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姓氏地图-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尝流亡迁徙之苦后,郭氏家族在秦汉时期终于安定下来。这时候,郭氏家族名人辈出,如汉武帝的使节郭吉、名将郭昌、不仕篡位的王莽的郭宪、光武帝的郭皇后、被收入“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博学多闻而不慕名利的郭泰。这一时期,郭氏家族秉承祖先的优良传统,迅速繁衍壮大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的潮流,郭氏族人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这次迁徙,使郭氏族人开始散居到江南各地,以后又进入广东、福建。这时的郭姓名人有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魏晋时期玄学大家郭象,三国曹操的谋臣郭嘉、郭淮。隋唐时期,郭姓继续发展,出现了名臣郭子仪、后周王朝建立者郭威。宋元以后,郭氏族人继续南迁,基本上形成了现在郭氏族人在南方的分布格局。这时候,出现了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此后又有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改革派的先驱郭嵩焘。近现代以来,则出现了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著名诗人郭小川等。    
    二、郭姓名人    
    1。郭子仪功盖天下    
    郭子仪是功高盖世的唐朝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立下了赫赫战功。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担任节度使。他率军讨伐叛军,收复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功劳最大。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又负责抵抗回纥的侵袭。面对吐蕃的频频侵扰,他指挥若定,屡平吐蕃。郭子仪一人身系国家安危、社稷存亡长达30年之久。    
    郭子仪有胆有谋,他曾单骑趋回纥,以信服人,使回纥与唐朝化干戈为玉帛,传为佳话。郭子仪手握重兵,但他忠于朝廷,只要一有诏书,他便日夜兼程,踏上归途,从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他虽然德高望重,功高盖世,但却从不矜夸自己,而且治家严谨。唐朝皇帝也对他恩宠有加。    
    郭子仪之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夫妻吵架,郭暧说:“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是不看重天子之位才不当的。”公主大怒,以此告诉唐代宗,代宗安慰公主后就送他回家。郭子仪听说此事后囚禁了儿子,入宫请罪。代宗对他说:“儿女们闺房中的话,不值得怪罪。”郭子仪回家后,用杖打了郭暧数十下。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天子不起疑心,位极人臣而无人嫉妒,生活上穷奢极欲而无人指责。古今往来,为人臣子而能做到这样的,仅郭子仪一人而已。    
    2。天文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仪器制造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敬奉命主持天文台的工作。元大都司天文台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设备齐全,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功能最好的天文台之一。元大都司天文台更为世人瞩目的是它拥有当时非常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郭守敬所创制的简仪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滚柱轴承的机械,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测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测量仪,开创了在仪器上同时设置和使用附加设备的先河。还有一种天文仪器叫仰仪,它是中国和世界上首次出现的一种新型仪器,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太阳投影的观测仪。    
    郭守敬还奉命编修历法。为了编修历法,郭守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象观测,通过实地观测,测出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的精确时刻。他还推测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当代的科学测定只差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与郭守敬所测分秒不差,但它的制定时间却比郭守敬晚了302年。郭守敬和王恂编制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好的历法。    
    郭守敬一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国际天文学家学会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