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教父 作者:西尔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旧中国教父 作者:西尔枭-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要是不给呢?”杜月笙微笑着说。

  “那我们就不清楚了。”

  “在上海滩,除非我杜月笙不愿意干,只要愿意干,还没有干不成的事。”

  “能这样,当然最好不过。”

  “好,我等着。”;

  其实从赌场开始那天起,杜月笙就派了心腹顾嘉棠率了二十名保镖身藏短枪充当赌场警卫。他们就是连蒋总统介石先生也不害怕,别说是小小的三合会。

  三合会的人自认自己在上海滩还是相当有实力的,杜月笙不给面子,当然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四点半,“181”号赌场开张已两个小时,大厅里的人已满了。突然有两个头戴鸭舌帽的人来到门前,往里面扔了几个东西,接着,里面响起了几声“轰轰”的巨响。

  “不好了,有人扔炸弹!”

  赌客们一窝蜂地往外涌去。一时间,人挤人,人碰入,人踩人,堆在一起推桑不开。

  “流氓,你个流氓。”一个漂亮的少妇在人群里骂了起来。原来混乱中有个男人手插进了她的褂子里,摸起了她的乳房。但混乱中,她不清楚到底是谁的手,被挤得紧紧的,又腾不出手来打,所以她骂起来。

  但那个家伙是个老手,任凭她骂,手也不拿厂来,并且还用力捏起来。结果那个少妇被捏得直叫。秩序变得更加混乱了。

  闹腾有半个多小时,赌客们才全涌出大厅。一些桌椅及玻璃烂掉了。幸亏只有两个赌客被踩伤,无人伤及性命。

  而另有十几个人却被炸伤了。扔进来的是将火药装在香烟听子里的土炸弹,杀伤力极小。那十几个人只不过是被擦破了点皮。

  这几枚土炸弹是三合会的那帮家伙所扔。为此,“181”号赌场关闭了三天。

  这三天里,三合会的大堂主、二堂主、三堂主的脑袋全被人割掉了,放在三合会堂口的门前。而扔炸弹、摸少妇乳房的那几个家伙则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直到一个星期后一个打鱼人从黄浦江里捞上来一个装着尸首的麻袋,人们才知道,这几个家伙全被绑上手脚装进麻袋扔进黄浦江里种荷花了。

  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到“ 181号”来找麻烦了。








旧中国教父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杜月笙的心情又日渐开朗起来,每日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若有空,就去听戏。

  忽一日,有人告诉杜月笙,共舞台来了母女三人,个个月貌花容,京剧唱得如同行云流水,已连演了十日,依旧场场爆满,若不去听一听,定会遗憾终身的。

  得到这个消息,杜月笙立刻让人到共舞台去订了一个包厢,第二天便去一睹这三名女伶的丰彩。

  这三名女伶,母亲是唱京戏老生的小兰英,她的丈夫是著名的京戏丑角“七盏灯”但已英年早逝。那两个女儿姐姐叫姚玉兰,妹妹叫姚玉英,一个二十,一个十八,均是水灵灵、嫩鲜鲜的大姑娘。

  那日,共舞台上演的是《盗仙草》,姚玉兰扮白娘子,姚玉英扮小青,两人一出场,即博得阵阵的掌声。杜月笙不由得跃跃欲试起来,“太漂亮了。真想不到,这对姐妹在这里演十天了,这竟然才知道,惭愧、惭愧!”

  他吩咐手下人说:

  “给我送三只花篮到台前去。”

  手下人连忙去办了。

  当晚杜月笙在大华饭店宴请小兰英和她的两个女儿,席间,他向她们三人表达了爱慕之情。

  过了几日,杜月笙请黄金荣的大儿媳李志清出面,给自己做媒。开始,杜月笙给了她两根大金条,权当茶水费。

  那李志清本是黄金荣为自己的大儿子选的媳妇,早早地就收留在黄公馆生活。不料,黄大公子早早地夭折了,李志清还未开苞就守了寡。好在黄金荣虽然年纪大了些,身体倒是十分强健,私下里开了她,使她的日子变得其乐无穷起来。所以名义上李志清从未近过男人身,实际上早被她的公公黄金荣调教成了风月老手。

  “杜先生,你给我两根大条,要我给你说谁呢?”

