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主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的主权-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我到神面前祈求我所要的东西,希望祂按我的所求赐给我,但这是极不尊荣神、

贬低神的观念。大众的这观念是,使神卑微如佣人,如我们的佣人:按我们的吩咐

而行,讨我们的喜悦,满足我们的欲望。不!祷告是来到神的面前,向祂诉说我们

的需要,将我们的道路托付给主,让祂以自己看为好的方式而行。这使我们的意思

服从祂的意思,而不是象前一种情形那样使祂的意思服从我们的意思。除非我们的

心志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否则我们的祷告就不讨神的喜悦。

“当神赐福给祷告的人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祷告的缘故,仿佛祂为他们的祷告所

驱使和转变;而是为祂自己的缘故,也为祂自己主权的意旨和喜悦。那么,如果有

人问:祷告有何目的呢?答案就是:这是神所命定用于赐福祂子民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尽管祂已定意、预备和应许赐福他们,但祂仍要他们寻求而赐给他们,并且

人祈求神乃是一项本份和特权。当他们蒙神享有祷告的心志时,这就说明神似乎有

意要按这人的所求赐福他们;他们也不要忘记,总要以顺服神的旨意而求,说‘不

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是必需的。”(约翰?基尔 John Gill)

 

以上所论到的区分对于我们心里的平安具有实际的重要意义。也许比任何其它事情

更能迷惑基督徒的一件事就是未蒙答复的祷告。他们为一件事情求告神:至少他们

能够判断,他们在凭着信心求告,相信他们必得向神所求的,他们又热切反复地祈

求,但答复却没有来到;结果在许多的事上都是如此,他们开始怀疑祷告的功效,

直到盼望向绝望屈服,以致不再到神的施恩宝座前。难道不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说,每一个出于信心的真祷告都已蒙了神的垂听,这会使我们的读者惊讶

吗?然而,我们毫不犹豫地肯定这点。但在说这点时,我们必须回头去查看祷告的

定义。请允许我们再说一次,祷告是到神面前,向祂诉说我们的需要(或别人的需

要),将我们的道路交托给主,然后按祂自己看为美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让神怎

样适合就怎样回复,而且,祂的答复往往与肉体最喜悦的恰恰相反。然而,如果我

们真的把自己的需要交在祂的手中,无论如何祂都会答复。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在约翰福音十一章中,我们读到拉撒路在生病,主“爱他”,但祂不在伯大尼。病

人的姐姐打发人到主那里告诉祂拉撒路的病情。请特别留意他们是如何祈求的--

“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就这么几个字。他们并没有求祂去治愈拉撒路,没有

催促祂立刻赶往伯大尼,他们仅仅把自己的需要摆在祂的面前,将这事交在祂的手

中,让祂以自己看为美的方式去行!我们的主是怎样回答的?祂有没有对他们的祈

求作出反应,答复他们沉默的祈求呢?当然祂答复了,也许并不是按照他们所希望

的那样。祂的答复是“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约翰福音11:6),允许拉撒路死

亡!但这事并没有完结,后来,祂前往伯大尼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我们在此谈这

例子的目的是要说服信徒在需要的时候所当持的适当态度。下一个例子所强调的是,

在神的儿女有需要的时候,神回复他们的方法。

 

请看哥林多后书十二章。使徒保罗曾被赋予前所未闻的特权,因为他曾被提到乐园,

他的耳目所闻所见是其他人在死前未曾听闻、未曾看见的,这场奇妙的启示令使徒

难以承载;他因自己奇异的经历而险些变得“自高”,所以,他身上有一根刺,就

是撒但的差役,奉差遣去磨练他,免得他高傲。这位使徒向主提说他的需要,三次

求主挪开他身上的这根刺,他的祷告蒙了垂听吗?确实蒙了垂听,但那未能使他如

愿以偿;“刺”未被除掉,但神却赐下忍受它的恩典;重担没有卸下,但神却赐下

背负重担的力量。

 

难道有人反对我们的特权不仅仅是在神的面前倾诉我们的需要吗?难道不是有人告

诉我们神已发给我们一张空白的支票,邀请我们去填写吗?是不是神的应许包罗万

象,我们可以向神任意祈求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注意这事实,若要了解神

在任何方面全备的心意,就必须查考整本圣经。我们这样作时就发现,神在赐应许

给祷告的灵魂时,已给之加上了条件,经上记着说,“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

祂就听我们”(约翰一书5:14)。真祷告就是与神相交,好叫我们的意念与祂的意

念相合。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所需要的就是用祂的意念充满我们的心,让祂的心

意成为我们的心意,而我们的心意又再反馈到祂那里。这就是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祷

