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乙平日聪明的紧,怎地此刻却如此木讷?
便随我们去,难不成潘楼还会不让你进去吗……”
“呃,说的也是!”
三人在窗边低声jiāo谈,却忽然间听到楼下,传来了一阵sāoluàn。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
几个青年从楼下跑上来,一进mén便兴奋的叫嚷着:“成了,这次成了,真个成了!”
“怎样,究竟怎样?”
“今日早间,桑家楼、李家楼、还有其他几个早食茶楼中,都在讨论咱们的大宋时代周刊。方才在高阳正店里,更有人冲着店里的大宋时代周刊而去,甚至为了那大宋时代周刊,还争执起来……除一千二百份送至各家宅邸的报纸尚未得到消息之外,其余一千八百份茶楼酒肆中的报纸,已经全部分发出去。里瓦子和中瓦子几座茶楼的讲史先生,便是用咱们的大宋时代周刊说书,反响也极好。”
这几个青年话音刚落,边听楼梯口一个沉稳的声音“哥哥,这便说你们这些时日所做的种种努力,所费的心血都值得,坊巷之中对大宋时代周刊,也颇为认可。”
“若冰,你也来了!”
青年忙让开了路,却见楼梯口站着一个青年。
看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长的颇为清秀,带着儒雅之气。
他身高在172公分左右,体态略显有些纤细瘦弱。可是那双如星辰般璀璨的眸子里,却透着一股子刚硬气息。站在那里,恍若一棵古松般ting拔,令人顿生敬佩之心。
“咦,怎地博士来了?”
高尧卿和朱绚,甚至包括李逸风徐揆等人在内,纷纷上前与那人行礼。
yu尹不认得来人,但是看他的眼眉间,和李若虚有几分相似。他先是一怔,旋即便明白过来:莫非,他便是那位历史上有‘南朝一人’之美誉的李若水,李若虚的弟弟?
李若水,广平曲周人,早年间就学于太学,上舍登第。
徽宗宣和四年,为元城尉,曾做《捕盗偶成》,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记载宋江等人故事的文章。后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宣和六初,除太学博士之职。
换句话说,便是大学教授。
写到这,也许会有人问,李若虚还是太学生,怎地他弟弟成了太学博士?
这还真说不清楚,只能说李若水天资聪慧,也许有生而知之之能。而且这学问之说,达者为先,与年龄辈分无太大关系……同时,这李若水也是个坚定的主战派。
李若水笑道:“先前哥哥作文,自家还觉得不妥。
没想到……我今日一早便去了李家楼,见许多人都在讨论这大宋时代周刊。于是便看了一看,却在那副刊最后,见到那篇《西行记》,感触颇深。今日来,一是要恭喜哥哥,心血没有làng费;二来是想要见见那位设计出大宋时代周刊的yu小乙。
这其三,则想要与那文yu东,好生盘桓……但不知,文yu东究竟是何人?”
李若水这一番话出口,令众人一怔。
旋即,大家爆出一阵大笑,站在李若水身旁的陈东,更满脸通红。
忘了说一句,陈东便是李若水的学生。
yu尹听到李若水谈及自己,便走上前来。
不过听李若水说到了‘文yu东’时,也不禁笑了。
“你们笑甚?”
李若水一脸mi茫之sè,想不明白大家为何会如此发笑。
却听陈东扭捏道:“回恩师话,那篇文章,出自学生之手……不过,整篇文章的构想,却是源自小乙。此前小乙曾在漠北,与nv直人打过jiāo道,所以了解颇深。
他书得好字,却不知这文章措辞,便让学生捉刀。
不过那文章里,有不少是出自小乙之口,学生并未出太多力。”
若换在后世,似这等出风头的事情,决不可能会退让出去,那厮陈东这般的老实?
李若水也知道yu尹,但说实话,了解并不算太多。
他对yu尹的认识,更多是源自于坊巷间,或是李若虚偶尔的介绍。
李若水知道,yu尹能使得好嵇琴,号称开封第一嵇琴;能cào的好琴,据说技艺非凡,连太乐署那帮子心高气傲的太乐署博士,都不得不低头认输;他似乎博览群书,所以才能作《登岱》,更有那篇流传开封街头巷尾的jing彩解词;他书法不错,大宋时代周刊的刊头,便出自他手笔,颇有自成一家的宗师风范……
此外,yu尹能打。
曾打败过吕之士,前不久更跑去御拳馆踢馆,是一个高手。
他家里似乎颇有钱财,而且也有些见识,这大宋时代周刊便是他一手设计并投入巨资。
总之,yu尹在李若水的心目中,定为是一个多才多艺,白衣卿相似地人物。
可是听陈东这么一说,李若水对yu尹的认识,陡然又增加了一层:这绝对是位隐士!
