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证类本草-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法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度 
又方∶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又方∶产后心闷目 
生赤小豆杵末,东流 
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梅师方∶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以 
寸匕。又方∶治妇人乳肿不 
得消。小豆、莽草等分,为末,苦酒和敷之 
豆酱合鱼 食之成口疮。食 
医心镜∶理脚肿满转上 
暖之。又方∶主小便数 
豆叶一斤,于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煮粥亦佳。广利方∶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 
人,救急。杵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敷之,干即易。必效方∶治水谷痢。小豆一合,和蜡三两, 
醋敷之亦消。产宝治难产方∶赤小豆生吞七枚出,若是女,二七枚佳。产书云∶下乳汁。煮 
衍义曰∶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关西河北、京东、西多食 
之。 
花治宿酒,渴病。 

卷第二十五
大豆黄卷
属性:味甘,平,无毒。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 , 
润泽皮毛。 
图经文具生大豆条下。 
唐本注云∶以大豆为 芽,生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亦服食。食疗云∶卷, 长五分者, 
破 
面, 

卷第二十五

属性: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瓦斯。 
陶隐居云∶大寒凝海,唯酒不冰,明其性热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人饮之,使 
体弊 
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昔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 
死者空腹。此酒势辟恶,胜于作食。唐本注云∶酒,有葡萄、秫、黍、粳、粟、曲、蜜等, 
作酒醴以曲为。而葡萄、蜜等,独不用曲。饮葡萄酒能消痰破癖。诸酒醇 不同,唯米酒入 
药用。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酒,本功外,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 
,散石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书曰∶若作酒醴尔,唯曲 。苏恭乃广引葡萄、蜜等为之。 
称。至于入药,更亦不堪。凡好酒欲熟,皆能候风潮而转,此是合 
阴阳矣。又云诸米酒有毒。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酒不可合乳饮之,令人气结。白酒食牛 
肉,令腹内生虫,酒后不得卧,黍穣食猪肉,令人患大风。凡酒忌诸甜物。又云甜糟,味咸 
,温,无毒。主温中,冷气,消食,杀腥,去草菜毒,藏物不败,糅物能软,润皮肤,调腑 
脏,三岁以下有酒以物承之,堪磨风瘙,止呕哕,及煎煮鱼菜。取腊月酒糟,以黄衣和粥成 
之。孟诜云∶酒,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药。当酒卧,以扇扇,或中恶风。久饮伤神损寿。 
谨按中恶疰忤,热暖姜酒一碗,服即止。又,通脉,养脾气,扶肝。陶隐居云∶大寒凝 
海,唯酒不冰。量其热性故也。久服之,浓肠胃,化筋。初服之时,甚动气痢。与百药相宜。 
吐热。又,服丹石人,胸背急闷热者,可以大豆一升,熬令汗出, 
簸去灰尘,投二升酒中。久时顿服之,少顷即汗出瘥。朝朝服之,甚去一切风。妇人产后诸 
风,亦可服之。又,熬鸡屎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语口偏者,服之甚效。昔有人常 
服春酒,令人肥白矣。陈士良云∶凡服食丹砂、北庭、石亭脂、钟乳石、诸石、生姜,并不 
可长久以酒下,遂引石药气入四肢,滞血化为痈疽。日华子云∶酒,通血脉,浓肠胃,除风 
及下气。又云社坛余胙酒,治孩儿语迟。以少许吃,吐酒喷屋四角,辟蚊子。又云糟 扑损 
瘀血,浸洗冻疮及敷蛇、蜂可毒。又云糟下酒,暖。开胃下食,暖水脏,温肠胃,消宿食, 
御风寒。杀一切菜蔬毒,多食微毒。 
食疗云∶紫酒,治角弓风。姜酒,主偏风中恶。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葱豉酒,解 
烦热 
,补虚劳。蜜酒,疗风疹。地黄、牛膝、虎骨、仙灵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皆可 
和 
酿酒,益气调中,耐饥强志,取藤汁酿酒亦佳,狗肉汁酿酒,大 
补。外台秘要∶治水下,或不下则满溢,下之则虚竭,虚竭还腹,十无一活。以桑椹并心皮 
两 
以酿米,四升酿酒,一服一升。又方∶治痔,下部啮方∶掘地作 
吴茱萸三升,纳中极热,板 
覆开小孔子,以下部坐上,冷乃下,不过三 
许,灌之。千金方∶断酒方∶以酒七 
升,着瓶中,朱砂半两,细研着酒中,紧闭塞瓶口,安猪圈中,任猪摇动,经七日,顿饮之。 
又方∶ 
淋碓头杵下,取饮。又方∶治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碎之,浸七日 
三十年聋瘥。肘后方∶鬼 
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人,如刀刺状,胸胁腹内 
或下血,一名鬼排。以淳酒 
吹两鼻内。又方∶中风, 
合和之。捣千遍乃饮,大人 
服 
气所蒸,皆致肿痛烦热,入腹则杀人。多饮醇酒,以醉即愈。经验后方∶孙真人∶催产,以 
铁 
赤淬酒吃,便令分解。梅师方∶治虎伤人疮。但饮酒,常令大醉,当吐毛出。又方∶治 
产后有血 
,心烦腹痛。清酒一升,生地黄汁和煎二十沸,分三服。孙真人空腹饮酒醉,必患呕逆。又 
方∶治风癣。暖酒以蜜中搅之,饮一杯即瘥。又方∶治腰膝疼痛久不已。糟底酒摩腰脚 
及痛处、筋挛处。广利方∶治蛇咬疮。暖酒淋洗疮上,日三易。兵部手集治蜘蛛遍身成疮。 
取上好 
得一向卧,恐酒毒腐人,须臾虫于肉中小如米自出。伤寒类要∶天行病毒攻 
作坑令深三尺,大小容足, 
烧令中热,以酒灌坑中,着屐踞坑上,衣壅勿令 
衍义曰∶酒,《吕氏春秋》曰∶仪狄造酒。《战国策》曰∶帝女仪狄造酒,进之于禹。然 
本 
草中已着酒名,信非仪狄明矣。又读《素问》首言以妄为常,以酒为浆,如此则酒自黄帝始, 
有醇酒、春酒、社坛余胙酒、糟下酒、白酒、清酒、好酒、美酒、 
葡萄酒、秫黍酒、粳酒、蜜酒、有灰酒、新熟无灰酒、地黄酒。今有糯酒、煮酒、小豆曲酒、 
等酒。今江、浙、湖南、北,又以糯米粉入众药,和合为曲,曰饼 
子酒。至于官务中,亦用四夷酒,更别中国不可取以为法。今医家所用酒,正宜斟酌。但饮 
家唯取其味,罔顾入药如何尔。然久之未见不作疾者,盖此物损益兼行,可不慎欤!汉赐丞 
相上樽酒,糯为上,稷为中,粟为下者。今入药佐使,专以糯米,用清水白面曲所造为正。 
古人造曲,未见入诸药合和者,如此则功力和浓,皆胜余酒。今人又以麦 造者,盖止是醴 
尔,非酒也。书曰∶若作酒醴,尔为曲 。酒则须用曲,醴故用 。盖酒与醴,其气味甚相 
辽,治疗岂不殊也。 

