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本草纲目拾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思答吉
内容:五杂俎∶出西域,似椒而香酷烈,彼土以当椒用,主开胃消食,破积除邪。 

卷六木部
金刚纂
内容:滇志∶金刚纂花黄而细,土人植以为篱,又一种形类鸡冠。 涌幢短剧∶金刚纂生天目, 
其 
树长不满三、四尺,多屈曲,虽春夏亦无叶,每触其枝,曳裾不前,夷缅国有是种,相传锉 
其末渍水,水必毒,饮者立死,曰人瘴,又能借之为诱淫之法。 张洪使缅录∶缅地有木曰 
金刚纂,状如棕榈,枝干屈曲,无叶,锉以渍水,暴牛马令渴极而饮之,食其肉必死。 刘 
魁若程赋统会∶云南大候州出金刚纂,青色如刺桐,最毒。 滇记云∶金刚纂碧干而 
芒, 
孔雀食之,其浆杀人,以为草者误,今曲江、建水、石屏处处有之。 
性有大毒,入丹术家用。丹房本草∶金刚纂纯阳草也,伏硫,与柳叶藤同用,其功最神。 

卷六木部
锻树皮
内容:本草补∶泰西有锻树,吕宋亦有之,其色红,状如杜仲。初因人取树皮包切肉数脔,抵 
家合 
成一片,始知其皮能合肉接骨也,因名曰锻树。本草人参条下所载椴木音贾,而此锻音断, 
不同,或系二种,当与有识者辨之。敏按∶椴叶与乌血 相似,而大如团扇,有巨齿,初生 
时可裹饼饵蒸食,霜后鲜赤若丹枫,照耀岩谷,其皮柔韧如麻皮,乌喇之人采以治绳,作鱼 
网,入水不濡,又可为鸟枪火绳,中国所无也。 
治折伤胎疝,一切损伤,肉破骨断,取皮捣碎,煎酒服,又以渣敷患处,完好如初。幼 
儿患 
疝,由于胎中得者,此因皮开裂,肠入肾囊,疼痛难忍,亦能戕命,此叶久贴皮膜裂处,自 
然复合,永无患矣,但非幼童之年,则不可治。方用锻树皮,或捣烂,或削片,以油润湿粘 
布上,贴患处,外以布牢系腰间或半年三个月,方愈。 

卷六木部
黄葛树
内容:x川槿皮x 
边州闻见录∶蜀多黄葛,宜宾学宫前骑墙树而生,根未至地,已合抱。此树以某月种, 
每岁 
必某月始芽。入药用根皮,药肆中多取其皮以代川槿。 峨嵋山志∶嘉树在罗目县东南三十 
里阳山江溉,两树对植,围各二、三尺,上引横枝,亘二丈,相援连理,阴庇百夫,其名曰 
黄葛,号嘉树。苏子由诗∶“予生虽江阳未省到嘉树”,即此。 益部谈资∶黄葛树叶似桂 
梢大,团栾荫数亩,冬春不凋,干则拥肿,根皆蟠露土上,至于石崖之侧,则全欲不藉土生 
者,夔之梁方最多,惜无材用。 按∶王阮亭居易录∶云南多黄果,似海棠稍大者,香如佛 
手,甘脆如梨,多津液,蜀产者树而不结实,其皮类川槿,亦能愈癣,今曰黄葛,或音之讹 
耳。 
治疥癣,取其根皮煎汤浴之。 

