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所经之处多是山区,大部分道路虽可通行,但仍然有马车过不去的地方。

    不过也不要紧,遇到这种马车不能通行的节点,方应物就将大板车卖掉,然后人牵着马翻过去。

    等过去后,再在附近村落里花钱买车,反正车不值几个钱,只要有马就好办得很。

    这种没有车的间隙功夫,方应物试着学过骑马,但东倒西歪险些掉下来,让两个校尉大笑特笑。

    一路上时不时的就能看到崇山峻岭,直到横穿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北高原,景色方才一变。

    其实到这里已经算进入延绥镇辖境了,这里就是延绥镇辖境最东北角。

    但是要知道,延绥镇平面图是呈带状的,长度有一千多里,而平均宽度只有不到一百里。整个延绥镇本质上就是一道长达一千多里的防线,依靠工事阻拦北方敌人进入腹地的防线。

    从延绥镇最东北角到位于中心的榆林,沿着边墙之内的道路,仍有数百里要走,途中要经过清水营、黄甫堡、孤山堡、神木堡、高家堡等十几个营堡。将这些营堡串起来,就是西北边境线了。

    以国朝体制,边镇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腹里地区完全不同。延绥镇这里没有常见的府、州、县,只有镇、营、堡,同时还有卫所、千户所。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边镇是彻底的军事化管理区,这就是九边与腹里府县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这里与山西北部路过的那些深山老林不同,道路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大抵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边境经商的生意人;另一种是从后方向延绥镇解送军需物资的百姓。

    如今是七月上旬,虽然日头不如六月盛夏时候毒辣,但还是很晒的。方应物将斗笠扣在头上,挡住了刺眼的阳光,然后斜斜地躺在车沿上打起盹。

    押送他的两个锦衣卫小校,一个姓牛一个姓马。方应物与他们一起餐风宿露半个多月,也混得熟了,便戏称他们为牛头马面。

    此时牛头马面正坐在车尾,低头观摩一张十分粗糙的地图,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

    牛头指着地图上一个方块,“前面快到高家堡了,今晚就在这里歇宿。”

    马面感到轻松地说:“看样子高家堡到榆林卫也就不到二百里路程,这是最后一段了,可算要完事了。”

    牛头叹气道:“方秀才是完事了,我们两个还要返回京师,再将道路走一遍。”

    方应物双眼睁开一条缝,“两位若嫌回京师麻烦,不妨与在下一起扎根边疆,保家卫国!”

    牛校尉翻了翻眼,“你这小秀才当了钦犯还如此多怪话,要不要俺们与你讲一讲野猪林的故事?”

    两人正无聊之极的斗嘴玩时,忽然听到马面拼命地吹口哨。两人齐齐看去,却发现不知何时,旁边不远处多了一辆马车并排同行。

    这辆马车上堆了半人高的货物,用席子盖得严严实实,赶车的车老板四十岁年纪,皮肤黑亮,一看就是常年风吹日晒的辛苦人。

    当然马校尉再无聊,也不会对一位四十岁的赶车大叔吹口哨。主要是在那辆车的车尾,倒坐着一位小娘子,而且还是看起来很有几分味道的秀美小娘子。

    漫漫旅途确实是乏味,有点事情都值得大惊小怪一番。方应物伸长脖子狠狠看了几眼,却见这小娘子脸蛋姣美,虽不白皙却闪烁着健康的光芒。又有一方蓝布帕包裹住了头髻,身上素花布袄子,裙子下露出一双红布鞋头,在车外面悬空晃来晃去。

    边镇是一个驻军、军户密布、据方应物一路目测男性比例可能达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能见到如此娇俏女子,自然是很养眼。

    难怪马校尉忍不住吹口哨调戏一番,搞得这小娘子脸色微红,眼帘低垂,但只是不理不睬。

    寂寞的旅途确实枯燥得能让人发疯,那边马校尉口哨声刚落,这边牛校尉鬼哭狼嚎的吼起他昨天刚学会的山歌——妹妹哪里来,妹妹哪里去,哥哥一心把你留……

    两个校尉隔空对着那小娘子调戏半天,可没有得到半点回应,自己也感到无趣了。

    他们又把身子转过来,却当头迎上了方应物的鄙视眼神,“我辈读书人,羞与尔等为伍!真不知道堂堂的天子亲军锦衣卫,就是这般形象败坏么!”

    牛校尉嘿嘿干笑几声,“方秀才先别替我等操心了,你还是抓紧时间学学骑马,别上了马就往下掉。这里可是边境,万一遇到了达贼,两条腿可逃不过四条腿。”

    方应物嗤声道:“你们这些胸无韬略的人才会担心这些,我怎么会遇到北虏达贼?

