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要动武,首先号令国民党的三个都督——安徽柏文蔚、江西李烈钧和广东胡汉民宣布独立,然三督马上回电,认为无此实力。孙中山乃欲亲自赴东京乞援于日本,联日倒袁,这一想法,马上被同志所否决。
孙中山明知实力不济,却公开扬言“若有两师兵力,当率问罪”,在行动上却又做不出任何部署,可谓毫无保密意识。
当然,孙中山想发动武装讨袁的同时,袁世凯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最为明显的便是民国二年,四月与英,法,德,俄,日五国签订的善后大借款。
善后大借款协议达成之后,随着第一批贷款到位,袁世凯立即着手扩军备战,一时间南北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及发。
“兴帅,今天来得很早啊。”王永江笑着向叶重道,同来的还有教育厅的谢荫昌。
“是啊,天热开始热起来了,睡不着。”叶重道:“岷源兄一脸的喜气,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有一件,跟俄国人的贷款终于初步谈妥了。”王永江道,之所以说是初步,是因为还要经过叶重的确认才行。
“什么条件,贷了多少万?”叶重问道。
“用奉天的烟酒税,和商业税做抵押,贷了1300万元。8厘的息,很高了,分45年归还,不得提早还清。”王永江道。
“不得提早还清?俄国人还真是打的好算盘,谁吃亏还不一定呢。”叶重低哼了声,微笑道:“签定合同后,钱什么时候能到?”
“年底前就能到。”王永江回答道:“不过我认为这样高的息还是有点不值了。”
“答应他。息钱直接由奉新集团负责好了,1300万,又够咱们用一阵子了。”叶重问道:“你把谢厅长带来,是不是又有什么图谋?”
“兴帅明鉴。”王永江点头道,既然叶重甚至愿意私出掏出承担利息,说到这份上,王永江也不好再劝了,“现在奉天财政良好,又有这么大笔借款,关于在奉天建立一所高等大学的事,兴帅您看?”
“好你个王岷源,一般人还真是吃不消你,今年可是一口气建了好几所省立师范,你倒是人心不足。”叶重笑道:“可以,不过已经有这么多师范学院了,这次重点是理工科,暂时拨450万吧,校址要建在哪里,怎么建,什么时候建,还有聘请教师,教授,你找人负责就可以了。不过还要再建加一所,奉天交通大学,拨150万。”
“多谢兴帅。”王永江和谢荫昌两人闻言同时大喜道。
“不用了,我不过是兑现之前的诺言而已。奉天交通大学我已经有人选了,就是负责通奉铁路的总工程师罗忠忱,想必你们不会陌生吧。不过奉天理工大学,你们有没有想好校长的人选?”
“卑职虽然才学粗鄙,不过愿意毛遂自荐暂时兼任奉天理工大学校长一职,以后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再让给贤达人士。”王永江道。
现在奉天理工大学还只是个影子,首任校长要的是统筹全局,建校,找教授,器材一大堆锁事,450万元的巨款,一般人还真处理不过来,不过王永江的能力叶重还是信得过的,于是点头道:“也好,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操劳了。”
“兴帅,剩下的700万如何安排?”
“钢铁厂的钢铁不能运不出来,拿200万出来将鞍山到奉天的铁路修一下,等锦州辽阳段修好了,正好两段路连接起来。”叶重想了想道,虽然修铁路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到日本人,不过用马车运钢铁所产生的消耗,叶重是没办法容忍的,而且没有将路权分给俄国人,日本人的反应应该不会那么大。真是晦气,好不容易借到钱,花起来却要小心翼翼的。
“另外拿220万在葫芦岛建一个造船厂,并且再成立一个建设工兵团。”叶重微微一笑,也算在辽西插上颗钉子了,虽然地处京奉路,在葫芦岛兴建商埠,来往的货物运输只会增加京奉铁路的收益,英美断无拒绝的可能。有了英美的支持谅冯德麟不肯生什么乱子。不过有备无患,叶重不习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不捣乱身上。2000人的建设工兵团,除非是冯德麟出动军队,不然一些杂鱼也是不敢过去惹事的。若是冯德麟敢动军队,叶重也正愁着没有好的借口可以拔除这根奉天的钉子。
“还有东三省讲武堂要扩大,军队训练也要加强,不能只顾忌到经济,教育上的投入而忽视了军事,咱们眼下所处的环境不太好,俄日两国虎视眈眈,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急需要用钱的地方,另外280万就作军用好了。”
“这,兴帅,眼下奉天加强军队我不反对,不过280万是不是再分出来一点。”王永江试探着道。
“岷源兄你说,如果合理不是不能考虑。”叶重道,280万确实有点多了,吉林或者黑龙江贪腐丛生的情况下,一个省真正用到养军的费用上也未必有这么多。
