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先生叫我陈绍就行了。”陈绍心道问上门来了,看来是有事,心想如果说自己是搞技术的,估计就没戏了,看来得说点其他:“在国外学了几年;对算术生物自然等学科有一定理解。”
“算术?”孔洪显然不太懂那些琳琅满目的学科名,只对算术有些理解,心里倒也有了几分喜色,“陈兄弟看起来很是博学啊。”
“哪里哪里。”陈绍心道,算术这些当然会了,好歹也算专科毕业,丢了八成还能捡回来几分。
孔洪沉思良久,吧嗒吧嗒地抽了几口旱烟,吐出来一阵阵烟,这才说道:“不知道陈兄弟以后有什么打算?”
终于问到正事了,陈绍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这世道真是够乱的,我住到这清河村,一路上可是吃了太多苦头。如今南方闹事,四处闹匪,去哪里都不行;而且此次我来到清河村就是看这里民风淳朴;想在这里办工厂;也算造福一方。”
“办什么工厂;是开在山里吗?还有陈兄弟既然住在这附近;老汉有个不情之请!”孔洪高兴地说道。
“孔老先生的意思是?”
孔洪:“我看城里的孩子们都有新学上,寻思着想让你来给他们上上课。”
“这个,小子怕是难当大任。而且,这新学课目繁杂,就我一个人怕是难以面面俱到;要不过两天我的一个朋友过来;直接让他也帮忙教一阵子。”陈绍说道,他是想留下来,但也不想以后自己就被捆死成了教书先生或者郎中;而且过两天自己的第一个生化人就出来了;他相信叫一个间谍来给那些小孩子教那是绰绰有余。
哪知孔洪似乎早就想到了,说道:“这个是当然。每天抽点时间给孩子们讲讲就行了,至于讲什么,你是老师,照你的安排就是。”
陈绍生暗自点头,要想发展中国;军事是一方面;但是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单单军事拯救中华民族;也是一时的拯救;要想中华民族永远立在世界之巅;教育是必须。
“恭敬不如从命。”
一拍即合,两人就此说定。
孔洪走出去看獐子搞好了没有,搞好了准备一家送一点过去;这也是陈绍的要求;虽然每家分的不多;但也是一点心意。
摸了摸放在口袋里的手枪,坐在椅子上的陈绍心里异常沉重。
1914年是个什么概念?民国初创,如果是想钻营,以自己后来者的身份和见识,外加红警基地;南方机会多得是。就算不是轻而易举,费点心思也能达到目的。
退一步,钻到某个有前途的军阀手下,悉心经营,等他挂了再摘果子,似乎也是条路。
再不行,厚积薄,乘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倒卖点物资也能做个足谷翁。
但这些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先看看吧,或许这些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个人坐着无聊;站起身来走厨房门外;已经好几年没有在乡下生活过的他,听到那熟悉的锅碗瓢盆的声音,觉得是那么的亲切。
看到孔家儿子和孔洪正在处理獐子;儿媳妇正在做饭;和陈绍打了招呼后,三人又继续忙了起来。看了看手表;才发现已经11点了。
“文鸿,你媳妇做的是什么?”孔洪的儿子叫孔文鸿,陈绍见他们好一阵忙,有些过意不去想帮忙。
“陈大哥,这是玉米糊糊,乡下人的东西。”孔文鸿说道。
“那个我倒是认识?”陈绍好整以暇地看着孔家媳妇将一点酸菜坛子里的酸水倒出来,和洗干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侧耳根拌在一起,撒点辣子。
“是的,陈大哥好眼力。”
两人正说话间,那只獐子也处理得差不多;大大小小分成差不多有30几块;一块差不多有半斤左右。等完全分好了之后;孔家媳妇拿了两个竹筐进来;把分好的肉放进竹筐;和孔文鸿走出家门一家一家的发肉去。
孔文鸿就带着自己的媳妇回来了,还带了一点在当时比较稀罕的挂面。
村长家有客,还带来一只獐子分给大家;做饭的香气引来了不少孩子远远地围观,却碍于大人的吩咐不敢进门去,一个个扯长了脖子闻着孔家媳妇在锅里炖着獐子肉在那吞口水。
陈绍也没注意到门口那些孩子,不时便被叫上了桌,一顿非常丰盛的午饭就开始了。
孔家媳妇没上桌,就陈绍和孔家父子。
“来,陈兄弟多吃点,乡下没什么吃的,凑合着吃点;要不你带来的獐子,我都不知道怎么招待你;以后苦日子还长着呢。”家中没酒,众人喝茶,孔洪倒了一小杯茶,敬了陈绍。
“我也是穷苦长大的,孔老哥别客气。”陈绍也不客气,几人你来我往开始吃喝起来,玉米糊糊虽然没有大米饭那么好吃,但却别有一番风味,久不吃粗粮的他吃起来反而觉得不错。
“哎呀……”
正当几人有说有笑地吃饭的时候,;门外里却传来一声惊呼,陈绍刚好坐的位置靠近大门,也就急忙起身去看。
原来是孔家媳妇打翻了碗,里面没有玉米糊糊,也没有獐肉,里面一点好像是煮的焦糊了的玉米糊糊,两三根煮熟的野菜。旁边有一碗开水,这就是她的午饭。
“孔老哥,你怎么能这么见外,我,我一个外人,怎么忍心吃这么好的午饭。”犹如一道惊雷,陈绍这才意识到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人饿得可以吃树皮的旧社会。就算西南地区稍微自产丰富一些,但也不过是饿不死而已。
眼前的一切告诉他,这个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吃饭。
一个吃不好穿不暖的社会,自己既然回去了,应该做点什么呢?什么文成武就,什么扬名四方,赶得上让国人都吃上饭穿上暖衣更重要吗?
