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3度上下;午夜降到2~3℃;终年离不开棉被;家家都有壁炉;随时可生火御寒。基多之所以位于赤道却不是一只〃火炉〃;其秘密在于高度。原来;海拔4000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从北而南穿越全境;基多地处海拔2819米高的峡谷里;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位高的首都;高度的优势使这个赤道城四季温暖如春;风和日丽。
瓜多尔在历史上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印加人很早就知道把地球一分为二的赤道线;他们管它叫做〃太阳之路〃;把基多称作〃地球中心〃。
印加人在加拉加利镇上建造了一座圆形无顶的太阳观察台;在旁边筑起了太阳神庙。1736年5月29日;法国、西班牙为测定正确的赤道方位;派出由法国科学家卡尔罗斯。玛丽亚。德拉贡达米纳、彼德罗。希热、路易斯。戈丹率领;由西班牙航海家霍尔赫。胡安、安东尼奥。德乌约阿、地理学家彼德罗。维森特参加的大型科学考察团;前往基多实地测量;花了8年时间证实了印加人确定的赤道方位是对的。1744年;他们在基多北郊建起一座高达10米、用红棕色花岗岩砌成的塔形赤道纪念碑。碑身四周刻有代表东南西北的四个字母——E、S、M、N;碑顶安置着一个石刻地球仪;地球仪的南极朝南;北极朝北;由一道象征着赤道的白线将其分为两半。这道白线在碑座上又重新出现;将地球上的土地分成南北相等的两部分。如果将这条白线延长;越过碑东的东岭;将一直可到巴西、刚果、扎伊尔、肯尼亚;越过碑西的西岭;可到达印度尼西亚。在纪念碑碑身上大写着〃这里是地球中心〃的字样。
凡来这里旅游和参观的人们;都要在此脚跨白线两侧;背碑而立;摄影留念;以表示他一个脚踏在北半球;一个脚跨着南半球;甚是壮观。每年春分和秋分;正当太阳直射点经过赤道线之日;当地印第安人和其他居民都纷纷涌集到碑前空地尽情歌舞;感谢太阳给大地和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幸福。
1892年10月26日西班牙著名画家拉斐尔慕名来到这旅游胜地;并当场挥笔画了两幅赤道风景画;其中一幅画的是火山喷发后的壮丽景观;炽热的白色熔岩凝结、硬化成岩石;岩石恰如一只浇铸而成的巨足;不偏不倚恰好踩在地球的平分线上。这幅画在马德里公开展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和震动。人们对该画所表现的意境显示出浓厚的兴趣;都想知道这是出于画家的丰富想象力呢;还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拉斐尔向公众明确阐述;这是一幅完全忠实于客观自然界的作品;他还当即把画的创作过程如实他讲给大家听。他说;不久前他和朋友去厄瓜多尔旅行;当他们乘坐的飞机飞到厄瓜多尔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瓜亚基尔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奇和赞叹下已的奇观;一只人类巨足和一头巨型兽类就在赤道线上;顿时把他看得目瞪口呆;他的朋友连忙从他手中夺过照相机;对准地面;〃咔嚓;咔嚓〃连续
拍了好几张照片。边说边拿出根据朋友当时拍摄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放映给大家看。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一只人类巨足和一头巨兽;在场的人对此无不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此后;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来到这个曾是印加古国的所在地;他们沿着赤道纪念碑试图亲眼目睹神秘的巨足和巨兽的踪迹。但走遍了附近的峡谷、平地和古代遗址;怎么也没有看到拉斐尔所见到的东西。事后听当地人讲;这种奇特景象只有在高空中才能俯视到;人在地面上由于地球呈球形;地形呈倾斜状态;从而就无法看到。
那么上述奇观怎么会出现的呢?这在科学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那里地处赤道;地壳活动频繁;完全有可能是在哪一次火山爆发后喷出的岩浆在硬化过程中凑巧形成了这一奇异形状;也就是说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种看法是花岗岩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侵蚀;从而造成了现在这一奇特的地貌;还有一部分持以下见解;认为是古代印第安人在已有的自然形状上再创造;加工、雕刻成目前的模样;目的是为了作出标记;让人们知道这里是地球的平分线。他们的理由是;早在好多世纪以前;基多就已成为古代印加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印加人自古就崇拜太阳神;自诩是太阳的子孙;到处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太阳神庙;庙内供奉着太阳神;终年圣火兴旺;并把每年6月最后一星期定为庆祝太阳节的日子;将6月24日冬至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这一天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手捧美酒佳肴;排着长长的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沿着山坡向高筑在太阳神庙里的圣坛走去;举行隆重的太阳祭典礼。居住在基多附近的土著居民即印加人的一支鲁伦班巴人在当时就已掌握较高的天文、数学、建筑艺术知识与技术;几乎准确无误地把太阳神庙建造在地球平分线上;因此;认为巨足、巨兽是古代印第安人在大自然恩赐的石块上艺术再创造的结果;这是完全可信的。
这几种观点到底哪一种正确呢?你的看法呢?