“是这样的,随着奉天现在创办的工厂越来越多,具初步统计,截至现在为止,除了奉天政府和奉新集团外所直接采买的物质外,从北京,天津,还有大连,秦皇岛等地涌进来的各种机械已经不下800余万元。并且用到的机器也开始变得复杂,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够已经对奉天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我和谢厅长合计了一下,认为应该开始在奉天境内创办相关的专业技术学院,培养专门的人才,另外对在上班的工人,也采取夜校培训的方式。”王永江道:“而且现在的西方列强在这方面已经远远的走在中国的前面了,咱们要是再不奋起直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另外卑职认为应该在奉天城内建几座公用图书馆,里面存放一些技术,人文,历史,地理之类的书籍,用来开启民智。”谢荫昌补充道。
“好吧,那再给你们拨50万,够用了吧。”叶重点头道。
“够用了,够用了。”王永江笑道:“刚开始咱们在这方面只是尝试,今年的花销不会太多,以后见识到好处了,一些商办的职业学校,还有夜校都会跟风建起来,这些学校必能成为奉天工业化助力。”
“对了,现在南北局势动荡,谢厅长,我不希望看到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鼓惑了。”叶重道,叶重的卫队营就在奉天,孙烈臣,郭琪开的两个旅也在北大营,还有奉天城中上千的警察,虽然没有人能动摇得了奉天的局势,不过若是学生被鼓动了总归是个麻烦,总不能对学生下手吧。所谓的罢工罢课,只会扰乱现在奉天正常运行的秩序。
谢荫昌点头头:“兴帅放心,卑职已经交待下去了。不会出现罢课这样的事。”
“嗯。”叶重点了点头,“细心点是好事,不过也不能堵得太严了,物极必反。中间的尺度要掌握好。”
建商埠,设船厂,还有大批的火车机车,各新兴城市的水电设备,还有部分建校的器材大半都从美国采买,这大笔的费用让美国商人受到了不少的好处,虽然不足以拉动美国政策上向奉天彻底的倾斜,不过应该也能在一战时,发挥点制衡日本的作用吧。等王永江和谢荫昌两人出去后,叶重摸着下巴想道。
到了五月末,在外蒙一事上的谈判也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俄国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并尊崇由此领土关系所生出的中国历来所有的种种权力,中国允外蒙自治,不能在外蒙驻兵,修筑铁路,并同意俄国在外蒙经商,自由移民。这个协议草案实际上是中国以承认外蒙自治换取了俄方承认中国对外蒙享有的领土主权。
虽然中方以战胜方与俄国取得这种协议有些可惜,但此时袁世凯进兵南方在即,也不得不先签定下来,稳住北方局势了。
“还好兴帅这次将外蒙叛军彻底打残了,三两年之内外蒙不可能再在短时间内聚起起足够的军队来,不然,依照这个协定,在没有驻军下,外蒙随时能再举叛旗。”蒋方震摇头叹道:“希望三两年之内,国内能收拾局势,然后再徐徐图之吧。”
叶重坚定地道:“百里兄放心,外蒙是我们中国人的,以前是,现在是,今后也不会改变。”
“哦?兴帅可有何万全之策?”蒋方震问道。
“佛日,不可说。”叶重神秘一笑。
蒋方震翻了一记白眼:“明天东三省讲武堂的学员要毕业了,你这个讲武堂总办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要去看一下不?”
“去,当然去!”
第九九章 扩建军校
“甲午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庚子战败,沙俄入侵东北,时隔不过几年,又逢日俄战争。//我东三省几度经历战火,我东北手无寸铁之民众,几度暴露在日俄铁蹄之下,被误杀,滥杀者皆中华之子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者,皆我等亲爱之同胞,然保家卫国,是我辈军人之天职……”
“最后,希望诸位恪守军人之本份,保卫奉天,保卫东北,保卫中华!”一番**扬溢,热情澎湃的演讲文,以叶重的水平自然是写不出来的,不过蒋方震这个高材生却没有任何问题。口干舌燥后,下面的反响还不错,这番努力也不算白费了。
叶重虽然挂着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总办的名号,平时现身不多,不过必要的收买人心的场面还是要出现的。
“兴帅手下的部队扩充得太快,大多军官都是以前直接从下级提拔起来的,虽然有些实战经验,不过却不能弥补理论知识上的不足,理论和实战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啊。这220个学生里面,有107人是从部队里面调过来回炉的,再转到部队里面,部队的战斗办应该会有极大的提升。”蒋方震看着眼前热烈的场面,面带微笑地向旁边的叶重道。
“嗯,现在的军队里面,大批军官以前都是做土匪的,或者是旧军,趁着这一两年没有大战,都要放到东三省讲武堂里面来再回炉一遍。”历史上抗战中方一些将领在战略和战术上比之日方未必就输了多少,可是在战场上双方的军队战力悬殊如此之大,除了武器的差距外,便是低级军官和士兵素质上的问题了。
再好的战略,战术,如果没有一支得力的军队去执行,就只是一纸空文,首长是军队的灵魂,但优秀的低级军官却是整支军队的脊梁。
叶重眼前要做的,便是将东三省讲武堂变成培养奉军钢铁脊梁的摇篮。
“一两年?恐怕不行,以东三省讲武堂现在的规模,没办法一两年之内给奉军大换血。”蒋方震摇头,然后又大猛地回过神来,“兴帅准备扩建东三省讲武堂?”
