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事情他们能说成尸位素餐,拿着民脂民膏,不思报国之类的,当官的得先保住自己的地位再说,脑子并不全放在打仗上。三是利益得失,辽东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大家都靠着那点辽饷、粮饷发财呢,建奴不灭辽饷不断。孙承宗就是条龙,他又能翻出几个浪来?

现在听了听孙承宗的话,倒是让朱由校对其更加的同情,才智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一个合适的舞台罢了。

“是啊,皇上破局不难,因为有着大炮的存在,无论是郑屯也好,伴仙山也罢,甚至是南边建奴堵路之处,只需要几炮过去,就能炸死一大片建奴,为何可纲争取时间,冲出包围。但很明显,皇上派出这支偏师。其目的亦象喜峰口一样,给建奴一个惊喜。”孙承宗看着皇上龙心大悦。也受着感染说。

“哈哈哈,朕这个时候是不是要来句生我者父母者,知我者老师也,才能应应景啊?”朱由校的确挺高兴,他想了这几天的时间都想不通,黄台吉如何对付何可纲部队,现在经孙承宗一点拔,倒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情立刻大好。

“回皇上,老臣不敢惴测圣意。”孙承宗不由的谦虚道。

“孙老师陪朕到甲板上走走,透透气。”呆在船舱里,身体都快生锈了。

“皇上请。”

到了甲板之上,立刻就感觉到了一阵寒气,让人精神为之一阵,海面的风倒不大。甲板之上倒是平稳。月亮现在已经到了半空,是个半月,海面挺黑,但因为波浪的起伏,又好象一个调皮的孩子,不断的来回闪着月亮的光亮。

“孙老师。既然你已经洞悉了建奴的阴谋,朕反倒不着急了。既然黄台吉欲对朕之偏师实施围困,困死朕之偏师,那朕亦依其由他去困;其欲围点打援接着围堵救援明军,朕亦遂其所愿。”朱由校停在了船舷之处说。

“请问皇上的意思是?”孙承宗可不相信皇上是个好相与的。一听这话就知道憋着坏呢。

“朕是如此考虑的,盖州此地因为袁爱卿将其中的人口全部迁走、物质也是分毫不剩。所以建奴的后勤补给也只能是从外面而来。盖州之南为永宁,那里亦无粮可供,东方之岫岩,那里偏远,且与毛文龙的东江军长期的接触,能提供的粮草亦不会多。唯有北方的耀州,方能从沈阳方向,不断的提供粮草。只要夺取或者烧毁他们的粮草,再扼住了耀州,在盖州的建奴,想要寻粮,那可就难了。”朱由校天马行空的说道。冷兵器时代,制约战争的主要产能瓶颈是粮食,不是武器。建奴以战养战,大明的屯田给他们的战斗供了最优良的粮仓,但现在不是他们以战养战的时候,他们必然自己运粮过来。

这个时代的运输力量是相当让人蛋疼的,建奴就算是有了雪爬犁,这一路运过来,庞大的运粮大军,以及那可怜的载重量,使得粮食供应变得非常脆弱。况且建奴现在还没有多少粮食。一日无粮千兵散,更不要说建奴这帮野人一样的存在。

“皇上,如何才能找到建奴的粮草所在?”孙承宗没有否认皇上的方案,因为他知道皇上不是无的放矢。

“现在朕亦不得而知,但是要知道了运粮来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出来,粮草的所在,朕估计,建奴此来已经有了十日之久,依建奴的能力,大批的粮草仍然还在路上,源源不断的运来,而不是全部到达盖州。从他们的行程,立刻可知。孙老师难道忘记了,还有望远镜吗?”

朱由校所说的建奴能力,主要指的是建奴粮仓,要知道建奴在辽东本不会经营,致使民生调零,这个能力在历史上就算是入主中原之后,也更能体现,所谓的狗屁康乾盛世更是惨不忍睹。如此的经济环境,又是出兵喜峰口又是南征朝鲜,盖州又让袁可立搞掉两次,现在又是冰天雪地,所以建奴的粮仓,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规模。朱由校自十二月八日作出了对建奴作战,建奴接到信时,大概在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出征到现在也就是十几天左右。而征集粮草也需要一个过程,沈阳离此四百余里。所以朱由校判断,后继的粮草只能是屡续而来。耀州离盖州并不远,约百里左右,这一线只要找一处高地,架设上望远镜,就能观察到北来的粮车走向。

