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组成,用以在地面指导空中打击。美24师得到了6支这样的小分队,他们很快就将发挥出惊人的作用。
  由于北朝鲜的坦克部队并不清楚美军空中战术的改良,因此仍然将T34坦克在公路上排成长蛇队形毫无顾忌地推进。7月9日下午3点,24师的官兵们终于看见了雨后的蓝天。部署在全义南面的美21团1营A连和D连(共兵力500人左右,B连和C连已在乌山打残)发现在他们前方,有11辆T34坦克和200多名北朝鲜步兵组成的一支纵队正走入全义镇。空中观察员立刻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呼叫空中支援。很快,飞机到达,配合美军炮兵向全义猛烈攻击,然后又对平泽——全义的公路进行了反复轰炸。到黄昏,进入全义的11辆北朝鲜坦克有5辆被击毁,而平泽——全义的公路上则至少有100辆北朝鲜军车在燃烧,20辆T34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北朝鲜军的进攻受阻,损失惨重。到了夜晚,小股小股的北朝鲜士兵开始在美21团1营的阵地前活动。整个晚上没有发生战斗,美军士兵在忐忑不安中熬到了10日日出。这是个大雾天,部署在高地上的美军看不到下面公路上敌人活动的情况,只能听到一阵阵朝鲜话。7点左右,一声哨响,枪声大作,北朝鲜军借着大雾的掩护开始了进攻。由于看不见雾中的北朝鲜军,美国兵们盲目地射击着,随后被团长理查德?斯帝芬斯上校制止。斯帝芬斯是个粗人,但是指挥经验颇丰。由于1营营长,即史密斯特遣队的指挥官查尔斯?史密斯正在率特遣队残部在大田整编,因此改营由团长亲临前线指挥。
  A连一个由雷?比克斯拉中尉指挥的排遭到了北朝鲜军手榴弹的猛烈攻击,并被该排打退。随后,北朝鲜军的坦克和步兵一起向1营的侧翼迂回,向美军步兵阵地后方的重迫击炮阵地前进。由于大雾弥漫,美军没有发现北朝鲜军的行动,只听到了T34坦克发动机的噪音。到上午8点,美军迫击炮阵地上的开炮声突然停止了。这表示北朝鲜军已经得手。
  大雾很快散去。上午9点,大量北朝鲜步兵从全义冲出,向美军阵地正面发动了猛攻,美军的步炮火力一起射击,打退了北朝鲜军的正面冲锋。不久,北朝鲜T34坦克也投入了战斗,用机枪向美军阵地猛烈扫射。上午11点左右,A连比克斯拉排再次遭到了猛攻,比克拉斯排长在无线电里向团长求援,说自己的人伤亡惨重,请求撤退。但是团长认为,一旦该排撤退,整个1营阵地的左翼就会暴露,因此说援兵正在途中,并命令该排坚守。很快,空中支援到达。两架美军的喷气飞机首先攻击了T34坦克,但没有取得效果。接着,飞机飞到了比克斯拉排阵地上空,向进攻他们的北朝鲜士兵来回扫射。北朝鲜军的进攻被迫停止,但飞机很快弹药耗尽,只好无奈地飞走。北朝鲜军便又一次冲了上去。11点32分,T34坦克开炮炸掉了该排阵地上和炮兵联系的通讯线路,美军炮兵以为该排已经丢失了阵地,因此居然将炮火猛烈地打在自己人的头上。11点35分,比克斯拉排长最后一次告急,说他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5分钟后,该排阵地上的枪声停止了:这个排阵地上的美军官兵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全部战死在战壕中,并因此造就了一个美国版本的狼牙山五壮士。
  尽管左翼的比克斯拉排勇敢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但右翼的美军却表现得非常懦弱:从11点25分开始,他们遭到了北朝鲜军来自正面,右方和后方三个方向的攻击,秩序大乱。在比克斯勒排战斗到最后时刻的同时,他们开始雪崩似地逃跑,只有少数几个人还在坚持。斯帝芬斯团长下令“立刻把士兵们弄回阵地上”,但是依然制止不住这种崩溃。12点5分,团长终于意识到,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必败无疑,必须撤退了。撤退开始,还在坚持的士兵们跑下阵地,沿着阵地后方稻田的田梗向后撤退。这时候,两架喷气式飞机来了,并把他们当成了敌人,向他们猛烈开火。尽管飞机没有造成伤亡,但不少人都从田梗滚进了水田里。
  全义南面的战斗,美军21团1营阵亡33人,负伤35人,其中大部分都是A连的官兵。另外,提供火力支援的重迫击炮连伤亡14人。1营一共损失了20%的人马和几乎所有装备。
  斯帝芬斯团长撤到了1营后方留作预备队的3营阵地,并命令3营立刻向敌人反攻。在反攻中,北朝鲜军进行了顽强的防守。3营夺回了1营丢失的大部分阵地,并救出了10名没有撤下来的1营士兵。但他们没有夺回比克斯拉排的阵地。另外,他们还发现了6具美国兵的尸体:这些尸体都被反绑双手,后脑遭到枪击。他们是迫击炮连的人,显然是被北朝鲜人俘虏后遭到了枪杀。
