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体平衡的局面。古巴导弹危机后,它们进一步认识到核对抗的严重危险。 

英国、法国、中国先后掌握了核武器技术。美苏两国在相互对峙和争夺的同 

时,也希望避免核战争和保持既定世界格局以维护既得利益,开始更认真地 


… Page 10…

讨论军备控制和改善东西方关系的问题,相互关系趋向平稳。这一时期亚洲 

发生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一度把中国当作 

主要对手;美国在越南进行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最终遭到失败,力量严重 

削弱。在西方内部,西欧联合初具规模,西欧和日本在经济上崛起。诸多战 

后成长起来的新因素对表面上平静的两极格局造成严重冲击,使其左右国际 

局势的能力相对下降。 

     70年代,世界各种力量在两极格局下重新组合。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 

不得不收缩力量;苏联的战略核力量超过美国,在世界各地更加活跃;美苏 

关系出现短时间有限的缓和,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继续增加方面达成一些协 

议;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改善;西欧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不结盟运动发展壮 

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对资源的控制权。这些变化一方面表明多极化的趋 

势在加强,经济发展问题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表明苏联在美苏竞 

争态势上已占据某些优势,并且在许多方面采取进攻的姿态,而美国则取守 

势。但在70年代后期,苏联渐趋停滞,美国仍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潜力。 

     8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早在70年代后期,苏联利用美国的困 

难处境,加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利用代理人在一些地区广泛干涉,直接 

参加在阿富汗的战争。但波兰政局动荡,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严 

重障碍,处境日益困难。美国从80年代初起竭力扭转不利态势,加强与苏联 

的全面对抗,进一步明确在政治上战胜和改变苏联的总目标;大力增强军事 

力量,试图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加强在欧洲以外地 

区与苏联的争夺,不惜使用军事力量阻止苏联扩张势力范围。面对国内的困 

境和美国的全面攻势,苏联不得不调整政策,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对抗,收缩 

力量,以争取时间摆脱经济困境。80年代后期,东西方关系显著改善,美苏 

两国达成了一系列裁减军备协议,使早已没有多少实际军事意义的核军备数 

量竞赛得以停止,常规军备得以减少,集团军事对峙的程度降低。然而,苏 

联国内的变革触发了积存已久的诸多问题,局势最终失去控制。1989年东欧 

各国政权更迭,1990年德国按有利于西方的方式实现统一,1991年初作为两 

大军事集团之一的华沙条约组织解散,1991年底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解体。 

两极对立就此终结。冷战的另一方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力 

量严重削弱,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进一步下降。 

     在冷战期间,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军事力量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显著下 

降。而两个超级大国把过多的力量耗费在军事方面,对冷战的结局有着重要 

影响。冷战是在没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结束的,反映了和平的趋势进 

一步加强,并将对世界的前途产生深远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大战的危险 

进一步减少,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新的 

格局正在形成。 



     (2)美国军事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在战后 

初期,美国除陆军力量逊于苏联外,整体军事实力拥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是 

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50年代初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被打破,50年代后 

期在洲际导弹方面一度落后于苏联,但美国在核武器数量、海军和空军力量 

方面仍拥有明显的优势。从70年代初起,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力量趋向均衡, 

苏联在许多军事领域拥有数量上的优势,美国在许多方面继续保持质量上的 


… Page 11…

优势。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与美国和苏联相距 

甚远,美国始终保持军事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军事力量的规模和构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多次调整。下面 

介绍80年代中期美国军事力量概况。 

     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军队中的文职人员组成。现役 

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正规力量和主要作战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和海 