“不错。”叶重为蒋方震的反应能力颇为吃惊,不过蒋方震能力越强,对奉军的帮助也就越大,短暂的吃惊过后,叶重笑道:“今后东三省讲武堂就改名叫东三省陆军速成学堂了。除了原来的25万以外,我准备每年再增加55万的投入,将速成学堂的规模扩大到原来的三倍以上。”
“兴帅好气魄,陆军速成学堂,加上航校,部队的经费,还有子弹厂,累计将近千万元,恐怕大总统清楚这边的情况也会瞠目结舌吧。”蒋方震啧啧道,眼高于顶的蒋方震也不得不承认,放眼整个民国,所有督军当中,虽然叶重年轻,不过也就叶重有这份气魄和能力做到此事了。即便是换了他人,也最多只能保住一头,断然没办法使军事,,教育,交通等方面齐头并进。
好气魄也是要钱来支撑的,如果不是叶重想从俄国人那里赖账,哪有底气干下这么多事。
“现在南北双方剑拔弩张,百里兄更看好哪一边?”边走边离开了演讲台,让下面毕业的学员自己去闹,叶重边走边问道。
“兴帅这是明知故问了,大总统钱弄到了,军队扩充了,动手在即,南方尚且分成两派,这种情况下,胜负没有任何悬念。”蒋方震道。
“百里兄极为看重的那个郭松龄呢,他这个极具革命倾向的人现在有什么想法?”
“估计思想有点混乱吧。眼见得民国刚刚一统,现在又要南北交战,而且这不是最关键的。”蒋方震笑道:“若兴帅是个普通的督军,我敢肯定郭松龄此次必然会南下,可是现在奉天生机勃勃,这一两年的发展,是郭松龄这个土生土长的奉天人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估计他也在为要不要南下而苦恼着。”
“后面再看吧,以前是不是革命党人无所谓,可和孙文一样总想着武装对抗政府,我也只好不用他了。”叶重笑了笑,虽然以后奉军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可叶重也不想在身边埋颗定时炸弹。
蒋方震点了点头,站在叶重这个角度,这样做也并无不对,这次宋教仁的死,孙中山刚从日本回国,便要武装讨伐袁世凯,挑动南北战争,确实做得有些过了。可惜现在的情况是南方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想要通过法律解决,但磨刀霍霍的袁世凯已经不肯答应。
叶重这边与蒋方震商谈着如何提高奉军的战斗力,在天津港口,最后一批工厂处理得差不多后,徐黑鸦在六个美国人,还有叶重特地从军中调的六个武术高手做为保镖的的陪同下带着1350万元的巨款登上了通往美国的海轮。
“该死的醉鬼,快滚!”为首一个高高大大的美国人查理替徐黑鸦拦住了上来讨赏的白人。然后向徐黑鸦笑道:“徐先生,我真不明白,像您这样有身份的人,应该坐那种豪华客轮才是,何必来挤这种不上档次的轮船。”虽然美国白人在中国能享有种种特权,不过这个时代能来到中国这种地方的美国人大概有几类,一类是驻华公使,或者外籍武官。一类是来华投资的商人,或者被高薪聘请过来的技师,技工。这几类人无疑是地位崇高,经济条件也十分优越的,平时都是鼻孔朝天。
但还有一类却是在国内穷困潦倒,混不下去的流氓,地癖之类,听说了很多到中国暴富发家的传说后也来碰碰运气的。查理很不幸,正好是其中的这一类。
不过查理又是幸运的,因为奉新集团用美国的名义开办了很多空壳公司,很多场合都需要美国人出面,这位还算比较听话的查理便被挑中了,从此结束了那种穷困的生活,也能二五二六的西装革履,出没在各种高层的场合,体面的回国去恶心曾经鄙视,嫌弃过他的那些远房亲戚。
因此对着徐黑鸦这样的衣食父母,查理还是保持着相当的尊敬的。当然,只是好处还不能让查理对徐黑鸦敬畏,让查理有点害怕的是徐黑鸦曾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