  入夜,3营的反攻在持续。美军第78坦克营的M24坦克也投入了反攻中,并与T34坦克交战,发生了朝鲜战争中的第一次坦克战:一辆M24坦克首先开炮,击中了一辆T34,将它打得动弹不得。随后T34坦克开火还击,一连击毁了两辆M24。其余M24坦克见不是对手,只得撤了下去。
  就在3营发动反击的时候,美国空军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按照亚历山大?贝文的话说,这是“朝鲜战争中的一个辉煌时刻”:一队美军F80喷气飞机编队飞临平泽上空,发现有大量T34坦克和北朝鲜军车集中在美34团于7月6日撤离的时候炸毁的那座桥的北面。美军大喜过忘,而北朝鲜军再一次吃了集中使用机械化部队的苦头。大批美军飞机很快到达,其中包括B26轰、F80战机和F80双引擎野马战机。无数炸弹倾斜而下,将桥北端变成了一个火的炼狱。无数车辆起火,燃烧。根据美军公布的战果,这次轰炸摧毁了38辆坦克、7辆半履带车和117辆卡车,并造成大量伤亡。这无疑是经过夸大的数字,因为其破坏的规模已经相当于北朝鲜的一个坦克团。但是这次轰炸却再次给北朝鲜坦克部队敲响了警钟:现代战争中,如此使用坦克是十分白痴的。如果再不醒悟,将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美21团3营在半夜停止反击,撤了下来。他们发现,自己出发时的阵地居然已经被迂回进来的北朝鲜士兵占领了。K连发动反扑,用了一小时才夺回阵地。此时,1营已经撤到了鸟致院北面不远处。
  7月11日早上6点30分,雾气弥漫。北朝鲜第3师在大雾掩护下向3营发起进攻。(该师指挥官为李永镐。本来第4师在前,第3师在后跟进,现在调过来了)这次进攻是一次典型的北朝鲜步坦协同作战,打得相当漂亮:首先,派出小股部队渗透进去,切断了美军步炮阵地和指挥所之间联系的电话线,然后以4辆T34坦克冲过美军在阵地正面布置的雷区(地雷并未爆炸,可能在头天夜晚被北朝鲜军排除),同时用迫击炮攻击了美军的通讯系统,炸掉了通讯中心和一个弹药堆积点。同时,1000名步兵迂回到美军阵地的两翼和后方,切断补给线,将美军干脆利索地团团包围。3营很快陷入重围之中。因为通讯系统被毁,炮兵无法提供有效支援。退路被断,包围圈里的人既得不到补给,又无法后送伤员,只得各自为战,听天由命。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双方发生了肉搏战。到中午,北朝鲜军攻破了美军的阵地,美军3营的幸存者四散而逃。这场战斗,美21团3营的667名官兵只有322人活着返回了美军阵线,其它包括营长在内的345人非死即降。此外,美军还损失了两辆M24坦克。这些幸存者中有的人逃进山里,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才终于回到美军一方。有些士兵因为逃得实在走不动了,干脆趴在地上,等着北朝鲜军过来将他们俘虏。
  随着美21团3营被彻底击败,鸟致院门户洞开。防守鸟致院的是刚刚撤下来的美21团1营残部,营长查尔斯?史密斯此时已经返回部队。7月12日拂晓,北朝鲜第3师数以千计的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1营发起了猛攻。由于1营在乌山和全义损失惨重,新补充的士兵很多,因此战斗力极弱。中午,美21团团长斯帝芬斯下令该营放弃鸟致院,撤过锦江。1营开始逐次撤退,到夜晚,该营大坪里撤到了锦江南岸。此时,全营的兵力已经只剩下216人。
  在天安——公州的公路上,美34团抵抗着北朝鲜第4师的进攻。34团1营在4辆M24坦克和一个工兵连的支援下节节抵抗,取得了几场小战斗的胜利。然而,7月11日,北朝鲜军在一次炮击中击毁了两辆M24坦克。接着,美军中了北朝鲜步兵的埋伏,又损失了一辆坦克。这样,配合美24师作战的8辆M24只取得了击伤一辆T34的战果,而自己却被击毁了7辆。7月12日,美34团也撤到了锦江南岸。
  至此,美24师丧失了在锦江以北的所有阵地,并将东面南朝鲜友军的侧翼暴露了出来。由于美军的一退再退,本来在镇川打得有声有色的南朝鲜首都师被迫于7月11日放弃该城。北朝鲜第2师从镇川南下,逼近清州。然而在清州北郊的一片开阔地里,北朝鲜军突然遭到了南朝鲜军的猛烈炮击。南朝鲜军的炮弹打在人堆里,造成了800人的伤亡,使北朝鲜第2师丧失了斗志。尽管如此,但由于西面美24师放弃了鸟致院,南朝鲜军侧翼洞开,遭到两面夹击,因此于12日放弃了清州。中线战场,北朝鲜第1师和新投入战场的15师,13师外加一个坦克团开始进攻太白山脉上的险隘的闻庆关和丹阳,与南朝鲜第6,第8师激战。一旦北朝鲜军突破这一线,他们就可以向大邱进军了。而一旦联合国军失去大邱,就意味着釜山也将不保了。(玩过《决战朝鲜》里统一朝鲜模式的倒数第二关吧?那关就是打大邱的~~~~~~~~~~)