卷第二十五
粟米
属性: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胃热,消渴,利小 
便。 
陶隐居云∶江东所种及西间皆是,其粒细于粱米,熟舂令白,亦以当白粱呼为白粱粟。 
陈者 
谓经三、五年者,或呼为粢(音咨)米,以作粉尤解烦闷,服食家亦将食之。唐本注云∶粟 
类 
多种,而并细于诸粱,北土常食,与粱有别。陶云当白粱,又云或呼为粢,粢则是稷,稷乃 
(音祭)之异名也。其米泔汁,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立瘥。臭泔,止消渴尤良。 
米麦 ,味甘、苦,寒,无毒。主寒中,除热渴,解烦,硝石气。蒸米麦熬磨作之,一名糗 
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粟米,陈者止痢,甚压丹石热。颗粒小者是。今人间多不识耳 
。粱米粒粗大,随色别之。南方∶多 田,种之极易。舂粒细,香美,少虚怯,只为灰中种 
之 
种之,若不锄之,即草翳死;若锄之,即难舂。都由土地使然耳。但 
熟犁。又细锄,即得滑实。 
陈藏器云∶粉解诸毒,主卒得鬼打,水搅 
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粳粟总堪为粉,粟强浸米至败者损人。又云泔,主 
霍乱,新研米清水和滤取汁服,亦主转筋入腹。胃冷者不宜多食。酸泔,洗皮肤疮疥,服主 
五野病及消渴。下淀酸者,杀虫及恶疮,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樗皮一名武目树。又云糗 
,一名KT (昌少切),味酸,寒。和水服之,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压石热,止渴。河 
东人 
以麦为之,粗者为干糗粮,东人以粳米为之,炒干磨成也。陈士良云∶粳粟米,五谷中最硬 
,得浆水即易化解。小麦虚热。 
图经文具青粱米条下。 
千金方∶治反胃,食即吐。捣粟米作粉,和水丸如梧桐子大。七枚烂煮纳醋中,细吞之, 
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良医心镜∶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 
升杵 
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又方∶主消渴口干,粟米炊饭食 
之,良。又方∶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以陈粟米炊饭食。兵部手集∶治孩子赤丹不止, 
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研粟米煮粥饮,浓薄如乳,每日研与 
小儿重舌,用粟哺之。产宝 
方∶粢米粉熬令黑。以鸡子白和如泥, 
以涂帛上贴之,帛作穴,以泄痈毒瓦斯,易之,效。博物志云∶雁食,足重不能飞。丹房镜源 
云∶ 
衍义曰∶粟米,利小便,故益脾胃。 

