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宅斗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孤女宅斗手札-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迎远不是挺好的吗?”
  “既然都说好,怎么舍得自己的儿子跪旁人的排位,对着排位管旁人叫母亲?何况大孙媳妇刚刚才生产过,她也是好人家的女儿,何必委屈了她。”
  大太太还想开口说什么,三太太就唯恐天下不乱的说道:“大嫂可就别争了,耽误母亲吃饭不说,怕是还要被人嚼舌头呢。”
  “我行得正坐得端,那起子下人有什么好说的。”
  “还不是说大嫂您这么热心筹谋,是为了二房的产业。”
  三太太小声说道。
  “放肆。”
  大太太还没说什么,老太太就开了口。
  “母亲瞧我,这样口无遮拦。母亲罚我吧。”
  自己相公虽然也被罢了官,但大老爷也已经不是国子监祭酒了,又是这样兵荒马乱的年月,她怕什么。之前被大房欺负,到了现在还要被欺负不成。
  就得要老太太看看大嫂势力狠毒的嘴脸!
  老太太各看了两个儿媳妇一眼,便道:“这样的光景,外头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不团结,偏偏要争要斗!”
  两个儿媳妇都垂下了头。
  老太太有嫌不够,便道:“过几天就让志远过继。”
  “母亲。”
  “咱们青家子嗣单薄,族人也远在京外,家里的事,我说了算。”
  又是一阵无话。
  大太太终于败下阵来。
  当晚,皇上的军队已经到了京郊,伪帝的士兵顽抗,两军交锋,然而民心所归,皇上终于顺利进了城。
  那一晚,京城里头乱的不成样子。
  “进匪贼啦!”
  不知道谁人喊了一句,青蕴一个激灵,好在画枝跟落玉在身边陪着。
  “咱们怎么办?”
  落玉先慌了。
  “去大伯母那边。她们一定都在那边。”
  想不通为什么没人过来接应,但是家里进了贼,自己好歹在内院,跟大夫人她们都在一个院子里,先往人多的地方跑再说。
  然而在院子里头找了一圈,都没有见到大夫人她们。
  被众家丁护着的妇孺们如今全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胡同的一家院子里,刚刚青仲明跟青仲德跑进来的时候老太太刚刚歇下,见两个儿子们衣衫不整的闯进来,先是惊了一惊,又道:“怎么了?”
  青仲明慌得说不出话,青仲德毕竟是半个武夫,比青仲明稍稍镇定一些,便道:“皇上的军队已经打进来了,想来京城会有一场大乱,咱们先去找好了院子。”
  之前两个儿子就说过,要是真乱起来,就先去已经找好的一个院落,据说经历很多有头脸的人家都事先找好了这样不起眼的小院子,毕竟家里头金银财帛多,若是真的在这时候进了匪贼,怕是有性命之忧。
  那个院子前些日子已经被几个跟青家差不多家底的人家合着包了下来,怕的就是有这一天。这地方不显眼,何况几家人在一起,人多的话也稍微显得安全些。到时候真出了什么事,几家人都遭了秧,彼此也都不会乱说。家里还有没出阁的小姐呢,不能让人污了名节。
  “青蕴呢?”
  老太太跟两个平日里贴身的婆子坐在一辆马车上,等下了车,一家人安定好,又跟已经在里头的几户人家寒暄几句,老太太才想起来好像没见着青蕴。
  “对啊,三丫头呢?”大太太也跟着问杨嬷嬷。
  “这……还以为三小姐跟老夫人在一起。”
  “糊涂,你们难道没人去找三丫头吗?”
  老太太又急又怒。那毕竟是未来王妃,到时候若定康王并不是伪帝口中的“乱臣贼子”,青家要怎么跟皇家交代?
  “快让人去青家把三丫头带过来。”
  “我去。”
  青仲德自告奋勇。
  “你去个什么,外头这样乱,让青大去。”
  青大是青府的副管家,会些功夫,重要的是青大是大房的人。三太太可不想让大房趟这趟浑水。
  “青大功夫好,咱们这可是一大家子人呢。让墨华去。”
  墨华是青家三老爷身边的。
  看这两个媳妇到现在还在互相推诿,老太太心烦意乱,而且三丫头的事,谁知道是真的忘了她还是别人另有图谋。老太太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眼,本来想说一句仲德你去,话刚到了嘴边又变成了:“青大去接三丫头。”
  毕竟,仲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若是在路上出了什么差池,自己要怎么跟过世的夫君交代,又怎么跟自己交代。
  大夫人还想说话,袖子却被杨嬷嬷扯了一下,于是也就闭上了嘴。
  “祖母她们呢?”
  青蕴走出大夫人的院子,随便抓了一个行色匆匆的婆子问到。
  “小姐怎么还在这儿呢?家里进了匪贼,小姐快随我走吧。”
  那婆子心眼倒也实在。
  “我祖母呢?”