“老臣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如在蒙古之时,建立光报系统。”这样的事情说难不难,也简单也不容易,就是安排一批夜不收携带着望远镜,寻找一隐密高地而已。

“嗯,孙老师说的对,此事朕在京城里就有布置,要求辽东的情报人员,从沈阳到盖州沿线找寻合适的地点。但现在却没有丝毫的音信。现在看来只能是重新再建了。”穿越而来的朱由校,当然对情报抓的相当的重。但从十二月二十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所以朱由校挺郁闷,几十万两银子砸到了里面,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偏偏掉链子了。

“皇上,即便是找到了又将如何?”孙承宗接着问。

“那就要看具体的位置了,如果是在盖州城内如何,在伴仙山这侧如何,不过朕感觉建奴不会把粮草放置在山上,运输不便的地方。而是应该在军营的附近等处,若是在盖州城,那可是正合朕意了。”打仗时放火烧粮的比例不多,但若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可就多了,所以要把粮草放在隐蔽的地方而不是像军营这么混乱的场所,粮草一般离营帐有一定距离但又不至太远,而盖州城听着是一座城,但那是空城,人口早就让袁可立给搬运大法给搬空了,而现在不用想,肯定是一座大军营了。

“皇上,如果是盖州的话,岂不是更难烧或者抢之吗?”孙承宗奇道?

“孙老师啊,若是在盖州的话,只要封住了大清河,那黄台吉在伴仙山这边布置的兵力,又如何能得到粮草的补及?烧与抢不就是为了不让建奴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吗?”朱由校笑着说,这里的天气还真是冷,站了这一会,还感觉有点冷了。每说一句话,就可以明显的看到嘴中哈出的热气,让人感觉到热量的流失。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了,但偏偏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上,在那一片冰天雪地里,演员个一个个穿的厚厚的,还有的作出冻的瑟瑟发抖的样子,偏偏说话的时候没有了热气,让人看着就不真实。

“哦,老臣谢皇上解惑。明日臣就安排人手登陆。”孙承宗恍然。

“告诉他们,若被建奴追上,立刻将望远镜摔烂,此物有极高的军事价值。”

“臣省得,请皇上放心。”

“回船舱吧,这边的天气还是太冷了。”天真冷,朱由校感到受不了了,再呆下去非冻成冰棍不可,难怪建奴可以动不动就造一道冰墙,这样的冷法冻不快也奇怪了呢。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接到了三条消息,第一条是何可纲传来的光报,建奴在昨天夜里已经动手封路了,一面高近半丈的墙被树在了,何可纲部的后面。朱由校回复,让何可纲按照正常的反应处理,做样子给建奴看,试着调出一千兵士返回破坏,若不成功,再行向南边山崖处做出准备用阻击弩居高而射,以此掩护人用绳索滑下。而在郑屯前则快速做出侦察,以阻击弩探路、让建奴现身。

而第二个消息则挺奇怪,一个人在大清河以南的一处偏僻的礁石岸上,不断的向前船队挥着一块破布,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兵士们看到了以之为奇,最终将这个消息传递了上来。

朱由校一听,立刻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情报人员。这真是翘首以盼、望眼欲穿了,朱由校虽然没说,但对于情报的重要性,当然是相当的重示。若是情报给力,包括郑屯谷那里的布置都应当知道。打仗可以来个战场屏蔽,但首先是屏蔽的不是自已。那里虽然礁石暗礁很多,但想把一个人送过来还是有可能的。所以立刻派人将其接过来。

第611章毛帅来了

而第三个消息则是毛文龙来拜见。对于毛文龙,朱由校从来没有见过。但切实的把东江镇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研究了一个遍。东江镇与皮岛是同一个地名两个说法,就好象北京和京城一样。位置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当时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皮岛横约八十里,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明朝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毛文龙是明朝正式任命的东江总兵,东江就是鸭绿江近海口的皮岛,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地理位置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号称孔道。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有个大名鼎鼎的假太后毛东珠,这个毛东珠就是毛文龙的女儿。

天启元年(1621年),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率领毛承禄、尤景和、王辅、陈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敌后,先收复了猪岛、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七月十四日,侦得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后金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虚,遂与生员王一宁商议,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镇江,擒后金游击佟养真(清帝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此战后,宽奠、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归顺之民,绳绳而来”。使得全辽震动,引起后金方面的极大恐慌。