(赵长华)
圭亚那塞兰迪亚荷兰古堡为何被废弃?
在绿草如茵、森林密布、河川纵横的水乡泽国圭亚那;有一个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塞兰迪亚古堡。它由荷兰人建造;18世纪末该地区被英国人占领后;古堡迅速被废弃。这是当地发生热带瘟疫所致;还是因荷兰在圭亚那殖民盛况衰微的结果;至今尚未知晓。
古堡座落在圭亚那流量最大的埃塞奎博河下游的一个小岛上。这个狭窄的小岛长1公里;距河西岸400多米;那里是一片热带丛林;实际上是南美难以进入的莽莽林海。岛另一边因被湍湍急流中的无数小岛阻隔而见不到河的东岸。
游客要参观古堡遗址;得在被大西洋环抱的埃塞奎博河河口的帕里码头乘船;那里停伯着许多轻便小艇。旅游者搭乘这种小艇;上溯8公里;就能抵达这个小岛。岛上人烟稀少;散居着100多户人家;大部分是渔民。古堡掩映在杂草丛生的灌木丛中;游客登上岛后;首先看到的是古老的兵器广场;附近散放着一些荷兰酒瓶;这些绿色的玻璃制品;只有在18世纪欧洲的某些地方才能生产。炮台附近的草丛中;还能看到一些炮弹和战斗的遗迹。
关于这个古堡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17世纪初。1681年;当早期荷兰探险者在新大陆被西班牙人驱逐出波梅龙后;他们就在远离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冒险活动的大西洋岸中部活动。1616年;荷兰探险者阿德里安。格洛埃诺韦
赫率3条船成功地驶抵了圭亚那岸的埃塞奎博河河口。他们沿河上行30英里;在马托鲁尼河和卡尤尼河汇合处设居民点;建立了一个基克一欧弗一阿尔的设防镇区。1621年;在美洲、亚洲和非洲拥有大量庄园财产并起着贸易垄断作用的荷属西印度公司合并后;有计划地垦殖活动代替了漫无边际地开拓殖民地。1624年;该公司派遣了一大批垦殖者到基克一欧弗一阿尔地区。
随着英、法、西班牙和荷兰人间连续不断地争夺殖民地战争;这块土地多次易手;改换殖民统治者。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为免遭战乱之苦;逐渐迁移到离河口更近;并具有很好防护的地方居住。于是;埃塞奎博荷兰殖民地的新首府建立到了这个小岛上。1687年;基克一欧弗一阿尔镇区司令在岛上建造了一个木制要塞。
为抵御入侵;埃塞奎博司令官劳伦斯。斯托姆。范格拉夫桑德于1742年计划按中世纪堡垒建筑风格;用石墙和障碍物兴建一个军事要塞;并在其周围挖一条护壕。1744年要塞建成;这就是留存至今的塞兰迪亚古堡。其附近还建造了一座教堂。在教堂里竖立着3块墓碑;其中两块碑文上写着:1770年11月逝世的迈克尔。罗恃及其1772年逝世的妻子。第3块墓碑碑文已无法辨认;据岛上居民说;这是一条狗的墓穴。这是神话故事还是事实不得而知。
1781年;英、荷间爆发战争;英国人占领了德梅腊工、伯比斯和埃塞奎博地区;但几个月后;又被法国人抢占了过去。1783年荷兰人重新占领后;由于当地种植园主反抗而处境日趋困难。1796年4月20日;一支拥有8艘军舰;1300个士兵的英国舰队驶抵圭亚那沿岸;英、荷再度发生战争;荷兰最终完全丧失了这块地盘。1803年;塞兰迪亚镇区就变得荒无人烟;满目荒凉;古堡最终被废弃。这是因瘟疫、战乱还是荷兰殖民者的彻底衰败?该岛最后一批居民境遇怎样?在古堡四周有多少士兵葬身于战斗或死于瘟疫。答案尚留存在这座古堡的遗址之下;至今尚难解开。(陈才兴)
谁制作了丛林大石球?
