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棠春-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王世充兵临城下。
  两军合战,瓦岗军连连败阵。
  大将程咬金、裴行俨、孙长岳均重伤。
  于此时,我军在浅水原大败的消息传进了长安。
  顿时,整个关中震动。
  李渊闻之喜怒难定,喜二公子相安无事,怒刘文静自作主张,令军溃败。遂他剔除刘文静之名籍,以儆效尤。
  上八月,我军归于长安。
  闻讯,薛举遣将占领高墌,且后令子薛仁杲仅围宁州。
  今我军新破,若西秦兵马将元帅擒拿,京师必将骚动,那么薛氏父子就可乘胜直取长安。
  就在我搜索枯肠地想方设法时,突兀闻说薛举因疾暴卒。
  一夜间,薛仁杲即位“西秦霸王”,继续率兵攻唐。
  李渊用李轨这一无名“凉王”来孤立薛仁杲,果然薛仁杲一怒之下加快了行军速度。
  三日后,已达浅水原。
  李渊再命二公子出征,剿灭敌军。
  刘文静想将功赎罪,请求李渊使他出战。
  李渊本就不愿,经过裴寂的唇舌相劝,方可打动李渊的铁石心肠。
  可是,刘文静对此更加厌恶裴寂。
  九月大雨下,王世充屯兵通济渠,架桥三座便于和瓦岗军决战。
  不久,李密在邙山南麓迎战王世充。
  程咬金领内马军,与李密扎营于北邙山。
  单雄信则带外马军,扎营在偃师城北。
  王世充军队达至,速领精兵攻打单雄信。
  单雄信败退,李密当下遣程咬金、裴行俨支援。
  此战,程咬金被王世充“刺槊洞过”,裴行俨慎重流矢坠马。
  程咬金负气将槊折断,斩死执槊之兵,抱起负伤的裴行俨簌簌撤退。
  王世充不敢追赶,恐防有诈。
  因李密轻敌冒进,遂被伏兵四处掩杀。
  就此,瓦岗军全然崩溃。
  当夜,武将裴行俨、裴仁基、祖君彦、程咬金、秦琼、罗士信被王世充俘;郑颋为部下所杀,残兵举城投降;邴元真、单雄信、张童儿、陈智略均向王世充投降。
  瓦岗军迅速瓦解,李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能率余将两万西投李渊。
  王世充霸占整个河南,势力从洛阳扩展至此。
  难怪,坊间有言道王世充乃劲下的乱世枭雄。
  有人甚至将他比作三国的曹孟德。
  我能猜测,单凭王世充的智谋,不足以称霸河南。背后,一定有个大谋士。
  至于这个人,我心中非常明白。
  北邙山一役,一战定天下。
  但是,这恰恰威胁到关陇长安的李唐。
  皇泰主晋封王世充为太尉,开府置官属。
  同时,王世充开门招揽有才之人。
  凡自以有文武之才者,有治国之方者,有未雪之冤者,均可入府陈述。
  看着王世充虚与委蛇的浮夸与伪善,真令我觉得呕心。
  就连眼下的人也看不过眼,评论其是“徒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
  真不懂,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人投靠他的。
  另一方面,我军再临浅水原,只为雪耻。
  二公子采取坚壁疲敌、屯兵练武的战术,以此麻痹敌人,以逸待劳。
  接连一两月,薛仁杲三番四次遣将挑衅,可二公子无动于衷。
  这忽然让我联想到前秦大将王翦,他为攻楚,坚壁不出,日甚一日与士兵休息沐浴、同饭同食。
  我若有所思,二公子只怕也想效仿王翦,来一个攻其不备。
  下旬,人间蒸发已久的宇文化及忽然在魏县称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
  这厮曾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当真的豪情壮志,却用不着时候。
  九月底,洛阳王阀传来好消息。
  得雪早产,诞下七星子。
  王世充十分愉悦,想必他是老来得子的欢喜。
  乍闻,我沉如死水地坐着不动。
  她还是生下王世充的孽子,真是天大的讽刺!
  十月,李密至长安,被封邢国公。
  十一月,凉王李轨称帝。
  雪纷纷,绝不阻碍我军的万丈激情。
  行路难,从未扰乱我军的千倍军心。
  我着一身锁甲,就随地跑。
  看看天色,见见地形。
  打算捕捉一些食物,以防万一。
  冰天雪地,呵气成雾。
  我搓搓通红的手,看着坚硬的冰面,无可奈何。心道:“先生曾导,古有孝子卧冰求鲤,那我是否也得为众将求得小鱼一条?”想想就觉浑身哆嗦。
  遽然,正有一群士兵走来。
  我吓得赶忙逃脱,躲在火树银花后。眯着眼,偷窥有序。
  士兵皆是我军人马,上身打着赤色胳膊,似在这漫天雪地里冻红的。
  但是,他们毫不惧寒,伸展腰身活动自如。
  我看了看,脸色发烫。
  莫不是在操练罢?