卷六木部
川槿皮
内容:生川中,色红皮浓,而气猛烈,产孟获城者,只一株,传为武侯遗植,杀虫如神,生剥 
其皮 
,置蚁其上即死,今亦罕有。他省产者名土槿皮,薄而气劣,不得混施。今川人多用黄葛皮 
代之,以售他处。 通雅∶真川槿皮切断,中有丝,白茸如杜仲。 群芳谱∶川槿色红,气 
浓力优。 
癣疮 杨起简便方∶癣疮不愈,以川槿皮煎汤,用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时时擦之;或 
以汁 
磨雄黄搽尤妙。(又见不药良方。) 
顽癣多年不愈 活人书∶川槿皮二钱,轻粉五分,斑蝥七个,大枫子七粒,河、井水共一钟 
,煎半,露一夜,笔蘸涂之,又方∶川槿皮四两,轻粉、雄黄各四钱,百药煎四饼,斑蝥 
一钱,巴霜钱半,大黄二两,海桐皮二两,研如粉,阴阳水和,抓损敷之,必待自落愈。 
荷叶癣 活人书∶川槿皮切片、海桐皮、槟榔各二钱,轻粉钱半,红娘子五分,阴阳水浸 
一、二日,用鹅翎扫上,如痒,以竹片刮破,搽此药,夜露三宿,更妙。 
遍身顽癣 大枫子四十九枚,川槿皮二两,斑蝥去翅、足五个,川椒一钱,轻粉二钱, 
杏仁 
三钱,海桐皮二钱,共末,河、井水各一碗,浸一夜,鹅翎蘸汁搽之。 
癣疮不愈不药良方∶川槿皮煎汤,取肥皂去核及肉膜,浸汤内,时时搽之。 
牛皮癣癞毛世洪经验集∶川槿皮一斤,勿见火晒燥,磨末,以好烧酒十斤加榆面四两, 
浸七 
日为度,不时蘸酒搽擦,二三十年者,搽一年断根。如无川槿,土槿亦可代之。治顽癣∶种 
福堂方∶川槿皮、海桐皮、尖槟榔、樟冰、苦参、黄柏、白芨各二钱,雷丸一钱五分,大枫 
子、杏仁各二粒,木鳖四个,用火酒浸七日,将穿山甲刮癣,少碎,以酒搽之,即愈。 五 
仙散∶经验广集治久年顽癣、牛皮癣,神效。红粉霜五分,明矾、川槿皮、杏仁各一钱,蜜 
陀僧三钱,为末,津调抹,一日三次,三日全愈。 
粉刺孙台石方∶川槿皮一两,硫黄二两,杏仁二两去皮尖,轻粉二钱,樟脑五钱,麝香 
少许 
,为末,鸡子清调,早洗晚搽。 
秘传雄鼠骨散∶治牙落,可以重生。用雄鼠骨一具,生打活雄鼠一个,剥去皮杂,用盐 
水浸 
一时,炭火上炙,肉自脱落,取骨炙燥,入众药内,同研为末。香附、白芷、川芎、桑叶晒 
干、地骨皮、川椒、蒲公英、青盐、川槿皮、旱莲草共为末,擦牙,百日复出,固齿无不效 
。 

卷六木部
土漆
内容:玉环志∶皮如桃树皮,粘着人手,即发肿,若刀疮见血,捣此皮敷之,即止。 
止金疮出血。 

卷六木部
水团花
内容:李氏草秘∶生溪涧近水处,叶如蜡梅树,皮似大叶杨,五六月开白花,园如杨梅,叶皮 
皆可 
用。 
治金刃伤,年久烂脚疮,捣皮叶罨上一宿即痂(草秘)。 

卷六木部
麻枥果
内容:治胎疝∶毛世洪经验集∶凡小儿初生发疝,只见啼哭,不见病形,延至一周两岁,始知 
是疝 
,诸医不效,用麻枥树上之鸳鸯果一对,其果连树枝取下,可辨真假,一对果可治三人,荔 
枝核七枚杵碎,平地木三钱,同煎饮即瘥,亦不复发。 

卷六木部
千张纸
内容:x木蝴蝶x 
木实也,出云南广南府,形似扁豆,其中片片如蝉翼,焚灰用。 
治心气痛。 
按∶千张纸滇志以为木实,据程豹文言,千张纸乃仙人掌草,晒干,其中心层层作罗纹 
卷心 
,折之如通草状,故名。此物用七张烧灰酒服,可治胃脘痛。杨桐岗云∶苏州有之,状如通 
草,约手掌大,曾用入丸中,可治浸淫恶疮,今并存其说,以俟考。本草纲目杂草内有宜南 
草,即此,形状亦同,云主邪,小儿女以绯绢袋盛佩臂上,辟恶止惊,而不知其可服食也。 