一个隐藏于市井中的隐士。
别人或许看那篇《西行记》,会以为yu尹是夸大其词,荒诞不经。
但李若水却从那篇文章里,看出了yu尹对nv直人的忧虑……nv直人狡诈,毫无信义,更贪婪成xing,凶残至极。加之nv直人尚武之风甚重,极为好战!这样一个种族,怎可能与大宋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自古以来,人和狼,始终都是敌人。
“若冰,这便是小乙!”
李若水顺着李若虚手指的方向看去,见yu尹正向他看来。
也不赘言,紧走几步,李若水来到yu尹身前,上下打量半晌,突然笑道:“久闻小乙之名,而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某有不情之请,还请小乙能够成全则个。”
yu尹吓了一跳,忙回道:“若冰先生请讲。”
李若水道:“我想在这报馆中谋一差事,便如我家哥哥一般写些文章,却不知可否刊载?”
d@t
第一九五章 强项朱三郎(三更)
第一九五章 强项朱三郎(三更)
一万两千字奉上!
++++++++++++++++++++++++++++++
为了守候消息,许多人早食便未用。// /
似yu尹这种起来较早,家中还雇了人做饭的家伙正常早食之外,其他人大都水米未进。
已过了正午,大家都饥肠辘辘。
便是yu尹,也有些饥饿……也难怪他,虽然吃了早食,可他的运动量却不比别人少,除了没有如正常那般找鲁智深切磋之外,他早上练功,而后去屠场杀猪,同样消耗巨大。再加上yu尹食量惊人,所以也就更感饥饿。高尧卿当下大手一挥,让人在浚仪桥街上的一家酒楼中定了丰盛饭菜,也算是摆一场庆功宴……
“这一顿下来,怎地也要几十贯,未免太làng费了些。”
李逸风嘀咕着,但吃的却不比人少。
也难怪他这般嘀咕,实在是huā销太多,李逸风很担心,yu尹手里的钱,能否撑下去。
还是高尧卿趁人不注意,把yu尹的计划告诉了李逸风。
得知yu尹居然用了这种植入xing广告的手段来赚钱,李逸风也不禁发出连声感慨。
午后,yin霾散去,阳光普照。
李若虚兄弟告辞了yu尹等人,踏上回家的路。
“若冰,怎地也要参与进来?”
在回家的路上,李若虚忍不住询问。
李若虚笑了一笑,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哥哥可熟悉那yu小乙?”
“这个……”
“我总觉着,这yu小乙颇为神秘。
算起来,他也是老开封人了,此前评价并不甚好,可突然间好像换了个人一般……他的琴艺,他的才学,在今年之前未曾有过表lu。然则入chun之后,却突然崛起,让人有些眼huā缭luàn……当日哥哥与我提起此人时,我也曾着人打听过一番。
本以为他只是有些小才,了不得便是柳三变那等人物。
可是今日方知,他xiong中实有沟壑……此前种种,只怕刻意为之,这确是一个人物。”
“便因为那篇西行记?”
“哥哥难道不觉得,小乙这篇西行记里,隐藏了许多内容吗?”
李若虚,沉默了!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兄弟的xing子,以及他内心的想法。
李若水绝对是一个强硬的主战派,其人对nv直人的忌惮,甚至比李纲等人更加深重。
早在济南做教授的时候,李若水便对童贯等人的妥协投降战略非常不满。
他甚至si下议nv直人说:辽人若虎,nv直似狼。
虎虽凶猛,却不比群狼凶残……且狼xing贪婪,全无道义,与之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早在海上盟约,宋金联盟的时候,李若水便不甚同意。
在济南时,他多次上书徽宗皇帝,甚至在病重之时,也条陈良策,表示反对宋金联手。但他的那些条陈,甚至连徽宗皇帝的案头都没有送到,便被人束之高阁。
要知道,当时主政的蔡京也好,童贯也罢,都兴致勃勃的要灭辽兴宋,建不世功业。似一个小小教授的反对,他们又怎可能放在心上?若非李若水有上舍登第的身份,说不得那两人便早已经把李若水害死,更不会容忍他如今来到开封府。
“此前,我只知nv直不可与之谋。
然则现在,我才知道为何会如此忌惮nv直……当初辽人虽然与我等为敌,却倾慕我大宋风雅,百年教化,几若相同,不复蛮夷之风;可是那nv直,确是彻底的蛮夷。他们只知贪婪掠夺,而不知风雅何物。与这等异族结盟,又怎不受其所害?”
李若虚听罢,不禁沉默。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说这件事,但李若水所说的,也确是道理。
“我已决意,再次条陈。”
“若冰,这个时候你条陈,岂不危险?”
李若虚闻听大惊,轻声道:“而今朝中议和风正盛,便是官家也一意要求议和……你这时候条陈,只怕会有危险。如今蔡京虽然不复官家宠信,可那张邦昌,白时中皆蔡京走狗,又岂能容你?这件事,你还要三思,切莫轻身涉险,有xing命之忧。”
李若水,却叹了口气。
自家兄长的品xing甚好,只是……
他读书作词,都有上佳表现,偏偏这政治上,不懂得变通。
“我此次条陈,并非上奏官家……我也知道,这时候与官家条陈,根本没有用处。
所以,我准备与太子条陈!”