    第一,前几年新修了两道边墙,现在还完好得很。基本上拦住了达贼南下之路,自此之后边墙之内就很少见到达贼了。

    其次,这几年北虏内讧得厉害,贼酋满都鲁和几个太师杀来杀去,简直人头滚滚。所以不会有大动作倾力南下,最多就是零星散贼。

    第三,达贼没有攻城能力,我尽可能在榆林城里活动,当然是高枕无忧了!”

    牛头马面彼此对视一眼,只能叹服,读书人就是懂得多,难怪别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方应物话音刚落,前面车夫突然高声大叫起来,“狼烟!狼烟!狼烟!”

    车上三人一起扭头看去,果然看到远方高家堡方向升起了滚滚浓烟,只要稍有边塞知识的人都懂得这象征着什么。

    众人一起骇然,牛校尉站起身子,就踩在车沿上远眺过后,对方应物和马校尉道:“看这狼烟距离不远,并非北面边墙那边的墩台,而是从高家堡冒起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敌军已经越过边墙,到高家堡外了。刚刚振振有词、分析不可能遇到达贼的方应物感觉自己被北虏们打脸了……

    看着别人慌里慌张的,方应物大喝一声:“镇静!无需担忧!我昨日看过地图,知道高家堡是沿河而建,而边墙又不可能封住河流。所以必然是小股达贼从河谷沿岸穿越而来的!

    边军之所以在此建堡,就是要堵住河谷要冲之地!高家堡的位置肯定封住了河谷出口!所以达贼虽然冲到了高家堡外面,但还是过不来的,我们没有危险,迅速赶路就是!”

    牛校尉闻言很赞同地点头,又对车夫叫道:“不必担心马匹废掉,全力向前赶路离开此处!”

    那车夫却没有照着做,又尖声惊叫:“来了!来了!”

    方应物再次侧头看去,却发现前方远处出现了五六名骑兵,伴随着沉重刺耳的马蹄声冲向自己这边!

    从他们的衣着装饰,所有人都能看出,那绝不是大明骑兵!不是大明骑兵,就只有一种可能,这是从北方闯进来的达贼!

    方应物的分析和判断再次破产……他简直想破口大骂,今天这些贼子怎么就和自己对上了,一次又一次打自己的脸!真是汉贼不两立!

    他不服气,他不甘心!方应物挽起宽大的袖子,厉声对周围人喝道:“贼子只不过数人而已,必然只是哨骑,有何惧哉!”

    马校尉扑上来捂住方应物的嘴,连声道:“方秀才莫说了,莫说了!你一动嘴,只怕又要来大队人马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多谢不杀之恩

    连方应物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表现出了血性,别人自然更不好当缩头乌龟。

    况且遇到这种境地,根本退无可退,正如牛校尉之前所说的,两条腿不可能跑得过四条腿。

    面对逐渐靠近的达贼,车上一片混乱,牛校尉拔出腰刀,恶狠狠地说:“拼了拼了!”

    如果近身厮杀,玩起命来未必就怕了达贼,但是众人都知道,达贼最强的地方在于骑射。他们几个坐大板车、又是只有短兵刃的,突然遭遇几个弓马娴熟的达贼,还真是处于极其被动的劣势。

    所以方应物等几人只能先翻身下车,小心翼翼先蹲在车后面观察动向。

    方应物边看边道:“这几个大概只是北虏派出的侦骑,主要任务是为了探查周边状况然后速速回报。这样的贼骑一般不会主动挑起厮杀,我们不要引起他们特别关注,放他们自行经过就……”

    话未说完,一枝利箭飞了过来,钉在了车板上。牛校尉和马校尉手握钢刀欲哭无泪,对这个方应物铁口直断的世界绝望了……

    正当他们几个人大气也不敢喘,紧张万分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支箭,“嗖”得从众人眼前穿过去,直刺向对面的贼骑。

    说巧不巧,突然出现的长箭正中一达贼面门,此贼子应声落马,滚在地上。其余达贼受了惊吓,齐齐勒住马匹,围住了落地之人。

    难道附近另有高手?方应物忍不住扭头转向看去,却见有辆载满货物的大车不知何时也已经停在了旁边。

    刚才被大家调戏过的小娘子已经翻身下了车,此刻她手持一把长弓,以高高的货物为掩护,神情不复羞涩,十分严肃,双目略微眯起,却紧紧盯着前方。

    方应物和他的小伙伴们全都惊呆了……

    刚才被他们肆意调戏的小娘子难道是这么一个杀贼不眨眼的狠角色么?

    这时候,小娘子另一只手迅速从车中抽出一支箭,搭在了弓上,重新瞄准了对面贼骑。方应物连忙高声大叫道:“射人先射马!”