  眼见士兵们迅速从腰后取下弓箭,我少时有道:“原来是射练啊!”素素地舒气。
  他们手挽强弓,可迟迟未有发射。
  登时,见其中一位士兵,吹起了口哨几声。哨声婉转,动若春泥黄莺出谷,但又比之鹰凖更有疾厉风情。
  乍然,我低呼。
  士兵们模仿鸟类鸣叫之声,天空盘旋的山鸟俯冲而下。士兵们见此有机,急忙拉弓扣弦,几箭齐发,把刚落地的山鸟只只射中。
  我恍然大悟,声调变节。“利害啊!”心道:“不费力气,就可捕获山鸟。”
  天空的山鸟本得南归,可听见下面有鸟鸣叫,便以为是同伴。
  士兵们利用规律,轻松捕鸟。
  回去后,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二公子。
  他倒未说甚,只见我着得单薄,凝容沉肃。半会儿子,他把自身的大氅脱下,披于我身。拢紧大氅,使我温暖。
  我心神倍感摇荡,面生绯色。
  后头,他把一副铠甲递至我手。
  言道这是“锁子甲”。
  《晋书》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
  前不久,西域康国刚好向李唐进贡了几副锁子甲。
  我不敢接受他的好意,毕竟这锁子甲不是一般的珍贵。但是,望着他眼神内的霸气绝然,我知道这是军令,不可违抗。
  方才捷报来道,西秦兵粮草不济、军心浮移,似有叛乱造反之意。
  刘文静打开地图关注,浅水原位于高原处,若要追击,只能准备妥当方可行事。
  二公子看准战机,连夜调兵遣将,打算前后夹攻薛仁杲。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二公子先令殷开山率少量士兵于浅水原诱敌,以拖薛仁杲的精锐部队。然后,二公子领着我出其不意,直捣黄龙。他骑着白蹄乌,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
  我当然随着他,一旁杀开血路为他引领,一旁守住阵脚,以免自乱。
  白蹄乌后面的数百骑兵,领头杀入阵地。
  刘文静作为骑兵之首,当即临危不乱,不敢再妄自作祟。
  顿时,薛军大乱,兵向折墌城溃退。
  刘文静不肯放过逃跑的薛仁杲,打算前去截击。
  二公子快速打断他的意想,连忙将我从地面拖上白蹄乌。
  我一个踉跄,歪歪斜斜地坐在他的背后。大声问道:“殿下……”
  他沉声道:“莫说话。”右手绕后,把我一只手往他腰际一拉。
  我的身子不自然地前倾,撞上他的后背。鼻子一重,已是疼痛。皱了皱眼睑,我抱紧他的腰身。听他驰马狂纵,我明白他正欲追击逃脱的薛仁杲。
  我军只带两千精骑,追赶在薛军后面。
  白蹄乌劲疾驰骋,四蹄仿若腾空飞行。鬃鬣迎风,筋骨强健,如何跑尽是不累不乏。一昼夜狂奔二百里,终于把薛仁杲包围在折墌城内,迫使他的自觉归降。
  虽说薛军败了值得庆幸,但是白蹄乌由于昼夜连奔,究竟是力竭而死。
  我闻声伤怀,叹白蹄乌为二公子完成了大事,也算是死而无憾了罢。
  二公子自幼喜马的事,我是知道的。
  如今,坐骑已死,他并无甚伤心难过,只喟白蹄乌是跑累了,想休息了。
  把白蹄乌埋葬后的几日,薛仁杲因饥渴难忍、意志浮动而开孤城投降。
  李唐占据陇西之地,二公子功不可没。
  刘文静用功抵罪,换来李渊的体谅。
  李渊恢复他的官爵和封邑,并封他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大军返抵长安,李渊难免有后顾之忧,遂将薛仁杲斩杀。
  然不久,徐世勣投唐。但,不忘故主,对已是邢国公的李密仍是忠心耿耿。
  李渊称其“纯臣”,赐予国姓。
  李渊遣李密东征,前往山东招抚旧部。
  我能想到,即便李世勣天性爱主,也无法改变李渊对李密的猜疑。
  李密无可奈何,只能遵命出发。
  另外,窦建德在金城宫设宴,忽有五只犹如凤凰的大鸟降于乐寿,还有几万鸟只相附,经久才去。天降祥瑞,给予了窦建德一个好机会。同时,宗城人献玄圭一丈,景城丞孔德绍借此进言“昔天以是授禹,今瑞与之侔,国宜称夏”。
  窦建德听他寸寸有理,也就心动。闻着瓦岗军溃散,李密降唐,可见时机已经成熟。未几,窦建德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夏”,改元五凤。
  时候不久,窦建德把上谷的“漫天王”王须拔、“历山飞”魏刀儿一同吞并。