告之间的汇合之处: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必听我们;我们若不照祂的旨意

求,祂便不听我们。正如使徒雅各所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

浪费在你们的宴乐”或邪情私欲中(雅各书4:3)。

 

但是主耶稣不是亲口对祂的门徒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

祂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吗?(约翰福音16:23) 祂是这样说过;但这应许并没有

赋予祷告的人爱怎么祷告就可以怎么祷告的权柄。我们主的这些话与使徒约翰所说

的是完美和谐的:“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

名”求告是什么意思?诚然,这远不只是祷告的公式,也不仅仅是我们在祈求之后

的结束语。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向神祈求什么,所求的必须与主耶稣基督的心意相一

致!换言之,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告神就如主耶稣基督本身是求告者一样。故此,

我们只能按主耶稣基督的意愿求告神;所以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就是将我们的意

志放在一边,接受神的旨意!(歌罗西书3:17)

 

现在让我们来扩充祷告的定义。祷告是什么?祷告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

信靠神的态度;祷告是承认受造之物的软弱和无助;祷告是认识到我们的需要,又

将这需要摆明在神的面前。我们不是说这是祷告所包含的一切,不,但这在祷告中

是实质的、主要的因素。我们坦率地承认,无论是三言两语还是长篇累牍,我们都

完全没有能力对祷告下一个完全的定义。祷告既是人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的一种行为,

然而其中也含有神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对祷告作出详尽的分析,这好比要作出

不恭敬的尝试一样。但在承认这点时,我们仍然坚持说,祷告在根本上是信靠神的

一种态度。所以,祷告与指示神是针锋相对的,因为祷告是一种仰赖的态度,真正

祷告的态度是顺服的,即顺服神的旨意;对神旨意的顺服态度意味着,我们满足于

主按照祂主权的意旨供应我们的需用。故此,我们说,以这心态献给神的每一个祷

告必然蒙神垂听。

 

这便是我们对开初所提问题的回答,也是解决这看似难题的圣经所具有的方法。祷

告不是求神改变祂的旨意,求祂立定新的旨意;祷告是一种信靠神的态度,将我们

的需要陈明在祂面前,为了获得那些符合祂旨意的事情求告;这样,神的主权与基

督徒祷告之间毫无分歧。

 

在本章结束之前,我们要告诫读者,以防他们根据上述的论述作出错误的结论。我

们在此的目的不是要集中阐释圣经关于祷告的全部教训,更没有计划去细致深入地

讨论祷告的问题;相反,我们所思考的仅仅是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祷告之间的关系。

我们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抵制大部分的现代错误教导,因为这些教导过分强调人的因

素,结果神的方面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耶利米书10:23告诉我们;“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也可参考箴言16:9);

然而在人许多的祷告中,人的冲动都想要指引主的道路,指示祂当如何去行,甚至

暗示祂若真在掌管世界和教会的事务,祂就应快点改变局势;不能否认的是:凡稍

有属灵辨别力的人,必能看出许多所谓祷告会的这种态度,因为支配他们祷告的是

肉体的称颂。我们在学习这门功课时都是何等迟钝,实质而言,狂傲的造物都当跪

下,谦卑如尘土,这才是祷告的目标;但是人(在他通常的悖逆中)将脚凳换成宝

座,指示全能者当行的事!这给旁观者的印象是,如果神有人那样的慈怜心肠,那

么世界就更美好了!这就是旧人本性的狂妄,甚至在神的儿女中也不鲜见。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强调我们的意志顺服神的必要性,但同时必须补充的是,祷告远

不只是一种敬虔的操练,更不是机械的表演;祷告实际上是神命定的途径,可用来

从神获得我们所求之物,只要我们所求的事与祂的旨意相符合。除非这寥寥数页引

导作者和读者比从前更热切地呼求“主啊,求祢教导我们祷告”(路加福音11:1),

否则便是徒劳枉然。


9。 我们对神主权的态度

“父啊,是的,因为祢的美意本是如此。”