位于中美洲南部的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热带国家。境内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沿海为低地平原。在古代;曾经有3万多名印第安人栖息在这块土地上。
本世纪30年代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地界标定人乔治。奇坦迁前往哥斯达黎加热带丛林中实地考察开辟香蕉园的可能性。在人迹罕至的三角洲丛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他发现了约200个好似人工雕饰的石球。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几十米;最小的直径也在两米以上;制作技艺精湛;堪称一绝。加拉卡地区有一处石球群多达45枚;另外两处分别有15枚和17枚;排列无一定规则;有的成直线;有的略成弧线。据怪异现象专家米切尔。舒马克研究;有些石球显然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碰巧排成直线的。
这些躺在不同地区;大小不一的石球;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科学家们对这些石球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测量;发现这些石球表面上的各点的曲率乎几完全一样;简直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圆球。这些石球有什么用;没有人能够加以正确的阐释。摆放在墓地东西两侧的石球可能代表太阳和月亮;或图腾标志;但这只是推测;有人戏称之为巨人玩的石球。
据考查;这些谜一样的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坚固美观的花岗岩制作而成的。令科学家和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的是;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并没有可以提供制作它们的花岗岩石料;在其它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制作者留下的
踪迹。而对这样奇特的现象;使人们不得不提出一连串颇费猜测的难题: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制作了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运到这里?究竟用什么工具加以制作?
对大石球作过周密调查的考古学家们都确认;这些石球的直径误差小于百分之一;准确度接近于球体的真圆度。从大石球精确的曲率可以知道;制作这些石球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几何学知识;具有高超的雕凿加工技术;还要有坚硬无比的加工工具以及精密的测量装置。否则;便无法想象他们能够完成这些杰作。诚然;远在往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大多数都是雕凿石头的巧匠能手。然而;有一点无疑必须肯定;琢磨如此硕大的石球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从采石、切割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断地转动石块;要知道这些石球重达几十吨;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道这些大到几十米的石球就是他们的祖先在缺乏任何测量仪器的情况下;运用原始简陋的操作工具一刀一刀地雕凿而成的吗?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在哥斯达黎加的印第安人中间;长期流传着许多古老的神奇传说;其中就有宇宙人曾经乘坐球形太空船降临这里的故事。因此;不少人在对上述奇迹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便猜想这些大石球与天外来客有着直接联系。依照他们的看法;这些天外来客降临这里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了这些大石球;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离进行了排列;布置成模拟某种空间天象的〃星球模型〃。这些大石球象征着天空中不同的星球;它们彼此之间相隔的距离;表示星球间的相对位置。据说;天外来客试图利用这些石球组成的〃星球模型〃向地球上的人类传递某种信息。但是;今天有谁能理解这个〃星球模型〃的真正涵义呢?又有谁能知晓在这些大石球中;哪一个代表这些天外来客生活的故乡呢?正如乔治。舒马克最近在发表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哥斯达黎加石球名扬四海;但人们对它了解甚少;除非能找到按原样排列不遭破坏的石球群;否则;这些圆圆的石头对我们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
(慧中)
举世闻名的巨石阵因何神秘?
在英国古老而广漠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奇特的巨石建筑;它们默默地在风雨中经过了几千年;注视着人间的沧桑。这就是令人百思不解的古代巨石阵遗址。这些雄伟壮丽的神秘巨石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和众多为之困惑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和天文学家。
比较著名的巨石阵遗址位于英格兰南部沙利斯伯里。石阵的主体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沟。沟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来的;挖出的土方正好作为土岗的材料。紧靠土岗的内侧由56个等距离的坑构成又一个圆圈;坑用灰土填满;里面还夹杂着人类的骨灰。这些坑是由17世纪巨石阵的考察者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现在通常称之为〃奥布里坑群〃。坑群内圈竖着两排蓝沙岩石柱;现已残缺不全;有的只留下原来的痕迹。巨石阵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沙岩圈。它是由30根石柱上面架着横梁;彼此之间用榫头、榫根相联;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这些石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沙岩圈的内部是5组沙岩三石塔;排列成马蹄形;也称为拱门;两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达50吨;另一根约10吨重的横梁嵌合在石柱顶上。这个巨石排列成
的马蹄形位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马蹄形的开口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侧有一条通道;在通道的中轴线上竖立着一块完整的沙岩巨石;高4。9米;重约35吨;被称为踵石。每年冬至和夏至从巨石阵的中心远望踵石;日出隐没在踵石的背后;增添了巨石阵的神秘色彩。
根据科学家实地考证;巨石阵最早是建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2800年;那时已建成了巨石阵的雏形——圆沟、土岗、巨大的踵石和〃奥布里坑群〃。公元前约2000年开始是巨石阵建筑的第二阶段、整个巨石阵基本形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建筑是蓝沙岩石柱群和长长的通道。巨石阵的第三期建筑最为重要;约在公元前1500年;这时建成了沙石圈和拱门;巨石阵已全部完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雄伟壮丽的巨石阵遗址的全貌。需要指出的是:整个巨石阵的工程需要150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