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居安道:“大人这是何以见得呢?”

史弥远道:“因为文焕、章得臣等人是议论礼法,又是言官,如果皇上轻易责罚,只怕会引起整个谏台的不满,加上又有梁克家、洪适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怕又揪起一场争乱,这样一来,先前的果断就全都白废。但皇上只追赠淮王,不究文焕、章得臣等人之罪,就将这股风波轻易的避了过去。想治他们,日后还有的是机会。”

钱象祖道:“只怕是杨炎等人在背后提醒皇上,也说不定啊?”

史弥远道:“那也要皇上能够听从才行,能够不以自己的好恶而治人之罪,这可是一代雄主的资质,所以我们绝不可小视了皇上。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卫泾道:“是梁克家和洪适向皇上推荐朱熹为翰林学生,兼侍讲。”

( )

 十一金与西夏

中都; 大金皇宫。 /今天正是大金皇帝完颜雍召见西夏使者的曰子。

原来在去年的南征中,西夏应大金的要求,出兵进攻宋朝西北牵制宋朝西北的兵力。执掌西夏朝政的国相楚王任得敬命其弟任得聪率五万大军攻打兰州,结果杨炎绕道吐蕃,袭击西夏军后路,将西夏军打得大败。五万大军所剩不足两万。这五万人马可都是任得敬手下的精锐人马,这一次大败,令任得敬又气又急,一下子病倒了。

不过虽然这一败令任得敬的实力大减; 但他毕竟把持西夏朝政多年; 势力依然不可轻视; 连皇帝李仁孝都要看任得敬的脸色行事。因此李仁孝为了安抚任氏一党,于是派出使者趁着向大金朝贺的机会; 到金国请名医来为任得敬治病。

虽然在这次南征中,西夏并没有帮上多大的忙,但毕竟也出动了五万大军,只是撞到杨炎手里,遭到大败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因此完颜雍不能不给西夏这个面子,于是应使臣所请,派出了自己身边的两位御医赴西夏,给任得敬治病。

任得敬病愈之后,李仁孝又派任得聪为使,到中都向完颜雍谢恩。并奉上谢礼,而大金南征不果之后,完颜雍也不希望失去西夏这个附庸,因此今天专程在皇宫中召见任得聪,以显示对西夏的重视。

任得聪上殿之后,向完颜雍行叩拜大礼,称道:“臣大白高国(西夏的自称)使者,殿前太尉任得聪,拜见大金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完颜雍点点头,道:“卿平身。”

任得聪起身之后,道:“多蒙皇上恩准,派遣御医,治好我国相之病,我大白高国皇帝特遣微臣,备上薄礼,向皇上致谢。” 说着将国书和礼单递上。

完颜雍微微笑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然后示意身边的内侍,将国书和礼单收下。

任得聪又道:“任相国也是微臣兄长,对陛下十分感激,也单独备下谢表礼物,向陛下致谢。” 然后又从袖口中取出另一份谢书礼单,高举过头顶。

在场的大臣万没想到任得聪会有这么一出,都不禁有些鄂然。完颜雍脸色一变,道:“任得敬即为人臣,礼数自有定分,岂宜紊越。此礼还请贵使带回,朕绝不取。”

任得聪也变得有些惊恐,忙跪伏于地,道:“是微臣鲁莽,还望陛下恕罪。”

完颜雍点点头,神色才稍有些缓和,道:“任得敬身为相国,公务繁忙,有时顾虑不周,也是有的。你既是他的亲弟,自当从中规劝,方不失为弟之责。”

任得聪道:“陛下之言,臣当谨记。”

完颜雍道:“你回去告诉任得敬,身为一国之相,可谓深沐皇恩,自当尽公守职,为国尽忠,方才是人臣之道。”

任得聪又叩了个头,这才谢恩退下。

等任得聪走了之后,仆散忠义才道:“早听说西夏国中任氏一族权倾朝野,任得敬独撑大权,有不臣之心,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假。只怕西夏难有安宁之曰啊。”

完颜雍点点头,道:“卿言之有理,西夏为大金蕃属,朕绝不能让国主被权臣所欺,更不能让任得敬夺权篡位,所以朕方才对任得聪出警示之言,希望能够震慑任得敬,不敢随意大胆妄为。”

完颜宗政道:“陛下圣明,有此一举,相信任得敬必会有所收敛。西夏国君得知,也必会感念陛下的恩德。”

原来去年出兵攻宋大败而旧,不仅没能帮上金国的忙,而且也使任得敬名望大跌。而任得敬更但心的是金国对自己的态度,因此趁着这一次上表称谢的机会,单独敬附表敬礼,其实也是为了试探一下金国的态度如何。

其实这一点完颜雍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他回绝任得敬的谢礼,维护正统只是原因之一。在另一个方面,也是向西夏国君李仁孝示好,使李仁孝更加坚定的依附于大金,不要生出异心。

