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则显然要低一等。这场毫无结果的谈判拖延的时间越长,阿骨打的
地位就变得越强大,和解似乎已经不再是必要的了。如果说在阿骨打崛起的
早期阶段,彻底推翻辽朝可能还不是他最主要的政治目的的话,那么现在,
确切地说是在 1119 年以后,这已经是伸手可及的了。
阿骨打取得的这些成功,无论给人以多么深刻的印象,人们还不过是把
他看成为一个善作决策的能干的军事领袖,并未觉得这需要多么出色的外交
技巧,他的突出之处,至多是善于掌握部众而已。但实事上远不止此,阿骨
打是一名特别无情的、才能出众的将领,他善于抓住对手因指挥失策、御众
过苛、组织涣散等因素而虚弱的机会来取胜。1117 年以后,他又以一个才智
出众的外交家和战略家的面目出现,那正是金辽的双边关系为包括宋在内的
三国关系所取代之时。
被金考虑在内的第四个强大的政权,是党项人所建的西夏,西夏此刻尚
① 关于早期辽金关系的细节,见'120'傅海波:《有关女真的汉文史料:〈三朝北盟会编〉中有关女真资料
的翻译》,第 151—166 页。
① '645'《辽史》,卷 28,第 336—337 页。
未直接卷入中原的纷争。1124 年以前,党项人多少可以算是辽的支持者,但
就是在金与西夏在这年开始接触以后,金取代西夏的直接邻国宋,宣布了对
西夏的宗主权。夏金联盟正式建成,是由阿骨打的后继者吴乞买实现的,这
使金朝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①正如我们见到的那样,早在北宋建国初
期,女真人就与宋廷建立了和平的往来,他们逐渐成为北方霸主的过程,一
直被开封密切地注视着。
让我们再回头看,辽宋关系自 1005 年起一直是建立在一份和议之上的,
和议约定宋朝每年要向辽交纳岁币,并正式承认辽对中国北部燕云十六州(包
括北京)的统治,以此来换得北部边境的和平。当辽朝已经明显呈衰势时,
宋开始寻找潜在的同盟者来帮助他们收复这块从未被忘记的、在 10 世纪上半
叶的政治分裂时期丢给了契丹人的中原领土。现在,在宋朝的政治家眼中,
对辽怀着刻骨怨恨的金,恰成为共同抗辽的天然盟友,依靠金朝支持来收复
失地的希望在宋朝的国都燃起一片兴奋情绪。1117 年,宋朝派遣了一名使者
到金,名义上是去商谈买马事宜,而真实目的,却是就宋金联合抗辽一事进
行谈判。
在 1117 到 1123 年之间,宋朝向金廷遣使共计七次,金朝向开封遣使也
达六次,这还没算上持续不断的信件往来。所有这些外交接触和谈判都集中
于三个要点:宋金联合对摇摇欲坠的辽朝的进攻;领土(将燕云十六州退还
给宋);从前交纳给辽的岁币。但是就在这一期间,宋在这场交易中的地位
急剧地恶化了,因为阿骨打很快就发现,尽管宋朝也多少做了些准备,但金
军并不非得依靠宋军的援助,仅凭自己就能攻取辽朝的南部,包括它作为中
心的燕(北京)。而从宋朝方面来说,却以为只要加入这个军事同盟,它为
自己所提的那些领土要求就能够让金所接受。不久,金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那就是,他们应该取辽而代之,成为宋过去交纳给辽的岁币的合法接受者。
到 1123 年,当宋金之间终于缔结了一份正式和约的时候——这是两国间
最早的一个和约——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宋朝收复燕的企图宣
告失败,而金军则不仅将辽赶出了西京与中京,而且到 1122 年底,还攻克了
辽的南京:燕京。辽帝国已沦为遥远西部的一个流亡政权,它的覆亡指日可
待。随着金国占有燕都,阿骨打的地位变得无懈可击,宋却只有招架之功,
而无还手之力了。他们不得不接受阿骨打关于将燕地退还给宋的条件,不仅
被交还给宋的燕地并非六州的全部,而且金还以退还燕地导致税收减少为
由,在宋过去交纳给辽的岁币上,又额外要宋添加上一笔巨额补偿。
也许有人会问,阿骨打的军事地位既然已如此强固,他又何必还要与宋
缔结这样一个正式和约呢?一个可能的回答是:他想使岁币的交纳正式化,
这笔总数为银 20 万两和绢 30 万匹的财物,大概还不至使宋朝的国库枯竭,
但对于阿骨打的这个年轻的金朝来说,这项收入就为数颇为可观了。再有,
通过和议这一形式,他的皇帝地位得以被郑重地承认。和议的条文,就像汉
人早期的外交通例,是以一式两份平等的誓约来表示的,从双方各执一份的
文件行文中丝毫看不出地位的区别。阿骨打被称为“大金大圣皇帝”,而宋
朝的统治者也与之相仿。这意味着金朝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与宋平等的国家,