  “这——”杜月笙停顿了一下,心里想:要是能说得让她们母女三人都陪我,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话说不出口啊。

  “我知道你一向胃口大,是不是老鸡小鸡都想吃呢?”杜月笙一向自由出入黄公馆,和李志清又是同一辈份。所以背着黄金荣,可没少与李志清打情骂俏,摸摸掐掐,所以她开出口来十分直率。

  “大奶奶可别这么说,人家可是母女三人。”

  “那又有什么?那小兰英徐娘半老,丰满圆润,连我看着都眼馋,别说你们男人了。那两个小逼就更不用说了。依我看,你不如一床被子把她们捂了。”

  “这怎么行,人家怎么也不会答应呀?”

  “不会答应?我李志清出面她们不答应,这可能吗?再说,是谁看上她们了?是杜先生,名震上海滩的杜月笙,摸她们一下都是抬举她们,别说想娶她们了,那还不是天大的面子?”

  “这不行,别人要是知道了?”

  “这还不好办?只要你肯出血,小事一桩。当然了,要想睡美人,就是要得大出血。实话跟你说,要不是黄老头子肯出血,我还能在黄公馆呆到今天?”

  “对,对,你说得对。我的为人,你该知道,花什么钱眨过眼?只要能办成,花多少钱都行。你说,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你来个金屋藏娇,不就行了。”

  “怎么藏法呢?”

  “国际饭店不是建成了吗?”

  “对,在那租一套客房。”

  “那里第十五层到第十九层为公寓式房间,专供高等宾客居住。”

  “好,我就租到十八层,来金屋藏娇。”杜月笙兴奋地说。”

  “那么这两个条子?”李志清掂了掂。

  “我马上让人再拿四个来。”

  “我可不是嫌少,我是说我不缺这玩意,你拿回去吧。”

  “那我怎么谢你呢?”

  “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听说你的活做得相当有艺术,我这个半老徐娘也想领略领略。”

  “这……黄老板要是知道?”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他要是敢动动嘴唇我就告他个‘扒灰’罪。”

  杜月笙答应了,与李志清一起去了国际饭店。

  在国际饭店第十八层,杜月笙租了一个三室二厅的客房。就在客房里,他和李志清先云雨了一番。

  再说小兰英母女,听到李志清说杜月笙对她们发生浓厚的兴趣后,有些木知所措,她们都知道这位大亨家里已有三房太太,现在又看上她们,分明是想娶第四房。

  李志清把她们带到国际饭店,坐上电梯来到了十八层楼上。进了那套公寓后,李志清说:

  “这就是杜先生为你们准备的房间,以后,你们不要去唱戏了,一切吃喝用度,全由杜先生包了。”

  小兰英母女走南闯北,市面也见过不少,但这样豪华气派的房间还从未见过,更不要说住了。

  “这房子,一天得多少钱呀?”姚玉兰惊讶地问。

  “不贵,每月的包银八百八十八块。”

  “我的天,这么贵呀!”姚玉英也惊讶起来。

  “不然怎么说杜先生看上谁就是谁的福气呢?这大的上海滩,能到这上面来看看的人都没有几个,别说长期住了。”

  “这我门得怎么感谢杜先生呢?”小兰英说。

  “没关系,杜先生对你的两个姑娘都感兴趣,他想把她俩同时娶着,来个并列第四房太太,你看行不行?”

  小兰英心说:“不行,绝对不行。我的两个女儿说什么也是名角,给人家做小已够委屈了,还同时做呢。”

  李志清说:“这其实也没什么,杜先生是重情义的人,比那些狠心狗肺的男人强多了。就算她们俩都有花容月貌,那又能保持多久?将来还不是人老珠黄?不如都嫁给杜先生,有的是钱,将来什么也不愁。”

  小兰英说:“这我怎么也接受不了。”

  “这是十根大条子,杜先生给的见面礼,你就是唱十辈子戏也不定挣到。事情就这么定了,今晚上杜先生就要来享受洞房花烛之喜,二位小姐可得好好洗一澡,打扮漂亮一些。”

  李志清说完就走了。

  小兰英望着十根金条,泪水不住地流了下来。

  当夜,杜月笙来了。在十八层楼上他上半夜睡了姚玉兰,下半夜睡了姚玉英。

  姚玉英想反抗,但杜月笙带来了两个女帮手,说是待女专门帮他脱裤子,按女人的手。

  第二天,姚玉英就发起烧来。杜月笙急忙将她送到医院,一个星期后,姚玉英竟死了。

  姚玉英死后,杜月笙把精力集中到了姚玉兰一个人身上。但他那色迷迷的眼睛却也常常盯着小兰英转。

  小兰英害怕起来,在一个阴郁的日子,她乘上小火轮,来到普陀山,削发为尼了。

  姚玉兰就成了杜月笙的第四房太太。

  沈素娥嫁给杜月笙后,没有生育,她领养了一个儿子维藩。虽是养子。但此子进门后,杜月笙事事顺利,所以爱得甚过己出。

  陈帼美是二房,共生了三个儿子,即维垣、维翰、维宁。

  三房孙佩豪,生了两个儿子,即维屏、维亲。

  第四房姚玉兰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即维善、维嵩和美如、美霞。

  杜月笙一生共有八子二女。








旧中国教父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1932年11月,杜月笙在陆京士等人的策划下成立了恒社。因为到了这种时候,杜月笙觉得,青帮“开香堂”收徒弟的一套传统方式,已经不适应广收海内“英雄”的需要,也限制各式“英雄”投奔门下了。

