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使得我们不能不对创造它和新近修理它的木工、瓦工、彩画油漆工,以及那些长年里在园子里栽花种树浇水施肥的工人,表示感谢。
颐和园还有一个地区,也可以作为一个游览单位,就是后山沿围墙那条土梗子。这地方虽若近在游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过去。这条是从谐趣园再向北走,到后湖尽头几株大白杨树面前时,不回头,不转弯,再向西一直从一条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条能够满足好事游人好奇心的小路,一路走去可以从荆槐杂树林子枝叶罅隙间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还种得好些有了相当年月的合抱大马尾松,松根凸起处,间或会有一两个年青艺术家在那里作画。地方特别清静,不会有人来搅扰他的工作。更重要的还是从这里望出去,景物紧凑集中,如同一个一个罨画镜框样子。若是一个有才能的画家,他不仅会把树石间穿着色彩鲜明的少年,同水上游人种种活动,收入画布,同时还能够把他们表示新生生命的笑语和歌声同样写入画中。如照相,可不会见好,因为距离远了点,对面树木丛杂,照出来只是一片绿,见不出层次。
1956年写
第三部分 过节和观灯第30节 谈写游记
写游记象是件不太费力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小学生,总有机会在作文本子上留下点成绩。至于一个作家呢,只要他肯旅行,就自然有许多可写的事事物物搁在眼前。情形尽管是这样,好游记可不怎么多。编选高级语文教本的人,将更容易深一层体会到,古今游记虽浩如烟海,入选时实费斟酌。古典文学游记,《水经注》已得多数人承认,文字清美。同样一条河水,三五十字形容,就留给人一个深刻印象,真可说对山水有情。但是不明白南北朝时代文字风格的读者,在欣赏上不免有隔离。《洛阳伽蓝记》文笔比较富丽,景物人事相配合的叙述法,下笔极有分寸,特别引人入胜,好处也容易领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