而此时距金正式建国称帝仅过去 10 年。
1123 年的三四月间,二国互换了誓约的条文,可是,对于如何将这六州
① 关于金—西夏关系的按年编写的记事,参见'646'《金史》,卷 61、62;此外有西夏的专传,见卷 134。
移交给宋的具体做法,在这些条文中却毫无涉及。其他细节,诸如边界如何
划定,也被留给此后想当然的推论来规划了。大环境的普遍不稳,加上诸多
悬而未决的问题,使中国北方边境始终呈现出不安定的局面。1123 年的这个
和约,标志着一个漫长的战争时期——几乎长达 20 年——的开始,这场残酷
的、蹂躏性的战争所几度威胁到的,正是宋统治的中国的生存。
阿骨打与宋缔结和约的时候,辽朝已遭到毁灭性的失败。1122 年,金兵
攻陷辽中京(位于今满洲热河省的查干苏布尔汗。译者注:原文如此)。辽
朝天祚帝向西逃窜。在南京(今北京)另一位契丹皇族成员被拥立为帝,旋
即病死。金兵直抵南京。面对突然而至的金兵,尽管当地有人企图抗击,但
契丹人却无力组织这些力量。1125 年,辽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被俘,降
封为王。这标志着辽朝——这个曾让宋朝的中国闻风丧胆的对手——统治的
正式结束。但是,就在它的灭亡之处,作为宋的北方邻居,现在又兴起一个
与它作对的国家,至少与从前的辽一样危险。阿骨打没能活着看到辽的灭亡
和宋的受辱,他死于 1123 年和议缔结的数月之后。但是,他所开创的事业,
为金朝日后的辉煌打下了根基。
从战争到并存:1142 年和议以前的金宋关系
阿骨打死后,庙号太祖,其弟吴乞买(1075—1135 年)继位。新的统治
者像他已死的兄长一样,面对 1123 年时那种颇为混乱的局面,显示了出类拔
萃的军事和外交智慧。虽然与宋已经缔结了和议,但是以什么手段使和议的
条文得以实现的问题,却仍然悬而未决。宋朝显然是金朝最可怕的潜在敌手,
所以吴乞买着手加强金与其他邻国接壤地区的实力。将辽的残余势力最后清
除是相对容易的,但在金的西部边境上,还有个西夏,在当时,它显然还不
足以对金构成严重威胁,但却往往在金朝的西部挑起争端。吴乞买对西夏采
取了安抚政策,1124 年,金与西夏缔结了和议,西夏承认金的宗主国地位,
向金称藩。与此同时,金下令修补对东邻高丽的防御工事,并迅速地控制住
了原渤海国一些地区的动荡局面,这就使得金可以全力以赴地处理与宋的关
系问题了。
起初表面上看来一切正常,尽管 1124 年曾有冲突爆发,但是甚至到 1125
年末,宋还派遣使节到金廷去,对吴乞买的即皇帝位正式上贺表。局势虽然
十分紧张,却还没有恶化到爆发全面战争的地步。究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
由张觉事件引起的,这一事件正是对辽朝灭亡、金兵进攻的形势所导致的风
云变幻、混沌不明状态的一个具体说明。张觉原来是辽驻在平州(今北京东
部永平)的节度副使,他暗杀了降金的前辽朝的燕京守将,理由是这个官员
将燕京百姓中的大多数向平州迁移,使百姓迁徙流离,不胜其苦,起事后张
觉宣布投诚于宋,宋再次任命他担任原来的官职。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阿骨打生前就发生了,但他的后继者反应并不慢,一
支女真军队被派去攻打平州,张觉逃到燕,那里的前辽朝守将郭药师也同样
投降了宋。但是金朝是将张觉作为一个叛徒,一个造反者看待的,他们要宋
把他引渡。宋廷同意了,下令将他处死并将他的首级送到金朝。通过这件事,
郭药师看清了对于那些贸然决定投诚的人,宋朝并不具有庇护的实力,他因
此下决心投降金,金仍然命他为南京守将。1125 年秋天,金朝下诏大举伐宋,
张觉事件虽然不能说就是这一决定的惟一起因,但在其间无疑是起了促进作
用的。不出数月,金兵占领了山西和河北的大片地区。1126 年初,他们越过
了黄河,兵临宋朝国都开封城下(见地图 15)。
宋廷发觉自己已经濒临绝境,竟没有一支能用来解除开封之围的后备军
队。不过对金这方面来说,要想攻打被围的宋朝国都,也不啻是一场军事冒
险,必将使金兵在人员和给养方面受到严重损失。因此,身为金军统帅的阿
骨打次子斡离不,便接受了宋朝提出的就撤兵问题进行交涉的请求。斡离不
无法与他远在东北的皇帝吴乞买商议,他只能自行与宋磋商,但我们不难设
想,他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都握有全权。
金提出的撤兵条件相当苛刻,要宋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之地(这
