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被使用者发现有了不可克服的问题,而被使用者公开了。因此我们不能按照书本的配方,去制造产品;否则就会重蹈失败的覆辙。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要把中医历代名家遗留下的配方当成秘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书本的配方去给人治病,那么我们就会害人害己。谁不明白这个道理,谁就是糊涂到家了。
刘家的人虽然是刘完素的后代,但是并不相信刘完素的公开处方;而是相信刘完素遗留的三个秘方,这就是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
因为这三个秘方使得刘家后代能够安身立命。让人费解的是,这三个秘方只要改动一味药物的名称、质量、剂量,那么全盘皆输;当然绝对不能使用毒药。可见秘方的组成是极其严密的。然而我们在公开的书本里,却找不到如此严密组成的处方。用行话来说,许多公开的处方使用了废药、毒药、反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名医糊弄学徒的处方。
名医为什么糊弄学徒呢?因为自古以来,手艺人就奉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信条。可怜的是,许多学徒把名医废弃的处方整理出书,于是使得很多人照本宣科。
名医为什么如此保密呢?因为秘方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之后,依法享有的权利。虽然人类社会在1967年7月14日才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于1980年6月3日才加入了该组织。于是,各国法律明文规定,谁窃取了秘方,谁就会被判刑。
但是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保护自己的秘方。没有秘方,就没有世医。因为如果祖宗没有秘方,那么后代就无法继承。如果祖宗的秘方有毒,那么就会给后代带来灾难;那么后代自然就会痛恨祖宗。这可能就是许多古代医生没有后代的原因。是的,许多太医都是名医的后代,但是他们出了医疗事故,就被灭三族了。你说,现在到哪儿去找这些名医的后代呢?
我们刘家得以流传至今,没有被皇帝灭三族,首先应当感谢刘完素遗留的三个秘方,这就是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这些秘方使得后代能够在当时出人头地。更重要的是,后来刘纯又提出的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以及遗留的十六个秘方,使得后代至今能够安身立命。否则,如果刘家胡乱用药,那么肯定也会被社会淘汰,或者惹出祸端而被灭三族。
遗憾的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人错误地反对知识私有,于是许多老中医把秘方带到棺材里去了,或者跑到国外去了,因此许多秘方在我国消失了。也就是说,在书店卖的一些所谓的秘方书籍,只不过是一些被淘汰的处方。
(2)刘完素是怀疑书本第一人
太祖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由于主要生活在河北省河间市,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公元1110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太祖生于河北省肃宁县的师素村,卒于公元1194年农历四月七日,享年84岁;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之首。
有人说,刘完素是病死的;也有人说,刘完素是自杀。错了,刘完素是死于车祸。因为太祖坐马车出行,马受惊之后,他坠车,伤及头部。其棺材最初埋在河北省河间市的九吉乡后留守村,公元1311年,为躲避元朝官府追索秘方,其五世孙——刘植,决定举家南迁,因此河间市至今没有一个刘家的人。
刘植临行之时,为了防止元朝官府残暴地刨坟掘墓,侮辱祖先,他先让人把太祖的棺材异地深埋,然后才举家南迁到了湖北省咸宁市,隐居在丘陵的竹林之中。目前,尽管河间市九吉乡后留守村有一个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刘完素墓,但是刘家的人并不去朝拜,因为谁也不知道太祖的棺材究竟埋在哪里。
太祖对于宋朝陈师文等奉旨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研究,但是研究的结论却是否定。因此太祖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术观点。创立了六气化火之说,治疗疾病善于寒凉之品,一改宋朝滥用温燥药物之偏弊。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等。
这就是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的:“太祖生于大观四年三月十五日肃宁,卒于绍熙五年四月七日河间,因马惊坠车伤颅,其墓初立河间,后于至大四年,元人索方甚急,故老祖观棋迁墓深埋,举家南遁于咸宁,太祖于前贤方论颇有微辞,而令人醒悟之,其功莫大焉。”
也就是说,刘纯认为太祖刘完素能够怀疑书本知识,而让别人醒悟了,这是太祖的最大功劳。
我们可以想象,当初太祖在河间、保定等地讲学,吸引了各地来的医生听课,这是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指责官方认可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竟然会有问题!