“镇江大捷”是明军与后金作战以来的首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心。朝廷因此对毛文龙破格提拔,升为副总兵。辽东经略王在晋评价此战说:“毛文龙收复镇江,擒缚叛贼,四卫震动,人心响应。报闻之日。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自清、抚失陷以来,费千百万金钱,萃十数万兵力,不能擒其一贼。此一捷也,真为空谷之音。闻之而喜可知也。”内阁首辅叶向高将毛文龙比作历史上的孤胆英雄班超、耿龚,他说:“毛文龙收复镇江,人情踊跃,而或恐其寡弱难支,轻举取败。此亦老长考虑。但用兵之道,贵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龙,此举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差点成了朱由校的丈母老爷的董其昌则评价说:“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李)永芳、(佟)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

但很可惜,虽然前任朱由校对毛文龙也特别的赏识,甚至称呼都是毛帅,但毛文龙为人太次,在这样一个文贵武贱的时代,一个武举人出身的武官,本身就我行我素,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作的又不到位,弄的是天怒人怨,落的一个为人骄恣事多浮夸,索饷过多的评价。

现在听到皇上来了,毛文龙更是急忙忙率人来拜见皇上。

“孙老师,你观这毛文龙如何?”朱由校问身边的孙承宗道。

“回皇上,老臣道是作了一首词,不知道皇上感兴趣否?”孙承宗不答反问,皇上作诗这件事情,传得已经人尽皆知,才情倒谈不上多上,但那为国为民的情怀却跃然而出,所以孙承宗也不避讳的问。

“哦,那孙老师说说。”这个时候玩诗词,有点不着调了。

“是皇上,云叶才生雨,楼外铁马嘶风。报急水,小河东。飞一箭青骢。倚天剑破长风浪,小结画影腾空。漫道是,长杨词赋,细柳豪雄。匆匆。脱跳荡,惊帆辔满,走躞蹀、蟠花带松。有渝海、堪凭洗恨,看今日、蝶血玄菟,痛饮黄龙。鸭江醅发,鹿岛苹开,谁是元功?”孙承宗将自己作的词朗朗读来。

“谁是无功?孙老师好才情,不承想孙老师对毛帅如此看重,此语将毛帅捧的可是不轻啊。”朱由校真没想到,孙承宗这位师父对毛文龙如此的看重,但可怜的是,他的徒弟袁崇焕,却毅然决然的用阴谋把毛文龙杀了。朱由校不知道的是孙承宗在得知自己的徒弟如此丧心病狂的并被送进了大牢之后,写了两道诗:

甘泉烽火彻重帏,信手提戈护九扉。一缕痴肠看赐剑,几行血泪洒征衣。凤惊鹤表丁威去,雪满鹅池中令归。闻说长杨枝上雀,羞同胡马向尘飞。

练尔多方练未成,空闻曾铣尔前生。恢疆五载承天语,却虏三师傍帝城。魏绛偏和原有恨,汾阳单骑更无兵,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

两首诗里不难看出,对与大金议和的不满,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面,半不平二字,更表现出了对于袁崇焕有些牢狱之灾,甚至是砍头的罪过的无奈。东江千古英雄,应该指的是毛文龙了,而泪洒黄龙,就是袁崇焕去给奴尔哈赤吊孝的事了,这估计是袁崇焕平生最丢人的两件事了。可见孙老爷子还有点帮理不帮亲的意思。

而另外两位历史名人当时也有挽联送上给毛文龙。一是吴惟英:“昨夜营星色黯然,讣音忽向路人传。但嗟韩信成擒日,不见蒙恬御敌年。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好收战骨鸱夷里,归葬西湖岳墓边。”

二是钱谦益:“鸭绿江头建鼓旗,间关百战壮军威。青天自许孤忠在,赤手亲擒叛将归。夜静举烽连鹿岛,月明传箭过鼍矶。纷纷肉食皆臣子,绝域看君卧铁衣。”

第612章东江皮岛

当然这些旧帐因为袁崇焕现在去了卢象升帐下学习,也不会发生了。

“回皇上,此词是当年闻得毛文龙镇江大捷,擒杀逆贼,那是对建奴以来第一次胜利,大快人心之下,老臣应景而写,文采可谈不上,倒是皇上那两首,斗酒蒲桃博一州,烂羊头胃亦通侯。欲鱼何事临渊羡,食肉更需为国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华夏五千年,屹立到永远!建奴占我土蒙古扰我边,大明自强起,灰飞烟灭时。立意大气,彰显了我皇之为国为民,读之使人荡气回肠。”孙承宗将朱由校的字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可笑朱由校自己都不一定能记得清楚了,如果让他再写一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