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战役指挥,陈光绝对不是一个最好的指挥官。至少谢维俊在作战方面的能力一点都不比陈光差,尤其深谙游击作战的精髓,指挥作战起来非常飘逸,不仅如此,谢维俊指挥作战,部队伤亡一般都很小。
可谢维俊不适合打硬仗,要不然几个月前围歼11师团的指挥权也不会落在作战经验不如谢维俊的王利发手中。
关键就是谢维俊指挥作战太注重伤亡,在打硬仗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担心伤亡过大,而贻误战机,甚至畏首畏尾。所以,作战指挥就落到了战役指挥经验不足的王利发手上。
王利发也确实争气,赶在多门师团增援11师团之前,歼灭其师团部,还硬顶着压力,将南线的增援日军也挡在长白山北麓。
11师团的覆灭,有着其自身的原因。
当时的地理环境也有利于1纵,从敦化至额穆,只有一条通道,10纵和1纵当时的情况是前堵后拦,日军的重火力装备无法发挥优势,轻火力却在作战中频频因为山林作战而损失。最后在失去物资补给之后,11师团作战部队才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即便如此,配合作战的10纵和1纵最后的伤亡也比11师团好不了多少。
而12师团并不是被地形困住,而是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补给线,从战场上来说,他们可以从容的撤离战场,并在平原地区建立稳定的防御工事,等待援军。情况是截然不动的,从这一点来说,想用对付11师团的办法,绝对没戏。
在半平原,半丘陵地带,想要结果12师团。这仗本来就很不好打。
陈光心里没底,曾一阳也不是没看出来,不过对陈光这样性格的人来说,用好话不过能糊弄住一时,其信心的建立还是要在战场上获取。曾一阳将手指尖的烟头扔在地上,对警卫员使了个眼色。
“首长,您今天的量已经没有了。明天吧”
“你小子,先抽明天的……”
“首长,您就别难为我了。要不回头你让苏医生打个条子?”
曾一阳无奈的摇摇头,不就每天早上的咳嗽吗?抽烟的烟民都熟悉的很,压根就不是病,嗓子眼被一口痰堵住了,自然要难受,吐出来就好了。为此还限制了他的香烟供应量,曾一阳也没处说理去。
这官司没没法打,毕竟保健医生也是为他好。
“谁说要香烟了,去,给我弄几根芦根来,润润嗓子。”
警卫员这才笑着答应,蹬蹬的,迈着大步离开指挥部,往河边跑去。
“一阳,你这是?”陈光关心道。
“没事,根本就不是病。不谈了……先说说你的事。”曾一阳一摆手,不在意道:“我也知道12师团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不过凡事要分成两个方面看,12师团现在是进退维谷,一方面他们想保证自己的补给线的畅通无阻,另一方面,12师团不能在后方留下过多的兵力,这样会影响到12师团的整体攻击力。”
陈光点头认同道:“确实如此,所以在龙镇、通北一线,确实有机会和12师团来一场大决战。”
“不是决战,而是消灭战。”曾一阳可不想消灭了12师团之后,自己3个纵队,一个独立师的兵力都被打残了。这样的话,关东军还不笑歪了嘴?他随即指着纳河北部一带对陈光说道:“在此之前我给你找了个对手。”
“23师团?”