卷第二十五
秫米
属性: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疗漆疮。 
陶隐居云∶此人以作酒及煮糖者,肥软易消。方∶药不正用,唯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 
唐本注云∶此米功用是稻秫也。今大都呼粟糯为秫稻,秫为糯矣。北土亦多以粟秫酿酒,而 
汁少 
于黍米。粟秫应用别功,但本草不载。凡黍稷、粟秫、粳糯,此三谷之 (音仙)秫也。臣 
禹 
锡等谨按颜师古刊谬正俗云∶今之所谓秫米者,似黍米而粒小者耳,亦堪作酒。孟诜云∶ 
秫米,其性平。能杀疮疥毒热,拥五脏气,动风,不可常食。北人往往有种者,代米作酒耳。 
肿良。根,煮作汤,洗风。又,米一石,曲三斗,和地黄一斤,茵 
陈蒿一斤,炙令黄,一根据酿酒法。服之治筋骨挛急。日华子云∶无毒,犬咬,冻疮并嚼敷。 
图经文具黍米条下。 
圣惠方∶治食鸭肉成病,胸满面赤,不下食。用秫米汁服一中盏。肘后方∶卒得浸淫疮 
有汁,多发于心,不早治,周身则杀人。熬秫米令黄黑,杵以敷之。梅师方∶治妊娠忽下黄 
水如胶 
黄各一两,细锉,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分服。食医心镜∶主寒热,利 
米饭食之良。 
衍义曰∶秫米,初捣出淡黄白色,经久色如糯,用作酒者是。此米亦不堪为饭,最粘, 
故宜 
酒。 

卷第二十五
粳米
属性: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 
陶隐居云∶此即人常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前陈廪 
米亦 
是此种,以廪军人,故曰廪尔。唐本注云∶传称食廪为禄。廪,仓也。前陈仓米曰廪,字误 
作廪,即廪军米也。若廪军新米,亦为陈乎?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断下痢,和胃气,长 
肌肉,温中。孟诜云∶粳米,平。主益气,止烦泄。其赤则粒大而香,不禁水停。其黄绿即 
实 
都大新熟者动气。经再年者亦发病。江南贮仓人皆多收火稻。其 
火稻宜人,温中益气,补下元。烧之去芒,春舂米食之,即不发病耳。又云仓粳米,炊作干 
饭食之,止痢。又补中益气,坚筋,通血脉,起阳道。北人炊之,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 
五脏六腑气。久陈者蒸作饭,和醋封毒肿,立瘥,又,研服之,去卒心痛。白粳米汁,主心 
痛,止渴,断热毒痢。若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之,令人卒心痛,即 
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日华子云∶补中,壮筋 
骨,补肠胃。 
图经文具稻米条下。 
食疗云∶淮泗之间米多。京都、襄州土粳米亦香,坚实。又,诸处虽多,但充饥而已。 
外台秘要∶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之入腹,变成龙子,须慎之。饧粳米、杏仁、乳饼煮粥。 
食之三 
肘后方 
又渍酒 
肠胃 
哺,慎不 
粳米饭及 
衍义曰∶粳米,白晚米为第一,早熟米不及也。平和五脏,补益胃气,其功莫逮。然稍 
生则 
复不益脾,过熟则佳。 

卷第二十五
青粱米
属性:r青粱米pd510。bmpr 
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轻身长年 
。 
陶隐居云∶凡云粱米,皆是粟类,唯其牙头色异为分别尔。青粱出此,今江东少有。《汜 
(音泛)胜之书》云∶粱是秫粟,今俗用则不尔。唐本注云∶青粱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 
青而细于黄、白粱也。谷粒似青稞而少粗。夏月食之,极为清凉,但以味短色恶,不如黄、 
白粱,故人少种之。此谷早熟而收少也,作饧,清白胜余米。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青粱米 
,以纯苦酒一斗渍之,三日出,百蒸百曝,好裹藏之。远行一餐,十日不饥。重餐,四百九 
十 
上青白衣,捣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不饥。谨按《灵宝五符经》中,白鲜米九蒸九曝, 
作 
未见有别出处,其米微寒,常作饭食之,涩于黄、白米,体性相似。 
精。醋拌百蒸百曝,可作糗 
粮。 
图经曰∶粱米,有青粱、黄粱、白粱,皆粟类也。旧不着所出州土。陶隐居云∶青粱出 
北方 
,黄粱出青、冀州,白梁处处皆有。苏恭云∶黄梁出蜀、汉,商、浙间亦种之,今唯京东、 
西 
耳,青、黄乃稀有。青粱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米 
也。黄粱穗大毛长,壳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襄阳有竹根者是也。白粱穗亦大 
,毛多而长,壳粗扁长,不似粟圆也。大抵人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斩获少。而诸 
粱食之,比他谷最益脾胃,性亦相似耳。粟米比粱乃细而圆,种类亦多,功用则无别矣。其 
泔汁及米粉皆入药。近世作英粉,乃用粟米,浸累日令败,研澄取之。今人用去痱疮尤佳。 
外台秘要∶主消渴,煮汁饮之瘥。食医心镜∶主胃脾热中,除渴,止痢,利小便,益气 
力, 
衍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