卷六木部
木蝴蝶
内容:出广中,乃树实也,片片轻如芦中衣膜,色白似蝴蝶形,故名(四边薄而明,中心微浓, 
不 
甚明透,似有子壁钱白膜状)。 
治肝气痛∶用二、三十张。铜铫上焙燥研细,好酒调服。 贴痈疽∶项秋子云∶木蝴蝶 
出广 
治下部湿热。 

卷六木部
风叶
内容:稗史∶郴之桂阳县产风叶,充茗饮,能愈头风,故名。亦可浸酒,性微热,前人志记不 
载。 
性微热,追风活血,可浸酒服。 

卷六木部
拔尔撒摩
内容:坤与图说∶木名,出白露国,此树生脂膏极香烈,可入药。 
敷金刃伤,一昼夜肌肉复合如故,涂痘不瘢,涂尸千年不腐。 

卷六木部
枫果
内容:x即路路通x 
即枫实。一名 子,乃枫树所结子也。外有刺球如栗壳,内有核多孔穴,俗名路路通。 
以金 
箔贴之,村妪簪于发,云可明目、宜老。出浙临安县署后安乐山者,名钱坟枫果,最佳。焚 
之香郁,可熏衣辟瘴疫。纲目枫脂香载∶其木皮不及其实之用,今补之。宜于焚烧,未有入 
汤液之用。其果冬月即孕枫蚕子于中,交春内生蚕,每果中有一个,立夏后乃化蛾飞去,入 
药取无虫、陈久者用。 槐西杂志∶枫香果出云南者,焚之杀鬼去邪,辟瘴湿。 
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经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熏 
衣被 
敏按∶枫果去外刺,皮肉园如蜂窠,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 
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治癣德胜堂传方∶枫木上球十个(烧灰存性),白砒五厘,共末,香油搽上即愈。 
脏毒古今良方∶路路通一个, 存性,研末酒煎服。 

卷六木部
咬人狗
内容:x刺晕x 
台湾府志∶咬人狗其木甚松,手掐之便长条迸起,可为火具,木高丈余,叶长大似烟叶, 
有 
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痒,搔之发红痛,一昼夜乃止。 
治瘰 (台海使搓录)。 
附∶刺晕 李氏草秘∶其树形似乌柿,有刺,刺人即晕,故名。 
治痈肿定痛∶取树脑叶入酱板盐花,罨发背痈疽肿毒,痛甚者罨上即止痛,不问已未溃, 
罨 
至愈。 

卷六木部
桂子
内容:x桂丁 桂耳 桂根x 
学圃余蔬∶有一种四季开花而结实者,此真桂也,闽中最多,常以春中盛开。凡桂四季 
者有 
子,此真桂也。江南桂八、九月盛开,无子,此木樨也。 临海志∶唐垂拱四年三月,月桂 
子降临海,芳香有桂气味,食之和畅。宋绍定间,舒某于天台山得月桂子二升,大如樟子, 
无皮,色似白玉,纹如雀卵,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气,以之杂菊入囊为枕,有散佚石缝中者 
,旬日辄出树,叶柔长,经冬犹在,种入盆中,久之亦失所在。 
性温、味辛、平肝暖胃,胃脘寒痛甚宜。 药性考∶甘辛温中,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 
哕。 