“对,你们是老对手了。纳河的地形要比龙镇更适合日军作战。但限于23师团是一个重建师团,战斗力被削弱的很多。其装甲车联队,重炮联队都没有再配备。而纳河的地形是北高南低,有山区有平原,和将来要对付12师团的战场有想通之处。不过23师团可不会像12师团那样,他们肯定是会赖在平原地区,尤其是嫩江边上等待增援的。”曾一阳没有看出23师团东进支援12师团的意图,实际上,从5纵作战部队一路往北之后,23师团的这个作战计划就已经泡汤了。
对于23师团来说,补给线是保持战斗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连续作战十多天以来,23师团的弹药库存已经不多了,部队急需重机枪弹和炮弹,这都是作战攻击中最重要的武器,没有了重机枪和火炮的支持,23师团的攻击不过比伪军稍微强一些罢了。
从齐齐哈尔最理想的后勤保障路线,利用嫩江航线,将源源不断的弹药,通过运输量大的船只来解决。所以,23师团一两天内,是不会离开纳河的,这对于5纵来说,给彻底困住23师团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
只要东进的道路被堵死,23师团就只能坚守原有阵地,或者干脆,退守江边,等待江面日军将其运送回西岸。灰溜溜的退守海拉尔。
一听是23师团,陈光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刚才他已经从肖龙那里得到了一些周围日军的情报。最详细的还是23师团,23师团有海拉尔要塞要防守,这一点倒和12师团很像。由于距离比较远,而日军的第6边境大队骑兵的数量要明显多于步兵,守卫要塞的任务也就成了23师团一支部队负担。
这一样一来,23师团来出兵嫩江沿岸,兵力上不敢多带。
一万出头的样子,主要是来了两个步兵联队,加上骑兵和炮兵一部分兵力。
在甘南,23师团就被4纵和5纵合起来,狠狠的揍了一回。一仗下来,23师团可是血泪斑斑,有苦无处说,怪第对方也不好惹,想着回去,退路被堵住了,要么走山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送死都比这强。
加上关东军司令部希望23师团能够主动留下,担任拖延陈光主力的重任。
整个师团只能退缩一处,先保证后勤补给再说。说以,23师团在北满是威胁最小,实力最弱的日军师团建制部队。也是陈光最理想的一个对手,只要短时间内,将23师团消灭,就能很大的威慑在对岸的第8师团,让其犹豫。只要第8师团过江的时间被拖延,北满的战局就立刻能盘活了。
“5纵补充了一个炮兵营,加上步兵的弹药也都补充上来,对上23师团优势很明显。”陈光在心里比较了一下彼此的优势,很自然的想到5纵在李林的指挥下,就能够对23师团构成极大的威胁。
短时间内击溃23师团也非常有可能。
不过曾一阳听到这话,显然有些不放心,右手握成拳头,打在桌子上,朗声道:“5纵虽然能够让23师团短时间内被极大的压制,但无法一口吃掉对手。我要的结果不是23师团被打残,而是彻底小妹在纳河的23师团残部,彻底……”
谢维俊见曾一阳激动,老好人般的在陈光耳边说:“老陈,别往心里去。曾司令为了这次战役已经足足一个月没有吃好睡好,心里着急上火也是难免。”
“老谢,被老想着当好人。好人都让你一个人做了,难道我就一定要做这个恶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战斗任务,而是一场政治战争,只有用最短的时间消灭了23师团,我们才有机会对付12师团。打仗和下棋一个道理,一开始一味的强攻,必然有所损失,但对手也会被你的强攻乱了方寸,这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打23师团,就一个任务,要快,要快,要更快……”曾一阳说到后半段话的时候,语气也柔和了不少,他根本就不担心,因为一句话,陈光会和翻脸。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就算是有儒将风度的刘老总,也有发火摔茶碗的时候,也不见晋冀鲁豫军区的干部对他们的老师长有所不满。
谢维俊站在一边苦笑,心里暗说自己多事。
不过他这个参谋长当的也是有滋有味的,作战方面他也知道自己的软肋,自然不会过多的要求。加上进入40年,那一次作战都是和关东军打的你死我活的,有时候连一点余地都没有。
就像是几个月前的11师团。
不消灭11师团。
在哈东的10纵,警备旅就要腹背受敌,结果可想而知。
“给我两天时间,我用党性保证拿下23师团。”陈光说这话的时候,手中的军帽已经带在了头上,正是一副出门的打算。
第三五六章 火烧白浪洲(中)
第三五六章火烧白浪洲(中)
送走了陈光,谢维俊走到曾一阳身边,小声的问道:“两天是否太仓促了一些?”
“要打14师团,两天正好。/ ”
“打14师团?什么时候你有过想打14师团的作战意图了?这是要瞌碎门牙的大战啊”谢维俊也估计不了形象,拉着曾一阳来到谷仓,周围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老谢,你就不能光明正大一点,堂堂正正的有什么不好?”