一种自内心最深处的耻辱感让陈绍耳红面赤,不错,自己是现代来的,没吃过那种苦,但身为中国人,见到这一切,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
“文鸿,让小翠上桌来吃饭吧。”孔洪看了一眼吓得瑟瑟抖的儿媳妇,叹了一口气,招呼众人回到桌上继续吃饭。
“不管什么事,吃完饭我们慢慢说。”
在这句话下,陈绍近乎哽咽一般地吃下了这顿丰盛的早餐,他没想到一点玉米糊糊就是孔家人的极致了。孔家是村长尚且如此,其他人呢?
午饭很快就吃完了,陈绍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孔洪带他到其他人家看看,乘着大家还在吃午饭。
结果非常不容乐观,走了四五家,有面糊糊吃的仅有一家,其他都是没油没盐的小半碟菜和能照出人影的最稀的汤;要不是有自己带来的獐子肉;估计他们也很久没有吃饱饭了。
“不是地里不长,而是没东西可种。少有的几样菜,成熟期又太长,根本吃不了几茬就没了。至于粮食,一年产的就那么点,还有地租要交……”
在孔洪的解释下,陈绍明白了。这个时代,并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没有各种各样的蔬菜,没有化肥,没有高产种子,没有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这里更没有杂交水稻。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里叫旧社会!!
“想着红警里面的那些工厂单位;总能慢慢地展起来。让旧社会的国人有饭吃,有衣穿,比什么驱除鞑虏的口号都更重要更现实。”
这一天,陈绍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展方向。
第四章 希望的种子
今天一整天都呆在清河村的陈绍;直到天黑陈红提示他电厂已经建造完毕;这才告别村民回到基地。
看着基地旁边那个已经建成的长方体建筑;陈绍知道那个就是电厂了;光秃秃的4面墙壁;只有朝基地的那面有个关着的小门。
看着电厂;脑中很自然的闪过一串数据:磁能反应堆;功率150W千瓦。走进指挥台;坐到控制仪前面的椅子上;看着建筑单位的图标;发现图片有很多变彩色了;除了已经有的红警单位中国兵营和中国矿石精炼厂;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单位也相继变成彩色;像种子基地;化肥厂;之类的民用建筑也可以建造了。看到这些民用建筑单位;陈绍矛盾了;要是在去清河村之前;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矿石厂;不过想着那些村民的一日三餐;陈绍的心里就异常难受。想了想还是先问问陈红。
&;quot;陈红;要是先建造矿石精炼厂;有没有采矿车?有的话基地一天能赚多少钱?民用建筑单位;建造出来能不能马上使用?如果是种子基地;是不是建造好了就直接有种子使用&;quot;
&;quot;报告指挥官;矿石精炼厂有采矿车的;由于是中国基地;采矿车是水路两用型的。采矿车采矿必须是在矿石厂周围100公里之内有矿产;采矿车才会自动采矿;而且不需要人为驾驶。矿石有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直接卖给基地;但是相对便宜;估计一车矿石可以卖500-1000。一种是直接把矿石精炼划分种类储存起来;磷矿可以当化肥厂的原料;铁矿可以当炼铁厂的原料。民用单位可以建造;但是要指挥官雇佣员工才能生产。种子基地建造出来可以培育初级水稻种子;初级土豆种子;初级地瓜种子之类的初级种子。&;quot;
&;quot;那可以两个建筑同时建造吗?基地周围有没有矿产&;quot;
&;quot;报告指挥官;可以。经过基地扫描该地区有矿产。该矿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下横水乡立高村,山脉海拔高度200米。矿区地质勘探资料提供了近1000个矿石分析数据,矿石量5300。45万吨,金属量2760。29万吨,经济价值3790W;具有潜力。&;quot;
&;quot;那可以同时建造几个;基地里的金钱可以取出使用吗?现实的金钱可以当成基地金钱使用吗?&;quot;
&;quot;报告指挥官;暂时最多可以建造两个建筑单位;但是原红警单位建筑不能同事点两个;只能点一个红警单位一个民用单位。基地金钱和现实金钱是挂钩的;可以互换使用;各种有效的银行票据存折也可以直接在基地使用。一金币等于现在的1大洋。&;quot;