军陆战队组成,又可分为常规部队和核部队两大类。1986年,美国现役部队 

215万余人,编组预备役部队120万人左右,文职人员110余万人,总计近 

450万人。 

     陆军。以地面部队为主,现役部队78万余人,编成7个集团军司令部, 

6个军部,16个作战师 (类型有装甲师、机械化师、步兵师、轻型步兵师、 

空中突击师和空降师),以及若干独立的旅、团、战术导弹营等。装备主要 

有主战坦克1。3万余辆,装甲战斗车辆2万余辆,各类火炮1万多门,战术 

导弹发射架200余部(配备有核弹头),各类飞机近千架,直升机8000多架。 

     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部队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56万余人,编成4个舰队,13个航空母舰航空联队。装备有攻击 

型潜艇101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37艘(配备潜射弹道导弹640枚),航 

空母舰 14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主要水面作战舰只200 

艘(有些配备有核武器),小型水面作战舰只96艘,两栖舰艇115艘,主要 

辅助船只80艘,其他舰船130艘,作战飞机1350架,武装直升机160架。 

弹道导弹潜艇部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军陆战队。由地面部队和航空部队组成,现役部队近20万人,编成3 

个陆战师,3个航空联队。装备有主战坦克700余辆,装甲战斗车辆1200余 

辆,各类火炮500余门,作战飞机600余架,武装直升机110架。 

     空军。由战术空军部队和战略空军部队组成,现役部队60万余人,编成 

12个航空队 (相当于军)部,27个航空师部,80个联队。战术空军装备有 

战斗机、攻击机、截击机等作战飞机4000多架,空射巡航导弹1380枚,各 

类运输机800多架,其他飞机300多架,直升机200多架。战略空军是美国 

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装备有洲际弹道导弹1026枚,远程和中程轰炸 

机300多架,以及若干预警飞机和卫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把相当大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海外, 

是当代世界上在国外部署军队最多、地域最广泛的国家。在80年代中期,美 

军设立6个联合司令部,负责指挥所在战区内的各军种部队。 

     太平洋总部。驻美国夏威夷州珍珠港。辖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太平洋空 

军司令部、陆军西部司令部、驻韩国美军司令部(含第8集团军司令部)、 

驻日本美军司令部。辖区范围东起美国西海岸,西到非洲东海岸,北起北极, 

南到南极。 

     欧洲总部。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辖驻欧陆、海、空军三个司令部以及 

第7集团军司令部。辖区范围包括西欧、地中海、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 

叙利亚以及除东北非以外的非洲大部分地区。 

     大西洋总部。驻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辖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大西洋 

陆军和空军两个司令部、加勒比美军司令部、驻安的列斯群岛美军防御部队 

司令部、驻亚速尔群岛美军司令部、驻 冰岛美军防御部队司令部。辖区包 

括整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 


… Page 12…

     南方总部。驻巴拿马夸里高地。辖陆、海、空军三个司令部。辖区包括 

除墨西哥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 

     中央总部。驻美国佛罗里达州麦克迪尔基地。无建制部队,战时按计划 

从各军种调拨预先指定的部队。辖区东起巴基斯坦,西到埃及,北起伊朗, 

南到肯尼亚,以及红海和波斯湾。 

     战备司令部。驻美国佛罗里达州麦克迪尔基地。负责训练和指挥驻本土 

的陆、空军战略预备队和预备役部队,战时向各海外战区总部提供战略机动 

部队,本身无指定辖区。 

     在80年代中期,美军现役部队有近157万人部署在美国本土,约占总兵 

力的近73%;另外58万余人部署在海外(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关岛), 

约占总兵力的27%强。海外驻军绝大部分部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很少一部 

分在中美洲。 

     在美国本土 (包括拉丁美洲),部署了绝大部分战略核力量和全部战略 

预备队,包括陆军10个师,5个旅 (团);海军第2、3舰队,各类作战舰 

艇367艘(包括8艘航空母舰和全部弹道导弹潜艇);海军陆战队2个师,1 

个旅;战术空军10余个师,全部洲际弹道导弹和绝大部分远程轰炸机部队。 

以上部队包括由大西洋总部和南方总部管辖的部队,以及预定战时归中央总 

部使用的部队。 

     在欧洲,部署美军35万余人,占驻海外军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包 

括:陆军约22万人,编成1个集团军司令部,2个军部,4个作战师,6个 

旅(团),坦克5000辆,并有数十枚装有核弹头的战术导弹;海军4。3万余 

人,编成1个舰队,各类作战舰艇约40艘(包括2艘航空母舰);海军陆战 

队1300余人;空军9。1万人,编成3个航空队部,2个航空师部,12个联队, 

作战飞机725架,并有巡航导弹64枚。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部署美军20万余人,占驻海外军队总数的35% 

