤调服。
卷三泻证门
火泻
属性:火泻内热或伤暑,暴迫下注腹痛疼,烦渴泻黄小便赤,玉露四苓可收功。
【注】火泻者,皆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气,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烦口渴,
泻多黄水,小便赤色也。先用玉露散清其热,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庶得其要矣。
x玉露散x
寒水石 石膏(各一两) 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量儿大小,温汤无时调服。
x四苓汤x
茯苓 白术(土炒) 猪苓 泽泻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火泻小便不利通,利水除湿用四苓,茯苓白术猪苓泽,灯心为引共煎成。
卷三泻证门
惊泻
属性:【注】惊泻者,因气弱受惊,致成此证。其候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
如苔。治宜镇心抑肝,先以益脾镇惊散定其惊,次以养脾丸理其脾,庶可愈矣。
惊泻因惊成泄泻,夜卧不安昼惕惊,粪稠若胶带青色,镇惊养脾服通灵。
x益脾镇惊散x
人参(钱半) 白术(土炒) 茯苓(各三钱) 朱砂(八分) 钩藤(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研细末,每服一钱,灯心汤调服。
x养脾丸x
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 川芎(各三钱) 青皮(醋炒) 木香(煨) 黄连(姜炙) 陈皮(各
二两) 神曲(炒) 山楂 缩砂仁 麦芽(炒各一钱)
上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陈仓米饮下。
卷三泻证门
脐寒泻
属性:剪脐失护受寒冷,粪色青白腹痛鸣,散寒和气饮极效,温补调中汤最灵。
【注】脐寒泻者,多因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寒泻之证。其候粪色青
白,腹痛肠鸣。先用和气饮温散之,再以调中汤温补之,庶治得其要矣。
x和气饮x
苍术 紫苏 防风 赤苓 豆豉 藿香 陈皮 浓朴(姜炒) 炙甘草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方歌】和气饮具温散功,苍术紫苏共防风,赤苓豆豉藿香叶,陈皮浓朴甘草同。
x调中汤x
人参 茯苓 藿香 白术(土炒) 炙甘草 木香(煨) 香附(制) 缩砂仁
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脐寒泻用调中汤,人参白术煨木香,藿香茯苓同香附,缩砂炙草引煨姜。
卷三泻证门
脾虚泻
属性:脾虚食后即作泻,腹满不渴少精神,面黄懒食肌消瘦,参苓白术奏奇勋。
【注】脾虚泻者,多因脾不健运。故每逢食后作泻,腹满不渴,精神短少,面黄懒食,
肌肉消瘦也,宜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其泻自止。
x参苓白术散x(方见脾疳)
卷三泻证门
飧泄
属性:清气下陷失健运,完谷不化飧泻名,补中益气汤升补,久泻肠滑用四神。
【注】飧泻者,或因春伤风邪,清气下陷,脾失健运,以致完谷不化也。治者须补养脾
土,用补中益气汤升其中气。若泄泻日久,肠滑不禁者,用四神丸治之。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黄 (蜜炙) 当归(土炒) 白术(土炒) 炙甘草 陈皮 升麻(土炒) 柴胡(醋
炒)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飧泻多因清阳陷,补中益气汤最验,参 归术草陈皮,升麻柴胡功无限。
x四神丸x
补骨脂(四两) 五味子 肉豆蔻(面裹煨,各二两) 吴茱萸(水浸炒,一两)
上为细末,生姜枣肉为丸,每服一钱,米饮下。
卷三泻证门
水泻
属性:脾胃湿盛成水泻,懒食溏泻色多黄,清浊不分溺短涩,胃苓升阳除湿汤。
【注】水泻者,皆因脾胃湿盛,以致清浊不分,变成水泻之证。其候小便短涩、懒食、
溏泻色黄,宜用胃苓汤以除湿。若泻久不止,则用升阳除湿汤治之,其证自愈。
x胃苓汤x
苍术(炒) 陈皮 浓朴(姜炒) 白术(土炒) 茯苓 炙甘草 肉桂 泽泻 猪苓