卷六木部
桂丁
内容:百草镜云∶形如吴茱萸,出广西交趾,乃肉桂子也。 
治心痛,辟寒邪胃痛。百草镜∶桂丁研细,酒下三钱。 

卷六木部
桂耳
内容:出开化山中,乃多年老树蒸出蕈也,面红色,土人采得,以治血疾。 
治一切血症及吐血。 
按∶纲目分桂为五种∶曰桂,即今所谓交桂;曰牡桂,今广桂;曰 桂,俗呼木犀;曰 
天竺 
桂,浙中山桂也,有子如莲;曰月桂,四季有花者,此桂子乃天竺桂子也。纲目失载主治, 
若月桂则固载其子矣。曰桂丁,乃广桂子,纲目亦不言其主治。至于桂耳,则各桂皆有之, 
性亦略同,纲目皆不载,悉为补之。 和霁园夜谈随录∶吕司马季弟琪,从司马官岭南署中 
,有小院颇幽静,旧有古井在轩右,井畔有二老桂,大合抱,值夏夜月光甚皎,琪纳凉轩下 
,闻井中有声不绝,凭栏窥之,见井水白如银,中有红丸,大如弹子,约数十百点,光明如 
火,向上竞相跳跃,渐跃渐高,去栏仅尺余,琪惊白司马。次日,命夫缒下,探之无他异, 
得桂子数十粒,鲜赤如新,琪即戏以井水服之,日七枚,七日而尽,盖适取得四十九枚也, 
后琪寿至九十九岁,无疾而逝,平原董太史曲江与琪善,亲见而志之。 敏按∶今月桂子如 
莲,鲜者色青,干之淡黑色。吕琪所见,大如弹丸,鲜赤如新,当别是一种。考天地运度 
经云∶太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天神青要玉女三千守之,其实赤如桔,人食之一年可以上升, 
或者此种,惜琪公所服只四十九枚耳,故得寿。 

卷六木部
桂根
内容:陈年入土最深者,入药用。 
贴牙痛可断根,即取桂树根上皮用。 
学斋咕哔∶花中惟岩桂四出,予谓土之生物,其数皆五,故草木花皆五,惟桂乃月中之 
木 
,居西方地,四乃西方金之成数,故花四出而金色,且开于秋云。 

卷六木部

内容:似桧,亦名水松。抱木生者性韧,皮同乘鲜,剥削造履。俗称抱香履,潮州颇多。 
能治湿香港脚,辟邪风。 

卷六木部
樟皮
内容:x樟梨x 
此香樟树皮也。纲目有樟材、樟脑、樟节、而皮与子皆不及焉。今山人率以皮子治病有 
效, 
因急补之。 
树皮(以年久老樟节为佳。)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香港脚。 
心疼玉局方∶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即止,永不 
再发 
。 
刑杖伤神锦方∶樟树皮用老酒炖出味,调老公鸡冠血食,止痛散血立效。 
霍乱上吐下泻传信方∶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立止。 
脚上生疮家宝方∶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用樟树叶牙咬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 
连 
换即愈。 
敏按∶樟木纲目言辛温香窜,性能除湿,故山居人患病多宜之。象山县志∶万历中邑大 
疫, 
有一道人,教人取千年老樟树皮煎饮可愈,并言树老久饮霜雪,其性转清凉,可消疫气,此 
即藏器所云∶樟木能治恶气、中恶、鬼疰之意。 

卷六木部
樟梨
内容:即樟树子也。出处州府遂昌县福罗坞仙人坝周公园,大者为贵,小者次之。予友黄庆春 
与一 
遂昌人相善,其人馈以樟梨,云可治心胃脘疼,服之立效,即香樟子也,较他产者略大,盖 
千年樟树所结,故效如神。叶南郊自处州回,询以樟梨,据云,此非子,乃千年樟树所结于 
枝桠间者,如瘤然,土人以形似梨,故名之,然则此乃樟瘤也。然与予所见又不类,姑并存 
其说,以俟再考焉。 
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卷六木部
榕须
内容:药性考∶榕叶似大麻,子如冬青,枝干拳曲,木本棱凹,不成材器,而结奇香,其脂与 
漆相 
似,可以贴金,胶物胜于楮脂。 岭南杂记∶榕树闽广最多,他省则无,故红梅驿以北无榕 
。大者荫十余亩,离奇古怪,备木之异,然体曲不中梁柱,理斜不中材用,质虚不中薪爨, 
庄子所谓以不材而寿者也。漳浦黄石斋先生有榕颂,其木年久者常结伽南香,焚之致鹤,植 
于水际,其子可以肥鱼,细枝曝干,束为炬,风雨不灭,其脂乳可以贴金接物,与漆同,其 
须可入药用。 说文以 为古松字,六书故以古松字为 ,而 为南方之榕。通雅云,榕当 
别出,状木始于稽含,分字始于戴侗。柳宗元诗∶“榕叶满庭莺乱啼”,后山丛谈言∶蔡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