以上,其中包括:陆军5。8万余人,编成1个集团军司令部,1个军部,2 

个作战师,2个旅;海军6。8万余人,编成1个舰队,各类作战舰艇60艘(包 

括3艘航空母舰);海军陆战队1个师;空军6。4万余人,编成2个航空队 

部,5个航空师部,9个联队 (包括1个战略轰炸机联队)。 



     (3)苏联军事力量 

     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起来的另一个军事超级大国。在战后初 

期,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虽然明显地逊于美国,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且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50年代,苏联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核力量,成为 

首先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从60年代初起,苏联全面发展各种军事力量。到 

70年代初,苏联先后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稳步赶上美国,基本实现与美国的战 

略均势,并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 

     苏联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民防部队、边防军和内卫部队组成。现役武 

装部队是苏联武装力量的正规作战力量,由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 

军和海军组成。在80年代中期,苏联现役武装部队约有530万人(包括各类 

后勤部队和工程部队130余万人),民防司令部领导的民防部队约有专业人 

员15万人,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领导的内卫部队共约60 

万人。此外,另有退出现役不超过5年的预备役人员540万人。 

     战略火箭军。是在核战争中执行战略任务的部队,约有30万人,编成6 


… Page 13…

个火箭集团军,300个发射控制指挥所。装备洲际弹道导弹1398枚,中程导 

弹543枚。 

     陆军。以地面部队为主,现役部队近200万人,编有16个军区和4个军 

队集群,近200个作战师 (类型有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若干 

个空中突击旅。装备主要有坦克5万余辆,装甲战斗车辆约7万辆,各类火 

炮和迫击炮5万门以上,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约1500部 (配备有核弹头), 

直升机4000架以上。 

     防空军。由防空导弹部队和航空部队等组成,现役部队60余万人,编成 

若干防空区、防空集团军、防空师等。装备主要有地对空导弹发射架 9000 

部以上,截击机1200架以上,若干预警飞机和卫星,以及大量雷达警报系统。 

     空军。由各种航空兵部队组成,现役部队近60万人,编成5个远程航空 

兵集团军,16个方面军航空兵集团军,5个运输航空兵师。装备有远程轰炸 

机170架,中程轰炸机约500架,歼击机和强击机近6000架,直升机2800 

余架,运输机1800余架。 

    海军。由弹道导弹潜艇部队、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和 

海军陆战队组成,现役部队近50万人,编成4个舰队,1个区舰队。弹道导 

弹潜艇部队是苏联战略核力量的组成部分,装备弹道导弹潜艇77艘,潜射导 

弹979枚。其他部队装备各型潜艇300多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289艘,小 

型水面作战舰艇700艘,登陆舰艇约180艘,主要辅助船只300艘左右,作 

战飞机1000余架,直升机300余架。海军陆战队1个师,装备主战坦克150 

多辆,轻型坦克50辆,各类火炮300多门。 

    苏联有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和蒙古,其中在民主德国最多,在80年代有约38万人。到80年代中期,苏 

军先后设立5个战区总部。与美军的战区不同的是,苏军的战区都包括本土 

的广大地域并以本土为后方,覆盖的范围也较小。 

    西方战区。总司令部设在苏联的明斯克。辖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和白俄罗 

斯军区,驻波兰、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军队集群,波罗的海舰队。 

作战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