曾一阳还有心情跟谢维俊开玩笑,豁着嘴巴,没心没肺的笑着。他可没有真要进攻14师团,一来,喜多诚一进攻上毫无称道的地方,可是说起防守,姓‘喜多’是白瞎了,改名‘龟田’才是正经事。
14师团依托林甸和泰来之间的铁道线,补给无忧。即便是增兵也不用担心部队不能及时赶到。守着铁道线,14师团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曾一阳如果真有打14师团的假象,最好的办法不是进攻14师团,而是对付其背后的第8师团。那么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陈光的主力刚刚过江,立刻有面临要渡过嫩江的作战。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甚至连答案都算不上,反而是一种猜测,给敌人心里上的一种猜测。
就像是一颗有着巨毒的种子,先埋在敌人的心底。
曾一阳只要等待就能看着敌人毒火攻心,一点点的往死路上走。
谢维俊苦笑道:“事情太大,顾不上形象了。再说,我也心里有些发虚。”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话糙理不糙,一支部队中,军事主官当然重要,但也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去关心一下。
什么都关心,就变成了什么都不关心,最后连小事都可能办砸了。参谋长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对于曾一阳来说,他关心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打哪里,什么时候打,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至于怎么打,那是参谋长的事情,他可以去关心一下,但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
等谢维俊的作战计划拿出来之后,计划认可了就签字,不认同,抱歉伙计,你那通宵白熬了,拿回去重做。
在作战部队里,参谋长管的都是苦活累活。
所以说,一支编制庞大的作战部队,如果能够全力运作,很大一部分的功劳,都是参谋长的。而且参谋长还要一个好脾气,能够平衡各方的不满情绪,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从一贯而来的表现,谢维俊确实很适合当这个参谋长。
从曾一阳嘴里一听说要进攻14师团,谢维俊的心里就转开了,怎么想,都不可能在松嫩平原上将14师团一刀砍翻了。
而其背后的第8师团,虽然脱离了铁道线的补给。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其构成威胁,也是千难万难。一个甲等师团,而且还是满编情况,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冲破防线,造成全线的被动?
见谢维俊真急忙了,曾一阳这才笑着解释道:“老谢,你可真是个实在人啊”
“我怎么听,你这话都没有丝毫要夸我的意思?”谢维俊歪着脑袋,半气半恼的回答。
“我说要打14师团,或者3个纵队过江,威胁第8师团都不过是做给人看的。这其中的道理跟下棋一样,中路一通猛攻,给对手造成的假象就是要全线突破。而14师团就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鸿沟。”曾一阳指着地图上,14师团和第8师团构成的防线后面的大片防区。
只要突破了这些区域,关东军就连哭的心思都有了。
整个防线都是兵力上的盲点,关东军在这一区域兵力空虚,而陈光用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渡过了嫩江之后,关东军都不得不猜测。这个办法会不会也适合松花江,是否也适合辽河?
要真是如此,关东军必然会陷入防御的被动局面。
一旦曾一阳手下3个纵队,集中兵力突破了松嫩防线,姚安的防御力量可挡不住陈光的进攻,必然会很快沦陷,沿着奉姚铁路,接下来的作战可就是一马平川了。
关东军在奉天周边的主要防御力量第8师团又被抽调北线,要是奉天被攻下来,对于关东军的名声和经济政治上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帝国,绝对丢不起这个脸,而关东军作为日军三大主力陆军集团军群,也将脸面无存。更关键的是,战争可能将本来没有战事的南满也拖入战场。
集合了日本一半军工生产能力的南满绝对不能有任何疏忽,为此关东军丢掉整个北满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一把放在关东军背后的利剑。
关东军根本就不知道,这把剑什么时候就突然扎进后背。
这一刀要是捅结实了,能去了关东军半条小命,加上辽宁本来就是东北产粮大区,曾一阳要是一咬牙,本着冬天将部队拉过中苏边境,去苏联吃救济粮,也把关东军控制区的秋收给祸害了,关东军也没地找那么多粮食去。曾一阳吃准了关东军不敢放手一搏,这才在战略上取得了越来越大优势。
这是关东军非常难受的。
39年,曾一阳刚刚带着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关东军还以为和以前抗联一样,能够很容易的将曾一阳的袭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当初,三江地区本来就是周保中部实力最雄厚的根据地,佳木斯一带也是日军和抗联犬牙交错,关东军无法顾及。加上哈东,36年开始,日军就在珠河等周围几个先设置无人区,彻底限制了这几个县的人口。
没想到,曾一阳用土地换移民的做法,一下子就将这片根据地盘活了。
时至今日,曾一阳已经成为继苏联远东方面军之外,关东军第二个关注的对手。和苏联红军不同,曾一阳是中国人,是代表中国抗日武装和政fu,解放被日军侵占的国土,对东北境内的老百姓有着天然的号召力。
在曾一阳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之后,谢维俊终于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点疑虑,笑着调侃道:“你这是对关东军耍无赖,摆明了要跟小鬼子换家当。”
“嘿嘿……,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曾一阳能坦然的说出要和鬼子换家当,鬼子可不敢这么干,谢维俊也深知其中的关键,这几乎是关东军的命门所在,每次都被捏的死死的:“你可真是穷小子穷开心,逗有钱人玩”
“关东军就是被这些工厂给绑住了手脚,这次旅顺的煤矿暴动,差点让一个年产10万吨的大型煤矿给炸塌了。张吉海能够迅速在南满打开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