而经过这一次北伐之后,金国的国力大损,没有好几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国力的。但大金在恢复国力的时候,南宋同样也在恢复国力。这一次在与南宋谈和的过程中,完颜雍也感受到南宋小皇帝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这一点与以往数代的南宋国君都大不相同,连孝宗也难以相比。更何况现在南宋又有杨炎这样出色的将材,加上金宋两国之间,有切齿之仇,跟本不可能化解,因此一但南宋国力恢复之后,必然会再度进犯大金,不能不提前加以防范。

因此完颜雍和群臣商议数曰之后,终于想出一个遏制南宋发展的办法。那就是让西夏出兵;骚扰南宋的西北边境,使南宋疲于奔命,一方面可以拖延南宋国力恢复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让南宋知道,西夏与金国联手对付南宋,再想要出兵北伐,也要多思量一下。

西夏虽然遭到一场大败,但毕竟以径安定发展了几十年,国力不弱,国内尚在雄兵数十万,这一败也并没有伤筋动骨。想吞并南宋自然是不可能,不过牵制骚拢一下南宋还是做得的。因此完颜雍回绝任得敬,也是为了让李仁孝不敢违抗大金的命令。

而这一次北伐,尽管几乎耗尽了金国的国力,但南宋同样也疲惫不堪,可以说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力再发动新一轮的战争。

好在完颜雍这十几年来以经坐稳了皇位,而且施政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失误,加上张浩等人在中都尽力维持,因此虽然完颜雍无功而回,国内总体来说还算稳定,没有发生什么大乱。有些地方虽然出现了一些暴乱的苖头,但也被迅速平息下来。

因为这一次战争基本是在南宋境内进行,因此大金本土到也没有受到什么破坏,到也不用重新清丈土地、修订户籍这类麻烦事,只是需要恢复生产就行了,不过因为战争,抽调了大量青壮年农夫参军,以及随军劳役,因此许多村庄只剩一些老弱妇幼,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国内的粮食也几乎全部消耗干净。于是完颜雍将南宋的赠币全都拿出来,从西夏、高丽购进了大量的粮食,以暂时缓解国内的粮荒。

从南宋撤军之后,完颜雍任得完颜长之为南京留守司,知开封府尹; 兼南京路兵马都总管。并任命杨沃衍为邓州防御使,镇守南阳。完颜陈和尚为山东路都总管,镇守徐州。并且都受完颜长之节制,守卫南京、山东一带边境。西南边境仍是完颜衍谋镇守。而且为了减少消耗,在南京、山东只留下了八万人马,西南只留下五万人马,守卫边境。

同时又遣散了其他十几万大军,和数十万随军的劳役,让他们回乡务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制订了一系列措秩,鼓励百姓务农玍产。到了第二年开春,大金各地劳动力充足,纷纷开始生产,终于又呈现出一遍开始兴旺的景像。

而在大金的北方; 草原鞑靼以经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群雄分争,形成了铁木真和王罕双雄并立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双方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大金,因此都严格约束族人,不许在金国的边境劫掠。并且还都按时向金国进贡,不敢有半点拖延。因此虽然因为南征从北方抽调了大量兵力,使大金北方的防守力量消弱了许多,但北方边境反而比前几年更为安定了一些。

不过大金君臣到也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要不是现在大金国力不济,正好可以从中挑拔,让铁木真和王罕火拼,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再从中取利。

开年之后,又到了鞑靼各部向大金进贡的时候。为了安抚草原各部,宏扬大金国威,完颜雍决定这一次隆重接受鞑靼的进贡。同时也为了试探铁木真和王罕的态度,完颜雍传旨到蒙古和克烈两部,让铁木真和王罕两人亲自到桓州的西北路诏讨司来进献贡礼。并且又下令,让太子楚王完颜允恭去桓州,接受他们的进贡。

自从数年前,完颜允恭因为强抢完颜瑞仙,与完颜长之发生冲突之后,完颜允恭就安份了许多,大部份时间都呆在东宫,听说很认真的习文练武,没有重要的事情也不轻易出宫,对大臣也都恭恭敬敬。这一次完颜雍御架南征,离开中都,完颜允恭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完颜雍共有十余子,其中五六人都以成年,但因为昭德皇后的关系,对完颜允恭一直另眼相看,一心想把皇位传给完颜允恭。但以前完颜允恭好美色、喜游猎,放纵不羁,实在令完颜雍放心不下; 一度曾有过另立太子的想法。

但这几年来完颜允恭一改以前的骄纵,变得谦躬和蔼,勤奋好学,颇受群臣的好评; 这也令完颜雍也十分满意; 以为太子年纪渐长; 也懂事得多。

( )

 十二太子北巡(一)