意味着宋将丧失今天山西、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在原来交纳的
岁币之外,再交纳一笔巨额的战争赔款,送一名宋朝的亲王到金的帐幕做人
质。在保存至今的双方誓文的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到,宋完全接受了金的条件,
反映出一种毫无指望的臣属地位。岁币的数目增加到每年银 30 万两,绢 30
万匹,还有 100 万贯钱。
向宋征收的战争赔款如此之高,竟相当于 180 年的岁币之和。宋钦宗的
弟弟康王被送到斡离不的营帐作人质,陪他前往的
是主张与金议和的少宰张邦昌。谈判持续了约一个星期,最后斡离不同意对
宋的誓文文本进行某些修订,然后在 1126 年 2 月 10 日下令解除了开封之围。
宋朝以如此高昂的价格买得了以一个与金作为同等主权国家而继续存在的地
位,结果这一地位的维持却非常短暂。军事和政治上的失利所导致的直接后
果之一,是把持宋朝朝政多年的蔡京及其党羽被清洗。还有一个后果,是宋
徽宗(1100—1126 年在位)退位,将帝位让给了钦宗(1126—1127 年在位)。
新形势产生的一个局部效果是高丽国王倒向金的一方,向金称臣,时值 1126
年夏。至此,金的两个主要邻国——高丽和西夏,都已臣服于金朝皇帝。
宋金间的战火不久再度燃起。对于金为什么进行这场军事冒险,其真实
原因至今仍难以说清,可能是金已经洞察了宋在军事上是多么虚弱,因而下
决心将宋朝一举灭掉;也可能像金的文献材料所说,金想再打一仗就是原因,
何况找借口并不难。事实正是如此,战事一起,金国立刻就抱怨宋破坏了停
战局面甚至唆使一些前辽的将领抗金。1126 年十一月,金兵再次向南挺进并
渡过了黄河,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这一次,金兵用武力击垮了城内的抵抗。
1127 年 1 月 9 日,经过激战后获胜的金兵入城,进行了残酷的掳掠。皇帝钦
宗与逊帝徽宗以及大批宫廷与皇室的成员成为俘虏。康王即位,是为高宗,
他撤到尚未受到金兵威胁的地区,竭力组织抵抗。徽、钦二帝被降为庶人,
宋朝的全面崩溃终成事实。1127 年 5 月,两名废帝与他们的随从一起北迁,
这就在宋朝的中心留下一个真空地带。
开始时金朝并没打算将这一地带纳入自己国家的版图之内,而只是想代
之以一个新的以张邦昌为首的汉人朝廷,国号大楚,带有对长江流域的古国
楚的怀念,国都位于建康(即今南京)。被金指派来扮演傀儡角色的张邦昌
并没能将这个政权维持多久,就在宋廷的指使下被杀掉或者毋宁说是畏罪自
杀了,可见金的优势不是绝对的。同时,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地区,还有大量
城镇被控制在忠于宋朝的将领手里,许多地方组织了抗金义军。金因耗费军
事资源而造成的负担是如此沉重,以致于那一阶段,它已不可能继续对长江
以南地区的地攻。使金朝攻势减缓的另一个原因是 1127 年斡离不和金的另一
名军事统帅斡鲁之死,以及 1129 年的阇母之死,三人都是皇帝的近亲。斡离
不是阿骨打之子,斡鲁是阿骨打的表兄弟,而阇母是他的弟弟。与汉人特别
是宋朝的习惯相反的是,金的宗室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事务上都是地位显
赫,所以氏族关系在金朝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宋则大大不同,它是非家族
化的,甚至往往是统治集团中的党派更起作用。
在 1127 年北宋灭亡之后的几年中,金兵一再试图攻取长江南部的战略要
地(见地图 16),迫使宋放弃了 1129 年一度成为临时国都的建康(南京),
撤退到浙江省的绍兴,但金兵的铁蹄甚至也踏进了浙江地区。不过,长江以
北的中国地区所呈现的混乱无序状态,使金无法将其永久地并入自己的国
土。整个中原变成金兵、宋朝遗民及互不统属的义军之间你争我夺的大战场,
但谁也占不了明显的上风。金朝再次尝试建立一个缓冲国,想以此来解决这
一难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宋,同时也想将更多的宋朝文臣武将吸引到这
个名义上由汉人统治的政权中来。试图在中国北方创建一个新国家还有一个
原因,即女真人缺乏受过训练的可以为他们的利益而开发利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