引用生姜红枣,水煎服。
【方歌】湿泻胃苓汤堪行,苍术陈皮浓朴同,白术茯苓炙甘草,肉桂泽泻共猪苓。
x升阳除湿汤x
苍术(炒) 陈皮 防风 神曲(炒) 麦芽(炒) 泽泻 升麻 炙甘草 羌活 柴胡 猪苓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升阳除湿泻不停,苍术陈皮共防风,神曲麦芽泽甘草,升麻羌活柴猪苓。
卷四感冒门
感冒风寒总括
属性:小儿肌肤最柔脆,偶触风寒病营卫,轻为感冒病易痊,重为伤寒证难退,夹食夹热或夹惊,疏散和解宜体会。
【注】小儿气血未充,肌肤柔脆,风寒所触,邪气入于腠理,荣卫受病,轻者为感冒,
易痊;重者为伤寒,难治。又有夹食、夹热、夹惊等证,或宜疏散,或宜和解,临证时细为体察焉。
卷四感冒门
伤风
属性:肺主皮毛感邪风,发热憎寒头痛疼,有汗嚏涕脉浮缓,鼻塞声重咳嗽频,杏苏饮同金沸
散,疏风解表莫从容。
【注】伤风者,风邪伤卫也,卫主皮毛,内合于肺,故令身体发热憎寒,头疼有汗,嚏
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也。脉浮缓,宜杏苏饮解散外邪,继用金沸草散开通气逆,则愈。
x杏苏饮x
杏仁(炒去皮尖) 紫苏 前胡 枳壳(麸炒) 桑皮(炒) 黄芩 甘草(生) 麦冬(去心) 橘
红浙贝母(去心) 桔梗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杏苏饮治风伤肺,杏仁紫苏前桔同,枳壳桑皮黄芩草,麦冬贝母合橘红。
x金沸草散x
旋复花 活荆芥 细辛 半夏(姜制) 前胡 甘草(生) 赤苓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金沸草散微伤风,细辛荆芥半夏同,旋复前胡生甘草,生姜红枣赤茯苓。
卷四感冒门
伤寒
属性:小儿伤寒表感寒,发热无汗而恶寒,头痛身痛脉浮紧,呕逆烦渴病邪传,初用羌活热通圣,
邪传柴葛大柴煎。
【注】伤寒者,乃寒邪伤表营分也。其证身体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而脉浮紧。
若呕逆烦渴者,则为邪盛欲传经也,此证初宜九味羌活汤,如热盛者,以双解通圣汤治
之。服此药后,已汗下不解而传经者,用柴葛解肌汤;兼里证者,用大柴胡汤以解表通
里,因证施治,庶不致误。
x九味羌活汤x
苍术(炒) 白芷 川芎 细辛 羌活 防风 生地 黄芩 甘草(生)
引用生姜葱白,水煎服。大便秘者,加大黄。
【方歌】伤寒初起羌活汤,苍芷芎细合羌防,生地芩草姜葱入,便秘之时加大黄。
x双解通圣汤x
麻黄 朴硝 大黄 当归 赤芍 川芎 白术(土炒) 石膏 滑石 桔梗 栀子 连翘(去心)
黄芩 薄荷 甘草(生) 荆芥 防风
引用生姜葱白,水煎服。
【方歌】伤寒热盛通圣汤,表里两解麻硝黄,归芍芎术膏滑桔,栀翘芩薄草荆防。
x柴葛解肌汤x
葛根 柴胡 白芷 羌活 桔梗 石膏 黄芩 赤芍 甘草(生)
引用生姜、红枣,水煎服。
【方歌】柴葛解肌解三阳,葛根柴胡白芷羌,桔梗石膏芩赤芍,甘草煎服自安康。
x大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赤芍 半夏(姜制) 枳实(麸炒) 大黄
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歌】大柴胡治邪传经,少阳阳明表里通,柴胡黄芩赤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同。
卷四感冒门
感冒夹食
属性:内伤饮食感寒风,发热憎寒头痛疼,恶食嗳臭吐酸物,便秘尿涩腹热膨,双解藿香正气饮
,化滞平胃斟酌行。
【注】小儿平日饮食无节,内伤停滞,外复为风寒所袭,故成是证也。其候发热憎寒,
头痛恶食,嗳臭吐酸,便秘尿涩,腹热膨胀也。热盛者,用双解通圣汤两解之;内无热
者,用藿香正气汤和解之。表邪既解,然后调理其脾,用平胃散消导之,庶几外无余邪,
内无滞热,而病自愈矣。
x双解通圣汤x(方见伤寒)
x藿香正气汤x
苏叶 白芷 藿香 陈皮 茯苓 半夏(姜制) 大腹皮 甘草(生) 浓朴(姜炒) 桔梗
引用生姜、红枣,水煎服。
【方歌】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陈皮茯苓大腹草,浓朴桔梗引枣姜。
x平胃散x(方见 乳),加山楂、神曲、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