李若水,这是要站队了。
这也是他而今唯一的办法,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上层的重视。
谁都知道,官家和太子不和。他这样做,也许失败,但也许能够成功,便在此一搏。
只是他的想法,李若虚看不明白。
在他看来,勿论是和官家条陈还是和太子条陈,都差不太多。
不过,李若虚也知道,他劝说不得李若水。别看李若水长的斯斯文文,甚至有些柔弱,但内心却极其强大,无比刚烈。他既然拿定了主意,那断然不会再改变。
“可这与你为报馆撰文,有何干系?”
“呵呵,哥哥真以为,小乙办这报馆,只是一时之快?
看这架势,用不了多久,你们这大宋时代周刊,必然会成为朝堂上下所关注的焦点……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唤醒官家,让他明白而今之局,已危在旦夕。”
正如李纲对李逸风说的那样:这大宋时代周刊,会成为焦点。
谁能抢先占领这大宋时代周刊的阵地,便可以获取足够的利益……
而最为关键的是,大宋时代周刊背后,有皇室的影子。便是那些投降派,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就使得大宋时代周刊从创办之初,便可以站在一个制高点之上。
李若水突然笑了!
“我要为你们撰文,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想要nong清楚,那个yu小乙,究竟是怎样人。”
“呃?”
“此人,绝非等闲。”
李若水说完,停下了脚步。
站在汴河大堤上,看着那秋水滔滔,李若水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兴奋之sè。
“对了,你们报馆,可缺人手?”
李若虚道:“前几日大郎说,人手不足。
虽然请了不少同窗前来,可无论是阅历和眼界,都有些不足。这报馆而今,可说是小乙一手cào办……我虽有心劝说大郎,但又怕大郎以为我是在那里挑拨离间。”
这个时候,怎可以计较这些?
李若水对自家这个兄长,已经无语到了极点。
他眯起眼,轻声道:“改日你与大郎说,推荐一人,说不得可堪大用。”
“谁?”
“哥哥可还记得朱梦说?”
李若虚愣了一下,旋即恍然,连连点头,“若冰说的,莫非就是那政和年间,强项朱三郎?”
李若水笑道:“正是此人。”
强项朱三郎的这个‘朱’,可不是太子妃朱琏的‘朱’。
此人祖籍严州桐庐县,从小在开封长大,十五岁便考入太学,在当时也算享誉一时。
然则,此人却是个极其强硬刚烈的主儿。
政和五年到政和七年两年间,宋徽宗大肆兴建艮岳,开huā石纲,令民不聊生。
朱梦说看出这huā石纲背后,所隐藏的种种危机,于是以太学生的身份,不顾一切连续上书言事,抨击朝堂时弊,令徽宗皇帝极为恼怒,偏偏又不好拿他问罪……
但朱梦说这样的举动,却极大程度上得罪了蔡京童贯以及朱勔之流。
在拉拢无效之后,宣和二年,蔡京便以通匪罪名,将朱梦说打入大牢。可当时这朱梦说的名声已经传开,蔡京这举动,ji怒了太学生,于是便联名上书,为朱梦说喊冤。以至于到后来,传到了徽宗皇帝耳中……虽然赵佶也想杀死朱梦说,可迫于压力,最终只得下诏,彻查朱梦说的罪名。宣和二年末,朱梦说通匪之事,最终不了了之,蔡京将他编管池州,等于流放。这样算是保住了朱梦说的xing命,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但也正因为此,朱梦说强项三郎之名,便传开了。
“朱三郎回来了?”
“嗯!”
李若水点了点头。
若论关系,朱梦说和李若水同期入太学。
若非犯了事情,恐怕会比李若水还要早一些上舍登第。
“昨日有人看到朱三郎陪着他阿爹朱红在一家脚店吃酒……我本打算晌午前去拜访,却不想被你们这大宋时代周刊给耽误。过一会儿,我还要去他家走一遭。”
李若虚连连点头,“若是朱三郎来,确是一桩好事。”
说实话,李若虚对yu尹的决定,还是有些不满。
盖因yu尹这次发行大宋时代周刊,几乎全部免费,令他无比心疼。
而其中有一千二百份报纸,大都是送去中等之家。那些高mén大户权贵,根本没有理睬。当然了,若是高mén大户,家中mén禁森严,报纸能否送进去,都是一个问题。
yu尹之所以选择那中等人家,便是希望能把报纸呈到主人家跟前。
所以,他找了开封城的送水工,让他们待发报纸。
能够着人专mén送水的人家,想来都不会太差。这些人,也是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
当然了,中等mén户的人家里,不泛朝廷官员。
开封城寸土寸金,除了当朝权贵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