  东海岸,北朝鲜第5师和766支队继续沿着海岸线推进,在7月13日拿下了平海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东海岸重镇盈德。
  战争进行到这一时刻,虽然朝鲜人民军还在不断向南推进,但他们的败局已经几乎注定了,因为他们的两个弱点已经暴露出来:一,经过联合国军的节节抗击,北朝鲜军的进攻,尤其是中路进攻已经放慢速度,彻底变成了平推。联合国军正在一步步退向海边,慢慢收缩并聚集起来。闪电战的效果已经失去,消耗战的态势正在出现。和美国拼消耗,北朝鲜只能杀死路一条。二,由于美国空中战术的改进,北朝鲜的坦克部队已经不能再象从前那样排成长蛇阵肆无忌惮地前进了。北朝鲜的T34坦克已经被从无敌的宝座上打了下来。大规模的坦克突击已经很难实施,这对朝鲜人民军本来就数量很少的坦克部队无疑是一大打击。
  可是现在从表面上看,北朝鲜军已经占尽了优势。联合国军正节节败退,美24师更是从7月5日乌山惨败开始一直在后退,短短7天内已经退到了距离大田不远的锦江南岸,表现得甚至连南朝鲜军都不如。北朝鲜第3师和第4师即将强渡锦江,以给美24师一次毁灭性打击。

七 朝鲜人民军强渡锦江——公州之战和大坪里之战
  尽管美24师被从乌山一直赶到了锦江南岸,金日成仍然没有任何放心的感觉。有证据表明,金太阳因为美军的出现和北朝鲜军日渐出现的平推之势坐立不安:7月初,在乌山之战发生后不久,金日成将指挥部从平壤搬到了汉城,亲自坐阵三八线以南进行指挥。7月10日,金太阳撤掉了指挥中路作战的北朝鲜第2军军长金光俠,换上了曾经参加过中国红军长征的金武亭,理由是中路部队的推进比预期的晚了好几天。事实上,战争的双方都在抢时间:金日成的想法是,一定要在美军主力到达之前把联合国军赶下海,灭亡南朝鲜,将生米煮成熟饭。美国人的想法则是,必须尽一切可能把敌人拖住,拖一分钟是一分钟。在北朝鲜最高司令部的作战方针上,这种抢时间和希望挽救平推形势的心态暴露无遗:“不许敌人有占据新防线的时间,以神速行动猛烈打击敌人,迅速突破锦江和小白山脉一线,在大田地区和小白山脉一线围歼敌人的基本主力,以解放全州、论山、闻庆地区和蔚珍以南地区。”
  而此时此刻,美24师的三个团都已经集中在了锦江以南。一场大战很快就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撤过锦江的美24师的减员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程度。在锦江南岸,刚到达的19团兵力最多,有2276人,但该团未经任何整备,就被匆忙投入了锦江南岸的防御阵地中。34团虽然也有2000人,但是经过几场作战后士气低落,根本不堪一击。至于21团,更是惨到了只剩下1100人的地步。在残破的美24师对面,即锦江北岸,是士气高涨的北朝鲜第3师和第4师,总兵力超过一万人,配属有第105坦克旅的50辆坦克。此外,还有北朝鲜第2师驻扎在清州,随时可以前来增援。
  7月12日下午,美军建立起了锦江防线:以第19团配属11,13,52炮兵营,防守汉釜公路上的小城大坪里。大坪里紧靠锦江南岸,再往南10几公里就是大田;以第34团配属63炮兵营,防御大坪里西面的公州。同时,将21团部署在大田机场,进行整编。为了防止北朝鲜军过江,美军将江上的所有船只烧毁。
  美34团新团长罗伯特?沃德林顿中校将3营的L连、I连、K连沿公州市区北面的江岸从西到东一字排开,构成步兵阵地。第63炮兵营部署在公州市区南面大概4公里的三桥里,使用105榴弹炮提供火力支援。再往南4英里,即是该团的预备队1营。
  战斗开始前发生了一个意外状况:由于经过连续战斗,K连大部分士兵的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边缘,体力也处于透支状态。将这样一支部队部署在防线上,与其让他们作战,还不如让他们投江。于是该连被后送到大田休整,而34团防线的右翼也就因此出现了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
  7月12日,北朝鲜第4师主力开始在锦江北岸34团的正面集结。13日下午,北朝鲜坦克和炮兵部队到达。7月14日早上6点,北朝鲜军开始向公州守军发动猛烈炮击。T34坦克和榴弹炮一起向美3营射击,但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上午8点,L连的观察哨通过望远镜发现,北朝鲜第4师正在阵地西面大约4公里的地方渡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