  霎时间,窦氏势力蔓延扩伸。
  从此,称霸河北。
  魏刀儿之友宋金刚看到兄弟死亡,对窦建德所为十分憎恨。但只叹无能为力,他唯有带领余下四千人投靠定杨可汗刘武周。
  刘、宋二人一见如故,刘武周更是封宋金刚为宋王,还把自己的妹子嫁给他。
  两人如鱼得水,关系益添密切。
  他们,就像三国时的孙仲谋与周公瑾。
  刚十二月,幽州总管罗艺归唐。
  李渊甚是高兴,刚得李世勣一员大将,现又得郎将罗艺,遂他敕封罗艺为燕国公,令其戍边守御北方。
  数日,太极宫承乾殿道喜。
  二夫人顺利产子,李渊喜不自胜。
  孩子刚出生,干干瘪瘪,但眉目清明,唇红齿白。
  二公子请李渊为孩儿赐名,寓求心安。
  李渊看着二公子的长子,不禁开怀大笑。虽然,这孩儿已非他的长孙,但这是从未有过的乐呵呵。他因孩子出生于承乾殿,因取名曰:李承乾。
  过了一个时辰,秦王府闻得两道聒噪热闹的啼哭声。
  原来,两位妾夫人也喜获麟儿。
  我听此心间竟有些混沌,想到二公子可真是上天庇佑。一下子就让他获得了三个男孩儿,真是上天不公。我有些负气,但未觉甚。
  次子取名李宽,可正当看着这孩儿的面征时,以为他真能平平安安。
  一炷香后,李宽夭折。
  李渊闻此伤心,立诏把李宽过继于楚哀王李智云为裔。
  三子名唤李恪,此子乃息颜所出。
  息颜对这孩儿寄予了厚望,盼他成龙。
  当孩儿出生时,她曾命人入宫请求李渊赐名。
  可,二公子当下就打发人回去,并斥息颜的无礼。
  息颜的敢作敢为,让我甚是佩服。
  但是,她竟不懂自己的身份。
  一个滕妾,怎能妄想?
  李渊能想,一个母亲愿望孩儿能平安,是十分正常的事。不过息颜一度的招摇,令李渊有些不喜。遂,他把二公子的三子取名“恪”,寓意恪守本分。其实,李渊告诫二公子,希望他能守臣子、孝子之道。
  今日晌午,雪天。
  我去探望息颜,可是她却不想见我。分明对我有了误会,以为我与李渊是一路的,又想警告她甚。
  把伞收好,赶紧带上门。
  风雪吹寒,惹得我不停得瑟。
  息颜知我顽固,也只道一声“不请自来非好人”。
  我耸耸肩,无所谓地笑了笑。
  她冷声道:“你来此作甚?”怀里的婴孩绵绵入睡,脑袋瓜倚着她,好不可人。
  我凑前一看,说道:“你的孩儿真漂亮!”
  粉腮桃玉,小嘴殷红。天潢贵胄,福不可言。
  她“哼”地说道:“我的恪儿不需要他人的阿谀奉承!”
  我叹叹气,说道:“也对,恪儿不需要我来称赞他漂亮。毕竟,一个将来能顶天立地的男儿不能用‘漂亮’来形容。”
  她把恪儿放落棉被中,且后看住我问道:“你到底想说甚?”
  我道:“恪儿虽然是‘恪儿’,却是能得殿下中意的‘恪儿’,这不正遂了你的心意么?”以问作答。
  她倒有一下凉气,“此话何意?”
  莞尔一笑,我坐在塌沿,低头观着恪儿的面容。心里慨叹道:“真像二公子,比之于二夫人的承乾更多了几分霸绝。”看去了她,我轻轻道:“我听人说,殿下打算亲自抚养恪儿。”
  息颜紧着面容,半信半疑。
  我“唉”了声,“不信也罢,反正我也觉可疑。”二公子要养这小毛头?只怕比打仗还困难十倍。复又说道:“不过,殿下当真是喜爱恪儿的。”有一个与自己相近得很的儿子,怎让他不多多关注呢?
  她别开脸,看去屏风。“我是个不懂收敛的人。将来,我的孩儿也会这样。”宛然一副倔犟的模样。
  我“哈哈”轻笑,未置言辞。
  李密奉命东征,行至桃林,进退两难,领众叛唐。
  李渊早知他的疑心,遂遣大将盛彦师前去擒拿李密。
  我心不在焉地走来走去,心道:“假若李密被人掳回,不晓得皇上会如何对付他呢。”想到得雪,想到他,我一时三刻六神无主。
  下午,四公子遣人送信过府。
  我见着不解,他怎会突然给我写信?
  拆开信封,我将纸张摊在掌心观看仔细。信上道:“寿辰已过,却仍未见你归期。保重身体,莫要受伤。若你归来,就进宫看看罢。云桑念你,我亦然。十二月,大雪。将于武德殿,昏火青灯,等候你。”
  我将信置在胸前,念道:“我曾应承他,往后的每一个寿辰都会一齐度过的。”今儿,我竟没有去。
  千山孤寂寒苍雪,一渡春秋晨曦露。
  寒风似刀,一刀一刀地刮着骨鲠。滴水成冰,冻裂了地面。
  我披着大氅,拢紧衣襟打算出门。
  刚至小门,院外海棠枝萧索寂寞。
  石板路,雪景中,背立眼前的二公子,玄衣鉴深远,眼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