  恒,是取义于古书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隐隐含有以杜月笙为中心,也以他为立身处世的最高“典范”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大学者章太炎给起的。另外还制定了一个社徽,中间是一个斜月和一个大第,四周有十几个繁星环绕,“众星拱月”的含义就更清楚了。

  陆京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候补委员)洪雁宾(宁波实业银行经理)、周孝伯(律师)、涂您棠(大华银行经理)、蔡福棠(长丰地产公司)等人任该社常务理事,唐世昌(《申报》编辑)等为该社候补常务理事。

  对于恒社组织的意义,陆京士还发表过一通议论。说:

  “窃以为国家民族存亡之关键,在于国民组织力之程度。……而年来国内各项组织,形式上似甚勃勃,但究其实际,都以适当之条件未备,未能发生真实雄厚之力量。所谓适当之条件者何?日有中心,有恒心而已。无中心,则滂俊无所适从,向心力不坚;无恒心则团结不久,离心力必大。唯有有中心之领袖及有恒心之分子者,始足以称为现代化,合理化之组织。”同时宣布了以下“十字炒刘宁匕”曰:

  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

  恒社的成立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批准,并在法租界注册登记。1933年2月25日该社举行开幕典礼时,法租界当局特派总监到场祝贺。恒社社址初设在法租界爱多亚路息庐,后因租价昂贵迁至马浪路39号。

  与一般的流氓帮会不同,恒社拒收无业流氓。社章规定,入社“须经社员二人以上之介绍,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填发社证。”审查社员资格的原则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根据1934年4月的《恒社社员录》可知,二百二十三名社员中商界有一百二十人,约占百分之五十四,其中有三星棉铁厂经理张子廉、上海棉织印染厂章荣初。警务三十人,占百分之十三。政界二十七人,占百分之十二,内有上海市社局科长张秉辉、许也夫、财政部视察员何绍芬。自由职业界二十一人,占百分之九,内有律师毛云和鄂森。军界十一人占百分之五。工界五人,占百分之二,其中有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朱学范、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陆机云,上海邮务工会委员张克昌、全国邮务工会委员赵树声。学界五人,占百分之二,内有上海乐华女中校长陈亚夫、沪北中学校长冯一先。党务四人,约占百分之二,除陆京士外还有上海市党部委员陈君毅、上海市党部第六区常委冯宪成和汉口市党部委员吴绍赵。这些具有公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入社后成杜月笙借以自重的私人势力。

  恒社社章规定社设有理事会,杜月笙在名义上只是名誉社长。虽说它具有社团的公开形式,成员均为资本家、官吏和知识分子,但旧式封建秘密密会的实质并无改变。在恒社圆形社徽中间是一口铜钟,钟的外壁正中为一新月。《恒社月刊》纪念号上说: “钟表示为发声之源, ‘声’字与‘笙’字同音,加上月芽,就成为‘月笙’。“恒社社员将社比作太阳系,把杜月笙比作“我们大众的太阳。诸位老前辈、老大哥,似行星般地仰承意志,在前面领导,”并强调“本社之创设与进步,为完全托命于此中心作用……欲求本社会之恒,则必须将此中心作用加以发扬。”

  恒社吸收了不少国民党军政军警人士,在政治上是倾向于国民党的。1936年10月对日是蒋介石五十岁生日,恒社为“表示吾同人拥戴领袖爱护国家之意”,经第十一次理事会和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决,于同年6月29日晚起由该社平剧组在新光大戏院演剧筹款,所得票款扣除应需开销外净余2026。 30元,于7月21日悉数解送中国航空协会,“稍作购机祝寿之用。”恒社社员郁联升撰文吹捧蒋介石“历年来在新旧军阀共匪外寇前后内外交相煎迫之中,镇静应付,誓死奋斗,……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所有物质上精神上各种建设,靡不纲举目张,百废俱兴……蒋委员长劳苦功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救星,……亦为世界大同之实行家。”这篇祝寿文章清楚地代表了恒社亲蒋反共的立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