要知道,《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当时,不仅是宋朝的国家药典,也是金朝的国家药典。换句话说,现在谁敢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然而太祖有根有据地批评了,也正是他有根有据地批评,因此才能折服许多当代名医。当时追随太祖,拜其为师者甚众,较为有名的有荆山浮屠、马宗素、穆子昭、镏洪、葛雍、董系和张从正等。这些名医在史书上都有记载,而且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董系,当时名闻遐迩,经他治疗好的病人可以数以万计,并且受到安国军节度使程道济的推崇。还有后来成为金元大家之一、攻邪派的鼻祖张从正,也是刘完素的弟子。以及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李杲,各是滋阴派、脾胃派的开山,他们是太祖的第三代刘如律的登门弟子,可谓是徒孙了。可见太祖地位之高,影响之大。
因此,不是因为太祖提出了用药应当寒凉的观点而受到推崇,否则学生都应当去用寒凉;而是他提出了应当怀疑书本知识。因此才使得学生模仿老师的思想方法,去怀疑老师的书本知识,才创造了攻邪派、滋阴派、脾胃派。
同样的道理,虽然有人出版了太祖的书籍,但是刘纯不迷信太祖的处方,甚至修改了太祖使用沙鱼胆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这才创造了三分治七分养。
现在我们刘家也是如此,过去我们是把各种散剂做成蜜丸,但是我发现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会增加人的血黏度,于是我断然改为胶囊剂。
(3)太祖怀疑书本,才创造了秘方
止痛药物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古人也有疼痛的问题。古人不仅有战伤、癌疼、关节炎的疼痛,还有一个严刑逼供的疼痛。如果官府认为犯罪嫌疑人必定有罪,那么就要进行严刑逼供。其刑具之多,令人发指。最常用的是打屁股、跪钉板、热烙铁、夹手指等,使得许多无辜者被屈打成招。
但是我们在金朝以后的古书中,却经常发现许多古人不怕疼。你看,这个将官受了箭伤,却继续挥刀杀敌;你看,这个伤兵接受治疗之后,不是躺下休息而是上街游玩;你看,这个犯罪嫌疑人,被官府严刑拷打而若无其事。这是神话吗?不,这不是神话,而是真的。因为他们使用了中成药铁布衫,因此避免了剧痛。
铁布衫就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秘方。铁布衫是太祖为了使得汉族的犯罪嫌疑人,能够忍受金朝官府严刑逼供的一种口服的止痛药物。
要知道,太祖生活在金朝的河北省河间市。金朝是女真人打败辽国而建立的朝廷,又占领了宋朝的北方地区。因此金朝官府鄙视汉族人。只要地方出现刑事案件,那么地方官就抓捕汉族人,通过严刑拷打而迫使汉族人承认罪行,然后就草率判刑破案。刘完素看到金朝官府的暴行就非常气愤,因此他婉言谢绝金朝皇帝聘请他担任太医的圣旨。
然而太祖作为一个医生,是无法改变官府的种族歧视。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只能让受刑者保护自己。如何让受刑者保护自己呢?这就是避免疼痛而不招供。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虽然有许多止痛处方,但是百无一用。
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研究出一种药丸。据说犯罪嫌疑人服药之后,任凭官府如何拷打也若无其事,好像是穿了铁衣服。因此被受刑者称作铁布衫。这就是铁布衫的来历。
当时,铁布衫确实引起了金朝河间府官员的恐慌,因为尽管受刑者被打得血肉横飞,但是依然若无其事而拒不认罪。因为不能快速破案,许多官员被朝廷撤职查办。这就迫使新的官员认真调查刑事案件,去寻找真凶,而许多真凶恰恰就是女真人的贵族。
由于铁布衫保护了许多无辜的汉族人,因此铁布衫很受中医的欢迎,并且只在汉族之间流行。也正是因为太祖的后人,掌握着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等方法,因此在蒙古族消灭了金朝和南宋,建立了元朝而统治中国以后,元朝官府不断地向刘完素的后人索要秘方;也正是因为元朝官府也实行种族歧视,残酷地剥削压迫汉族人,因此太祖的五世孙——刘植,举家南迁到了湖北省咸宁,隐居在丘陵的竹林之中。