    这既是叫给射箭小娘子听的,同时也是叫给对面听得,想让对面达贼有所顾忌不敢贸然冲上来。不过方应物情急之下,忘了对面达贼多半是听不懂汉话的。

    说时迟那时快,也不知道小娘子听到没有,“嗖”地又是一箭射了出去,对着剩余四名达贼里最近的那个而去,正中他胯下的一只马眼。

    战马剧痛地长嘶几声,完全不听指挥了,疯狂地带着这个达贼四处逃窜,一溜烟的窜到远方去了。

    短短几个呼吸之间,小娘子射出两箭,杀伤一人,杀伤一马。

    五个达贼就只剩三人完好了,但这三人抽弓拔箭后并未反击,却紧紧追赶着那因为受伤发起疯的战马而去。

    方应物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车沿,站起身子,对左右两校尉道:“我料得,方才中箭战马上面之人,必定是这几个达贼的头领,所以其余三人才扔下了那落地达贼,也顾不得我们,只紧追中箭战马去了!”

    牛、马二校尉各自喜形于色,连连庆幸逃过一劫。

    方应物转身来到旁边车辆这里,对正收拾缰绳的黑脸中年汉子行礼道:“多谢二位相救,小生方应物,这厢有礼了。”

    那中年汉子憨厚地笑了笑,“不算什么,我父女也是要自保的。”

    原来是父女,方应物又问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小生也好知道恩人是谁。”

    “俺姓孙,单名一个敬。区区举手之劳,方相公不必挂念了。”

    “原来是孙当家的,小生欲向令爱当面致谢,不知可否?”

    孙敬挠挠头道:“俺们没有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方相公忒多礼了。”

    方应物便移步到车尾,见这孙小娘子正把长弓塞进货物里,又施礼道:“在下要多谢你了。”

    孙小娘子抿嘴道:“父亲说了,区区举手之劳,不用挂念。”

    “在下要谢的,并非你刚才相救之恩。”方应物正色道。

    “那你谢什么?”

    “在路上时,在下那两个同伴多有言行无礼之处,所以他们两个蠢货要感谢小娘子你的不杀之恩!”

    孙小娘子忍不住低头笑了几声,勉强能忍住时才抬起头,“读书人说话真有意思。”

    本来牛马二小校年轻脸皮薄,还有点心虚,离孙小娘子远远的。等看到方应物和孙小娘子有说有笑,这才慢慢凑上来。

    结果两人刚好听到方应物拿他们开涮,牛校尉很没面子地拍了拍方应物肩膀,“方秀才,别忘了你的身份!谁让你擅自离开我们身边的?你想趁乱逃跑吗?”

    马校尉很殷勤地对孙小娘子解释道:“这秀才其实是个发配边疆的人犯,不要被他连累,我们才是押解他的天子亲军官校。”

    方应物高声催促道:“不要在此废话了,速速赶路才是正理!”车夫便问道:“怎么走?”

    众人一起看向方应物,等他发话。虽然方秀才今天各种分析、各种判断屡屡失败,显得很不靠谱,但大家心里还是清楚,方秀才终究是能运筹帷幄之中明白事理的读书人……

    方应物沉吟片刻,“既然边界起了烽火,如果继续沿着边墙大路向西去榆林,说不得还会遭遇危险。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远离边墙,越远越好。

    现在应该转头向南,背对边墙,朝着腹里地方而去!然后到了南边诸县,一边打探消息一边绕到榆林!”

    “那快走!”牛校尉想起刚才的险情,急急忙忙就要上路。

    方应物却站在原地不动,长长地叹一口气,“我总算明白了一件事,你们两个人为何只能是最低级的校尉,原因就在于脑子忒不灵光。”

    马校尉不悦道:“虽然我们读书少,但方秀才你也不能瞧不起我们!”

    方应物指了指远处,牛马二人顺着他的手指头看去,却见一开始被孙小娘子射中的达贼还在那边草丛里躺着,死活不知。

    方应物轻声道:“我记得大明军功规定,斩达贼一名就能升一级。你们两个人身为锦衣卫官军,对此丝毫不动心,难道是假冒的?”

    我靠!牛马二校尉对视一眼,立刻施展出草上飞功夫,狂奔数十丈,齐齐扑向那名达贼。

    他们一直不懂什么叫天上掉馅饼,今天算是感受到了!

    等他们心满意足地站直了身子,向后一看,却见两辆马车已经启动了,而且是朝着相反的方向,离他们两个越来越远。

    两校尉立刻又鬼哭狼嚎,朝着马车撒腿狂追,这绝对是方秀才的报复!谁叫他们刚才当着小娘子的面,讽刺方秀才是犯人。

    方应物坐在因为少了两个人,所以显得很宽敞的车上,与邻车的孙敬拉起家常来。

    孙敬痛快地自承来历道:“俺是山西那边的良民,今年被县里发了力差,所以押解这一车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