  青蕴提高了声音。
  “都……都躲出去了。”婆子的声音有些抖。主子们都跑了,她们这些做奴才的,不能等着匪贼来抢来杀不是。于是赶紧道:“小姐快随我走。”就差说你不走我先走了。
  “她们怎么这样。”
  画枝声音带着哭腔,还有些打颤。
  而那婆子已经跑了。
  “咱们怎么办?”
  “去祠堂。去最后头的祠堂。”
  这时候三个姑娘家往街外头跑,不是不想要名节,就是不想要命!要是她还未定亲也就罢了,就算她丢得起这个人,陶越轩也丢不起。
  再凶的贼也信鬼神,如果真的无谓到神佛不信,那就是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来不及想为什么没人来找她,来不及想这是巧合还是别人害她,她现在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在没碰上匪贼之前跑去祠堂。只求青家的列祖列宗怜她,只求满天神佛怜她,只求她能保住这条命,保住自己的名节。
作者有话要说:  

  ☆、黎明之前

  青大带着两个家丁快马加鞭的赶回青府;此时的青府已经没什么家仆,连主人都已经跑了,更遑论仆人呢。谁愿意做人刀下鬼,其实青大带着两个家丁回来的时候,心里也在盘算,要不要只是走一个过场,不必真的大张旗鼓进青家搜人。
  但是青大又想到家里世代都在青家为奴为婢,受青家恩惠无数,何况那毕竟也是一条性命。也就动了恻隐之心。小心翼翼的走了几步,就听见一声怒喝道:“谁。”
  青大回头,见眼前之人的面容极度陌生,知道这怕就是打家劫舍之徒,当即便赔了个笑:“兄弟也是道上的人?”
  那人原以为青大是这府里头的主人什么的,却没成想是同他们一样在乱世里求生的。脸上就先露了笑容,道:“这里已经被我们占了,还烦兄弟换个地方吧。”
  “兄弟你是不知道,这家被我们盯了好久,他们家藏钱的地方可是不一般。”
  那匪贼听了眼睛一亮,几个弟兄现在分头行动,只因为最开始在这家里好一通翻找,都没找到特别值钱的东西。
  “那兄弟,我与你商量,你带我去那个地方,一路上我罩着你们三个,保准没人会认出来你们是新来的。”
  青大佯装为难,后来那人又劝了几句,才点头说好。
  天暗,灯隐隐约约亮着。祠堂里的灯是长生灯,代表着儿孙对祖辈的祈求,祈求青府长长盛不衰,也祈求着各自的平安喜乐。
  “小姐。”
  画枝只是张嘴,却不敢发出声音。青蕴握着她们俩的手,不说话,只是一味要求,示意她们也不要说话。
  时间不晓得过了多久,青蕴透过帘子稍稍能够看到外头,天依旧没有亮。
  “兄弟,这里头会有东西不会?”
  听到陌生的声音,青蕴只觉得自己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三个人彼此看了一眼,青蕴还是摇头。其实青蕴不但害怕,还非常绝望。
  “这里头是死人呆的地方,咱们还是走吧。”
  这是青大的声音。
  青大是大房的人,青蕴又惊又怒,险些要即刻冲出去问个究竟。
  “我听说有钱人家就喜欢把宝贝放在这种地方。嘿嘿,兄弟你一直不让我进来,不会是想要把里面的宝贝独吞吧。”
  “兄弟。”
  “兄弟怎么着?”
  青大看他目露凶光,却又实在不愿意他将青家祠堂翻得个底朝天。这可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你……”
  青蕴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只听见那个陌生的声音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消失。又等了很久,外头依旧没有声息。
  天亮了。
  青大好容易熬到那些贼人出了府,才开始到处喊着:“三小姐,三小姐。”
  “小姐,是青大。”
  “小姐别出去。”
  落玉扯着她。
  声音渐渐远了,透过帘子,青蕴看见日光。冻僵的手脚需要活动,因为四周是安静的,院子里也是安静的,她却始终不敢出去。
  又过了两三个时辰,到了中午日头最盛的时候,青蕴这才对画枝两个人说:“咱们出去吧。”
  谁知道才到门口就见到一个彪形大汉的尸首。
  青蕴吓得险些尖叫,赶紧用手强嘴捂住,心却跳个不停。
  青府上下一片破败,到处是落叶,尸首,血迹。
  “三小姐。”
  青大的声音从背后想起,让青蕴紧绷着的神经瞬间崩溃,她再也支撑不住,跌坐在了地上。
  昨夜宫变,伪帝独坐在大殿之上,最终血染黄袍。右相被凌迟,伪帝所有姬妾被发卖,这一场闹剧终于在今日终结。