(马太福音11:26)

 

本章思考的重点是,如何实际运用先前所详论的伟大真理。我们在下一章要细谈这

教义的价值,本章专谈我们对神的主权应有怎样的态度。

 

圣经所启示的每一个真理不仅在晓谕我们,也在激励我们,因为圣经被赐下不是要

满足人无谓的好奇心,而是要造就读者的灵魂。神的主权不是解说神管理万有的抽

象理论,而是要激励我们敬畏神;促进我们生活正直;使我们悖逆的心归正顺从;实

际而言,真正认识神的主权最能使我们谦卑,让我们的心在神的面前卑微顺服,令

我们放弃自我意志,喜悦认识和遵行神的旨意。

 

论到神的主权,我们的意思远不只是说神行使祂管理的权力,虽然这已蕴含其中。

如上一章所述,神的主权意味着神的神性。从其最全面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说,本书

的书名是指神的属性和本质,凡祂所爱的,祂都作成;凡祂所愿的,祂都立定!所

以,要真正认识神的主权就要仰望主权者本身,就是要进到“至高威严者”的面前,

瞻仰三一真神奇妙的荣耀;有些经文叙述了不同的人得见主神之面的经历,他们瞻

仰神的反应可从这些经文中得知。

 

请注意约伯的经历--主亲自论到他说:“地上再没有人象他完全正直,敬畏神,

远离恶事” (约伯记1:8)。在约伯记的书末我们看到约伯站在神的面前;当他与

耶和华面对面时,他的反应如何?请听他所说的话:“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

看见祢。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记42:5…6)。可见,看到

在令人畏惧的威严中显现的神使约伯厌恶自己,全然降卑。

 

请留意以赛亚,他在所著第六章的预言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奇妙的景象,这景象在

圣经中也不多见。先知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在这宝座之上侍立着掩面的

撒拉弗,他们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观此异象对先知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读到:“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

不洁的人……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以赛亚书6:5)。看见大

君王耶和华使以赛亚谦卑至尘土,使他深感自己算不了什么。

 

再看先知但以理。这位属神的人在晚年看到了在异象中显现的主;祂以人的样式向

祂的仆人显现,“身穿细麻衣”,“腰束乌发精金带”,这象征着神的圣洁和荣耀。

我们读到,“祂身体如水苍玉,面貌如闪电,眼目如火把,手和脚如光明的铜,说

话的声音如大众的声音。”但以理随即告诉我们这异象对他和随同之人的影响:“这

异象惟有我但以理--一人看见,同着我的人没有看见。他们却大大战兢,逃跑隐

藏,只剩下我一人。我见了这大异象便浑身无力,面貌失色,毫无气力。我却听见

祂说话的声音,一听见就面伏在地沉睡了”(但以理书10:6…9)。这里再次告诉我

们,受造之物一见造物主,气力就丧失殆尽,使人在他的创造者面前谦卑如尘土。

那么,我们对至高无上的主权者应当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的回答是:

 

1。 敬畏的态度

今天,为什么芸芸众生对于属灵和永恒的事毫不在乎,宁愿贪爱享乐而不爱神呢?

为什么就连在战场上,众人对其灵魂的福益也如此冷漠呢?为什么对天堂的敌对变

得越来越明目张胆呢?答案是: 因为“他们眼中不怕神” (罗马书3:18)。还有,

为什么圣经的权威在近代如此可悲地被人轻视呢?为什么就连那些自称为主子民的

人也难得用心顺服主的话语呢?他们为何轻看圣经的律例,将它束之高阁呢? 啊!

今日需要强调的是,神是永远当受敬畏的神。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 (箴言1:7)因见神威严而敬畏祂的人有福了,因

见神伟大而敬畏祂的人有福了!因见祂无法形容的圣洁、完美的公义、不可抗拒的

大能、主权的恩典(译注:神按其主权赐恩)而敬畏祂的人有福了!有人说:“不

是只有未曾得救的人,在基督之外的人,才需要敬畏神吗?”那么,充分的回答是:

“圣经劝勉得救的人,就是在基督里的人更当以恐惧战兢的心作成得救的工夫。”

曾几何时,称信徒为“敬畏神的人”乃是习以为常--如今这类称呼几乎已销声匿

迹了;这只是说明我们已经失落到了何等地步。然而;经上所记的话仍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