看着眼前的控制仪;陈绍仔细的想了一会;后直接点到中国矿石精炼厂;消耗2000金钱确认建造;建造地址就在基地所在山谷的最里面。矿石厂建造时间要2天;剩下一个直接点了种子基地;种子基地只需要1天;消耗1000金钱确认建造;种子基地就点在清河村靠山的那边。
点好建筑;陈绍走到休息室;躺在床上;望着头顶上的灯光;陷入了沉思。
今天是5月8号;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从军演上回家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于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离第一次世家大战还有一个月零二十天的时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自己的机遇;一定要把班底搞起来。等这场全世界都波及到的战争打响以后;自己的机会就真的来了;一个多月后自己的作战实验室就可以搞出来;到时候全世界打劫科学家。凭借自己对世界历史走向的先知先觉;到时候别人打仗;我就卖东西;要买什么就卖什么;红警就是自己最大的本钱。不过卖东西到欧洲需要远洋运输;看来造船厂也要早点整出来;幸好基地往南100公里内就包括后世的防城港市和周围海域;那个地方还是天然的军舰母港;地理条件非常优越。而且自己也要组建自己的远洋船队;打出自己的品牌。可惜自己生化人没有商人;看来自己是任重而道远啊!
想到这里;陈绍立马从床上站立来;只在坐到办公桌上;拿出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和笔记了起来。先是写下一条长长的名单;名单上有中国名字也有外国名字;其中几个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物理理论奠基人;玛丽·居里(1867~1934)镭的发现者;钱学森。
陈绍看了看笔记本上面的一大串人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翻开另外一页写了起来。开头三个字就是:青霉素。对于这个液体黄金陈绍只记得其中几个提取青霉素的关键步骤;看来以后还要慢慢研究。
写完这些;陈绍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
中华民国2年5月9日。
第二天;基地外面来了十几个孩子;最小的有9岁最大的有15岁了;这是陈绍昨天和孔洪他们说好的。第二天叫孩子门来基地这里找他;而陈绍负责叫这些孩子门读书写字。
“陈老师好!”
“同学们好,”
看着虽然一脸菜色,但却很开心的孩子们,陈绍恍惚觉得回到了现代,把这些孩子领到基地里面的会议室;会议室很大也有足够的桌椅;第一天没有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就是叫他们看世界地图;陈绍一一给他们介绍地图上的国家。中午吃点村里送来的粮食;下午叫孩子们唱歌数数。等到夕阳落下的时候陈绍在基地里提取了500大洋;和孩子们一起回到清河村。
看着这些孩子门蹦蹦跳跳的跑回各自的家里;陈绍直接走向村长家。坐在家门口乘凉抽旱烟的孔洪;一看到陈绍向他走来;抖了抖烟杆起身迎向陈绍:&;quot;陈老师;那些小孩子没有给你捣乱吧。&;quot;
&;quot;孔老爷子;我倒是觉得这些孩子很可爱。&;quot;
&;quot;那就麻烦陈老师多费心了。&;quot;孔洪一脸和善的说。
&;quot;孔老爷子太客气的;不过孔老爷子;我想请孔文鸿兄弟帮个忙;帮我金城买点东西。&;quot;陈绍说完把之前冲基地取出的500大洋直接拿给孔洪。
看着陈绍递过来的钱;孔洪并没有直接接过来而是直接开口:&;quot;不知道陈老师要买什么东西;要这么多钱。&;quot;
&;quot;就是买一些学习文具;和买一些粮食和肉食。&;quot;
&;quot;那怎么好意思陈老师来出钱呢&;quot;
两个人推来推去了一阵子;后来孔洪看到一脸坚持的陈绍;无奈才收下那些钱;并回屋向自己的儿子孔文鸿交代好;嘱咐他明天叫上村子几个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一起进城。
看到孔洪交代完毕;陈绍又说:&;quot;孔老爷子;请你明天通知下周围的村子;就说;不管哪个村子的小孩子都可以免费来我这里读书;我还包吃午饭;午饭餐餐有肉吃。还有叫村子里来个人帮我做饭;打扫卫生;一个月暂时先2元包吃三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