完颜雍虽然还不算太老; 但到底也是快五十的人了,而且南征时落下的病因,也一直没有完全根除,时好时坏;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 /现在南宋的国君赵忱虽然年幼,但到也是一个历害的对手,何况还有杨炎这样的名将辅佐。自己如果还建在,到也不用怕他们,一但自己不在了,太子是否能够对付得了赵忱和杨炎的组合,完颜雍心里可没有底。

而完颜允恭的年纪也不小了,该是让他历练历练的时候了。因此这一次完颜雍才让完颜允恭去接受铁木真和王罕的进贡,让他增长些见识,然后再逐步让他熟朝改,日后继存帝位,才不至于施政有误。

同时; 完颜雍也但心完颜允恭是第一次担任这样的任务; 怕他行为举止会有所不当; 有损大金的国威,因此任命参知政事石琚随同太子一起前往; 凡事可以教导太子; 然后又命仆散癸; 刘传忠两员大将; 率领三万大军; 保护太子一行。

这几年里完颜允恭听从了完颜白撒的劝告,在东宫中韬光养晦,不仅少近女色,连行围打猎都少了许多。既使是在完颜雍御驾南征期间,但京中尚有张浩、纥石列良弼、完颜福寿这些老臣在,也不敢有所造次。虽然得到了完颜雍的好评,但也把完颜允恭给憋坏了,这一次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出去透透气,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

因此完颜允恭接令之后,又带着东宫的属官完颜白撒,移刺蒲阿,张文寿等人,拜别了完颜雍,率领大军,一路北行,向桓州进发。

一路上的地方官员见太子大驾到了,那里敢怠慢,何况这正是一个难得的钻管机会,因此纷纷准备精致房舍,备下美酒佳肴,迎接完颜允恭。并且还安排许多绝美歌姬,在席间歌舞助兴,宴罢之后,陪太子待寝。临走的时候,还赠送钱财古玩等物,唯恐照顾不周,日后不能升官晋级。

随行的参知政事石琚也知道皇帝对太子十分喜欢,迟早也要把大位传给完颜允恭,而且朝中大员出巡,沿途官员迎送往来也是官场常事。这一次虽然做得有些过头了,但出行的可是太子殿下,但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只要不是太出阁的事情,石琚也睁一眼闭一眼了事。何况他本人也沾了太子的光,一路随行,到也捞了不少好处,常例进用比平时也多了二三成,也觉得这一趟到真不虚此行。

见石琚对自己并不约束,完颜允恭更是无所顾忌,一路上如沐春风一般,吃喝玩乐,十分尽兴,对一些美貌中意的歌妓,就收在身边,尽欢作乐,只觉得比待在中都舒服十倍。并且听从完颜白撒的劝告,所得的好处也分给石琚一份,因此皆大欢喜。只是时间期限,一路上也不敢多耽搁,十余曰之后,到达桓州。

桓州更靠近蒙古部,蒙古部首领铁木真早己接到了消息,立刻准备下贡品,并率领手下四杰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四个弟弟合撤儿 合赤温 铁木格 别勒古台和谋士扎八儿火者,率领五千蒙古军到达了桓州城外驻扎。

这时听说完颜允恭到了桓州,铁木真立刻带着博儿术、博儿忽,合撤儿、别勒古台,扎八儿火者进城来参见完颜允恭。留下其他四人在城外驻扎。

自从接受了金国策封的“札兀惕忽里” 之后,铁木真相继击败了塔塔儿部,泰亦赤部,扎答阑部,蔑儿乞部等等,并在阔亦田大战中,击败了古尔汗扎木合,又在黑林与王罕重新结盟。

现在铁木真的领地东起也里古纳河,西至不儿罕山,北达巴尔忽真河,南抵西夏和大金的北境,几乎占尽整个草原的东部。地方数万里,并且将大小数十个部落都并进了蒙古部,军队高达十万,人口多达数十万,牛羊马牲口以百万计。论实力以不在草原昔日的霸主克烈部的王罕之下。

不过甴于蒙古部的扩张过于迅速,要将这些习惯于各自为政的部落;以公平与秩序为纽带紧紧维系在一起,其间将面对多少复杂琐碎的事务,处理多少微妙细致的问题,这比消灭一个泰亦赤或一个塔塔儿要难上千倍万倍。铁木真也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征战,三年多的时间以来,全心投入大融合之后的蒙古部安定;协调新加入者与原有部民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的事务之中。

而王罕在遭遇了阿勒坛山之败以后,也实力大损,而且在西边还有面临着乃蛮部的危胁,因此面对着铁木真的扩张,也无能为力,只能辨取隐忍的策略。因此一向纷争不断的大草原上,反到出现了数百年来少有安定局面。

见了完颜允恭之后,铁木真立刻进上贡品。并且在贡品之余,单独给完颜允恭送上一份厚礼,同时还有八名草原美女。对其他随行的金国大臣、将军也各有所赠。

完颜允恭对铁木真送上的厚礼到不太在意,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