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斯文学的研究方面,除了郑振铎、郭沫若和闻一多等著名学者的功劳之外,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收录了二十八条伊朗作家与诗人条目,此外,还包括“波斯文学”与“伊朗现代文学”等概括性条目。由于这些条目的撰稿人都直接利用了原文资料,所以这些词条的内容比较准确可靠。这一工作是中国全面介绍波斯文学的可贵的一步。
另外,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外国文学”或“东方文学”的课程中,也讲授波斯文学。比如北京大学,从1979年起就开始讲授波斯文学,并将波斯文学、印地语文学、日本文学和阿拉伯文学列为东方文学的四个讲授重点。近几年出版的外国文学或东方文学的教科书中,波斯文学也都占有相当的篇幅。
丝绸之路连接中伊两国。而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的各省、市、自治区,与西亚各国离得最近的,是新疆。新疆人民对波斯文学相当熟悉,他们对许多作品的情节及人物形象都了如指掌,特别是诗人萨迪的名字,更使他们感到亲切。至今,在新疆的喀什,还流传着这位大诗人访问那里的故事,成为中伊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
波斯诗人萨迪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人民与伊朗人民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在关山阻隔的古代,中伊两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文化交流。随着中国文学乃至东方文学走向世界,中国和伊朗两国间的文化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必将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花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