后来,刘完素的八世孙——刘桔泉,使用军功散和铁布衫,支援朱元璋的反元战争,用于打仗而受伤的将士,因此军功散和铁布衫是明朝军队必备的药物。古代是冷兵器时代,在战争中,将士受到箭伤、刀伤、烧伤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手术的麻醉一般使用乌头酒,就是让受伤者喝乌头酒。医官等待受伤者昏睡之后,再拔除箭头、用桑白皮缝合刀伤、用军功散涂抹烧伤,甚至锯胳膊、锯大腿。但是受伤者醒了之后,就会发生剧疼。怎么办?吃铁布衫。要知道,在15世纪的时候,西医还没有麻醉的方法,他们是把受伤者打昏再手术,而面对受伤者术后的疼痛,他们只能让受伤者喝葡萄酒。
再后来,铁布衫又被太祖的九世孙——刘纯,用于各种疾病引发的剧痛。这就是铁布衫,被太祖的后代至今使用的历史。可见一个中医世家,没有几个秘方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然而太祖不是灵机一动就发明了铁布衫。据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太祖曰,向者年少,苦思止痛之方而不得,有云游僧授余奇药,余试之千百人,修合千百次,越五十年始得铁布衫矣。”可见,当初青年的刘完素,曾经想发明止痛药,但是很困难。后来,他从一个和尚手里得到一个止痛的处方,又根据试用效果,反复修改许多次,经过50年才确定了铁布衫的配方。因此一个好的配方,没有几十年的锤炼是不行的。人不是傻子,尤其是止痛问题,那是很明确的。你说吃了不疼,但是人家吃了不管用,你怎么解释?说你骗人,那是没商量的。
铁布衫的组成似乎很简单,是由参三七、汉防己、麻花椒、龙涎香、沉香、保密成分等组成。然而参三七、汉防己、麻花椒、龙涎香、沉香的止痛作用并不强,只有加入保密成分才出现强烈的止痛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保密成分是一种催化剂。
比如,我们使用面粉、烤箱不能做出面包,只有在面粉里加入酵母才能做出面包,这个酵母就叫做催化剂。
又如,我们使用氢气、氧气不能制出水,只有在反应箱里加入电火花才能制出水,这个电火花就叫做催化剂。
再如,我们使用水泥、砖头不能盖房子,只有在水泥里加入水才能盖房子,这个水就叫做催化剂。
同样的道理,许多中医秘方的特殊疗效,不仅仅是选料的贴切,而且还有一个催化剂的问题。因此保密成分是秘方的关键。
许多中医认为止痛必须使用大剂量的麻醉药,例如:洋金花、闹羊花、川乌、草乌、天仙子等,这是不对的;也有些中医认为止痛药必须使用毒品大麻、鸦片等,也是不对的。因此后世有许多加入麻醉药或者毒品的方剂,也叫做铁布衫,但是都被社会淘汰;至今中医界依然以刘氏铁布衫为正宗。刘氏铁布衫没有麻醉、肌肉松弛、安眠、活血化淤的作用;长期使用本药,没有成瘾性;突然停药,也没有戒断反应;长期使用本药,也不会降低胃气。
(3)太祖怀疑书本,才创造了秘方(2)
剧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迫使病人自杀,也影响了医生的正常治疗,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中医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铁布衫历来就被中医广泛用于外伤、癌症,或者关节炎疼痛的缓解。遗憾的是,目前保密成分很难寻找,因此铁布衫的产量很少。不过,香港刘家药行依然批量制造,按照定单向欧美销售。
铁布衫真的能够止痛吗?
我有切身体会。1964年春天,我在清华附中念高中,每天下午练习举杠铃。大概是3月5日星期四,我练习挺举105公斤的杠铃。我把杠铃提到胸部,然后双臂上推,两腿前开,左腿向前,右腿向后。本来是个干脆漂亮的挺举动作,却因为我用力太猛,结果杠铃失手向后脱落,砸在我的右脚跟上。当时不疼,可是过了一会儿,右脚就肿了,脚后跟剧疼,也不能走路了。当时,我心里十分烦乱,可能天下最倒霉的就是我了,要是把脚后跟砸断了,以后不能走路了,我该怎么办?要知道我当时才18岁啊!
我让老师给我父亲打个电话。过了一会儿,保姆王妈来了,让我吃一粒铁布衫。嗨,吃下之后,过了一会儿就不疼了。我心里也不急了,试着走两步,还是有点儿疼,于是王妈扶着我到医院看病。
给脚后跟拍了个片子,医生说是跟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取出碎骨,然后打上石膏。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由于当时父亲是中医霸,我不愿意与他多说话,于是我让王妈给他打电话。王妈打完电话,说:“少爷,老爷子让你回家。”
于是,我和王妈各租了一辆三轮车回家。到了家里,父亲让我脱了袜子,给脚后跟涂了一种药膏,用纱布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