  青蕴坐在马车上,原先还以为青大要对她下手,没想到只是虚惊一场。然而等青蕴见到青家众人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终究不能再笑对她们。男人们都在外头,青蕴刚刚已经一一见过。而屋里头温暖热闹,青蕴进来,觉得自己就仿佛是局外人一般。
  “祖母。”
  后来见老太太眼睛红红的,青蕴这才走过去福了福,叫了一句祖母当是问安。
  却是看都没有看大太太跟三太太一眼。
  老太太亦是在气头上,全家人都在,偏偏疏忽了将三丫头留在府里。真当她老了什么唬着她瞒着她。她这个儿媳妇,心也未免太狠了。
  “等回了家,就让你二弟过继,到时候你就是有亲兄弟的人了,再没人敢欺负你。”老太太这话说给青蕴听,亦是说给大太太听的。
  大太太脸一沉,却没敢说什么。倒是青重很是不满的喊了一句祖母偏心。三太太掩口而笑,道:“你祖母是给你三妹妹体面,你还不快去给你三妹妹道个喜。”
  青重本就是个一点就着的爆竹脾气,被三太太这么一说,更是沉不住气,大力的挣脱了杨嬷嬷的手。一个大步流星,上前指着青蕴骂道:“你又跟祖母说了什么,你知不知道为了你祖母昨晚一晚上没睡好,还一直埋怨母亲?全家都在为你担心,你却好,真是个害人精。”
  “啪。”
  原来甩人巴掌,自己的手也是会疼的。
  “你……你。”青重一个反应不及,便已经有婆子上去将她俩拉开了。
  “大伯母,我敬您是长辈,敬她是我姐姐。但你们也不能欺人太甚。”说着,便再无顾忌的哭了起来。
  “好了好了,都各自散了吧。去把大老爷叫进来。”
  老太太烦躁不已。
  又过了三日,大老爷跟三老爷官复原职。潘家跟卫家因为在伪帝登基之间未有任何作为,一个被削爵,一个由辅国公被贬为辅国候,而之前丢了爵位的冯家恢复了爵位,死去的冯兆昌被追封厚葬,至此,冯家水涨船高,变得赤手可热起来。
  皇上平息了谣言,陶越轩不是反贼,却又对他的下落闭口不言。
  寿康宫里,太后定定的看着自己这个孱弱的儿子。记得他刚刚被领到自己宫里来的时候,瘦弱文静,因为母亲才过世,所以眼睛里无时无刻不流露出一种刻骨的哀伤。而现在皇帝的眼睛里,居然有着与多年前别无二致的哀伤。
  “那是越轩独自前来,儿臣与越轩遭到伏击,后来被人掳走,越轩为了救儿臣孤军奋战。而儿臣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京城百姓的安危,只好先丢下他去搬救兵。”
  “那他人呢?”
  “儿臣不知。”
  太后瘫坐在美人榻上,半晌才又吐了一句:“伏击你们的那些人,是伪帝的兵吧。”
  “是。”
  “把那些兵揪出来,一个一个的审。”
  “儿臣已经审过。”
  “然后呢?”
  “逃了,带着伤逃了。但伤的十分重,怕是已经……”
  “已经什么。”
  “死了。”
  寿康宫,取万寿无疆,长乐安康的意思。她闭上眼睛,只觉得眼前是血一样的红,又或是夜一样的黑。
  “母后,即使没有越轩,您还有儿臣。”
  又怎么会一样呢。太后的脸上,缓缓留下两行清泪。当年先帝逝世,她都从未有过这种,刺骨而钻心的疼痛。
  外头都盛传定康王为了救皇上身死。
  志远过继到二房,从此喊大老爷为大伯父,大太太为大伯母。过来的时候只带来一个叫微澜的丫鬟,剩下的所有的人,都重新从二房里选。
  志远搬过来的这几天,每逢双日与青蕴在一处吃饭,而华姨娘谨守着规矩,只来过一次。
  现在整个京城都是乱糟糟的,二房平日里总是关着门,青蕴现在得了老太太的特许,不用日日过去请安。她不晓得的宫里的状况,但婚约还在,她还是皇家的媳妇,即使她的未婚夫被传身死……一想到这里,就觉得被憋的透不过气来。眼睛眨一次,眼泪掉一次。她甚至跟画枝还有落玉说:“大抵我是一个不祥人。”
  太后一夜未眠,到了第二天早上,北风吹得枯树沙沙作响,太后见了,便说:“哀家要见青家的那位三小姐。”
  越轩看上的人,自己却还一面都还未见过。之前是不想见,后来局势那么乱,也没机会见。
  青蕴被轿子抬进宫的时候太阳才出来,阳光虽烈,照在身上却并不暖和。她穿着淡青色的衣服,若是不细看,还觉得她的衣服没有颜色一般。头发也只是用银簪子挽了,虽然素简,却也精巧。
  宫里的风景真好,路也弯弯绕绕的。她坐在轿子上,有宫女见了她,虽然行礼,却也能听见宫女在背后的私语。到了寿康宫,她由着嬷嬷牵引,一步一步,做先秦淑女步,神色却是肃穆哀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